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宠物临床应用综述汇总
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

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作者:辛桂瑜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1期摘要:针灸是一项中兽医上使用较为广泛、效果显著的治病技术。
本文通过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案例总结进行针灸在兽医上的应用探讨,旨在推广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针灸;兽医;外科临床;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S853.61 文献标识码:A前言采用针灸医治动物疾病是一项传承先人的兽医技术,目前,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使用较为广泛,它具有专业性强,但操作程序简单、工具携带方便、施针技术易学、治疗效果显著、花费较低等优点集于一身[1],尤其是在动物慢性疾病的治疗上,其治疗效果是其他疗法所无法达到。
1 针灸的应用针灸是一项以机体平衡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中医疗法,强调机体自身平衡、机体同外部环境协调。
针灸疗法主要采用各类针器在不同的机体穴位施针治病方式,通过刺激机体穴位达到打通经脉、活络气血等治病效果。
目前兽医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针灸技术为水针技术、电针技术和埋植技术[1]。
下面对针灸疗法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1.1 针灸麻醉应用针灸麻醉包括针灸体外麻醉、穴位注射麻醉、针灸结合药物麻醉等方式,针灸麻醉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镇痛,实现外科手术时的麻醉作用,在此基础上,周全针灸麻醉调节动物体的心血管与免疫功能[2]。
其中,针灸结合药物麻醉的方式在外科手术中使用较为普遍,因为针灸麻醉的主要功能是镇痛,并非消除痛感,通过针灸麻醉与药物麻醉相结合后,不但能够提高机体防御功能,解决因过量使用麻醉药导致的并发症问题,同时还能调节机体内部平衡[3]。
1.2 针灸疗法中的穴位注射疗法分析穴位注射疗法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大,例如动物四肢疾病、眼部疾病和腰部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方法论述。
针灸疗法在动物体四肢损伤中的应用案例:45例环节、蹄关节位置闪伤的马骡,注射穴位缠万,35例四肢上部闪伤的马骡,注射穴位乘重、抢风、前三里,62例后肢位置闪伤的马骡,注射穴位曲池、百会、大转、归尾、气门、汗沟,以上142例动物穴位注射药物为6mL 维生素B12;53例四肢前肢位置受伤的猪,注射穴位肩井、肺门、抢风、膊尖,34例肩部关节受伤的猪,注射穴位肩井、抢风,60例膝关节位置受伤的牛,注射穴位选择通膊、上缘、掠草,46例荐臀,注射穴位选择大转、气门、归尾、百会,以上193例受伤动物在其选择穴位注射28%安乃近(镇跛痛)药液28mL。
狗狗也能扎针灸

针灸用具--毫针
电针疗法:
用两根毫针分别刺入两个白针穴位达到一定深度产生针感后,在针体上接上电针治疗机的两极,通以适宜的脉冲电流刺激穴位的一种疗法。常用于风湿性疾病和腰部和四肢损伤性疾病。电针疗法已经成为国际赛马常用的重要保健方式。
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疗法:
全称“特定电磁波谱疗法”,俗称烤电。TDP能提高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改善血液的流变、促进微循环畅通,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增加机体脑啡呔的分泌,有持久的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关节炎,风湿病等辅助治疗。
fja0jdk3m杭州狗场
tdp能提高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改善血液的流变促进微循环畅通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增加机体脑啡呔
犬穴位
针灸技术是中兽医防治宠物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针术和灸术两类技术的合称。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已达到防治宠物疾病及提高宠物抗病力的功效。针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镇痛解痹、泄热通瘀、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等方面。
针刺人中穴
白针疗法:
应用毫针在非血管穴位刺入一定深度,并实施行针、留针等手法,使宠物出现针感,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腰肢挫伤、风湿痹症、腹痛、腹泻、外周神经麻痹等。
针刺耳尖穴
血针疗法:
是用三棱针在有血管通过的穴位或皮肤浅表的静脉上刺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中暑时,放耳尖血急救。
水针百会穴
水针疗法:
隔姜灸中脘穴
艾灸疗法:
用点燃的艾绒和其他药物在宠物一定穴位上进行熏灼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回阳固脱、防病保健的功用。可用于胃寒腹痛、冷肠泄泻、风湿痹症等。
中药和针灸在犬猫临床的应用

治疗犬椎间盘病中西医疗效比较
---- 陈武博士提供
神经学分级
西医保守
成功率/恢复 时间(week)
开窗术
平侧椎弓切 除
中西结合
I
100/3
95/25
100
100/1
II III
IV V
84/7 100/9
50/12 无资料
95/4 85/5.5
94/8 无资料
100 95
90 50 in 48Hr 6 > 48Hr
针灸的作用机理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不通则痛。内
脏有病时刺激体表某部位的反应 点后,疼痛会随之缓解。针灸主 要是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 激发机体固有的防御疾病和自我 修复的能力。
针灸的作用机理
穴位,即针 灸治病的刺 激点,是动 物气血、经 脉输注和聚 集的地方。 这些穴位的 分布,多在 动物体表的 肌肉、血管、 淋巴管和神 经末梢所在 处,有其特 定的解剖位 置,并可呈 现特殊的生 物物理现象。
宠物医师每年400元继续教育学费 部分由各大宠物药品、食品、器械商赞助 政府承担一部分
宠物医师再教育
收费标准
挂号费:5-10元 注射费:5元/针 注射麻醉:100元——200元 吸入麻醉:300元——600元 母猫绝育手术费:150元 骨折内固定手术费:1200元——1500元 公猫猫尿道再造约手术费:600元
狂犬病预防
北京市发病率很低。 政府和市民都很重视,很多犬猫每年注射 狂犬病疫苗。 注册犬每年由政府免费注射狂犬病疫苗 (指定动物医院注射、登记,政府补贴的形 式)。
Thank You
消化不良 腹泻 便秘 呕吐 脱肛
宠物针灸的总结

宠物针灸的总结宠物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亚洲国家被广泛使用数千年。
针灸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细针来调节动物的生理功能的疗法。
它被认为可以帮助治疗许多疾病,缓解疼痛和促进整体健康。
