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叶片塑料模具设计说明
电风扇叶注塑模设计

4 电风扇叶注塑模设计4.1 注塑模设计的基本流程传统方法的注塑模设计是在二维环境下进行,从图4.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模具制造工艺路线只是典型的串行流程,任何其中一部分没有完成都会影响下面的工作,相互之间的制约性太大,这样的结果就是生产周期的延长,人工进行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做工粗糙、精度不高,在CAD/CAM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方法终将被取而代之。
基于UG 的注塑模具的设计是在三维环境下进行的,这用方法的采用不仅提高了生成型芯和型腔零件的速度和准确度还可以进行造型设计,还能完成模具的总装配,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周期并及时发现模具设计中的错误,有效地避免工人重复劳动[16]。
图4.1传统方式的注塑模具设计过程图4.2 基于UG的注塑模设计工程4.2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设计4.2.1 扇叶材料的分析风扇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品,需大批量生产,又与人们紧密接触,所以扇叶的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同时考虑没有很高的强度要求,收缩率方面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ABS材料进行注塑生产。
ABS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型,制品表面光洁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涂装性和染色性,可电镀成多种光泽[17]。
塑料ABS具有以下性能:(1)冲击强度极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的稳定性好。
(2)从热学性能上来看热变形温度为85℃左右,制品经退火处理以后还可提高10℃左右。
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到85℃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3)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
(4)ABS流动性好,易溢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不吸水,是易成型加工的材料可用于注塑。
4.2.2 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是指上、下两模芯互相接触的表面,而分型面的设计在电风扇叶的注塑模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分型面一般是在确定浇注位置或被称为进料口的位置后再选择。
但在分析各种分型面方案的优缺点之后,也有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浇注位置。
分型面选择原则有两个,首先要考虑到是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动模部分,同时由于塑件有曲面扇叶,所以也要尽可能留在动模部分。
塑料扇叶模具设计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塑料扇叶模具设计学生姓名:麦锐超学号:201230020122年级专业:20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吴铁军系部:机电工程系广东·东莞提交日期:2015年5月注塑模具主要设计内容.充模顺序可以通过塑料熔体的流变行为和流道、型腔内各处的流动阻力分析得出,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被分流及目录第一章1.1前言 (6)1.2模具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7)1.3本课题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8)第二章零件材料分析及方案论证2.1 零件的材料及材料的特性 (9)2.2. 注射成型的原理 (10)2.3 基本组成 (10)2.4 方案的论证和初步确定 (10)第三章注射成型机的选择与成型腔数的确定3.1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11)3.2锁模力 (11)3.3选择注射机及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11)3.4 注塑机的校核 (11)3.5成型腔数的确定 (12)第四章浇注系统的设计4.1 浇注系统的作用 (13)4.2 浇注系统的组成 (13)4.3 主流道设计 (13)4.4 分流道设计 (13)第五章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4)第六章导向与脱模机构的设计6.1 导向机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16)6.2 导柱、导套的设计 (16)6.3 脱模机构的确定 (17)6.4 复位杆的结构设计 (17)6.5推板导柱导套的结构设计 (17)第七章冷却系统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18)7.2 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 (18)7.3 模具冷却装置的设计 (18)第八章其它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19)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绪论1.1前言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用模具加工的零件,具有生产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毕业主设计

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毕业主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的主要设计。
