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

《环境学概论》考试内容范围1、掌握环境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功能;熟悉环境科学的概念、内涵和环境科学的内容、研究任务以及现代环境科学的特点。
2、掌握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大气污染物及污染类型;了解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的因素和基本概念;熟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和防治措施。
3、熟悉水体概念、水体污染、污染源和污染物等;掌握代表性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水体富营养化;了解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熟悉废水处理方法,了解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4、熟悉土壤的组成,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污染和净化,熟悉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重金属和化学农药的来源和迁移转化;了解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以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5、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和危害;熟悉固体废物综台利用和资源化的流程。
6、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内涵、基本内容和评价方法;熟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7、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8、了解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良性发展的措施9、了解环境与发展前景,熟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10、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空气微生物中分布特点;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掌握土壤自净的原理和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了解水体微生物的分布。
参考书目:《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A-A- ^*7*-弟一早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更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基本特征:①整体性②环境的区域性③环境的变动性④开放性⑤有限性⑥综合性⑦可调节性3、环境的功能:①空间功能:通常指环境提供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的场所, 且这种场所是适合其生存发展要求的;②营养功能:通常指提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等;③调节功能:通常指对各种生物植被及相关连的物质发挥调节功能。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质、水质指标、土壤背景值、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
环境标准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地方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六大类。
3、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4、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声波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烦躁的声音。
噪声污染的定义:噪声污染是指噪声对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主要知识点1、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自然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2、环境的特性;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3、污染源类型;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辐射污染源等。
4、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分类;(1)大气污染物分类(2-0:29)①据来源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②据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③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分类(2-0:17、28)天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的有害物质、尘埃、气体等。
人为污染源1)据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2)按形状特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3)按排放方式:高架源、线源、面源4)按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间源(3)大气污染分类(P15/2-0:60)1)按污染物的性质:还原型大气污染(条件:煤炭为主,SO2、CO颗粒物,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静风:伦敦烟雾)、氧化型大气污染(条件:石油为主,CO、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阳光普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3)按大气污染范围大小: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硫化氢等(2)二次污染: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环境工程导论总复习

环境工程导论总复习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相对于某中心事物而言的,是作用于该中心事物所有物质和力量的总和。
2、自然环境的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3、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4、环境问题的概念: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使环境产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
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其中,环境污染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和环境干扰(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干扰等)。
5、土地资源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耕地土壤贫瘠化;土壤污染6、我国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水分布不均,水多引起洪涝灾害,水污染严重(水少,缺水;水多,洪涝灾害;水脏,水污染严重)特点:水资源贫乏、污染严重、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7、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8、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生物多样性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9、海洋污染物的来源:填海、毫无计划的滥捕滥捞、陆地经济发展、船舶,海上养殖10、种群的概念: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
11、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
12、食物链的概念: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13、生态平衡的概念: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14.生态系统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结构,即个体——种群——群落;形态结构,即生物成分在空间、时间上的位置变化1.空间配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时间配置,同一生态系统,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季节,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途径,最重要的是通过营养实现生物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迁移转化都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Environment:The surroundings of, and influences on, a particular item of interest.All the elements over which a designer has no control and that affect a system or its inputs and outputs.环境:围绕着某一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客体)。
environmental issues: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harmfu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ty on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Pollu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minants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cause adverse change.Pollution can take the form of chemical substances or energy, such as noise, heat or light.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water quality: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It is a measure of the condition of water relativ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ne or more biotic species and or to any human need or purpose.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精)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精)2011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 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
(如 SO2、 H2S 、 NO 、 NH3、CO、 CO2、 CmHn ,HF 、 HCl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 SO3, H2SO4、MSO4 、 NO2 、 HNO3、 MNO3 、O3 、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环境科学的概念与发展
1.环境科学的定义和核心概念
2.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二、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3.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4.生态足迹与生态修复
三、环境污染与控制
2.环境污染的影响和评估
3.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成因
