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最美的书
2013年10大好书榜(凤凰、新浪、豆瓣)

2013年度十大好书榜简介如下●▽●:------------------------------------------凤凰网----------------------------------------书单有很多种,新华书店的书单,万圣书园的书单,张老师的书单,作家王二的书单,好书单,烂书单,历史书单,文学书单……2014年1月7日,凤凰网邀请了二十一位年度好书评委,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中国所出版的超过三十万种图书中,挑选出十本,推出了”凤凰好书榜”。
1. 阎连科长篇小说:《炸裂志》《炸裂志》讲述了“炸裂”这个耙耧山脉深处一个村庄的三十年。
阎连科以神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荒诞、夸张地呈现了一个百人乡村走向超级大都市的变迁,将经济发展中走向富裕的狂野欲望,撕心裂肺的两性博弈,家族的仇恨,历经沧桑依旧温暖的无功利的坚持,融合在了一起。
是一部乡村志,也是一部精神史和心灵史。
2. 沈浩波诗集:《命令我沉默:沈浩波1998-2012年诗歌选》沈浩波所著的《命令我沉默》讲述他观察、感受、书写着那些在他周围的事物;他审视、挖掘着自己的灵魂;他用敏锐的触觉探知着生命深处最隐秘的真相;《命令我沉默》中他显得咄咄逼人,不留余地;他的傲慢让眼中充满嘲讽和厌倦――他有多少嘲讽和厌倦,就有多少爱和温柔;他自觉规避了种种喧嚣,用不间断的写作,使沸腾的语雷结晶;他不单是在表达一种姿态,还试图去抵达神性的所在,他说“我的身体里有天空被雷电劈死前的记忆”;他让悲悯和尖锐相互对抗,在他的诗歌中你能感受到世界的残酷、深刻、美好和无限;他轻浮、油滑、世故――不!他从不轻浮、油滑、世故。
3.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爱达与爱欲》《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巅峰之作,创作于纳博科夫晚年,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长、他自己最为钟爱的小说。
甫出版便登上美国当年的畅销书榜,产生了与《洛丽塔》比肩的轰动效应,书中的语言、结构、人物、道德内容曾引发广泛争议。
中国历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赏析(2004-2012)

中国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赏析(2004-2012)作者:深圳华创造俱乐部秘书长@叶灿斌博客:/yecanbin微博:/q5838184自二〇〇四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至今,我国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的书籍如下:1.2004年金奖(唯一):《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2.2005年荣誉奖:《土地》、《朱叶青杂说系列》3.2006年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4.2007年铜奖:《不裁》5.2008年荣誉奖:《之后》特别制作奖:《蚁呓》6.2009年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7.2010年荣誉奖:《诗经》8.2011年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9.2012年银奖:《剪纸的故事》荣誉奖:《文爱艺诗集》以上书籍请直接阅读豆列书单:/doulist/190636/一、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版式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封面设计:张志伟,主编:刘占文,类别:艺术,出版祛: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01-01(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读者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
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函两册,传统样式却充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
集子中所收图谱,是从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原件复制所成。
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
收存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等,有明代遗珍、清代绝品、民初佳作,斑斓耀目,弥足珍贵。
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艺术表现形式特征研究

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艺术表现形式特征研究“中国最美的书”是中国图书设计界的一项重要评选活动,旨在发掘和表彰具有独特美感和艺术价值的优秀图书作品。
2012年,这一评选活动再次展示了中国图书设计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
首先,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展现了多种图书设计风格。