首先,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了模具的结构类型和材料选择。
然后,通过对模具进行分解和零件设计,得到了模具的零件图。
接着,对模具进行总体结构和顶出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模具总体布置图。
最后,对模具进行了工艺路线选择和模具加工方案设计。
1.引言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是电风扇制造中的关键工具,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该模具的设计要求非常高。
本文将从模具的结构类型、材料选择、零件设计、总体结构设计、顶出结构设计、整体布置以及工艺路线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结构类型和材料选择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类型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采用单腔结构,由于该产品形状比较简单,不需要多腔模具。
材料选择方面,一般采用工程塑料,如ABS、PC等,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强度。
3.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的功能和工艺要求,对模具进行了分解和零件设计。
主要包括模具座、模芯、定位销、导向柱、顶针、顶出板等零件。
通过对零件进行尺寸和结构的合理设计,保证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4.总体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要求,确定了模具的总体结构。
采用的总体结构是上模板、下模板和支撑板的组合结构。
上模板和下模板分别安装模芯和模具座。
通过设计模具的总体结构,使得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
5.顶出结构设计顶出结构是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分析,设计了合理的顶出结构。
采用了顶出板和顶针的结合形式,通过弹簧将顶出板与顶针连接,保证产品的顶出效果。
6.模具布置根据模具的总体结构和顶出结构,进行了模具的整体布置。
通过分析模具的零件尺寸和工艺要求,保证模具的合理布置。
同时,还考虑到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
7.工艺路线选择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注塑工艺。
风扇叶设计说明书

.. . .. . .绪论塑料模具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随着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越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使塑料工业的飞跃发展。
1.1塑料模具的发展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论在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上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这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
1.1.1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现在CAD/CAM/CAE技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上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CAD/CAM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取得了很大成绩。
目前,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零件造型分析、模具主要结构及零的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等已成为精密、大型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的主要手段。
一些塑料模主要生产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技术对塑料注塑过程进行流动分析、冷却分析、应力分析等,合理选择浇口位置、尺寸、注塑工艺参数及冷却系统的布置等,使模具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也缩短了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
1.1.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水平。
国一些主要的塑料模生产企业已经实现了通过客户提供的产品三维信息盘片和网上产品电子信息来进行预算、报价、设计审定、设计更改等,这不仅缩短了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而且还为扩大模具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直接利用了用户提供的产品电子信息,大大缩短了CAD/CAM的技术准备时间,也相应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
1.1.3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几年前还是刚刚开始应用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更趋成熟。
目前,不少企业已能在电视机外壳、洗衣机外壳、汽车饰件以及一些厚壁塑料件的模具上成功地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MOLD气辅软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1.1.4 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近年来,热流道技术发展很快,热流道模具比例不断提高。
扇叶注塑模具设计

• 较,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分型面的形 状一般为平面式分型面。
