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的尺寸选择和强度设计
地埋油罐设计规范要求2019

地埋油罐设计规范要求2019
覆土卧式油罐的设计应满足其设置条件下的强度要求,当采用钢制油罐时,其罐壁所用钢板的公称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mm的油罐,其壁厚不得小于6mm。
2直径为2501mm~3000mm的油罐,其壁厚不得小于7mm。
3直径大于3000mm的油罐,其壁厚不得小于8mm。
储存对水和土壤有污染的液体的覆土卧式油罐,应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或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要求采取防渗漏措施,并应具备检漏功能。
有防渗漏要求的覆土卧式油罐,油罐应采用双层油罐或单层钢油罐设置防渗罐池的方式;单罐容量大于100m3的覆土卧式油罐和既有单层覆土卧式油罐的防渗,可采用油罐内衬防渗层的方式。
采用双层油罐时,双层油罐的结构及检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有关规定。
采用单层油罐设置防渗罐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渗罐池应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池底表面及低于储罐直径2/3以下的内墙面应做防渗处理。
埋地油罐的防渗罐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有关规定。
罐顶高于周围地坪的油罐,防渗罐池的池顶应高于周围地坪0.2m以上。
罐底低于周围地坪的油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
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有关规定设置检漏立管。
检漏立管宜沿油罐纵向合理布置,每罐至少应设2根检漏立管。
相邻油罐可共用检漏立管。
25M3埋地卧式油罐

《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储运1007班学号201004020712学生姓名杨睿指导教师邓志安完成时间2013.07.12《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学生姓名刘丹学号200804020624 专业班级储运0806设计内容与要求一、原始数据1.适用范围及设计条件油罐用于储存工业或民用设施中常用的燃料油。
(1)设计压力常压(2)设计温度-19℃≤t≤200℃(3)设计寿命 15年(4)焊接接头系数 0.85(5)水压试验压力盛水试漏(6)腐蚀裕量 1.5mm(7)装量系数 0.9(8)介质燃料油2.设计基本参数和尺寸25m3埋地卧式油罐的基本参数尺寸见表一。
表一:25m3埋地卧式油罐基本参数和尺寸公称容积(m3)筒体主要尺寸封头壁厚(mm)壳体材料设备金属总质量(kg)直径×长度×壁厚25 2200×6400×8 8 20R 4300二、设计要求1.了解埋地卧式油罐的基本结构和局部构件;2.根据给定油罐大小,查阅相关标准确定相应构件的规格尺寸;3.学会使用AUTOCAD制图;4.相关技术要求参考有关规范。
三、完成内容1.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纸一张(2#);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起止时间2013 年7月01 日至2013年7月12 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签名年月日目录1绪论 (1)1.1金属油罐设计的基本知识 (1)1.1.1 金属油罐的发展趋势 (1)1.1.2 对金属油罐的基本要求 (1)1.2金属油罐的分类 (2)1.2.1 地上钢油罐 (3)1.2.2 地下油罐 (3)1.3卧式油罐简介 (4)1.4课题意义 (4)2埋地卧式油罐课程设计说明书 (5)2.1设计说明书 (5)2.1.1 适用范围 (5)2.1.2 设计、制造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5)2.2主要设计内容 (5)2.2.1 油罐供油系统流程图 (5)2.2.2 25m3埋地卧式油罐加工制造图,基本参数和尺寸 (5)2.3安全 (6)2.4设计遵循参照的主要规范 (6)2.5设计范围 (6)2.5.1防雷电与防静电措施 (6)2.5.2防火措施 (7)2.6防腐 (7)2.7油罐接管 (7)2.8油罐容积的确定 (7)2.9其它 (8)3课程设计计算书 (9)3.1设计的基本参数 (9)3.2壳体壁厚计算 (9)3.2.1 筒体壁厚计算 (9)3.2.2 封头壁厚计算 (9)3.2.3许用外压力[P] (10)3.30.1362MP A外压校核 (11)3.3.1 筒体0.1362MPa外压校核 (11)3.3.2 封头0.136193MPa外压校核 (12)3.4罐体最小容积计算 (12)3.5水压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12)3.6筒体加强圈的设计计算 (12)3.6.1 加强圈数的确定计算 (12)3.6.2 加强圈尺寸的设计 (13)3.6.2.1 加强圈的选择 (13)3.6.2.2 计算加强全横截面积As即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13)3.6.2.3由下式计算参数B: (14)3.7鞍座的选择计算 (14)3.7.1 罐体重Q1 (14)3.7.2 封头重Q2 (14)3.7.3 汽油重Q3 (14)3.7.4 附件重Q4 (15)3.8鞍座作用下筒体应力计算 (15)3.8.1 筒体轴向弯矩计算 (15)3.8.2 筒体轴向应力计算 (15)3.8.2.1 在横截面的最高点处: (16)3.8.2.2 在横截面的最低点处: (16)3.8.2.3 在支座处的轴向应力: (16)3.8.3 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16)3.8.4 筒体切向应力的计算 (17)3.8.5 筒体周向应力计算 (17)3.8.5.1 周向弯矩计算 (17)3.8.5.2 周向压缩应力计算 (18)3.8.5.3 周向总应力的计算和校核 (18)3.8.6 鞍座地震载荷 (19)3.9圆筒应力的强度校核 (19)3.9.1 受力分析 (19)3.9.1.1 圆筒轴向应力的校核 (20)3.9.1.2 圆筒轴向应力的校核 (21)3.10抗浮验算 (21)参考文献 (23)1绪论1.1 金属油罐设计的基本知识1.1.1 金属油罐的发展趋势近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都较过去有了更快的发展。
油罐的尺寸选择和强度设计