从传统到现代,从朴素到华丽,从简约到复杂,评选中的获奖作品呈现出了图书设计的多样性。
这些作品不仅通过布局、排版、字体等传统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通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创新。
其次,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的统一。
在评选中,获奖作品不仅注重图文并茂的内容呈现,还注重图书装帧和印刷工艺的精细处理。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这些作品呈现出整体协调、和谐美感。
无论是封面的设计,还是内页的布局,都展示了中国图书设计的精湛技艺和对美感的追求。
此外,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这些作品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关注内容的表达和传递,还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创新的手法,这些作品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艺术和设计的相互渗透使得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最后,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这些作品通过运用传统元素,并赋予其现代表达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表现手法,这些作品也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风采。
综上所述,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的获奖作品展示了中国图书设计的多样性、细节的精致处理,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图书设计的独特魅力,还推动了中国图书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获奖作品的出现,为中国图书设计界树立了榜样,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美感和艺术享受的阅读体验。
2016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图书赏析

( ( 金 陵小巷人物志
出版 社 :江苏 凰 文 艺…版 社 设 计者 :周伟 伟 评 语 :本 书 足 刈 『 } 中的 普 通 人物 的 “ 传 写 ” 。没计 上 提 取 了 / f 少源
中国精 致建筑 1 0 0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计者 :瀚清堂、赵清 、周伟伟 、康羽
评 语 :这套 书用 中英 两种 语言 分 册一 一对 应 介绍 了1 o 0 种中 国精 品建筑 。
中 文本 的 书体 柔 软 ,散发 着 传统 线 装书 的 韵味 ,封 面巧 妙 地通 过 折 叠 、模 切和 镂空 的 方 式 呈现 出 多 层次 关 系 ,书 脊 用 烫金 、压 凹凸 工艺 显示 丛 书 名称 ,内封 采 用透 印 方 式 ,扉 页 以珠 光 箔 印制 书 名 ,书眉 采 用传 统 的竖 排 ,与横 排 的正 文 相 映 成趣 ;英 文本 则采 用西 方 古 老 圆脊 精装 书 的 风格 ,封 面上 烫 银的 线 条 与 中 文 本封 面 上的 模切线 条一 致 ,产 生呼 应效 果 。
-■
・ ‘ = 一上
- u J
2 0 1 6 年 “ 中国最美的书’ ’ 获奖图书赏析
” 中国最 美 的 书 ”创立 于 2 0 0 3 年 .是上 海市 新 闻出版 局 主办 的 书籍 设计 年 度评选 活 动 .以书籍 设计 的 整 体 艺 术 效 果和 制 作工 艺 与技 术 的 完美 统一 为标 准 ,邀请 海 内外顶 尖 的 书籍设 计 师担 任评 委 .评 选 出当年 度 中 国 内地 出版 的优 秀 图书 ,授 予 年度 ” 中国最 美 的 书 ”称 号 .并送 往 德 国莱 比锡 参 加次 年 度 ” 世界 最 美 的书 ” 评 选 。获得 中国最 美 的 书 ”称号 的 作 品不 仅 能够 反 映 当今 中 国书 籍设 计 的面 貌 和水 平 .也体 现 了 中 国书籍
关于中国风景的书籍

关于中国风景的书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开始对中国的自然风景产生兴趣。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风景的值得一读的书籍。
《华山游记》: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旅游家
李白。
书中描绘了他对华山的经历和感受,是一部经典的山水游记。
《黄山志》:这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诗人徐霞客所著的地理名著,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山峰——黄山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景观。
《中国山水画集》:这是一本精美的画册,收录了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山水画作品,展示了中国山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名胜古迹》:这是一本图片书,介绍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著