该制品表面无特殊要求,外观较美观即可, 如下图所示分型方式,可便于成型后脱模。
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五、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此模具设计为二板式注射模,在注射成形后只要 一次分型即可完成全部成型脱模过程。开模时,动模 后退,模具从分型面分开,塑件包紧在型芯上随动模 部分一起移动而脱离凹模 ,同时,浇注系统凝料在拉 料杆的作用下,和塑件一起移动。移动一定距离后, 当注射机的顶杆接触推板时,脱模机构开始动作,推 杆推动塑件从型芯上脱下来,浇注系统 凝料同时被拉 料杆推出。闭模时,在导柱和导套的导向定位作用下, 动定模闭合。在闭合过程中,定模板推动复位杆使脱 模机构复位。
二、注射机的选用
ABS为热塑性塑料,查相关资料宜选 用螺杆式注射机,且卧式注射机易于实现 机械化、自动化,易于操作加工,所以选 用卧式注射机。 根据给定塑件大小,计 算一次注塑总量,最终选用卧式的螺杆注 射机。再综合考虑ABS其它成型条件,选 型号为X机校核
(三)锁模力的校核 查 得 XS-ZY-500 型 注 射 机 的 最 大 锁 模 力 =3500KN ,
由 : K P c A=30×(85000+11304)×1.2=3218KN , 故 能 满 足 F 锁 ≥KPcA(3500KN≥3218KN)
(四)模具高度的校核 查表得 XS-ZY-500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大闭合厚度为
=51+150+(5~10)=206~211mm, 即500mm≥156~161mm ,符合要求 。
电风扇旋钮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风扇按钮塑料模具设计中文摘要 (3)绪论 (4)第一章塑件的工艺分析 (7)1.1塑件 (7)1.2工艺分析 (8)第二章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8)2.1分型面的确定 (8)2.2确定行腔数和排列方式 (8)第三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10)3.1主流道的设计 (10)3.2分流道的设计 (11)3.3浇口的设计 (11)3.4分流道的分布 (12)第四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12)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2)4.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13)4.3 动模的大小 (13)4.4 主要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3)4.5 定模的设计 (14)第五章推出机构的设计 (14)5.1推出机构设计原则 (14)5.2 脱模力 (14)5.3推杆的机构设计 (14)5.3 推出形式的确定 (14)第六章模架的确定 (15)6.1A板(定模固定板) (15)6.2B板(动模固定板) (16)6.3 C板(C板垫板) (16)6.4后续处理 (17)第七章注塑机的校核 (17)7.1最大注射量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注射压力校核 (18)7.3开模行程校核 (18)7.4其他部分尺寸校核 (18)第八章导向机构设计 (19)7.1最大注射量校核 (19)7.2注射压力校核 (20)7.3开模行程校核 (21)第九章调温系统设计 (22)第十章型腔布置 (23)第十一章模具总装图 (24)参考文献............................................ .. (25)设计总结............................................... ... . (26)致谢................................................... ... . (27)中文摘要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电风扇叶片塑料模具设计说明

第1章注塑模具的可行性分析1.1 注塑模具设计特点注塑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复杂形状、精确尺寸或插入塑料制品。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
必须充分注意以下三个特点:(1)大部分塑料熔体属于假塑料液体,可以剪切和稀释。
其流动性取决于材料类型、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
因此,必须根据其流变特性设计浇注系统,并检查型腔压力和锁模力。
(2)注塑模具被视为具有高型腔压力的耐压容器。
模具的结构设计应在正确估计模腔压力的基础上进行。
为保证合模、成型、开模、脱模和侧抽芯的可靠性能,必须充分考虑模具零件和塑料零件的刚度和强度等力学问题。
1.2 注塑模具的组成所有的注塑模具都可以分为动模和定模两部分。
当注模时,动模和定模闭合,形成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定模和动模分离,取出零件。
定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
根据模具上各部分功能的不同,可组成一个系统或机构。
(1) 成型零件指形成型腔的零件,与熔体直接接触并形成塑料零件。
通常有冲头、型芯、成型棒、凹模、成型环、镶件等零件。
动模和动模合模后,成型件决定了塑件的外轮廓尺寸和外轮廓尺寸。
(2)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从注塑机的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井组成。
(3) 导向定位机构为保证动模和定模合模时能准确导向和对准,通常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导柱和导套。
深型腔注塑模具还必须在主分型面上设置锥面定位,有时还要设置导向件,以保证脱模机构的准确移动和复位。
(4) 释放机制它是指在开模过程的后期将塑料件从模具中取出的机构。
(5) 横向剖分抽芯机构对于有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在从模具中顶出之前,必须先进行侧分型,或者必须将侧冲头或侧芯拉出。
1.3 塑料风扇叶片的设计与分析风叶是利用一定空间曲面通过主体高速旋转产生风能的叶片。
过去,它们大多是由金属片制成,并模制成风叶。
然后,与扇叶主体固定安装,形成扇叶。