本文将对宠物针灸的原理、应用和效果进行综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宠物针灸的原理。
根据中医理论,宠物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循环,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以达到平衡身体功能的目的。
针灸的应用范围很广泛,适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
比如,它可以帮助治疗骨骼和肌肉问题,例如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
它也可以缓解疼痛,包括头痛、背痛、肌肉疼痛等。
此外,宠物针灸还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问题、呼吸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在进行宠物针灸时,首先需要一个专业的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只有在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之后,医生才能确定合适的针灸穴位和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在宠物的身体上插入细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一般来说,一次治疗需要持续15到30分钟,具体的治疗次数和疗程需要根据宠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宠物针灸的效果有很多。
首先,它可以缓解宠物的疼痛和不适。
由于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穴位,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和肿胀,以及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此外,宠物针灸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宠物的免疫力,减少和预防疾病发生。
在顽固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宠物针灸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肿瘤治疗中的放化疗副作用、慢性肾病等,针灸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宠物针灸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宠物和疾病。
首先,宠物针灸可能不适合怕痛的宠物。
尽管插入细针的过程几乎是无痛的,但宠物可能不适应这个过程,有些宠物甚至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另外,一些严重的疾病可能需要更加专业的治疗,宠物针灸可能会被用作辅助手段。
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宠物针灸之前,务必咨询兽医的意见,确保宠物的安全和健康。
兽医针灸现状分析报告

兽医针灸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宠物的健康和幸福。
兽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逐渐成为了兽医领域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兽医针灸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发展趋势、应用领域、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兽医针灸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人们对宠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兽医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宠物的疼痛和不适。
随着对兽医针灸疗法的认可度提升,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兽医针灸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除传统的疼痛治疗外,兽医针灸还可用于改善宠物的消化问题、神经系统疾病、运动障碍等多种病症。
这些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为兽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此外,兽医针灸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形成综合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兽医针灸的优势也是其能够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相比传统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不产生药物副作用,对宠物的身体更为温和。
而且,兽医针灸治疗的费用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宠物主人来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此外,兽医针灸不仅可以对症治疗,还能够增强宠物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兽医针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兽医针灸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活,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这使得一些兽医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困难。
其次,兽医针灸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更多的临床实验证据。
此外,兽医针灸在法律法规和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兽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兽医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宠物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对针灸疗法认可度的提高,兽医针灸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然而,兽医针灸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措施。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兽医针灸将在兽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宠物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兽医针灸术在犬病治疗上的应用_宗振平

分析
阻络
、
:
骨刺属 中医 的 痹证
、
“
”
范畴
,
亦称
、
“
骨痹
”
。
中医 认 为本病与外伤
。
、
劳损
、
痕血
感受 风寒湿邪
。
痰湿 内阻
、
肝 肾 亏虚
骨质增 生 病 因等有关
,
所 以治疗 该病 要舒筋活
,
络 位
.
