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更多的发展;能够提高责任心、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这学期我们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第二册)。
三.具体措施:1.继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
2.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模式。
3.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共同努力,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改革。
上好一堂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引线;使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创设探究学习的场景。
比如提供相关的图形信息和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及生活环境;或者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历中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或者来自社会关注的生物学相关热点问题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探究方案。
8.注意询问报告的撰写和沟通。
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图形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交流询问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实现课程目标。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作文练习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作的感悟和经验。
二、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选材。
3.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构思和布局。
4.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和修辞。
三、作文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现场作文。
2.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作品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3. 学生对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以及现场作文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六篇)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六篇)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2.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有关文化的习作。
3.用实际的学习行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教学难点】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有关文化的习作。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分组搜集传统文化的资料(包含名称、内涵、形式)【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同学们,这首《我的中国心》歌词里有一句“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你们可以想想,什么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身上的“中国印”?汉语汉字早已经成为工具逐渐出现在全世界人的视野里,那到底什么是你们身上、我们身上的“中国印”?学生回答。
同学们,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成长,都会在中国固有的文化氛围里浸润,过传统节日,住传统房屋,吃传统食物,听传统的曲目,一辈一辈流传下来。
好像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然而就是这平常的传统,是我们身上的“中国印”。
这堂课,我们就了解传统文化,看看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写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了解传统文化。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具体种类?你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哪种种类?)2.小组展示。
明确: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身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含: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含: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含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九年级中考作文教案

九年级中考作文教案【篇一:初三作文教学案】1234篇二: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

初中作文教案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指导写作“写人的记叙文”学习重难点:怎样突出人物,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教学方法:教师指导、点评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导语: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就要走好几步路。
二、合作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文要求课题:写人的记叙文命题范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指导写作要点:(1)、要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要全面考虑。
(思想性格、品质精神)(2)、有哪些使你感受最深的事,要多方面选材。
(生活、工作、学习、志趣。
)(3)、选材的原则:于细微处见精神。
(4)、用第一人称,要写这个人的品质,重点在于对你的影响。
有客观描述,也要有主观感受,使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自然结合。
(5)、注意选材的详略。
3、讲解写作方法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跟我们息息相关,跟我们同呼吸共患难,如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们的邻居、亲戚和同学等等,要想写出真实的他(她),有了平常的了解还不行,还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他们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
初中作文教案word

初中作文教案word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包括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作文选题与构思2. 作文表达与修改3. 作文评价与反馈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2. 提问:你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二、作文选题与构思(15分钟)1. 讲解如何选题: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自我。
2. 讲解如何构思: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富有创意。
三、作文表达与修改(20分钟)1. 讲解如何表达: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2. 讲解如何修改:自我检查、修改错别字、润色语言。
四、作文评价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互相评改,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作文技巧。
2. 布置作业:写一篇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等方面的技巧,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互相评改和教师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跳跃、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作文写作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的,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初中作文课教案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这11篇初中作文教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作文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作文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较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 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 到一个恰当的词语。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 上晴天”。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 吗?亦不然! 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 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先秦的 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 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 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 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 《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 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 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 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 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 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 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 作文具体化?
教师点拨:
我们每天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生活
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之中、生活在亲 情之中,其乐融融。要我们去刻画一个人物 的肖像,同学们想想,上面两种方法是否可 行?显然以上两种方法是不不够的,我们必 须对一个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 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我 们不妨叫它“局部雕刻”。举例:《范进中 举》中胡屠户形象。
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 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 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 明了。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 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 取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 写的具体一些。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 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 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 “想象延伸”。如“绿色”、王羲之“之” 字写法、“台阶”你可以想到什么?
(二)练习话题2:既喜欢又讨厌的
小伙伴。
1、公式:具体人物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 伸+局部雕刻 2、注意:(1)喜欢到什么程度? (2)讨厌到什么程度?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两重情况? (4)特别注意人物刻画。 3、学生练笔、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教师范文: “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她边说边习惯性的搔 着后脑勺,脸上挂着笑。我大吃一惊,“和你同 桌?”她耸耸肩,一脸无辜。有谁不知她是班上最 大胆最调皮的女孩儿呢?我有点畏惧。 日子过的很快。印象中,每天晚自习铃声响起时, 她就会问我:“准备好了吗?”我点点头,马上双 手捂住耳朵。不一会儿,耳边骤然响起:“组长收 数学作业。”其声如雷霆乍惊,即使最懒的同学也 会乖乖地交上作业。
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 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 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 哪些内容?
2、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
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 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 情感。
3、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开
活动三:拓展延伸。
我们在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运用“三步走”
策略可以做到具体生动,但是要写出文章的 神韵,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夸张,来点叛逆。范文: 已知:数学卷2张,语文卷2张,物理、化学 卷各1张,英语卷2张, 求:能否在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解:因为:一天24小时,在校上课学习时间 9个小时,睡觉休息时间8个小时,吃喝拉撒、 路上时间2个小时,数学卷2个小时,语文卷 2个小时,物理化学卷2个小时,英语卷2个 小时。 所以:总共需要27个小时。 结果:在眼皮打架之前不能完成。
二、活动一:
(一)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 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 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
(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
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 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 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 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巧妙悖论,来点幽默。范文:
那个“络腮胡子”可谓“绝顶聪明”,该长
胡子的地方没长,不该长的地方却大把地长。 推着的那辆自行车也是很特别,除了铃铛不 响,什么都响。 3、准确扑捉,画一副漫画。范文: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丝斜缝,眉 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学以致用,历练身手。范文: 幸福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那种甜蜜,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幸福 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 畅,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那种神怡。 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那种美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的那种悠闲。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 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是“会当凌绝顶”、 “阅尽人间春色”的那种豪放……
活动二: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一)、练习话题1:我惭愧。
1、公式:具体心理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惭愧?
(2)、惭愧时是什么表情? (3)、惭愧时是什么心理? 3、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教师范文:
我惭愧。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脸 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 的拧着衣角,两脚无力的支撑着身体。心里 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 儿都有。同学们信任我,选我当班干部,我 却做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的起谁? 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我的目 光在地面上搜寻着,如果有个缝儿的话,我 一定会钻进去。
总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
的标题,一锤定音的开头,回头百媚生的结 尾外,还要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 修辞、文体立意等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 心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会语 文。
作业:
以“他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为 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
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 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 定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 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细节描写,掌握如何 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 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
由“绿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
Hale Waihona Puke 军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 春……等”; 由王羲之“之”字写法想象到:“要有个 性、不要墨守成规、行行出状元……等”; 有“台阶”想象到:“一切从零开始、成 功的道路的不平坦的、人梯精神、永不止 步……等”。这样以来我们的思维变的活 跃了,视野开阔了,作文变得 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