由于叶片成型和组装等原因,往往使风机叶片的静、动平衡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 2009届)题目: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设计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09年5月电风扇上盖注塑成型模具设计摘要:塑料注塑成型可以制作大量具有高精度和复杂型腔形状的制件。
通过用注塑模 CAE软件 MOLDFLOW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选择聚丙烯的成型工艺参数,设计了一模一腔的注射模具。
按聚丙烯的平均收缩率设计计算模具成型尺寸。
分析了电风扇上盖的结构工艺特点,介绍了电风扇上盖注射模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介绍了模具设计方案、工作原理, 阐述了成型部件、浇注系统凝料双层结构、顶出机构的设计特点。
同时介绍了成型零件的加工制造的过程。
关键字:注塑模;MOLDFLOW分析;制造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For Cover Of FanAbstract: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is known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crete plastic parts of complex shape to the highest precision at a low cost.An injection die with a mold cavity was designed though using the injection mold CAE software MOLDFLOW to simulate plastic flow and choosing the molding parameters of polypropylene. The molding siz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shrinkage ratio of polypropylene.Analyzing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 of cover of fan, th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and the mold working process are introduced. The design specialities of molding parts,the double deck structure of concretionary plastic for the gating system and the ejection mechanism were presented as well.Meanwhile,manufacturing of the molding size were introduced.Keyword:Injection mould;Analyzing of MOLDFLOW;Manufacturing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塑料的工艺性分析 (4)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4)1.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4)1.3 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 (4)1.4 塑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4)2 注塑过程的分析及确定成型设备选择 (5)2.1 注塑过程的分析 (5)2.2 选用注塑机 (7)3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8)3.1 分型面的选择 (8)3.2 浇注系统的设计 (9)3.2.1 主流道设计 (10)3.2.2 分流道的设计 (11)3.2.3 浇口设计 (11)3.3 成型零件的设计 (11)3.3.1 凹模、凸模和型芯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12)3.3.2 凹模壁厚确定 (13)3.3.3 底板厚度确定 (14)3.3.4 成型零件的位置布置及其三维造型 (15)3.4 导向机构的设计 (18)3.5 推出部分的设计 (18)3.5.1 脱模力的计算 (18)3.5.2 推件板的厚度计算 (19)3.6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19)3.7 冷却部分的设计 (21)3.8 标准模架的选用 (22)3.9 注塑机的校核 (22)4 标准零件的加工图和非标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 (22)5 小结 (26)参考文献 (26)1 塑料的工艺性分析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的品种:PP(聚丙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注射模可行性分析1.1注射模设计的特点塑料注射模塑能一次性地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或嵌件的塑料制品。
在注射模设计时。
必须充分注意以下三个特点:(1)塑料熔体大多属于假塑料液体,能剪切变稀。
它的流动性依赖于物料品种、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
因此须按其流变特性来设计浇注系统,并校验型腔压力及锁模力。
(2)视注射模为承受很高型腔压力的耐压容器。
应在正确估算模具型腔压力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为保证模具的闭合、成型、开模、脱模和侧抽芯的可靠进行,模具零件和塑件的刚度与强度等力学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1.2注射模组成凡是注射模,均可分为动模和定模两大部件。
注射充模时动模和定模闭合,构成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定模和动模分离,取出制件。
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板上,动模则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
根据模具上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可由一下个系统或机构组成。