,
祛除寒湿
同样使用 邻近 取 穴和随 症取穴 的方法
激光 照 射腰 推附近穴 位
以及 后 肢穴
。
3 1 3
,
神奇康肤 等神经 营养 因子
,
。
治疗 神经 压 迫 损 伤 但是注射疗程不宜 太长 一 般三 四天 一 疗程 隔几 天在进 行下 一疗 程的
激光疗法 一 般每 次 3 0 分钟
。
,
一 般 隔一 天做 一 次激 光灸疗法
,
三 次为 一疗 程
,
,
一般
。
要坚 持治疗几 个疗程 按摩疗法一 般不在 临床操作 因为按摩 比较 费力 而且 疗程时 间较 长
,
分析 犬 由于 颈腰 部 出现扭 伤 颈腰椎 周 围 出现 软组 织 损 伤 使用 水针 疗 法 就近 取 穴
在 患 病 部 位 周 围选择 穴 位
,
,
,
,
进 行注 射
。
穴 位 主 要包 括
:
身柱
、
悬枢
、
阳关
、
百会
、
肾俞 等 治
疗扭 伤的 穴 位
.
.
。
3 1 2
2种穴位治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种穴位治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摘要针灸疗法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传统治疗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治疗范围广泛、疗效迅速、安全、节省药品、携带方便、便于推广等特点。
根据多年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将兽医临床上常用的穴位注射疗法和放血疗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更好地发扬和使用针灸治疗技术。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疗法;放血疗法;兽医临床;应用中兽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络生理功能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刺激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反应点[1]。
目前对穴位研究的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穴位形态结构特异性;二是穴位生物物理特异性;三是穴位病理反应特异性;四是穴位刺激效应特异性。
我国动物针灸学起源比较早,自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得到初步发展,在封建社会已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并从南北朝开始传至国外。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支持,针灸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青睐[2]。
目前,针灸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动物疾病治疗,尤其是在宠物疾病治疗上发展比较快。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兽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肌肉或静脉注射的药液注射到目的穴位,利用针刺感和药效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同样,放血疗法又是对动物特定穴位进行放血,达到“泻其有余、以调和营卫”的目的,以防止各类热性病的发生。
在临床上可用于某些传染病、四肢疾病和外科疾病的治疗上。
同时可以达到放血防病、放血治病的目的。
因此,这2种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效率高等优点。
1 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也叫水针疗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兽医临床上,是一种针刺与药物、中兽医与西兽医相结合的新型疗法。
其区别于西兽医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也不同于中兽医的针灸治病,而是通过中兽医的经络、穴位系统注射给药,使药物疗效显著增强。
它通过穴位、疼痛点注射某些中兽西药物或生物制品,通过针刺感、液压感和药效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
中兽医针灸在犬病治疗上的应用

0 3 0 0 2 4 )
用氨苄西林 、2 %普鲁卡 因 、地 塞米松混合液进 行穴位注 射 , 还可 以注射甲钻胺等神经营养 因子 。
2 . 2 犬 关节 扭 伤
关节扭伤是指 在外力作用下 ,关 节韧带 、关节囊和关节 周 围组织 的非 开放性损 伤 。治疗 主要使用 白针疗法 、激光疗
疫 病 防治
中兽 医针 灸在 犬病治疗 上的应 用
刘永 强 ( 山西 省畜牧 兽 医学校
