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中密度与施肥的重要性探讨

合集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施肥方法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施肥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玉米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7之间。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2. 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取决于地区的气候和生长期。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南方地区在3月底至4月初。

3. 良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4. 播种密度:根据玉米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密度在每亩60000-70000株,南方地区在每亩50000-60000株。

5.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玉米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是在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施入土壤中,追肥是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6. 灌溉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在干旱地区要注意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7. 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受到螟虫、蚜虫等害虫的侵害,还可能受到玉米锈病、玉米白粉病等病害的威胁。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玉米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在玉米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混合施入土壤中。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有机肥料3000-5000公斤,矿质肥料以氮、磷、钾为主,按照作物养分需求比例施用。

2. 追肥施用: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进行追肥。

一般来说,追肥可以分为苗期追肥、抽雄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追肥的种类和用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 叶面喷施: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密度栽培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就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实施增密度的关键。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考虑该品种的生长势和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

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确保增密度栽培取得良好效果。

其次,合理的密植密度是增密度栽培的基础。

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势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密植密度。

一般来说,密植密度应该比常规密度增加10%~20%,但具体密植密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另外,增密度栽培要科学施肥。

在增密度栽培中,由于每株玉米的竞争加剧,因此需要增加施肥量,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期,科学施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确保玉米的养分供应充足。

此外,及时的田间管理也是增密度栽培的关键。

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调节土壤水分等,都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增密度栽培中,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玉米生长环境的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增密度栽培中,要密切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量、灌溉量和田间管理措施,以适应玉米生长的需要,确保增密度栽培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管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密植密度、施肥管理、田间管理等多个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增密度栽培,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玉米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所述的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能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且对经济效益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该文档来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一、种植密度的概念和作用种植密度指在一定面积内,种植的作物株数,它是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亩产量,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作物竞争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情况加重,从而导致单株产量的下降。

而过于稀疏的种植则会浪费土地资源,使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降低了作物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十分重要的。

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亩产量。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由于玉米的种类、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

例如,对于白皮质高粱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4~15万株;而对于甜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2~13万株。

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让每株玉米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亩产量。

2、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产量的影响除了不同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外,种植密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单株玉米的产量。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同一品种的玉米,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导致不同的单株产量。

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株产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但是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大,玉米单株产量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因为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玉米之间的竞争加剧,养分、水分等资源无法充足地分配给每一株作物。

三、种植密度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种植密度还会对玉米经济效应产生影响,影响的方向也不尽相同。

1、种植密度对玉米成本的影响当种植密度不断增高时,单亩种子数量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种植成本也逐步提高。

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文将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通常以万株/亩为单位。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1.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产量下降
当玉米种植密度过低时,植株之间的竞争小,日照充足,养分供应充足,但是由于每
个植株的空间更大,株高和总穗粒数会增加,导致每株穗粒数减少,从而导致单株产量下降。

研究表明,当种植密度低于6万/亩时,玉米产量下降比较明显。

3. 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每株植株之间的空间适中,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利用等生长
过程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最佳的生长状况,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研究表明,适宜的玉米种
植密度为8-9万株/亩,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除了对产量有影响之外,玉米种植密度还对玉米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1. 种植密度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玉米品质
种植密度过低时,每株玉米的穗粒数较少,但是每个穗粒会更加粗大,导致单株玉米
的产量变低,但蛋白质含量较高,若是用于饲料作物,不如用于食用作物。

而在种植密度
过高的情况下,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每个穗粒的养分分摊更多,单个穗粒的产量会减少,但是玉米的叶绿素含量较高,玉米的着色也更加鲜艳,与玉米的品质关系较大。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种植玉米时,应
根据土地、气候、品种、肥料等不同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从而实现玉米高产高
质。