油罐的尺寸选择和强度设计首先,尺寸选择是油罐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决定油罐尺寸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贮存容量:油罐的尺寸应能够满足储存所需的容量。
根据贮存的液体石油种类和需求量,可以确定油罐的贮存容量。
容量的确定涉及到储罐的高度、直径和长度等维度的选择,需要满足储存需求。
2.储存时间:根据油罐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储存时间是重要的。
如果需要长时间贮存液体石油,那么油罐的尺寸应相对较大,以满足长期贮存的需要。
反之,如果需要短期储存或周期性使用,可以选择较小的尺寸。
3.运输条件:如果油罐需要进行运输,尺寸的选择会受到运输方式和要求的限制。
如果需要陆上运输,尺寸应考虑道路和桥梁的通行要求。
如果进行海上运输,尺寸的选择会受到港口设施和水路运输条件的限制。
其次,强度设计是确保油罐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以应对外部和内部的力和压力。
强度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外部力:油罐结构需要能够承受来自大气环境的外部力。
例如,风力、雪力和地震力等。
这些外部力会对油罐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2.内部压力:油罐内部液体的压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油罐中液体的体积和密度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油罐的结构需要能够承受内部压力,防止发生变形或破裂。
3.材料选择:油罐的强度设计也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和混凝土。
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型油罐的设计。
混凝土可以被用来制作较小规模的油罐,但需要同时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渗透性。
4.安全因素:强度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
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油罐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安全运行。
此外,对于油罐的结构,应考虑到监测和检测装置的布置,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结构安全隐患。
油罐的尺寸选择和强度设计

HR
HR
VR2H
∴
Q2
2R
H2RVH
2
二、变壁厚罐材料最省的直径和高度
● 上部等壁厚各圈板不承受液压部分H1 的无益耗钢量(图中abc部分):
Q 32RH 1t2smi n R1H tsmin
∵
tsmin
H1R
H1
tsmin
R
∴ Q3 ts2min
式中:
二、变壁厚罐材料最省的直径和高度
● 设计油罐的首要问题:油罐的基本尺寸——直径 D和高度H。
● 设计原则:材料最省、建设费用最低。
● 基本思想:在V设=C时,可从D和H的无数组合 中找到一组最佳的,以满足设计原则。
● 方法:建立数模Q=f(D,H) ,令Df/DH=0即可 得到D,H。
一、等壁厚罐材料最省的直径和高度
设罐半径为R,高为H,容积为V,壁厚为
四、中小型油罐壁厚选用注意事项
● 最小壁厚要求
按式(3-1)算得的油罐上部壁厚较薄,这容易造成 施工变形过大,安装后圆度不易保证,抗风能力不 足,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满足油罐安装和使用的稳定要求,壁厚应符合 最小壁厚的规定,详见P48表3-1。
五、罐壁厚度的变点设计
● 变点设计概念:据各圈板下端不同位置的 环向应力计算各圈板壁厚的方法。
1 b
当该理论应用于构件的强度计算时,其强度条件为:
1nb or 1
一、罐壁强度条件
油罐在接近常压的条件下贮存油品时,罐壁 沿高度所受内压力主要是液体静压和较低的 蒸汽压力。
在液面以上罐壁仅受蒸汽压力p0的影响,而距 罐底y处的压力为py=p0+(H-y)ρg。
一、罐壁强度条件
业已导出罐壁经向与环向应力σφ
油罐设计规范

油罐设计规范油罐设计规范是确保油罐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础性文件。
以下为一个可能的油罐设计规范内容,共计约1000个字。
1. 一般要求1.1 油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2 油罐应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能够承受设计工况下的负荷和压力,并保证其安全运行。
1.3 油罐应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护措施,以避免外部介质对罐体造成损害。
1.4 油罐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确保质量合格。
1.5 油罐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液位报警器、泄漏监测装置等。
2. 结构设计2.1 油罐的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满足油品存储、搬运和使用的需要。
2.2 油罐应具有合适的壁厚和强度,以承受设计压力和负荷。
2.3 油罐的底部应设计为圆弧形或锥形,以便排放残存的液体。
2.4 油罐应具备防震和防爆能力,以防止外力对油罐的破坏和油品火灾的发生。
3. 材料选择3.1 油罐的罐体应选用适合油品储存的材料,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3.2 罐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3 油罐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 施工和制造4.1 油罐的制造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采用合格的制造工艺和设备。
4.2 油罐的施工质量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并具备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4.3 油罐的内部应进行除锈和清洁处理,以保证其内部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4.4 罐体的连接部位应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以防止泄漏和环境污染。
4.5 油罐的涂层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防腐涂料,以保证油罐的使用寿命和防腐性能。
5. 使用和维护5.1 油罐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2 油罐的液位和温度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记录,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3 油罐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4 油罐的泄漏和污染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以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
常见典型油罐强度设计

