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人民战争

合集下载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三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 民战争的高技术含量需求增大,人民群众参 战支前的内容由人力型、物力型向技术型、 智力型转变,参战支前保障力量将以工程、 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力量为主,如何 充分发挥蕴藏于民间的高科技力量,开展有 效的科技支前保障,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人 民战争准备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是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 人民战争内部环境更加复杂。革命战争年代, 不怕打烂坛坛罐罐,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 阶层利益差异较大,人们的战争观念淡化, 群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参战热情受到 经济观念的冲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战时 供求矛盾,如何开拓保障渠道,如何平衡各 种利益关系等等,都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人 民战争准备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那么如何把人民战争的潜力发 掘出来呢?
透析世界上近期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我们不难看到,依靠 人民战争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条件的改变,人我们从现在起,通过发扬传统和改革创新, 把人民战争的潜力尽可能地发掘出来。
五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
化,人民战争的外部环 境日趋复杂。当今国际 环境。
二是战争突然性增大,节奏加快,人民 战争的动员方式、参战形式发生了变化, 探索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动 员机制,实现动员的方式、内容、程序 以及社会力量参战支前的快速反应的方 法和途径,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 争准备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不仅要求常备军具备很强的现 代作战能力,也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具备参与信息化战争的 能力。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构成问题, 进一步优化人员组成,提高科技含量。要把战争动员的重 心由人力密集型和体能型转移到科技智能型和技术型上来。 要在现有后备力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民兵、预备役部 队中专业技术兵的编组比例,特别是要着眼未来信息化战 争的需要,逐步建立一支寓军于民的工程技术、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等专家在内的后备力量专家群体,并使其真正成 为平时科技拥军、战时科技支前的骨干力量。

现代条件下我国人民战争的特点

现代条件下我国人民战争的特点

现代条件下我国人民战争的特点[摘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条件下我国人民战争较建国前相比,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主要有:战争的对象和目的发生了变化;战争样式和手段更加复杂;战场将主要集中在边境和海上;人民群众参战的方式的改变等。

[关键词]现代人民战争特点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它的精神实质是彻底依靠人民群众、完全为了人民群众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它有两个属性:一是战争的正义性,即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正义战争;二是战争的群众性,即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是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本文所说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指我国在建国后所进行的或可能进行的人民战争。

它是捍卫国家利益并在国家政权统一组织下的人民战争,实质是以军事力量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与过去的人民战争相比,现代人民战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战争的对象和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人民革命战争,主要对象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阶级,战争的目的在于推翻其腐朽统治,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建国后,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印、中苏和中越边境的自卫反击战,人民战争的主要对象是破坏世界和平、侵犯我国主权、侵占我国领土的帝国主义者和霸权主义者,战争的目的在于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确保国家安全,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使得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

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世界总体形势时,一方面肯定避免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另一方面又反复告诫我们,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世界仍不安宁。

总书记指挥的这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能打赢

总书记指挥的这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能打赢

总书记指挥的这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能打赢2020.3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明确战略使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战略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指明战略目标——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制定作战计划——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对其他省份加强分类指导。

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总书记迅速部署了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这是一场阻击战!一个多月来,习近平亲自指挥前线作战、稳定后方大局。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这是一场总体战!习近平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条战线、各方资源,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紧紧依靠人民!这个早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领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一切为了人民——出征!“疫情防控是我最关注的问题。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庚子鼠年。

新冠病毒突袭人类,一场规模空前的遭遇战不期而至。

第一个正面抗击病毒的国家——中国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一场疫情挑战,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面临着巨大考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接连召开会议、作出指示——人民领袖亲自指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这是一场阻击战!这是一场总体战!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紧紧依靠人民!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009——人民战争,更要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需要激发蕴藏于亿万人民中的磅礴力量。

安全和身体健康。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人民战争,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人民战争中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更是坚定的行动。

2021新时期的人民战争思想——军民融合范文1

2021新时期的人民战争思想——军民融合范文1

2021新时期的人民战争思想——军民融合范文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激烈的战役,这次战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歼敌多,消灭了蒋介石集团的精锐部队,为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做好了准备,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人民群众的支援是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1](P136)淮海战役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仍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历史经验的研究分析,从而指导现实实践,用伟大的人民战争思想促进新时期的军民融合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淮海战役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不顾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渴望与呼声,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做好了发动内战的准备下,于1946 年 6 月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

