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66张)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优秀课件

国情
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
资源种类
数量
陆地
居世界第三位
水
煤炭
居世界第三位
矿产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 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 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锌、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 矿藏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P68
人口国情——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
资源国情 环境国情
保护环境的国策
(1)实施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经济发展同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5分钟复习:(P61——64)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国情) 2、人口影响?(为什么说人口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我国人口国策?
计划生育的目的? 要求?
造成环境 问题的因素
why
(1)人口压力 (2)生产力低:面临快速发展经济的形势
环境国情: 初步遏制,部分改善,形势严峻。 what
how
警示
(1)坚持保护环境的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 (2)提高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 (3)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同破坏资源 的行为做 斗争
(4)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上列表格说明了什么?
资源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源
中国 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
国土(公顷/人)
0.9 2.75
3.87
耕地(公顷/人)
0.09 0.28
0.78
森林面积(公顷/人) 0.11 0.83
1.1
森林覆盖率(%) 12 30.2
28.9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 环境污染=人口(总收入水平/人口) (污染物/总收入水平)
• 公式表示: I = P A T • 其中, I表示对环境的影响;P表示人
口数量;A表示人均收入水平;T表示 单位收入的环境影响。
12
环境影响的贡献率
• 将上式变化为: Log(I)=log(P)+Log(A)+Log(T)
5
环境Kuznets 曲线的含义
• EKC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发展中国家), 人们注重维系生存的普通物品,环境质量将随着经 济增长而恶化,但是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物排放 量的增加可以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 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 随着经济增长的继续进行(或发达国家),人们给予 环境舒适较多的关注,人们愿意为较好的环境质量 支付成本,环境质量会自动地好转。
• 得到: I I
P A T P AT
物理意义:环境质量恶化的变化率=人 口数量的变化率+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 率+单位收入环境影响的变化率。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条件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2. 人均物质消费水平 3. 有利于环境的技术进步
14
经济与环境之间进一步关系
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对环境 保护投资的意愿与能力
• 总之,EKC现象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引起环境恶化, 但是最终将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但是, 根据部分统计资料得出的经验未必具有规律性,未 必具有指导意义。
6
EKC曲线的示意图
曲线II
环境质EA 量恶化 或污染 物排放 量
F
环境安全阈值II
A 曲线I 环境安全阈值I
B
G
保护环境PPT教学课件

环境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习惯有不良影响 。
环境污染对社会的损失
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导致资源浪费、生产 效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引发社会不满、群体 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国际形象问题
环境污染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 象,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如何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源
控制工业污染
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1
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水杯等用品。
培养分类回收的习惯,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如
2
废纸、废塑料等)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或回收 点。
学习了解塑料制品的危害,鼓励使用可降解的
3
替代品。
提倡绿色出行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 尾气排放。
鼓励步行、骑行或合乘出行,减少道路拥堵和空 气污染。
提倡使用电动车等低排放出行方式,购买环保出 行用品。
节约能源资源
养成节约用电的好 习惯,随手关灯、 关电器等。
提倡使用可再生能 源,如太阳能、风 能等,减少对化石 燃料的依赖。
学会合理使用水资 源,包括家庭用水 和学校用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保护环境 杜绝污染
目 C录
ONTENTS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3 如何保护环境
02 环境污染的危害 04 杜绝污染,从我做起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水、空气、食物等资源,同时也为人类创造经济 、文化和科学发展的空间。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现状
空气污染
环境保护PPT课件