摘要 :近年来 ,随 着宠物行 业的快速发展 ,宠物疾病 的临床
诊 疗技 术也在不断进步 中兽 医作为我 国传 统的兽 医学,有
自 己独 特 的 优 势 . 而针 灸 术 作 为 中兽 医 的 一 个 重 要 部 分 ,在 宠物 临床 上 应 用 越 来越 广 泛 , 目前 在 犬病 治 疗 上 ,针 灸 术 主
俞和 三焦俞穴 ,留针 2 0 ~ 3 0 a r i n ,一般一次针灸即可治愈 。
2 . 6 犬 瘟热 后 遗 症
犬 瘟 热 后 遗 症 主 要 见于 神 经 型犬 瘟 热 ,症 状 表 现 为 身体 的某 个 部 分 出 现不 自主 的抽 搐 。 治疗 时 根 据 症 状 表 现 部 位 的
虚泄泻 则以脾 俞 、胃俞 、中脱等 穴为主穴 ,肾虚泄泻 ,则以
几千年来源远流长 .在某些疾病 的预 防治疗 上发挥着重要 的 作用 。 自上世纪 8 0年代宠 物针灸疗 法被提 H { ,针灸 技术 的 应用不断发展 .不仅 在国 内,在世界 范围内推动 了宠物诊 疗
技 术 的发 展 。下 面 笔 者 就 结 合 本 市 主要 宠 物 医 院 的情 况 .谈 谈 针 灸 术 目前 在犬 病 治疗 上 的主 要 应 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在宠物临床应用综述ISummary of Acupunctur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tII摘要针灸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
本文通过对针灸原理和临床适应症的介绍,来探讨针灸在宠物临床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针灸;宠物临床;前景III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pet clinic is from the ninety's of last century.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acupuncture and clinical indic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t.Key words: Acupuncture ; Pet clinic; ProspectIV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针灸的作用原理 (1)2.1 经络与穴位 (1)2.2 循经与取穴 (1)2.3 取穴的一般方法 (1)3. 针灸在宠物临床的适应症 (2)3.1 神经麻痹 (2)3.2 椎间盘突出 (3)3.3 隔肌痉挛 (3)3.4 犬瘟后遗症 (3)3.5 便秘 (3)4. 结语 (3)参考文献 (5)V1.前言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兽医针灸疗法就是用不同类型的针灸工具对动物体某些特定部位(穴位)施以一定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动调节机体的固有机能,达到“扶正祛邪”实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针术与灸术同属“外治法”,常合并使用治疗疾病,固自古以来合称为针灸疗法[1]。
2. 针灸的作用原理2.1 经络与穴位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调节功能、传递信息的“通路”。
经络能够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针灸疗法之所以能够“内病外治”就是基于这种作用。
经络内联脏腑、外接体表,联系的“点”是“穴位”,治疗某一经的病变要在这一经联于体表之处取相应的穴位。
针灸治疗技术中“循经取穴”原则正是由此确立的。
穴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是脏腑经络气血聚集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多分布于动物体表的肌肉、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等处,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针刺后呈特定的生物物理现象,称为“得气”[2]。
利用穴位的这种功能,使用针灸刺激穴位并将刺激传入体内可以调整内部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 循经与取穴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在经络系统中具有腧穴(穴道、穴位)的只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这 14 条经脉是经络的主要内容。
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动物体两侧,分别循行于前肢和后肢的内侧与外侧[3]。
根据阴阳学说,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脏为阴、腑为阳。