虽然双方实力悬殊,但是共产党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也不得不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以应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进攻。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二次战略性战役,从1948 年 11 月 6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历时 66 天,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自临成(今枣阳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涉及鲁、豫、皖和苏四省。

国共双方共投入了 140 多万兵力,其中国民党军 80 多万,人民解放军 60多万,另外还有 500 多万支前民工。

这场战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人民解放军歼敌 55.5 万余人,消灭了国民党精锐兵力,为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做好了准备。

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为全国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二、人民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指挥,离不开广大指战员的英勇作战,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浅谈人民战争

浅谈人民战争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摘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人们渐已忘却当年战争带来的伤疤,可是,世界局部冲突还在继续,我国安全形势还很严峻,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战争。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不仅要依靠正规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与敌军交战,我们还需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战争,这样才有最大的机会战役的胜利!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战争的形式和作战方式已和以往不同,现在更多的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史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得到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的手段规模都较为有限的战争。

----摘自《百度文库》二、什么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亦指为了人民,并动员、组织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出来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的经验和智慧。

三、几点思考我们在最艰苦的时期,从共产党成立时没有武装,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被蒋介石、汪精卫之徒出卖,一度濒临生死存亡中,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国革命领导人发挥其智慧,并总结其经验,决定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有更好的出路,,更何况,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就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能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能带给人民幸福的生活。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无一不是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人民发动地道战地雷战,拿起武器在战争上冲锋杀敌,这是人民战争的一部分;广大人民的支前,在战场上护送伤员这是人民战争;妇女儿童在后方做衣服棉鞋,这也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无处不在。

与最后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就是人民战争最好的例子,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组织出动了民工543万人,他们不仅是运输队,还是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部队。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运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突出的战略指导作用,成为我军无往不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中,各国也积极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并且取得实效。

在“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军队转型时期,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出现了新的特点,通过一些战争实践分析人民战争思想运用的启示,以期得到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加快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军民结合整体作战效能。

标签: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信息化;军民结合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应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现阶段我们确有困难与短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真正的优势还是人民战争”。

目前,我军综合军事能力与我军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还不相适应,当前在强敌“不对称作战”条件下,我们对付强敌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依靠政治优势,实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人民战争。

一、人民战争思想在战争实践中的运用基础在现代“不对称作战”中,人民战争是小国、弱国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制胜法宝,更是强国速战速决的催化剂。

在战争实践中,人民战争思想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战绩。

1.民众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群众基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的胜利依赖于广大人民的支持。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美国对外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干涉时,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被武装干涉的国家得到国际上的支持及道义上的声讨,而美国本土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反战游行,其结局是美军以失败而告终并付出了惨重代价。

2.装备的军民兼用是战争速决速胜的物质基础武器装备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尤其是“撒手锏”武器装备,能够使人民战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胜利与强大的兵力和快速的物资投送能力是分不开的。

美军战略投送主要依靠空运、海运和预置三位一体的运输体系,其空运力量有民用后备航空队的大力支援,海运力量主要是政府所属的后备役船只、国防部租借的商船以及从事国际贸易的商船,快速兵力物资投送推动了战争进程。

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的思考

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的思考

内容提要:人民战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精华,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有效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问题,是新时代我军军事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必须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刻认识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的风险挑战,坚持政治与军事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的思考 胡永生相统一、生产力科技力与战斗力相统一、平时与战时相统一、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相统一,多措并举、协调推进,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民战争思想创新发展。

关键词:战争理论 信息化战争 人民战争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84(2019)05-0011-04 作者:胡永生,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少将人民战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精华,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民族复兴和强军兴军的特点规律,洞悉世界军事发展大势和时代特征,深刻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

同时强调,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有效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问题,是新时代我军军事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一)战争规模以局部战争为主,要求人民战争由“全民参战”向“全民向战”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联系和共同经济利益不断增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概率逐步变小。

特别是在核威慑条件下,战争双方都将努力控制战争规模,避免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

这就决定了未来信息化战争将以局部战争为主。

但局部影响全局,全局支撑局部。

一旦爆发局部战争,组织人民战争的方式方法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动员全国人民参战支前、动员广大群众同时奔赴多个战场,但上下同欲、DOI:10.15969/ki.11-2770/e.2019.05.002万众一心的人民战争思想必须始终坚持。

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依然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人民战争一人民战争定义及本质特征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反抗外来侵略或维护国家统一,组织武装和依靠广大人名群众参与的战争。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史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战争。

