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七年级上科学《地球表面的板块》PPT课件浙教版

Eurasian
Plate (欧亚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台湾岛及海沟
(系列火山、褶皱山脈、深部地震)
(安地斯山脉)
(秘魯-智利海沟)
N(a纳zc斯a卡P板la块te)
South
American Plate (南美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C、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的进行着。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 ,原因是
。
A ,B
,C
。
一、从大陆漂移说到海地扩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学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它们 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亚欧,C板块和 ,太D平洋 板块,碰E 撞而造成,F的。 。
金牌考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 将出现新的大洋。 C、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的进行 着。 D、板块漂浮在海面上,相互之间不 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
课堂小结:
板块运动之二:板块张裂形成…
马里亚纳海沟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碰撞 消亡
日本群岛 红海 东非大裂谷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内部
碰撞 张裂
张裂
消亡 生长 生长
体验与感悟: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地壳厚度增厚、褶皱山脉、地震) (喜马拉雅山)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的板块》说课教学课件

(1)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推
推
纸
拉
拉
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模拟实验
大陆漂移学说
1915年,"大陆漂移说"正式确立。这一理论认为:地球的陆地在 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为什么不被认可接受?
思考
魏格纳没有对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做出科学的解释。
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板块的运动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原因:在板块的边界处,板块之间相互和碰撞挤压,因此地壳运动活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表面的板块(共26张)

非洲和南美 洲原来可能 是连在一起 的
魏格纳
1915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对 应,创立了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大陆漂 移说。 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连成一片的,后来进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 置。
2亿年前
现在
地形证据:
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实。南非有一条从东到西 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还发 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连两地的岩石和褶 皱也相吻合。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与张裂
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3) 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喜马拉雅山呢?
A
E D C
B
F
操作要求: 现象:书本隆起 两书本紧挨,然后缓慢用力推,并仔细观察 !
操作要求: 木板平放桌面,板上放一小物件,两同学缓慢用力拉开, 仔细观察、并感受!
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海沟-岛弧 碰撞 大陆板块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海沟-海岸山脉 与大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大陆板块 与大陆板块
张裂
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 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这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 的交界地方(主要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相撞的交界地带)。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 碰撞和张裂。
化石证据
魏格纳还发现了一种化石——舌羊齿化石 ,它 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在非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 由于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 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地球表面的板块 (共40张PPT)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依据1.两张合并起来,拼合很紧密 依据2.两张纸的文字照片是连续一体的 依据3.两张纸的纸质是一样的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一开始,美洲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后泛大陆破 裂,岩浆从地幔中不断涌出,洋壳上较老的岩石被 不退推向两边,导致海洋面积不断夸大,两大陆分 离开来。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证据
寻找中
证据
证据
… 证据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地球上的陆地曾经是连在 一起的,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 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 的位置。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 岸的大陆轮廓很相似,他猜 想这两块大陆原先是连在一 起的?
二、建立假设: 地球上多有的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经过分
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浙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地 球 表面的 板块 ( 共 40张 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6地球表面板块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严 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的原因是由于 印度洋 板块 向 亚欧 板块俯冲造成抬升和张裂,地壳很不稳定。
因为日本位于_亚__欧___板块和太__平__洋__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__火__山__和__地__震__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 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
三、板块构造学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 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 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 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全平球洋有板几块大、印板度块洋?板分块别是什么?
它它们们是被是海被岭什、么海分沟割和而巨成大的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以下几片纸张原来是合在一起的? 你有什么证据?
依据1.两张合并起来,拼合很紧密 依据2.两张纸的文字照片是连续一体的 依据3.两张纸的纸质是一样的
一、提出问题: 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
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 岸的大陆轮廓很相似,他猜 想这两块大陆原先是连在一 起的?
二、建立假设: 地球上多有的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经过分
四、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小结
学说
主要观点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 陆壳在洋壳上漂移
证据
问题
大陆轮廓
无法解决大陆
地层、岩石构造 漂移的动力来
古生物化石
源
海底扩张学说 洋中脊地幔物质上涌,陆 远离洋中脊的岩
壳被洋壳推向两边
石年龄越来越老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 组成
在南非发现了冰川擦痕。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一、单选题1.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D. 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2.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A.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B. 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C.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洋海陆线的吻合性D.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3.下列证据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是()A. 浙江和江苏两地有相同的物种(枇杷,杨梅)B. 可以按照地理界线拼合各大洲连续的煤层矿带C. 南美洲和非洲有相似的物种(鸵鸟,海牛)D. 大西洋两岸地形的高度拟合4.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壳被划分为六大板块B. 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C. 两大板块碰撞一定形成山脉D. 地球上的火山、地震现象主要发生在各大板块的内部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凹陷B. 板块的挤压C. 板块的碰撞D. 板块的张裂6.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国位于( )板块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非洲板块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A. 海沟B. 岛弧C. 巨大裂谷D. 巨大山脉9.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A. 印度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10.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A. 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B. 人类活动带到两洲C. 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D. ①②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而成二、填空题1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________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________大板块,板块“漂浮“在________上慢慢地移动着。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1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K
A
E
F
D
B
H
I
J
G
在1910年的一天,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 弗德·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
12/9/2021
图,忽然眼睛一亮,他C发现(fāxiàn)了什么?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南美洲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 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jǐ nèi yà wān)比较吻合。
大 西 洋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南美洲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比较吻合。南
非有一条从东到西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当我们拨开海水,海底(hǎi dǐ)的地形是怎样 的呢。1、不仅陆地在移动,海底(hǎi dǐ)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张。2、从海底(hǎi dǐ)山岭向两侧扩张的速度各地 不同,大约每隔二三亿海底(hǎi dǐ)就要更新一次。“海底(hǎi dǐ)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这些被
板块(bǎn kuài)构造学说
该学说认为,地球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请说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亚欧板块(bǎn kuài)
E
D
B
太平洋板块(bǎn kuài)
美 洲 板 块
非 洲 板 块
岩浆(yánjiāng) 上升到弯 形隆起, 再到动年 海洋,直 至大西洋 形成的过 程。
12/9/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海岭(hǎilǐng)
0.1 0.5 亿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ppt课件

