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传 统 的封 闭式作 文训 练 ,扼杀 了学生 的个性 发
展 .遏 制 了学 生 的想 象 力 和 创 造 力 的发 挥 。笔 者 认 为 :作 文 指 导 应 该 由 封 闭 走 向开 放 ,让 学 生 的 思 想 感 情 自由 流 淌 。 只 有 这 样 ,学 生 的 创 新 思 维 才 会 源
有 哪些 事 情 可 能 会 发 生 ? 哪 些 事 情 根 本 不 可 能 发 生 ?
“ 活经验 生
( 解决)一 数 学 问题
( 获得)一 数
学知识 ( 解决) 一实 际问题” ,旨在使 数学教学更贴
近 学 生 的 生 活 .使 学 习 变 得 有 趣 、生 动 、 易 懂 ,并
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 。使数学 变得更 有活力 。
教 掌 年 长 层
≈ _
。
}_
々 &
% § 《 l
% % #t : 黪 l
| 瞧
一 ‘
券
_ &
◇江 苏 海 安 县 曲塘 镇 章 郭小 学 刘 金 凤
强调个性 发展 、注重 个性教 育是 当代世 界教育 改革的共 同趋势 。作 文是 一种展 示生命 、反 映生活 与人交 流的活动 。要 尊重 学生 的个体体 验 ,引导学 生不断创 新 。平 时的作 文教学 中 ,要充 分发 挥学 生
作 文 是 学 生 的 生 活 再 现 ,要 让 学 生 有 话 可 说 , 有 情 可 抒 ,有 理 可 讲 。 教 师 必 须 引 导 学 生 积 累 丰 富
而 厚 实 的生 活 基 础 。
1 . 教师 要有计 划 地组织 开展 活动 ,为学 生写 作 积 累大量 的素材 。教 师可组 织学 生春游 、秋游 、植 树等活 动 ;组织 学生参 观工 厂 、医院 、商 店 、养 殖 场等 :组织学 生开展 拔河 、跳绳 、踢毽 、歌咏 、讲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投入激情适度 加 以引导 , 他们就会把 自己的追 求 、 失落 、 惆
帐、 快 乐一 并 诉 诸 笔 端 , 倾泻成一 泓叮当作响的 t i t 泉 。这 是
一
讨论过后是学生们理性 、 全 的思考 : “ 不错 , 今天我们的确承 载了人多压力 , 可这不是逃避现实 的借 口, 如果一点 家长的 期望都让我们走向崩溃 , 那么将来社 会的竞争 、 生存 的残酷
学 氛 围 让 学 生 的 思 维 像 白} h自在 的 鱼 儿 活 泼 快 乐 地 畅 游 ,
为学生提供 了展示才华的舞 台。我提倡作文形式 多样化 : 可
以通 过 阅读 课 上 的互 相 交 流 “ 美文共赏” , 也 可 以 排演 课 本 剧
后大家的互评 、 反思等 , 可在随笔 、 周记 中闪烁智慧与深情 的 对话 , 定期交流读 书心得……使学生的 目光从单调的课堂投 向丰富多彩 的社会生活, 感受强烈的时代脉搏。我 曾将 “ 今日 说法” 、 “ 焦点访谈” 、 “ 新闻调查” 、 “ 佳作欣赏” 等电视节 日引进
跃、 妙笔 生花。记得 有一次 , 作文交 流课上 , 当同学们谈 到
“ 蓦然 回 首寒假归来 ” 这 个话题时 , 有一位 同学说 : “ 一个 雨 夜偷偷躲在被窝里 , 静静梳理 自己的思绪 , 经过这 么长时间 的思 考 , 终于明 白 : 真 正的朋友不应 该是锦 上添花 , 而应 该 是雪 中送炭 ……” 他的发言赢得 了大 家的一致赞赏 , 我也点 头表示我的赞同。不料 , 有一位学生激动地 站起来 : “ 我不同 意 !‘ 雪 中送炭 ’ 可取而且应该鼓励。但既然是真正的朋友 , 当朋 友历尽艰 辛 、 洒 干汗水终 于成功时 , 你送 去一杯 热茶 , 去掉他 的浮躁 , 此 时的‘ 锦 上添花 ’ 岂不更好?” 话 刚说 完 , 教 室里 已响起 了叫好声 , 我也 向他表示 了 自己的钦佩之意 , 并 趁机 引导 大家要学会辩证求 异发散地看待 问题 。这样的教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只有灵性的思维, 才能产生灵性的
语言。 首先 , 要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思维不可 或缺的手段 , 多让学生进行续写 、 , 改写 想象的空间、 思维驰
骋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广。 其次, 作文的思维训练要多种方法 并举:按思维的凭借物分类, 训练形象思维以增强生动性, 训练抽象思维以增强技巧性, 训练创新思维以增强新颖性。 多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多做一些求异思维的训练, 一 文多作, 一材多文;看图作文, 话题作文;评点名篇, 进行选 材、 立意、 构思等方面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便流畅
而一触即发 , 深刻而人木三分 , 独特而别具匠心 , 做到这一 步, 又何愁作文没有个性呢? 第三,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贯穿教学的主线。 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 ,形成不同的精神风 貌, 产生不同的作文个性。因此 , 教师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
养, 首要的是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诉真情。 只有培养了学生健 康的表达, 才能产生健康的作文个性。 再者, 就是培养学生以 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 对于 作文教学则是要把学生柔弱的个性变得刚健一些, 把消极的 情绪变得积极一些。 缺乏爱, 缺乏情, 缺乏激情, 缺乏进取, 人 生流于平庸, 就不会欢呼, 就不会伤感。有了良 好的个性, 学 生的内心像大自 然一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 他们就会用自己 的眼光去看世界, 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 用 就能把大千世 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 写出的作文也因之而赏心悦目, 美丽无比, 产生深沉的个性。 第四, 培养学生个性表达。 首先, 要表达真切体验。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我们反复 强调学生表达 自己对 自然、 、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验。作文应写实实在在的事 , 自己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表达 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才有生命力。 其次, 要表达独特感受。平时的作文评改中, 我对那些 写出独特感受的作文加以充分肯定。不管这种感受是对的 还是错的, 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是你喜欢的还是你不喜欢 的, 只要是写出独特的感受的, 就能受到肯定和鼓励。负面 的感受可以进行艺术的引导, 使其自我感知和修正, 而不能 武断地予以否定, 更不能在评改时进行嘲讽。 再次要力求创新表达。 创新是文章的灵魂。 怎样才能做 到有创新地表达呢? 这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进行多 角度地细致地观察,从平常的生活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 西, 用心捕捉他人没有发现的特征。只要这样 , 才有可能写 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善于发现是创新表达的先决条件。 如 果说前两个表达是从内容上对学生提出要求,那么这个表 达就是从文章的写法上提出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需要内 容上的真实, 还要形式上的独特。 喜爱读名著的人大概都有 这样的感觉, 最能使人拍案叫决、 最能震撼人心的不是曲折 离奇的情节, 而是作品深邃的思想、 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以及对人物淋漓尽致地描绘。这是用语言塑造出来的具有 风格的个性。 所以, 加强对学生“ 个性” 表达的训练是作文教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发表时间:2012-04-19T13:34:28.150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吕芳[导读]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
吕芳(获嘉县第一职业高中,河南新乡453800)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
但是大多学生作文并非是他们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心灵空间,我们如何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呢?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