4.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技术
四、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
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2.水循环和水质评价指标
3.水污染的种类和排放途径
4.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五、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环境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监测
4.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和技术
六、土壤环境与土壤污染治理
1.土壤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3.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
4.土壤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七、固体废物与固废处理
1.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性
2.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理现状
3.固废处置的技术和方法
4.固废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八、气候变化与应对措施
1.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2.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3.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策略
4.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九、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和重要内容
2.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3.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4.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
十、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伦理的含义和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战略
4.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6)一、名词解释1、堆肥化参考答案: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生物过程。
2、逆温参考答案:指对流层中某层次出现气温上热下冷的现象。
3、中位径(d c50)参考答案:指粒子群中将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的粒径。
4、富营养化参考答案: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5、农业退水参考答案: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6、水环境容量参考答案: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称纳污能力。
7、污泥负荷参考答案: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8、物理性污染参考答案:物理环境中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光、热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仪器设备,造成的污染或异常,就是物理性污染。
9、热解参考答案:指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和燃料气的过程。
10、自养型微生物参考答案: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1/ 20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11、容积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12、废物固化参考答案: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13、理论烟气体积参考答案:燃料在供给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且生成的烟气中只有CO2、SO2、H2O、N2这四种气体,此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为理论烟气体积(又称湿烟气体积)。
14、表面水力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
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
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
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
(如SO2、H2S 、NO 、NH3、CO、CO2、CmHn ,
HF 、HCl
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SO3, H2SO4、
MSO4 、NO2 、HNO3、MNO3 、O3 、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
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 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1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最通常的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2 大气圈
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其厚度通常是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Km 的气层。
13光化学烟雾
也称洛杉矶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自取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4非选择性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非选择性还原法是用铂作为催化剂,以氢或甲烷等还原性气体作为还原刘,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所谓非选择性还原法是指反应时的温度条件,不仅仅控制在只让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而且在反应过程中,还能有一定量的还原剂与烟气中的过剩氧作用。
只有当排气中的氧完全耗尽后才能开始NO 的还原反应。
15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汽车尾气组分的化学特点来促成反应的进行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CO 的还原性较强,而NOx 有一定的氧化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碳氢化合物和CO氧化成为CO2和H2O , NOx还原为N2。
三效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是铂(Pt和铑(Rh。
16大气稳定度的判断。
P62
Y > 丫时,大气不稳定
丫< 丫时,大气稳定
丫= 丫时,大气中性
17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原理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包括电解法等。
P112
18铬砷的毒性
铬: 铬在水中以六价和三价的形态存在, 六价铬的毒性是三价的十倍,对皮肤有
刺激性,而且能致癌。
砷: 三价砷的毒性大高于五价砷。
对人体来说, 亚砷酸盐的毒性作用比砷酸盐大60倍。
砷也是累积中毒的毒物,当饮用水中的砷含量大于0.05mg/L 时,就会导致累积。
近年来发现砷还是致癌元素,主要导致皮肤癌。
19水体的自净作用
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0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生成CH4和C02的过程,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即酸化阶段、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
21化学需氧量(C0D
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有机物氧化为H20 和C02, 此时所测出的耗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22污水的萃取处理法。
萃取法是将与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的有机溶剂(萃取剂和被处理污水接触,在物理(溶解或化学(包括配合、螯合式离子缔合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溶质溶于溶剂中, 然后利用溶剂与水的密度差,将溶剂分离出来。
被萃取组分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大于水相是萃取法的必要条件。
23固体废弃热解处理的优点
(1 可以将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低分子化合物:气态的氢、甲烷、一氧化碳, 液态的甲醇、丙酮、醋酸、乙醛及焦油、溶剂油,固态的焦炭或炭黑;
(2 由于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废气产生量少,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留在碳黑中;
(3因为是还原条件,Cr3+不会变成Cr6+;
(4NOx 产生量少。
24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其他危害2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的原则
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资源化三内容:物质回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2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基本功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
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四大功能:1、判断功能2、预测功能3、选择功能4、导向功能27“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意义:促进老污染源治理,防止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
28、IS01400管理体系与清洁生产的不同之处和依存关系
ISO1400 清洁生产
不同点:基本概念不同管理体系法律法规
侧重点不同管理为重全过程管理
实施手段不同灵活适应技术管理
审核方法不同文件记录分析衡算
依存关系:只有把环境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有机地结合,改善环境管理,推行清洁
生产, 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9、清洁生产的内容
4 内容:清洁资源、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P187
30、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框架内容
1、管理集成
2、技术集成(1水系统集成(2能源集成(3能量集成(4信息共享(5 设施共享(6 物质集成
3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P175
32、绿色化学、原子经济反应
绿色化学定义: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原料、产
物、副产物、溶剂和试剂的生产和应用。
绿色化学12原则:
1、预防环境污染
2、原子经济性
3、无害化学合成
4、设计安全化学品
5、使
用安全溶剂和助剂6、提高能源经济性7、使用可再生原料8、减少衍生物9、新
型催化剂的开发10、降解设计11、预防污染中的实时分析12、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工艺
经济原子反应: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最大限度地或全部变成产物中的原子的化学反应P203
六大毒物:氰化物、砷化物、汞、镉、铬、铅。
2013环境口号: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