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顺河中学《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word学案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及作用;2.学会使用“数字地球”软件,实现基本操作;3.学会利用“数字地球”软件查找、分析地理信息,提高地理学科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地球”,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数字地球”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数字地球软件可以方便地查找地理信息,并且提高地理学科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通过引入数字地球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到这个软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地球的使用价值及其对于人类的文明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告诉学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地球软件的学习,提高他们在地理学科上的应用能力。
第二步:引入软件介绍数字地球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图层面板、时间轴面板等,让学生对数字地球有更全面的认识。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地理学科术语和相关地理实际问题。
第三步:软件操作从数字地球的基础操作开始讲起,包括:地图的旋转及平移、地图的缩放、地图材质、坐标轴等基础操作,并利用一些案例进行讲解。
第四步:案例分析使用数字地球软件,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案例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第五步:互动交流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析思路和结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为保证学生对本场活动的掌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测评活动,无论是书面测评、口语交流还是其他形式的跟踪教学。
这些测评活动将为教师监控学生成果和纠正学习误差提供有力支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字地球教学活动,教师要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推进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掌握地理学科知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案.doc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案【目标引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字地球的含义。
方法与过程1.讨论数字地球的技术组成,畅想数字地球的美好前景。
2.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数字地球这一概念并畅想数字地球美好前景,养成科学的全球观。
【重点难点】认识“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与“数字校园”【自学探究】一、认识“数字地球”1.概念:就是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__ 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_____________ 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_____________ 上的流通。
2.核心思想: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手段整体地解决与 _______________ 相关的问题,最人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特点:具有_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 ____________ 性;可以迅速充实和 _______ ;是一种______________ 的数据平台;以多种形式提供各种服务,其中提供________________ 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服务对象覆盖_____________ o二、未来城市一一“数字城市”1.概念: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丿施、人文、经济等各方面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内容:包括城市设施的_______________ 化;城市的 ________ 化;城市的____________ 化。
三、未来校园 ------ “数字校园”1.概念:利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而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
2020-2021年高中地理《走进“数字地球”》教案 中图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走进“数字地球”》教案中图版必修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在获取和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2、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教学难点]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教具]课本,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一、认识“数字地球”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的提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走进“数字地球”》 学习任务单

《走进“数字地球”》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
2、认识“数字地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3、掌握获取和分析“数字地球”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学习内容(一)什么是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一个将地球信息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进行整合、管理和展示的系统。
它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1、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数据,以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数据。
2、技术如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
3、平台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软硬件环境。
(三)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1、资源管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2、环境保护监测环境变化,预测自然灾害,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提供决策支持。
3、城市规划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和分析工具,优化城市布局。
4、农业生产精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5、交通运输优化交通路线规划,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四)获取和分析数字地球信息的方法1、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 ArcGIS、SuperMap 等。
2、利用在线地图服务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
3、学习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掌握数据筛选、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
三、学习资源1、相关书籍《数字地球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在线课程在各大在线教育平台上搜索“数字地球”相关课程。
3、学术论文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四、学习活动1、观看相关视频观看介绍“数字地球”的科普视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如城市规划中的数字地球应用,分析其实现过程和效果。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数字地球”的认识和看法,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4走进数字地球学案鲁教版必修3(new)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一、读书填空1.“数字地球”1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用的方法将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网络上的流通。
2、1999年11月,召开了。
随着的发展和的普及,“数字地球”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等诸多领域。
3、“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用的手段整体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
4、“数字地球”的主要特点:(1)“数字地球”是性、性和性的统一;(2)“数字地球”可以和;(3)“数字地球”是一种的数据平台;(4)“数字地球”可以提供;(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
2.“数字城市”1、“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利用、、、、、及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和再现城市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和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2、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
3、数字城市的建立,对于、和都具有重要意义.3。
“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利用、对校园内的进行全面的,通过整理加工,是这些能够有序的旋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有面向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共享教育资源。