故行于四肢内侧为阴经,属脏(心、肝、脾、肺、肾),行于四肢外侧的为阳经,属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由于十二经脉分布于前、后肢的内、外两侧共四个侧面,每一侧面有三条经分布,这样一阴一阳就衍化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各条经脉就是按其所属脏腑并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来确定其名称。
2.3 取穴的一般方法针灸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恰当取穴来实现的。
(一)局部取穴法几乎所有的穴位均分布于经络线上,对在所属脏腑经脉疾病有效的同时,对其所在部位的局部疾病也有效,是常用的取穴方法。
(二)循经取穴法即在经脉循行到的四肢和头颈躯干远离患病部位上,选取与患部相同经脉的穴位进行治疗。
- 1 -(三)经脉辩证取穴根据病症与脏腑和经络的表里关系选取穴位。
(四)巧取阿是穴阿是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它是以病痛部位最显著处或压痛点、反应点作为用针穴位,即哪痛扎哪,以“痛”为穴。
(五)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电脉冲波刺激动物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增强疗效的特点[4]。
3.针灸在宠物临床的适应症3.1 神经麻痹神经麻痹有多种类型,包括面神经麻痹、挠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舌神经麻痹、直肠麻痹、膀胱麻痹等。
1.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多由感受风邪侵袭所致,临床上有单侧性面神经麻痹和双侧性面神经麻痹两种。
单侧性面神经麻痹患犬表现为口唇、鼻、眼、耳向一侧歪斜,流涎,采食、饮水困难。
双侧性面神经麻痹患犬可见面部肌肉松弛,口唇、耳、鼻、眼睑下垂,流涎,采食、饮水困难或不能进食。
有些犬还可以见见到无泪液分泌、眼干的症状。
本病的针灸治疗可选用锁口、开关、豁风、天门、上关、下关等穴,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多数病例均能在6次以内治愈。
如果使用电针可选用电针双侧锁口一开关或锁口一上关穴组。
2.挠神经麻痹挠神经麻痹多有感受风邪侵袭、外力打击或长时间卧于较硬地面所致。
临床上可见患犬不能提举患肢,肩关节以下关节松弛,爪尖着地或爪背着地拖行,久之爪背侧皮肤被磨破、感染,患肢不能负重,较健肢长,触诊患肢肌肉松软,对针刺痛觉减弱或消失。
本病可采用白针疗法,穴位选用抢风、希仔上、四读、肩外俞、肘俞、外关、内关、六缝等。
隔日针灸1次,每次留针30imn。
多数犬需2一6次治疗。
如采用电针治疗,可选用抢风一六缝穴组。
3.坐骨神经麻痹多由感受风寒邪气或外力作用引起。
患犬起立困难,站立时患肢不能负重,爪尖着地或爪背侧着地,肌肉松弛,行走时出现跋行或拖拽患肢而行,患肢较健肢长,患部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较弱。
本病可采用白针疗法,穴位选用百会、环跳、后三里、阳陵、后跟、六缝以及股二头肌和半键肌肌沟中的穴位,如邪气、汗沟、仰瓦、牵肾等。
隔日针灸1次,每次留针30min。
多数病例需2一8次治疗。
如采用电针治疗,可选用百会一六缝,或环跳一六缝穴组,或选用邪气、汗沟中任意一穴与六缝组成穴组。
4.舌神经麻痹多由卧于门后感受风邪所引起。
患犬表现为舌伸出于口腔外,不能缩回口腔,偏向一侧,舌面干燥,患犬饮水、采食困难。
本病可采用白针疗法,穴位选用锁口、开关、上关、- 2 -下关、抢风、喉俞、廉泉、天门等。
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min。
多数病例需4一7次治疗。
5.直肠麻痹/膀胱麻痹年老体弱、长时间便秘或憋尿,或椎间盘突出等多种原因均可引发本病。
患犬主要表现为不排粪/尿,听诊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
本病可采用白针疗法,穴位选用命门、阳关、关后、百会、后海、二眼、脾俞、小肠俞、膀胱俞、后三里等。
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min。
电针治疗可选用百会一后海穴组或百会一后三里穴组[5]。
3.2 椎间盘突出由椎间盘退行性变化而引起。
因发生的部位及病的程度不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病情较轻时,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此时治疗多以类固醇类或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为主。
严重者,表现为共济失调或瘫痪。
若颈椎或胸椎前段发病,患犬表现为前肢瘫痪;或胸椎后段或腰椎发病,患犬表现为后肢瘫痪。
瘫痪犬应以针灸治疗为主。
本病治疗可采用白针疗法。
前肢瘫痪可选择天门、陶道、身柱、灵台、抢风、前三里、肘俞、希尽上、内关、外关、六缝等[6]。