4.2 能 源 危 机
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预测,若以20世纪末 世界能源消耗水平推算—— 全球石油储量仅可支持46年; 全球煤炭可开采205年; 全球天然气可开采67年; 这些矿物燃料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因此, 区域性的能源危机会降临的更早! 宁夏太西煤仅可开采约50年!
4.3 能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共 存
5
中 发国 展古 思代 想的 可 持 续
.
中国人的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讲: “天得一以清,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所谓“一”,就是“道”,就是“天人合一”, 亦即现代语言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存”! 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若上得天时,下 得地利,中得人和,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 若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则万物失 宜,事变失应,天地敖然,若烧若焦”; 汉代董仲书云:“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 之,地养之,人成之”;
4.3 中国水污染现状
中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约620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66%、 生活污水占34%; 中国约700条大中河流,共约10万km河段的一半以上受 到污染,有10%的河段遭受严重污染; 中国三河污染严重(淮河、海河、辽河)、三湖严重富 营养化(太湖、巢湖、滇池)、一海赤潮泛滥(渤海);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中国90%城市的水域受到污染,约有3亿城市居民面临 水体污染的世界环境问题; 据推算,中国因水体污染年经济损失高达400多亿元;
5.2 全球及中国的荒漠化
全球荒漠化面积达3600万km2,并且还以每年6-10万km2 的面积扩展; 全球4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大沙漠、维多利 亚大沙漠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是非洲的苏丹——萨赫勒地 区;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160万km2,约为国土面积的1/6,每 年还以2000km2面积加速扩展; 中国的4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库尔班通古沙漠、 巴旦吉林沙漠及腾格里沙漠;
环境可持续性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环境可持续性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可持续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可持续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环境可持续性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
我们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环境可持续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水、精简生产过程等方式来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排放。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措施,改变了过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种重要途径。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供应且不会耗尽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低排放等优势。
在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了主导能源形式。
例如,太阳能发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的利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风能和水能的利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建设风电场和水电站,我们可以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限制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
虽然可再生能源在理论上具备无限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稳定性和储存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其次,传统能源的利益冲突也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由于传统能源产业的庞大规模和复杂利益关系,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市场激励,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环境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环境工程的定义和意义环境工程是应用科学和工程原理,通过设计、规划、管理和改善各类环境组件,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提高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环境工程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解决和预防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环境工程通过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此外,环境工程还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
三、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工程通过研究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环境工程还可以通过能源管理和效率改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四、环境工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境工程通过生态修复和保护,可以改善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它可以通过湿地恢复、森林保护等手段,为物种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促进物种的繁衍和演化。
此外,环境工程还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五、环境工程与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环境工程通过开展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研究,可以促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
地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地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地球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导致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长期的、显著的变化。
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已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主要原因在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
1.2 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等)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更替速度,生物多样性丧失已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1.3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水资源利用困难。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此外,水资源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1.4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质量恶化、土地资源丧失等问题。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农业种植方式、工业污染等因素导致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1.5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浓度和性质达到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危害程度。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已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满足人类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面对地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 保障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障食品、水资源、能源等基本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创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2.2 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持续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
京都签订 2005 年 2 月 16 日 141 个国家和地区 签字正式生效
重大事件-3环境绩效排名(绿色竞争力)
环境健康
系统活力
绿色竞争力总排名
前十名
1
2
其他国家
14 28 日本 美国
后十名
124 苏丹
新西兰
瑞典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重大事件-5:
2007年12月15日联 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在印尼巴厘岛最终 艰难地通过了“巴 厘岛路线图 ” 拉开了后《京都议 定书》时代应对气 候变化的帷幕
1、中央为什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 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
★ 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
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展
15
4 11 7
12-17
120 13.3 50000 ?
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事实
——(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夏威夷Mauna Loa观象台测量的大气CO2浓度变化
370 360
CO2 350 浓 度
340
(ppmv) 330
320
310
30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
06年已达到379ppmv(百万分之一体积)
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正处在由
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 的转型期
文明转型: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新 文 明
文明转型: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①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②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一)稀缺性 稀缺性是地球上所有资源的共同属性之一,也 是导致目前资源、环境面临十分严峻局面的原因之 一。
(二)区域性
(三)多用性
(四)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自然资源本身是一个庞 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 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 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 系统和其它可再生资源”。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 能力”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 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三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理论与实施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内 涵与特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 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 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 *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 反思和创新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资源价值问题 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一是自 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 人、财、物投入的价值。 资源价格随其稀缺度的上升而调整;随开发 程度调整。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二)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核算是完善资产管理、实现资源价值和促 进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分析工具。 (三)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产业是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更 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是协调经济 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完善资源资产 管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是原材料产业的前身。以矿业资源为例,开采以 前的活动为矿产资源产业,开采及开采以后的生产 活动为矿产原材料产业。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四、有关资源持续利用的两个概念
“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 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
(一)
最 低 安 全 标 准
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 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
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 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
(二)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问题可以简单而又广义的
叙述如下:
假定当前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 那么,应该在各代际人之间就上述后果 进行公平的分配。
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 价格应完整的反映三部分成本:
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
产 品 价 格
环境成本(环境净化 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
用户成本
(五)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全部经济价值(TEV)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UV+NUV=(DUV+IUV+OV)+NUV UV:使用价值; NUV:非使用价值;
DUV:直接使用价值;
IUV:间接使用价值;
OV:选择价值;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产 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 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 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 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 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 和涵容能力”。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 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 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 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一)、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 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 然资源的价值。
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
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推动型的发
展。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一)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 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二)建立自然资源帐户
自然资源帐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资源的变 化。这些帐户能够显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 化联系起来的。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三)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 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种 资本的折旧。
(四)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