二、理解提升1999年11月29日,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将促成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此回答1-5题1、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2、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是()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B、了解股票行情C、通缉罪犯D、设计服装3、通过网路能实现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主要是因为()A、信息进入了市场交换B、信息是劳动生产的C、信息可以多次复制D、信息可以多人共享4、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是()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很容易扩散的计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计算机网站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 )A、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C、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D、任何科技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三、练习巩固1、“数字地球”正式被提出是在 ( )A、1990年B、1997年C、1998年D、2000年2、“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A、空间性B、数字性C、整体性D、上述三者的融合统一3、有关“数字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数字地球是并列的两大信息系统B、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C、能以数字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信息D、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4、有关数字校园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B、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网络、通信技术C、数字校园只局限于校园内使用,无法面向社会D、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在家进行电子备课5、阅读虾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习目标] 1.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主要特点。
2.了解“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主要应用。
3.联系“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了解“数字地球”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意义。
一、认识“数字地球”1.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
2.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支撑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相融合。
4.主要特点它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主要内容(1)城市设施的数字化。
(2)城市的网络化: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光纤网、广域网、局域网等。
(3)城市的智能化:包括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网上医院、网上政务等。
3.作用:能够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思考 2.建立“数字城市”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有哪些?答案城市信息化使得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住宅小区、数字化企业、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成为可能,还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数字校园”1.概念: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
2.目标: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ppt 中图版优质课件

• 学习目标
1、了解“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及特点。
2、结合实例,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 领域及支撑技术。
•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概念:就是建立一个
,用
的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实现在
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 流通。
2、核心思想:是用
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
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
技术对校园内的信
息资源进行全面的 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
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 、科研、
和生活服务。
2、应用: 教师能进行
查学生的
和
活动,自己控制学习
在家借助互联网接受
而且方便学生到图书馆
备课,
点播,在计算机上检
。学生可利用
手段参加教学
,通过
的辅导巩固知识,可
教育,并可实时
学习效果,
20 、有些事,如果一开始就明知道不能善终,就不要痴心妄想,去勉强强求一个善果。 11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17 、只有满怀勇气,不畏艰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0 、如果你岁之后,花的钱还是伸手向父母要的,那么你的满身名牌只能衬托出你的无能。 7 、有时不合逻辑的举动却恰恰有助于应付变化多端的事态,而正常的逻辑有时却只能将自己带进一个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有逆反思维。 17 、美丽的空想比不上踏实地做事,只要开始行动,就算再晚也不迟。 19 、那些无法复制的浪漫,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变淡。 10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有时连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 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乱了方寸,去做无聊的事,白白浪费时间。
第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

第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地理:第3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案【目标导航】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主要特点。
了解“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主要应用。
【课堂互动】知识点一、认识“数字地球”自主学习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上的流通。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并与、、技术相融合。
图表导读图3-4-1 数字地球示意图1.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定位至少需要几颗卫星2.为数字地球系统提供信息的两大基础部分是什么图3—4—2 电子商务示意图1.电子商务是借助哪两个系统开展的商务活动2.看图简要说明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
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说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典例感悟“数字地球”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模拟地球。
据此完成1-3题。
1.“数字地球”即()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2.“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包括()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球信息系统④虚拟技术⑤网络技术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3.“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①可持续发展②政府政策③百姓生活④科学研究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数字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双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县顺河中学《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word学案
主备人:江红光江苏省丰县顺河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印高二全体
【目标导航】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要紧特点。
了解“数字都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要紧应用。
【知识构建】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通俗地讲确实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运算机中,实现在网上的流通。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一般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
需要专门多学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辨论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并与、、技术相融合。
合作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说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有哪些优势?
二、以后都市——“数字都市”
1.概念
“数字都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综合运用系
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的形式猎取、储备和再现都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都市的、和爱护环境,为都市的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都市”的作用:
能够为人类制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服、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三.以后校园——“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是利用、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治理和生活服务。
【思维拓展】
1.数字地球的差不多特点是什么?
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辨论率的和多种数据融合的,
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立体的和动态的)表达的,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和可视化特点的技术系统。
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实现地球数字化或信息化的技术
系统。
形象一点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之后由运算机网络来治理的技术系统。
2.什么是高辨论率卫星影像?它的用途如何?