后肢瘫痪可选择中枢、悬枢、命门、阳关、关后、百会、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肤俞、二眼、环中、后三里、后跟、六缝等穴。
隔日针灸1次,每次留针30min。
如采用电针疗法,前肢瘫痪,可选用天门一大椎/身柱/陶道、抢风一六缝穴组。
后肢瘫痪可选用中枢一百会、百会一六缝穴组。
3.3 隔肌痉挛多由感受寒邪刺激所致。
患犬表现为不时打隔,腹部肌肉跳动。
本病可采用白针治疗,穴位选用双侧脾俞和三焦俞穴。
留针20一30分钟,一般一次针灸即可治愈。
3.4 犬瘟后遗症见于神经型犬瘟热犬,症状表现为身体的某个部分出现不自主的抽搐。
治疗时根据症状表现部位的不同,选择局部穴位进行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出现抽搐症状时间较短的患犬可减轻抽搐甚至完全治愈。
3.5 便秘多见于老年犬,由于老年体弱、气血不足,或过多采食骨头等含矿物质的食物所致。
患犬表现为排便困难,常弓腰努责,但仅派出少量干燥粪便或无粪便排出。
本病可采用白针治疗,穴位选用脾俞、后海、百会、后三里等。
如采用电针治疗,可选用双侧脾俞穴、后海一后三里等穴组[7]。
4.结语当前,西医疗法在兽医临床上占主导地位,中兽医特别是针灸技术在兽医临床上应用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兽医临床工作者对中兽医、对针灸技术的理论基础薄弱;操作- 3 -上不如西医治疗方法直观、便捷;对针灸技术现实的疗效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
可喜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针灸在全球越来越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重视。
1987年世界针联成立,至2002年针灸技术已在全世界 142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国际医学专业组织对针灸治疗的效果表示了肯定,美国兽医协会认可针灸是一项可靠的治疗手段。
笔者认为,将来针灸治疗技术在犬病临床上的应用空间会随着兽医临床医学的进步不断拓展、不断进步,与西医疗法形成互补、共济。
在犬病临床治疗上势必要抛弃传统的西医、中医的划分,由单纯的西医疗法、中兽医疗法向中西医结合联合诊断、联合治疗的方向转变。
现在,许多临床工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
时代快速进步,科技高速发展,针灸技术在依托传统理论和治疗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演化出许多新的治疗手段。
电针、水针、激光针、穴位磁疗各有所适、各有所长,补西医所不及、取西医之长为己用。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犬病临床诊疗的模式是:中、西医结合诊断病情,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形成理论、设备、技术三结合。
而针灸技术尽管在犬病治疗上有其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局限的范围内针灸的疗效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针灸的作用和使用空间前景无限广阔。
- 4 -参考文献[1] Oliver JE, Hoerlein BF, Mayhew IG. Veterinary Neurology[M].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 1987.57.[2] Allen M. Schoen, DVM,MS. Veterinary Acupucture [M].American VeterinaryPublications, Inc.1994.181-187.[3] 董凡,戴冠戎.椎间盘营养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4,4: 41.[4] 何静荣.用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犬后躯麻痹[J].日本兽医针灸学研究会会报,1997,(24): 6-7.[5] 陆钢,刘钟杰,汤小朋.针刺治疗犬椎间盘疾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12): 40-41.[6] Nolan C. Rucker DVM, William V. Lumb.DVM, Robert J.Scott. Current Techniques forEvalu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J]. Veterinary Suregery 1981, 10,30-34.[7] 于船.中国兽医针灸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92-20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