名景点和古迹,包括故宫、长城、西湖等。
《中国自然风光》:这是一本介绍中国自然风光的百科全书,包
括湖泊、河流、山脉、草原等自然景观,适合想要全面了解中国自然风光的读者。
总之,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的自然风景,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了解中国风景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更好地欣赏中国的美景。
- 1 -。
201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名单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本着“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要求,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的。
每年荣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图书将被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第二年举行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自2004年以来,先后有七批168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9种图书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201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名单
序号书名出版单位设计者
1 宝相庄严:五百罗汉解释上海文化出版社袁银昌
2 辨象:行走于建造与艺术之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何君
3 恶之花作家出版社刘晓翔
4 革命胜景图册东方出版中心陈楠
5 关系:与十二位艺术家的书信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林蕾曾焰
6 贺友直自说自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7 剪纸的故事人民美术出版社
8 平山作品选·书法卷江西美术出版社怀君设计制作工作
室
9 7+2登山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设计进行时外文出版社
11 诗建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卢晓红
12 文爱艺诗集作品出版社
13 我们译林出版社
14 我们就这样听歌长大河南文艺出版社刘运来
15 新闻纷争处置方略江苏人民出版社速泰熙
16 阳澄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王子源
17 一切始于设计:一个设计师的世博
十日日记
18 艺术与人生——乃正师授艺录解山东美术出版社王子源李晓雯
19 这季节江苏文艺出版社
20 2006——2009中国最美的书东方出版中心张国樑一步设计。
中国最美的书

评委对它的评价是︰简洁、平滑、充滿柔性之美;纸张选择得当,书脊紧湊 却又便于打开阅读,于平凡之中展现不平凡的功力。
14.《绝版的周庄》 江苏教育出版社
11.《中华五色》江苏美术出版社
卢浩
陆鸿雁/设计
12.《话说民国》(上、下) 凤凰出版社
姜嵩/设计
姜嵩,1964年生,现为凤凰出版社资深美术编辑。其图书设计风格典雅明快,内 涵深厚,外表浑朴,文质彬彬,浸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中追求大匠运斤之气 和画龙点睛之神,有时精雕细凿,有时一挥而就,有时素面朝天,有时匠心独具,其 设计思想就是讲究外表与内涵的和谐,寻觅设计思想和外部制约因素,如出版者、作 者、读者、成本、工艺水平、市场效果等因素的平衡,可谓“戴着镣铐”设计。他拒 绝模仿和跟风,寻求个性,努力引领大众审美的风尚。
中英文对照,是关于第25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的介绍。
8. 《国学备览》(12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吕敬人/设计
9. 《王羲之与兰亭序》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晓翔/设计 无论是章节的安排还是文字的精致,都反复推敲。还有图片质量选得非常严格,用 纸也很考究。而且这本书出了两种版式,一种是全彩横排普通版,另一种是全彩竖 排精装版,获奖的是精装本。
5. 《荷花回来了》 连环画出版社
6. 《看草》 河南文艺出版社 刘运来/设计 刘运来,河南文艺出版社美编室主任。代表作品有《文化河南》、《图像·岁 月》、《在美术馆看画展》、《大秦帝国》等。 本书风格淡雅、清新,评委认为其排列方式等细节设计与图书内容非常和谐。
7.《日常奇迹》 上海文艺出版社
4. 《随园食单演绎精品菜谱》 江苏科技出版社
赵清/设计
封面、封底乃至书页三面侧边均印刷成了抢眼的红色,且滚边镂空印刷出《随园食单》的 书名,此点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善本。封面上的书名,乃至于每篇章过门上的文字,均专门从古 善本上扫描,抠印下,一个字一个字拼出来,可见所做之精细,功夫之足。采用古式线装,基 本的版式也是借鉴了古籍书的传统古版。小小的巧思在线装上体现,展开书本,将封面和封底 拼接起来看,会发现两边的线装刚好组成一个汉字——“单”。点题《随园食单》中的单字。 为了体现这本中国古典烹饪名著的古籍气质,书内页排版更是采用古善本经典的排版方式, 书籍也采用传统的自左及右的阅读方式,文字均自左向右竖排。自页面三分之一处分割成两块, 书部为序的内容编排在上半部分,而菜肴内容的内文则几乎都集中在下半部分。 《随园食单》的原作者袁枚画像,和亲自做的序都采用了单独纸印刷,然后裱贴的方式。 不仅使书页富有一定的层次感,某种程度上更是对原古书的忠实复原。整本书竖排细框的构图 方式,不禁让人觉得古意盎然。 取自古人批注的设计元素,在内文中以红笔点缀出现。书中不时应用的红色字体,寓意装 帧、印刷均属上品的古代红蓝印本。尤其是不时穿插在文中的中国古刻版画配图,体现了古时 的生活形态,更是将意境渲染更浓。 红线勾勒出的食箸图形点缀衬于内页中,恰到好处的填补了由于版式设计的需要而出现的 留白。