建设数字地球首要的核心技术确实是地球信息猎取技术,而只有卫星遥感技术才能提供
全球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地球表面数据,才能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
不同轨道高度、
不同辨论率的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气象卫星系列,每天都可猎取地球整个表面从
可见光到微波的大量观测数据,通过运算机高速处理后成为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数据。
假如
没有遥感卫星,就无法猎取数字地球所必需的基础数据,构筑数字地球也就无从谈起。
【网络构建】
本节课要紧学习了数字地球及其两个利用,数字都市和数字校园,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有关数字地球的前沿知识。
如下图:
【达标检测】
“数字地球”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运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储备技术为基础,对地球多辨论率、多尺度、多时刻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确实是模拟地球。
据此完成1-3题。
1.“数字地球”即()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D“数字都市”和“数字校园”
2.“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包括()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球信息系统④虚拟技术⑤网络技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①可连续进展②政府政策③百姓生活④科学研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有关数字校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B.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网络、通信技术C.数字校园只局限于校园内使用,无法面向社会
D.利用校园网络,教师能够在家中进行电子备课
5.2008年奥运会打算使用37个竞赛场馆。
读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奥运会的所有竞赛场馆均位于北京市境内,其空间分布是不平均的
B.奥林匹克公园邻近的竞赛场馆过于集中,使竞赛期间显现交通拥堵现象
C.启用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离不开3S技术
D.奥运专用小卫星只能为奥运期间的交通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及时的服务
读“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6—7题。
6.假如①、③表示反馈阻碍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
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GIS B.乙是GPS
C.丙是RS D.甲是GPS
7.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RS能够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②运用RS能够猎取水灾埋住区域的动态信息
③运用GPS能够确定运钞车位置
④运用GIS能够猎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A.③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1999年11月29,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进展战略。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此回答8—11题。
8.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确实是指因特网 B.“数字地球”确实是“信息高速公路”
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
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制造实实在在的财宝
9.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工作是( )
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形 B.了解股票行情 C.通缉罪犯 D.设计时装10.通过网络能实现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要紧是因为( )
A.信息进入了市场交换 B信息是劳动生产的C.信息能够多次复制 D.信息能够多人共享11.应用网络技术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截了当威逼是( )
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专门容易扩散的运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隐秘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运算机网站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附:第三单元课本活动答案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P53活动
从图中能够看出,人口的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要紧缘故。
黄土高原农业垦殖开始极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开创为农田,相伴着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而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又不能获得增产丰收,迫使人们开垦边际土地(是指自然条件差、生态系统脆弱的陡坡地、林地和草地等)从而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P56活动
1、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
他们分别从实行打算生育、操纵人口增长,造林种草、复原植被,发挥人类的聪慧才智、工程措施阻止水土流失等角度,阐述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都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因而差不多上正确的。
2、略
第二节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连续进展 P61活动
1、东北地区进展工业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铁、石油、森林资源;(2)便利的水陆交通;(3)水资源较丰富(辽宁缺乏);(4)劳动力资源丰富;(5)农业基础好;(6 )重工业市场宽敞。
2、东北三省经济下降的缘故:(1)产业结构老化、单一;(2)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较小;(3)部分矿产资源枯竭;(4)技术、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弱,资源利用率低;(5)环境质量下降;(6)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措施:(1)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强抓机遇。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转移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造力度;(2)改造传统工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3)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营造绿色空间;(4)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
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提高资源利用率;(5)引进民间资本,外资。
政府政策、资金等支持;(6)积极进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P66活动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优缺点比较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导学案答案
【知识构建】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数字化、数字
2、数字化、最大限度
3、RS、GIS、GPS
合作探究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利用网络科技整合,企业将重要的信息以全球信息网(www)、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或外联网(Extranet)直截了当与分布各地的客户、职员、经销商及供应商连接,制造更具竞争力的经营优势。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虚拟化 2.交易成本低 3.交易效率高 4.交易透亮化
二、以后都市——“数字都市
1、地理信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2、数字、治理效率、节约资源、可连续进展三.以后校园——“数字校园”1、网络
【达标检测】
1.A 2.D 3.D 4.C 5.C 6.A 7.B 8.C 9.D 10.A 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