人民战争具有正义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两大本质特征。

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根本原理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战争中的体现,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二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一)信息化战争目的、规模有限,以往全民参战、举国迎敌的方式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信息化局部战争目的、规模有限,全民参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次,在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的力量竞赛主要不是数量的竞赛,而是质量的竞赛,人民战争传统的以数量优势弥补质量劣势的模式很难奏效。

再次,信息化战争战场容量有限,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战受到严重制约。

(二)信息化战争爆发突然性加大,战争进程缩短,持久胜敌的战略面临严峻挑战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加大,战争进程缩短。

挑起战争的一方,为了造成既成事实和有利于己的局面,往往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对方以猝不及防的打击,并力求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战果。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持久作战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因此,在信息化战争中开展人民战争,不但面临着如何在短时间内释放人民战争伟力的考验,而且持久胜敌的可能性也变得微乎其微。

(三)信息化战争技术含量高,且多在人烟稀少的边海防地区以及海上和空中进行,人民群众传统的参战支前方式面临严峻挑战过去的战争,由于战争规模大而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后勤和装备保障的技术要求也不高,战争主要在陆上进行,普通群众稍加训练就能直接参加作战行动,或者以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方式支前。

所以,人力参战和人力支前是人民战争传统的参战支前方式。

在信息化战争中,交战一方或双方往往使用最先进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炮、导弹以及其他尖端技术,战争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战场空间也从过去的以陆上为主拓展为陆、海、空、天、电的多维空间,支援保障作战的装备器材和技术手段高度专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的人民战争
姓名:时美换
摘要:以精干的常备军为骨干,又要以强大的后备力量为基础。

只有把这两种
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凝聚和带动一切力量,一旦有人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就坚决以正义的反侵略的人民战争来对付它,坚决把敢于来犯之敌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关键词:战争、美国、海战、空战、挑战、技术、精兵、合成、高效
我曾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战争是过去战争年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要求了,倘若还抱着人民战争的老观念不放,就要吃大亏。

从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来看,这似乎有道理:1986年3月24日,美国以打击恐怖活动为名,对利比亚进行了一次军事打击,代号“黄金峡谷”。

美国的空袭行动从15日凌晨1时54分开始至2时12分结束,前后持续时间为18分钟。

共出动海、空军飞机150多架,共投掷炸弹150多吨,完全按照“黄金峡谷”计划炸毁了预定的5个目标。

18分钟摧毁了一个国家的防空力量;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宣布对伊拉克开战。

联合部队经过两个星期的战斗,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斯拉。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

期间,美国陆军第三机步师更是创造了日推进160公里的战争奇迹。

但是这种看法,过分夸大了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对人民战争带来的挑战,而没有看到人民战争面临的新机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战争,但要结合新情况、新要求,研究和发展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我们要客观正确的分析,诚然,海湾战争以来的各次战争表明,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非常激烈的。

可以预计,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敌人一旦对我发动战争,从一开始就大规模派兵跑到我们国土上来打仗的可能性比较小。

敌人最有可能首先还是利用高技术的精确制导武器、远程作战飞机进行空袭,实施相对独立的海战、空战。

应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现阶段我们确有困难和短处。

然而,现代高技术战争形态变了,但战争的本质没有变,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我们真正的优势还是人民战争。

我们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人民战争的许多有利条件,如:我国良好的地理条件,深厚的战争潜力,相当规模的常备军,有限的核反击力量,丰富的人民战争经验,还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保障,等等。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时,弱小的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不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可见,南联盟的人民战争给北约军队沉重的打击;伊战中,伊军被迅速击垮之后,抵抗组织的游
击战给联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可见人民战争依然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研究。

应当承认:现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使人民战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在战争年代创立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从作战力量上看,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注重依靠人力密集的数量优势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从作战空间看,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相关空间扩大而主战场相对狭小,利用广大国土分散耗敌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从作战时间上看,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节奏紧凑的速战速决,以战略上持久作战转换战局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从作战形式上看,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传统的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面临挑战;等等。

在这些挑战面前,如何结合现代战争的具体实际,真正做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我们要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创造性地发展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常备军和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动员快速、机制完善的强大后备力量,与此同时,还要适应高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努力建立完善的国防快速动员机制,努力丰富和发展人民战争理论及其战略战术。

以精干的常备军为骨干,又要以强大的后备力量为基础。

只有把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凝聚和带动一切力量,一旦有人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就坚决以正义的反侵略的人民战争来对付它,坚决把敢于来犯之敌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