它包括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写作指导的个性化,写作过程的个性化等等。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就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就是自然;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摘要:作文一直是另学生头痛的一件事,没有好的素材,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课,写好作文呢,本文从精于选题、勤于引导、善于发掘、富于拓展、敢于开放、乐于评价几个方面来解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爱上作文课。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很多时候,作文题目局限,不是使学生无法展开思路,就是使学生觉得漫无边际,无从下手。
还有些作文题目过于陈旧,从小学到中学,反反复复出现诸如:《我的老师》、《假期见闻》等等题目,使学生望而生厌,激发不起写作兴趣。
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千人一面。
这样的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呢?一、精于选题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挖掘切入点,激活个性化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一些学生最关注的或者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目,如:《学生上网的利与弊》、《go,去旅行!》、《假如我是城建局长》、《我家的未来生活》等等,这些题目难道还不比那些老掉牙的命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吗?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会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心灵的需要。
二、勤于引导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使写作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窗口。
学生有了鲜活而又丰富的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并不一定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只是提供了一种基础和可能。
这时教师就要恰到好处地发挥主导作用,点燃的学生表达欲望。
或一句鼓动人心的话语,或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而不是传统式的程序性的指导。
如在《如何处理妈妈和奶奶间的“战争”》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积极发言,讨论激烈。
有站在奶奶“一边儿”替奶奶说话的,有站在妈妈立场上为妈妈诉苦的,还有的愿意自己充当“家庭法官”调停的……不一而足,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成了“沙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
好 的后 进 生 要 及 时 表 扬 鼓 励 。 教 师要 克服 急躁 冒进
、
实验使学生 自己总结概念 , 找规 律 , 推性质 , 而 由 从 学生得 出其规律及性 质 , 这样既增 强学生 的好奇 心 理, 又使他们感到学习有兴趣 , 激发 了他们的学习热 情, 吸引 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 2 加强数学教学 中的语 言艺术性 和情 感教育 。 .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不 仅 要 随 时 观 察 全 班 学 生 的 学 教 习情绪 , 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 的学 习情绪 , 进 后 生往 往 易开 小 差 , 听课 注 意力 不 集 中 , 们 对课 堂 教 他 学感 到枯燥无味 , 对数 学知识也 不感 兴趣。所 以课 堂上可 以用一些 幽默语言或 表演来 活跃课 堂气氛 ,
和张扬呢?我个人认 为在 我们 的作文教学 中就可 以 让学生敞开心扉 , 让他 们不 同的个性 在作文 中淋漓 尽致地表现出来。 命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个・ 陛。第一 , 让学生 从“ ” 我 写起。叶圣陶先生 说 :训 练学生作 文 , “ 必须 注重于倾吐他们 的生活积 累。每个人 的生活积累不 ” 同, 倾吐 的内容也不 同, 么我们在命题时应该结合 那 学生生活经历 , 激发学 生 的表 达欲 , 他们 写 出“ 让 自
备考方 略 6 8
如 何 在 作 文教 学 中发展 学 生 的个 性
作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议作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发现,提高学生作文是件很难的事,教师怨学生天赋不够,学生怨老师教得不好,往往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但收效不大。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成为关键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与积累不足。
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量上没有保证;大部分教师只会按部就班,作文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教师的教法不够得当:一方面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设计作文题目,往往只满足于教材中的作文题目,未精心选题,没有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形成一个系列。
另一方面教师作文教学方法简单,大部分仍停留在简单的分析、读范文、写作中,精彩的作文授课只在公开课中有,平时准备不足,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
当然也有教师自己不善于读书、练笔,示范作用不够,也会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
二、对策与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写作;积极评价与善于引导是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的基本方法。
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重要的突破口。
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写作,注意发现作文中存在的点滴优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是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重要的一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写作的环境和发表习作的园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阅读和表达的机会,开辟学生与社会生活接触的渠道。
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评价生活,以广泛的课外阅读夯实基础,锤炼语言。
教学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各种激励作用。
或者以新激趣,教学时用新的教学方法,新题目,新材料,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好奇,把学生带入作文情景中。
在教师的激发下,使学生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奉命作文为主动作文。
注重写好“两记”,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摘要: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通过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来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即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