(1)成型零件指构成型腔,直接与熔体相接触并成型塑料制件的零件。
通常有凸模、型芯、成型杆、凹模、成型环、镶件等零件。
在动模和动模闭合后,成型零件确定了塑件的内部和外部轮廓尺寸。
(2)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与定位机构为确保动模与定模闭合时,能准确导向和定位对中,通常分别在动模和定模上设置导柱和导套。
深腔注射模还须在主分型面上设置锥面定位,有时为保证脱模机构的准确运动和复位,也设置导向零件。
(4)脱模机构是指模具开模过程的后期,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
(5)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带有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在被脱出模具之间,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或拔出侧向凸模或抽出侧型芯。
1.3塑料风叶设计与分析风叶是利用一定空间曲面的叶片,通过主体的高速旋转产生风能。
以前,大都是采用金属片材,经过模压制成风叶片。
然后与风叶主体固定安装成风叶。
由于模压叶片和装配等方面的原因,往往风叶的静、动平衡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较长时间的,由于涂层刮伤或脱落,以产生锈蚀,而且风叶的颜色单调,色泽不佳,不适合现代化(宾馆,大厦)等的通风排气和生活的需要。
塑料风叶的优点在与:可以一次注射成型,不须装配、校正,省能省电;重量轻、惯性小,色彩丰富,色泽好,具有良好的动平衡性(塑料风叶叶片良好的弹性,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能适度地自动调节叶片图1-1 风扇立体图塑料风叶如图1-1所示与金属材料风叶设计有相似的一面,但差异也很大,这是塑料本身和注射成型特点所决定的,由于风叶叶面是空间曲面,设计时应考虑模具的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严格说,风叶叶片的形状应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来设计,但这样设计会使叶片形状复杂,给模具设计与制造带来困难,一般塑料风叶设计在保证一定风量情况下,采用简化设计风叶叶片的方法,如采用空间螺旋面、模拟曲面等。
叶片的厚度应内厚外薄,逐渐过渡,以提高叶片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保证使用性能。
主体部分设计要保证风叶的安装和定位,因此中心轴设计有嵌件,并且轮毂外还设计了一个安装定位的缺口。
1.4注射性能分析(1)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本塑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且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对模具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而注射成型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a:形状:几乎没有复杂性限制,容许模具内有不同塑料的成型型腔;b:尺寸:塑件可小到不足1克,大到几十千克,没有限制;c: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宜流动性的热塑性塑料;d:精度:可注射高精度的塑件,有较好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e:生产率:中等,循环时间主要由塑件壁厚决定,最短可在十几秒内,可增加每模的型腔数来提高生产率。
由以上塑件的特点和注射成型工艺的优点,分析可知:该塑件适合于采用注射成型方法。
(2)表面粗糙度:由塑件外观可知,塑件的外表面要求较高,因此其表面粗糙度取Ra0.4mm,而其内表面由于是复读机的内部,为顾客视线所不及,故不影响其外观视觉质量,从简化加工工艺和节约加工成本的角度考虑,其内表面选用的表面粗糙度为Ra0.8mm。
一般情况下,模具粗糙度低于塑件1~2个等级,故取型腔表面粗糙度为Ra0.2um,而型芯表面粗糙度为Ra0.4um。
(3)尺寸精度:按SJ1372—1978标准,塑料件尺寸精度分为8级。
本塑件所用材料为AS塑料,由此查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可知,本塑件宜选用5级精度。
零件具体尺寸及其公差值可详见零件图。
塑件尺寸精度于模具的制造精度密切相关,尤以小型精密塑件为甚。
从模具制造精度对塑件精度的影响可知,模具制造允许误差和塑件尺寸公差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由塑件零件图可得,模具精度等级为IT8。
(4)脱模斜度:该塑件采用的塑料是AS,而AS的成型收缩率较小(0.2-0.6%),而且塑件较复杂,对型芯的包紧面积也较大,所以应取较大的脱模斜度。
为保证壁厚的均匀一致,因此取塑料件的内外表面的脱模斜度一致。
再由零件设计图纸要求可知α=5。
(5)壁厚:由图纸可知,该塑件有许多中不同的壁厚,轮毂壁较厚,风叶壁厚较薄,因此要注意风叶可能会翘曲,不能在风叶处设计推杆。
(6)加强筋:为了确保风扇中心嵌件与塑件外径的同轴度在外侧设计了三个加强筋,以防变形。
(7)圆角:从塑件可知,该塑件内外表面的转折处加强筋的根部等处都设计了圆角。
其采用圆角不仅降低了应力集中系数,提高了抗冲击、抗疲劳能力,而且改善了塑料熔体的流动充模性能,减少了流动阻力。
降低了局部的残余应力,防止开裂和翘曲,也使塑料件外形流畅美观。
而且成型模具型腔也有了对应的圆角,提高了成型零件的强度。
1.5 材料选择1.5.1塑料介绍塑料(Plastics)是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加入若干其他材料(添加剂)制成的固体材料。
塑料的优点:塑料的强度较小,有较高的比强度。
塑料还具有较高的电绝缘和热绝缘性,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及优异的成型工艺性。
塑料的缺点:强度,硬度较底,易老化等。
1.5.2 分析塑料材料该塑件为风扇叶片,有以下特点:(1)它所处的工作环境较好,处于室温下,不承受冲击载荷,也不处于酸、碱、盐性环境中;(2)产量大,用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故要求此塑件材料质优而价廉,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3)内部结构较复杂成型较困难。
(4)叶片是空间曲面成型和模具制造都很困难。
(5)要求要有较美丽的外观,很好的绝缘性。