密度和肥料对玉米新品种科大16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密度和肥料对玉米新品种科大16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生产 中得到 广泛推 广 与利用 。
及 时进行 除草 、 灌溉 、 防治 病虫 害 。
1 3 考 查 项 目 与 方 法 .
在 出苗期 、 抽穗 期 、 粉 期 和 吐 丝期 , 察各 散 观 小 区玉米 的株 高整 齐度 、 长势 等性 状 , 熟期 每 生 成 小 区随机 抽 取 5株 挂 牌 , 分别 测 其 株 高 、 位 高 、 穗
受 肥 料 和 密度 的 影 响 明 显 ; 高 、 位 高 受 密 度 的 影 响 变 化 复 杂 ; 三 叶 叶 长 、 宽 、 面 积 变 株 穗 棒 叶 叶
化相 对稳 定 ; 三 叶 夹角则 随密度 的增加 呈现 先增后 降 的趋 势 。 棒
关 键 词 : 米 ; 料 ; 度 ; 体 质 量 ; 量 玉 肥 密 群 产 中 图 分 类 号 :5 3 叫 S 1. 文 献标识 码 : B 1 2 试 验 方 案 .
慧 i
z 一 ㈣ ㈤ 6
文章 编号 : 0 3— 8 3 2 1 )6— 4 6— 4 10 4 0 ( 0 0 0 0 0 0
密 度 和 肥料 对 玉 米 新 品种 科 大 1 6 群 体质 量 和产 量 的影 响
韩 建伟 , 柳柳 , 兰杰 , 石 郑 陆许可 , 赞平 韩

( 尿素 、5 k / 6 m ) 基 肥 ( N 2 O 、0 k / 1 g 6 7 、 ( H ) S 2 g 6 7 + 追 肥 ( 素 、 0 g6 7 ) 6m ) 尿 2 k/ 6 m 、基 肥
( N 2 O 、0 k/ 6 m ) ( H )S 2 g 6 7 +追 肥 ( 素 、5k / 尿 2 g
玉米 是全 世界 最 主 要 的粮 食 作 物 之一 , 随着

玉米增密度技术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技术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技术实施方案玉米增密度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和管理方法,使玉米种植密度得以提高,以达到增加单株产量、提高总产量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增密度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密植栽培、施肥管理等方面介绍玉米增密度技术的实施方案。

首先,土壤准备是玉米增密度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充分翻耕土壤,松土深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还要进行细作,去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品种选择是玉米增密度技术的关键。

在品种选择上,要选用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以保证密植栽培下的玉米产量和品质。

接着,密植栽培是玉米增密度技术的核心。

在密植栽培中,应根据当地的生长条件和土壤肥力选择合理的行距和株距,一般可采用45厘米×20厘米的密植方式,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玉米植株数量,增加单株产量。

此外,施肥管理也是玉米增密度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管理上,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合理施肥,及时追肥,以提高玉米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

最后,在玉米增密度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及时采取农艺措施,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确保玉米产量的稳定提高。

综上所述,玉米增密度技术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密植栽培、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丰硕的农业丰收。

密度和施肥技术对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

密度和施肥技术对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
的处理下 , 产量 最低 。从密 度来看 , 密度 3 0 0株/ 6 z的 4 67 m 产量 明显 高于 密度 2 0 0株/ 6 6 67 m2的产量 ; 施肥 技术 来 从 看, 30 在 4 0株/ 6 mz 2 0 6 7 和 0株/ 6 密度 下 , 肥 一次 6 67 mz 底 清 的产量 明显高 于追肥和 c k的产量 。而 在 3 0 0株/ 6 0 67 m2 密度下 , 肥的产量 高于底肥 一次清和 c 追 k的产量 。 如表 2所示 , 在密度 3 0 4 0株/ 6 m2施肥技术为底肥一 67 , 次清 的处 理下 , 成单 3 O的穗 长、 行粒 数较大 , 行数和百 粒 穗 重最大 , 明 3 0 说 0株/ 6 2 4 6 7 密度配置底肥一次清 的施 肥技 m
非 常 重要 意义 。 表 2 不 同密 度 各 产 量 性 状 的 平 均 值 比较
密 度 A1 c A2个 ) (m) ( ( )A4 粒 ) As g A6g 1 ( () ()
采 用 随 机 区 组设 计 , 密 度 和施 肥 技 术 2个 因 素 。密 度 设 设 : , 0 A1260株 / 6 m2 A2 3 0 6 7 ; , 0株 / 6 mz 0 6 7 ; , 0 3 0株 / 4
6 7 。施肥技术 设 : 1 施用 过磷 酸钙 4 k /6 m2磷 肥 6 mz B, 0 g67 ,
第一作者 : 税红霞( 9 1) 女 , 18 一 , 农艺 师, 从事玉米栽培等方面工作 。
A1 与 A1 l A 有 显 著 差 异 ; B 、 B 、 B 、 、l B 2 l l 、 B、 2 与 A1lA1 有极显著差异 。 ( 、 B 下转 第 4 4页)