关键词:作文培养学生创造力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
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
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
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
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正如美国人拉玛的所言:“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没有创造性思维,势必会在竞争中失败。
”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作文题材要符合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的需要和动机。
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作文训练的形式,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的。
一、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如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 在课堂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旅行参观、观察各种事物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他必要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作文“自能”的目的!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克服只重视“导读、练笔”的单一性教学倾向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收益颇丰。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创造作文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增进作文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摘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真心话效果
我们都知道,好的作文应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以及表达技巧。
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个性作文的思想
1、应消除顾忌,让学生说出真心话。
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
如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写作》的要求是看一幅漫画后,写写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在作文教学中,我就积极引导学生要说“诚实的自己的话”,而不是“鹦鹉学舌”,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由于指导得当,学生都放手大胆写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有的还分析了这些人对社会的危害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等。
学生作文实现了千人千面,获得预期效果。
2、应打开心扉,让学生说出真感觉。
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走出人为的误区,摒弃那些陈词滥调,
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
二、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
1、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小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
春天,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缤纷,都可以变成美丽的文字。
2、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
3、让学生尽情地游戏。
喜欢参加游戏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在游戏中相当放松,能够“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这样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别具一格。
三、充实个性语言的库存
1、观察、体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
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对写作对象不熟悉,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或无真话可写,就根本谈不上语言的生动丰富了。
我在安排学生
作文时,一定先安排他们观察对象,体验生活。
例如:要写《放风筝》,先带学生一起放一次风筝,感受风筝放起来的艰难,放上后的快乐,或是放不起来的不快;再观察风筝在空中的样子,有的“悠哉悠哉”,有的则一起一伏,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逐渐下坠……这样有所观,有所感,作文时的语言就富有个性了。
2、阅读、积累。
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
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好词好句,学习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学会品读赏析。
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句子”。
这样,学生的作文便会由空洞乏味向生动具体发展。
此外,还可建议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或者讨论、争辩的原话及时地记录下来。
这对于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话,写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四、扫除个性作文的障碍
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改变过去命题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
命题材料要多留空白点。
空白点越多,约束就越少,给学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
如《2050年的我》这样的命题,像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命题,都是只作一点提示,而留下大片空白。
为想象力的自由腾越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天地。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出具体题目,只是确定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
在这个范围内自己拟题,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写。
这样不但便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保证抒发真情实感,使文章内容充实,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怵头作文”和“移植作文”的现象。
总之,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练习,在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只要从根本上解除了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难、难作文”;而教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努力创设一种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充满了个性、灵性,使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胡少兰,河北省藁城市兴安镇董家庄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