我与“中国最美的书”的一段因缘

创者 的心路 历程 ,但延宕 多时都未动笔 。个中缘 由 , 洵 如刘勰所说 , 殆因 “ 方其搦翰 ,气倍辞前 ;暨乎篇
基 于高 度的 人道 主义精 神 ,或 致 电慰 问 ,或捐款 捐 物 。全人类 的爱心在 彼时彼刻; I - 成一股 巨大的暖流 ,
【 K e y wo r d s 】 T h e mo s t b e a u t i f u l b o o k o f Ch i n a E d i o r Ch a n c e i n v o l v e me n t
《 让 我 们 共 同面 对 灾 难 :世 界 诗 人 同 祭 四 川 大 地
涌 向 灾 区 ,涌 进 灾 区 同 胞 的 心 里 。
成 ,半 折心始”…之故 。去岁春杪 ,某杂 志编辑致函
笔 者 ,告知他们拟做 一个历届 “ 中国最 美的书”的纪 念专辑 , 要我提供相 关资料 。在整理这些 资料 的过程
中 ,尘 封 已 久 的 记 忆 之 门渐 次 开 启 ,策 划 、编 校 、制
i s a b i l i n gu a l a n t h o l o g y p u b l i s h e d b y Sh a n g h ai F o r e i gn L a n g u a g e Ed u c a t i o n Pr e s s i n 2 0 0 8 . I t i n c l u d e s 5 7 p o e ms t
2 8 i n Ch i n e s e a n d 2 9 i n En g l i s h .E a c h p o e m i s a c c o mp a n i e d b y a t r a n s l a t e d v e r s i o n , En g l i s h f o r Ch i n e s e a n d v i c e v e r s a . Th e s e p o e ms d i s t i n g ui s h t h e ms e l v e s b y gr e a t s i n c e r i t y i n e mo t i o n s . Th e y n o t o n l y e x e mp l i f y t h e b e au t y o f p o e t r y b u t a l s o c on v e y t h e c o n v i c t i o n o f Ch i n e s e p e o p l e :l e t ’ S f a c e t h e a d v e r s i t i e s t o g e t h e r a n d c omb i n e o u r e f f o r t s i n b u i l d i n g a n e w a n d mo r e b e a u t i f u l h om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评价与创新”微评论•“思勉原创奖”诞生始末(2册)》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者:奇文云海-设计顾问 评语:打破了常规报告书设计的做法,文化,亲切,带有一种随意性, 阅读比较轻松,又不失严谨,庄重。适度的空白和文字灰度的合理布局, 两册不同的内容采取了各自的网格布局,但不失为一个整体, 有很好的 阅读流畅。封面文字不是采用一般的字库文字,创造的新文字,别具一 格,对于一本教学论文集来说别有风格特征。两册不同色线缝缀的书脊 裸背装很鲜明地分出1、2两卷。
《再会邮简》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丁蕾评语:一本回忆过去年代信简的书。 很好运用了珍贵的史料,将文本进行
版面的有条理的分解安排,合理地安排各类承载的信息,如邮简的介绍,
分析和欣赏等等。竖排文字加强了时代的回溯,又兼具新鲜感。书的扉页 环衬的纸张使用很有特点,近似手工印制的邮签图章突显年代尘封的古旧 感。封面的装订形式别有新意,书口侧面的可翻阅的孙中山头像表明主题 的时代性,吸引读者。
《嘉那· 道丹松曲帕旺及嘉那嘛呢文化概论》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设计者:吾要 评语:本书的设计平实质朴体现了设计者对藏文化的尊重。汉藏 语文对照,按照藏文的视觉表达传统形式编排,用最少的符号表 达了最真挚的民俗情感。
《空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 版社 设计者:朱赢椿、皇 甫姗姗 评语:以黑白灰纪录 了一条芦苇边的小船 从早到晚的色调变化, 留白充分,令人遐想。 快速翻动书页时画面 会瞬间活动起来,犹 如电影的镜头。动与 静的奇妙结合,体现 出了空灵的禅意。
的渐进变化。封面以层次感的模切表现,画面安稳平静,呈现空间变化 的联想。全书外观以银白两色呈现,富现代感。书名“云会”二字以传 统书法表现,体现了该会所的内在本质。
《云朵一样的八哥》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设计者:郁蓉(图)
评语:深色的剪影插图具有中国剪纸的韵味,稚拙的手法突出了儿
童故事的主体,衬以简洁的线描背景,有轻重的节奏感,赋予了画 面立体的维度。用色不多,却表达了丰富的内容。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设计者:樊 响 评语:横排的开本和宽阔的空间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太极的舒展。带有拖