种植 4 , 行 行长 6 采用宽 窄行 种植 , m, 宽行 距 0 8 窄行距 . m, 0 6 重复之 间设 1 的走 道 , 验 田四周 设保护行 。小 区 . m, m 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大 田农艺
垒 些科技 0要性探讨
张 凤 杨 柳 孙 凤
( 林省双辽市农业局 , 林双辽 100) 吉 吉 34 0
摘要
玉米 栽培要 想获得 优 质 高产 除 了选 用优 良品 种 外 , 植 密度 及施 肥 对产 量 有直 接 影响 。 对玉 米 栽培 中密度 与 施肥 存 在 的 问 种 针
达 到低投 入 、 高产 出 的 目的 , 要特 别 重视 密度 与施肥 。 就
1 密 度
1 . 密度 不合 理产生 的影 响 1 () 1 玉米 种 密后 在趋 光 的 条件 下 , 茎秆 的体 细胞 发 育较
但 是 , 个 品 种 都 有 各 自 的适 宜 密度 , 每 应根 据 不 同的 品 种
肥 在 玉米 增产 诸因 素 中起 2 % 3 %的 作用 。 一 定范 围 内 , 8  ̄0 在
间 , 造 成 授 粉 时 间 缩 短 , 雄 不调 , 成 秃 尖 , 实 率降 可 雌 造 结 低; 同时 延长 了 生育 期 , 者形 成空 秆 , 重 不结棒 子 。 多 年观 经
察 因密度 超标 影 响 , 玉米 生育 期可 延长 5 7  ̄ d左右 。
21 存 在 问 题 .
() 5 密度 大 造 成 玉米 通 风 透 光 不 好 , 田间 郁 蔽 , 秆 柔 茎
嫩 , 受各 种病 虫 危害 , 玉 米螟 就 喜在 田间透 光 率 3 %的 易 如 0 地块 产 卵 。 时 , 炎 热 的夏 季 , 温 多湿 是 玉 米大 小 斑病 同 在 高 发 病 的有利 条件 。
( ) 肥 多用 尿素 , 分单 一 。 1追 养 () 肥时间偏晚 , 了解 , 2追 经 多数 在 玉 米 展 开 叶 1  ̄ 5 3 1 片时追 肥 , 算叶 片数 不准 确 。 计 ( ) 本 为 1 追 肥 , 后 期 脱 肥 没 有补 施 , 3基 次 对 因此 产 量 上不去 , 玉米 品质 不好 。
上升 趋 势 , 时 为 正相 关 。 度达 到一 定 限度 后 , 此 密 随着 密 度 的增 加 有 效 穗数 、 粒 数 和粒 重降 低 , 穗 产量 下 降 。 度 与 粒 密
重两 者 关 系 为负 相 关 。 但耐 密 品 种 和 不耐 密品 种 间 有较 大 的差 别 。 此 , 理 密 植 是发 挥 玉 米 增 产潜 力 的重 要措 施 。 因 合
玉米 是 喜 肥 喜水 作 物 , 个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需 多 种 养 整
( ) 度较 大 的情 况 下 , 3密 由于营 养体 ( 玉米 秸秆 ) 长 旺 生
盛, 阻碍 了 生殖 生长 ( 玉米 穗 ) 延迟 了 玉米 雌穗 出穗吐 丝 时 ,
分, 施肥 是 收效 快 、 益高 的增产 措 施 , 研 究报 道 , 效 据 合理 施