思考与讨论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当时并 没有被人们所接受,为什么?
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假说” 理论的动力作出进一步的科学解释,所 以当时科学界并不接受他的假说。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共32 张PPT)
NO.3 海底扩张学说
殊洪流 • B.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征兆 • C.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陡峭沟谷、大量松散的
堆积物、充足水流 • D.泥石流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4
课前检测
• 5.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为洋中脊),那里热的 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 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共32 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共32 张PPT)
5
NO.2 大陆漂移学说
6
思考与讨论
• 下面撕碎的报纸原来是一张报纸吗,你有什么证据?
7
一、大陆漂移学说
请大家仔细观察各大洲海岸 线,你有什么发现?对此你 有什么推测?动手试试吧!
8
一、大陆漂移学说
发现问题: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非 洲东海岸和南美洲西海岸轮廓非常相 似,是偶然巧合还是这两块大陆原先 是一个整体,还是后来因为其他原因 破裂漂移分开了?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共32 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讨论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当时并 没有被人们所接受,为什么?
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假说” 理论的动力作出进一步的科学解释,所 以当时科学界并不接受他的假说。
NO.3 海底扩张学说
15
一、海底扩张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磁学研究的成果支持了陆 地断裂分离的观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地构造 学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 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 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 “海底扩张说”。
• 2.如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份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 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 A.地壳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2
课前检测
3.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为洋中脊),那里热的 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 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读图
读图,描述大西洋的形成(扩张)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读图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NO.4 板块构造学说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21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 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 “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 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建立假设: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连在一起的,后来分离了。
一、大陆漂移学说
寻找证据,验证假说 轮廓证据
地层证据
生物亲缘证据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
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一、大陆漂移学说
思考与讨论: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 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 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 这些大陆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 能说明什么问题?
读图,描述大西洋的形成(扩张)过程?
一开始,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 后来开始破裂。
泛大陆破裂,岩浆从地幔中不断涌出,洋 壳上较老的岩石不断被推向两边,美洲大 陆和非洲大陆分离,海水进入,形成年幼 的海洋。
岩石被不断推向两边,海洋面积越来越大, 形成大西洋。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 下面撕碎的报纸原来是一张报纸吗,你有什么证据?
7
一、大陆漂移学说
请大家仔细观察各大洲海岸 线,你有什么发现?对此你 有什么推测?动手试试吧!
8
一、大陆漂移学说
发现问题: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非 洲东海岸和南美洲西海岸轮廓非常相 似,是偶然巧合还是这两块大陆原先 是一个整体,还是后来因为其他原因 破裂漂移分开了?
舌羊齿的化石
同种岩石
一、大陆漂移学说
•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通过坚苦的实地考察和研究,魏格纳努力 寻找各种证据,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 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2亿年前的大陆的位置
逐渐分裂、漂移
现在的位置
12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 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 陆漂移学说的什么问题?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思考与讨论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 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 陆漂移学说的什么问题? 海底扩张说是对大陆漂移学说 的进一步发展, 它解决了大陆 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问题。
板块
NO.1 课前检测
1
课前检测
• 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限时6分钟,共计10分。
• 1.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受暴雨袭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 C.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公里处一座火山喷发 D.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活动
2.取两块板,把板拼合在一起, 上面贴上一张纸。在板上放一 只瓶子,两个人朝不同的方向 慢慢用力拉板,直至纸断裂, 当纸断裂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一想,板块张裂会形成什么?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23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说一说
说一说,图中箭头表示什么运动? “→ ←”表示碰撞挤压 “← →”表示张裂拉伸
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不断碰撞或张裂。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活动
1.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如图 所示,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你 看见了什么现象?
堆积物、充足水流 • D.泥石流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4
课前检测
• 5.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5
NO.2 大陆漂移学说
6
思考与讨论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板块构造学 说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一 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数一数,全球分为多少板块?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亚 欧 板 块、非 洲 板 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 极洲板块、美 洲 板 块。
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
课前检测
• 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泥石流都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 B.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征兆 • C.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陡峭沟谷、大量松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