影的黑白照片,辅以模糊处理的书法文字,使书页间充满了行云流水般
的动感。排版考究,细节精致。
《中国美术学院2012毕业展优秀作 品集》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设计者:陈雨、Damien Bais;陈雨、 魏翌秋、罗凌霞、刘棣、肖明智、 林岚、孙姝婕(平面设计) 评语:本书的视觉表现很有当代年 青设计人的朝气。以中为本、西为 用的巧妙结合,却没有一味地洋味, 有着丰富的中国原创元素。采用经 折装,仿佛舞台序幕一般的表达。 内容层次分明、切割新颖,富时代 感。图形与内容吻合恰当合宜、富 韵律感,具备音符的节奏;阅读方 便,充满灵气。函套制作雅致。
《赵萝蕤汉译<荒原>手稿》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设计者:王凌波
评语:一本还原译文手稿的书,图片手迹与印刷体诗文一一对应, 空间布局十分舒适,文人气息浓厚,质朴。 整体基调雅致,空间处理 得当,阅读疏朗,有一种怀旧的抒情格调。封面简洁淡雅,书名体 量虽小,但手稿的视觉主体与小小的书名字相得益彰,很符合这本 书的性格。
与精细而有艺术性的实物照片相映成趣。选用的纸张纯朴中透着
高雅,且富有变化;装订方式在传统线装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整本书精致讲究,处处洋溢着古典风韵,与传统家具的主题结合
得天衣无缝。
《最美的书· 国际设计师作品集》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设计者:北京书尚纸域书籍设计工作室 评语:引人注目的绿色封面上别具一格地压印了与主题相关的主要数 据;扉页虽同为绿色系,但色调上有所变化,显得层次丰富,趣味盎 然。以加大的黑体英文首字母区分各国的作品,大气而时尚。精心选 择的书影和相关页面展示了各国的不同风格和设计师的独特个性。
《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
录》 出版设:湖南美术出版社 设计者:孙康(装帧设计)、郭栋(版式设 计) 评语:瓦楞纸的函套使书的外观有如一块原 木,与木刻画的内容暗相呼应。纸质朴实而 有质感,印制十分精美,使得画面既细腻又 很有张力。文字说明安排在页面的一角,不 影响对画作的欣赏。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者:朱赢椿、艺冉 评语:本书以图绘方式记录了 夫妻俩生命起浮的故事,采用 喜庆的红色,仿佛“喜帖”一 般,记录了作者深沉且至死不 渝的真实情感。朴拙真实的画 面,加上朴素无华的设计风格, 烘托出追忆往事的氛围,传达
了亲情的典范,表现出外在设
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太极》
《流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设计者:赵清、周伟伟 评语:全书内外形态贯穿主题《流水》的设计想法,从封面函盒到书体的流水造型, 以及每一页版面中流淌着水波纹图形。为一位女性作者的随笔采用了随意流淌的柔性 设计,不失与水的主题表达。纸质手感与运用照片薄玻璃卡的运用产生的对比,强化 了照片还原的质感。
现杜尚的创意精神。
3.《汉字大爆炸》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设计者:董月夕 评语:既是著者,也是设计者独立完成的设计,可以看出全书编辑设计的主观 自由的表现意识。 对汉字独到的梳理和分析,全书叙述的设计语法,产生了页 面多彩的视觉演绎。设计的节奏上把控, 图表语言和解构方法的应用十分新颖。 设计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交融,是一本兼具探索性的书籍。 象征宇宙空间的黑色 封面准确体现书的“文字大爆炸”主题。
2.《杜尚 与/或/在中国》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设计者:方建平+丁凡 评语:杜尚,现代主义行为艺术大师,本书 设计集中体现了现代艺术的基本精神。全书整体 采用红色处理,富视觉冲击力;红底黑字体现了 神秘气质;增加了行为艺术的表现力。版式为中 英文对照,双语分割位置正是“红色腰带”设定 的位置;内文字体选择用心,明暗处理产生空间 想象力;背景材料处理层次感强,双语安排及图 文版面构成变化富视觉逻辑。页码设计细微处体
2013 中国最美的书
1.《冬至线》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设计者:ZUI Factor(装帧设计)、 yeile(设计师)、曹欣(内页设计) 评语:封面题字设计巧妙;插 页用小图案,与内容契合;出版社 的字体很小,与现代流行的“轻文 学”文风相契合;封面与内容搭配
恰到好处,体现了阅读的时代趋式。
《一点儿北京》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设计者:胡 妍、左奎星
评语:触感柔软的绘本书,插图精致,色彩在黑色为主中有雀 跃变化,细节丰富,具有建筑美和艺术美。分册附有建筑全景 图;章节之间以纯色版面相分隔,便于读者放慢阅读节奏,仔 细体会各部分内容。整体风格新颖时尚,富有活力。
《文心飞渡》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计者:洪 卫 评语:书衣和内页的线描卯榫构件图严谨地交代了家具的结构,
《云会》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 设计者:陈云璐(装帧设计);翟幼林、叶焕、王奥(绘图);刘国畅、 周智宇、张轶青、杨超英(摄影) 评语:本书是会所建筑与陈设表现的介绍赏析,设计者运用巧思,将中 国传统建筑的氛围结合现代。空间形式的灵动,创造出简约胡明式会所
理想。版式虚实的空间处理,体现出中国建筑色调黑瓦白墙与空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