因此我初步选择采用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塑料等品种,多用于一般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具有价格低等特点。
(a)聚乙烯PE: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
特点:采用不同的聚合条件可得到不同性质的聚合物:有高压PE、中压PE、低压PE三种。
高压PE:由于有较低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故质地柔软,由于含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结晶度,故质地坚硬,耐寒性能良好,在-70℃时还保持柔软,化学稳定性很高,能耐酸、碱及有机溶剂,吸水性极小有跟突出的电气性能和良好的耐辐射性等。
缺点:是力学强度不高,热变形温度很低,故不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和不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
(b)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略早于聚丙烯问世,其原料十分丰富,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
聚苯乙烯的密度为1.04~1.16g/cm3 ,比聚氯乙烯小而大于聚丙烯和聚乙烯。
聚苯乙烯遇火会自燃。
聚苯乙烯的代号为(PS),其分子结构式为:敲打时发出类似金属的响声。
机械强度低于硬质聚氯乙烯,尤其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品种强度更差,聚苯乙烯属于非结晶型聚合物。
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可塑流动性和较小的成型收缩率,是成型工艺最好的塑料品种之一,容易制造形状复杂的制品。
聚苯乙烯无色透明,透光性仅次于有机玻璃,容易着色,常用于制造要求透明或颜色鲜艳的制品。
聚苯乙烯具有很小的吸水率,在潮湿的环境中尺寸变化很小,适用于制造要求尺寸稳定的制品,如仪表仪器壳体等。
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尤其是在高频条件下的介电损耗仍然很小,是优良的高频绝缘材料。
聚苯乙烯的主要缺点是脆性大,形状复杂的制品成型后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常会在使用中自行开裂。
为改善聚苯乙烯的脆性,加入少量的聚丁烯可明显降低脆性,提高冲击韧性。
这种塑料称为高冲击聚苯乙烯。
(c)ABS它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的共聚物,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电气性能好。
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能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
(d)AS塑料是丙烯腈——苯乙烯的聚合物。
注塑的高透明、抗静电、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耐热耐化学性、耐冲击、高强度。
用于汽车零件,如灯罩反光片代表面板;工业部件,如计算器面板,琴键等;家用电器部件,如电视机保护镜,风扇叶片,电器外壳等和一般家庭器皿、文教用品、日用品。
1.6材料的确定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塑料本身的特点以及模塑成型的独特性,如成型热收缩,冷却时的变形、翘曲、实效变形,不具有金属风叶那样可冷校正等等,因此,塑料风叶的选材既要保证风叶的使用性能和便于提高风叶形位精度,又要便于模塑成型。
若采用结晶或半结晶性的塑料,在模素过程中,则易产生在流动方向上的取向,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结晶和取向,是塑料制品各方向上的收缩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再则冷却不够均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产生收缩应力,以使制品变形,而且制品后变形亦较大,不能保证所要求的形位尺寸,从而降低了风叶的精度和使用性能,因此,以采用聚苯乙烯、ABS、AS等非结晶塑料为佳,其收缩率相对较小。
聚乙烯塑料由于脆性大,耐冲击能力差使用中易开裂,一般不采用。
ABS和AS塑料性能是合适的,其中ABS价格较高,因此,目前大部分用AS塑料。
根据满足使用要求以及塑模成型条件等选择台湾大东树脂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AS塑料。
商品名称:爱塑先——SAN 型号:777性能及用途:AS技术指标项目实验方法ASTM777熔体指数(g/10min)D——1238 1.1密度(g/cm³) D——792 1.07 热变形温度(ºC)D——648 99软化点(ºC)D——1525 110引张强度(MPa)D——638 71冲击强度(KJ/m²)D——256 0.8弯曲强度(MPa)D——790 109项目实验方法ASTM777延伸率(%)D——638 3.2绝缘耐力(KV/mm)D——149 20电阻率(Ω·m)D——257 >10(16) 硬度(M)D——785 80成型收缩率(mm/mm)D——955 0.004 吸水率% D——570 0.3第2章成型零部件设计2.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构成型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件,它主要包括凹模,凸模、型芯、镶块各种成型杆,各种成型环由于型腔直接与高温高压的塑料相接触,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制件质量,因此要求它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耐磨性以承受塑料的挤压力和料流的磨擦力和足够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以保证塑料制品表面光高美观,容易脱模,一般来说成型零年都应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HRC50以上的硬度,如成型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如聚氯已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