玉 米 产 量 随着 施 肥量 增加 而 提 高 , 量 越 高 , 产 需肥 越 多 。 即 每 生产 10 g玉米 需要 吸 收氮 28 k 、 1 2 g 钾 24 k 。 0k .4 g 磷 . k 、 。9 g 2
其 比值 为 1 .308 。 : 4 :.7 玉米 施 肥 的发 展 趋 势 是 : 用新 型 复 O 采
特 性 , 同 土壤 肥 力 和 栽培 技 术 , 地 制宜 , 择适 宜 的密 不 因 选 度 以获 得 高产 。 合理 密植 是保 证 高产 的 重要 环 节 , 一定 范 在
围内, 有效 穗 数 、 粒数 和粒 重 3个 要 素值均 达 到 最 高值 时 穗 产 量 为最 高 。
2 施 肥
时 还要 注 重施 肥 的数量 、 间 、 式 、 时 方 方法 。 为玉米 不 同生 因
相 拥 挤 , 风 透光 不 良 , 秆细 高易 倒 , 通 茎 雌穗 发 育 受 阻 形 成
小 穗 , 至不 结穗 变成 空秆 。 甚 玉 米 籽粒 产 量 是 由有效 穗 数 、 粒 数 和 粒 重 三要 素 构 穗
快, 个头 长大 , 造成 玉米 节 间拉 长 , 形超 过 正常 株高 , 株 结穗
部 位提 高 , 形成 大头 沉 , 易折 易倒 。 ( ) 着株 高 的增 加 , 2随 浪费 了各 种 养 分 , 多数 肥 料 供 使
给 了营 养 体 生 长 ( 米 秸秆 ) 在 玉 米雌 穗 分 化 ( 玉 , 玉米 穗 ) 小 穗小花 的生殖 生长 阶 段 养分 不足 或鼓 粒阶 段 缺 乏足够 的养 分造成 穗 小 、 粒瘪 的现 象 。 当然 也 不排除 干旱 缺水 的影 响 。
( ) 密度 较 大 情况 下 , 4在 因玉 米 叶 片 互相 遮 蔽 , 花 粉 使 难与 花丝 相 遇 , 造成 “ 瞎穗 ” “ 拉瓢 ” 结实 率 不好现 象的 、半 等
发生 。
合 高效 肥 料 , 展 营养 诊 断 , 量平 衡 施 肥 , 立 优化 施 肥 开 全 建 模 型和 咨 询服 务 系统 , 争取 把 肥料 利用 率再 提 高 1% 5 0  ̄1%。
题 , 出相 应 的 解 决 对 策 。 提 关 键 词 玉 米 栽 培 ; 度 ; 肥 ; 要 性 密 施 重 中图 分类 号 ¥ 1 .6 5 30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7 9(0 8 1 — 26 0 07 53 20 )3 0 4— 2
玉米 栽培 要 想获 得 优 质 高产 除 了选 优 良品 种 外 , 整 需 地 、 种、 播 灌溉 、 肥 及病 虫 杂 草 的 防治 等 各 种 因素 的 综合 施 作 用 才能 获得 。 中种植 密度 及 施肥 对产 量 有直 接 影响 , 其 同
成 , 些性 状 均 受 种 植 密度 的影 响 。 一定 范 围 内 , 这 在 随着 种
育 期对 肥料 的需求 有 一定 差异 , 同品种 、 同土壤 肥 力对 不 不 肥料 的利用 率也 不尽 相 同 , 以要 想 获得理 想 的产 量 , 所 又要
植密度的增加 、 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 , 产量提高 , 呈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