(5)
支座处的弯矩按下式计算:
A R 2 hi2 1 i 2 AL L F A 1 4 h i 1 3L
M2
(6) (7)
1 F Qg 2
式中
Ri —— 筒体内半径,m; A —— 支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的距离,m,选取 A=0.7m
油罐储存原油或其他石油产品的容器。用在炼 油厂、油田、油库以及其他工业中。油罐储油是目 前最普遍的一种储油方式。它很少受自然条件和地 理位置的制约,储油容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确定。 一般油库储油区的主体就是由若干油罐组成的。近 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都较过去有 了更快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一状况与稍前 期的能源危机有关。由于能源危机,近若干年来许 多工业化的、 靠进口的国家都增加了原油的储备量, 这就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建造更多更大的油罐。这 一经济需求不仅促进了油罐事业的发展,也使越来 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油罐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与此同时,随着油罐的大型化,实践也提出了越来 越多的新课题,随着这些新课题的研究和解决,也 就促使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3) 在支座处筒体未被加强时的轴向应力: 此应力取决于支承面上筒体的局部刚性。当在 载荷作用下筒体不能保持圆形时,其横截面上部的 一部分对承受轴向弯矩不起作用。 当筒体有加强圈时,在筒体最高点处的轴向应 力用下式计算:
3
PRi M2 2 e K1 Ri2 e
第 41 卷第 6 期 2012 年 6 月
辽 宁 化 工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Vol.41,No.6 June,2012
常见典型油罐强度设计
解亚鹏, 张 震
(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大型立式储油罐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1 储罐及其发展概况油品和各种液体化学品的储存设备—储罐是石油化工装置和储运系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大型储罐的容积大、使用寿命长。
热设计规范制造的费用低,还节约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浮顶储油罐和大型浮顶油罐发展较快。
第一个发展油罐内部覆盖层的施法国。
1955年美国也开始建造此种类型的储罐。
1962年美国德士古公司就开始使用带盖浮顶罐,并在纽瓦克建有世界上最大直径为187ft(61.6mm)的带盖浮顶罐。
至1972年美国已建造了600多个内浮顶罐。
1978年国内3000m3铝浮盘投入使用,通过测试蒸发损耗标定,收到显著效果。
近20年也相继出现各种形式和结构的内浮盘或覆盖物[1]。
世界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备有较齐全的储罐计算机专用程序,对储罐作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同时对储罐的重要理论问题,如大型储罐T形焊缝部位的疲劳分析,大型储罐基础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抗震分析等,以试验分析为基础深入研究,通过试验取得大量数据,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从而使研究具有使用价值。
近几十年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储罐,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大量采用大型的薄壁压力容器。
它易于制造,又便于在内部装设工艺附件,并便于工作介质在内部相互作用等。
2 设计方案2.1 各种设计方法2.1.1 正装法此种方法的特点是指把钢板从罐底部一直到顶部逐块安装起来,它在浮顶罐的施工安装中用得较多,即所谓充水正装法,它的安装顺序是在罐低及二层圈板安装后,开始在罐内安装浮顶,临时的支撑腿,为了加强排水,罐顶中心要比周边浮筒低,浮顶安装完以后,装上水除去支撑腿,浮顶即作为安装操作平台,每安装一层后,将上升到上一层工作面,继续进行安装。
2.1.2倒装法先从罐顶开始从上往下安装,将罐顶和上层罐圈在地面上安装,焊好以后将第二圈板围在第一罐圈的外围,以第一罐圈为胎具,对中点焊成圆圈后,将第一罐圈及罐顶盖部分整体吊至第一、二罐圈相搭接的位置,停于点焊,然后在焊死环焊缝。
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

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1.材料选择:储油罐的外壳和内衬必须选择耐腐蚀、耐磨损和高强度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选择包括玻璃钢、不锈钢和碳钢等。
2.容积设计:储油罐的容积需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在满足储存数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容积设计也需要考虑储油罐的外部尺寸限制以及运输和安装的方便性。
3.强度设计:储油罐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内外部压力以及地下土壤的压力。
强度设计还需满足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密封性设计:储油罐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来防止泄漏和污染。
这可以通过采用密封垫片、密封胶带或焊接等方法来实现。
5.抗蚀性设计:储油罐常受到石油产品的腐蚀,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涂层和防腐措施,以提高储油罐的耐蚀性能。
6.地基处理:储油罐需要安装在稳定的地基上,以确保其在地下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沉降或变形。
地基处理包括土壤改良、地基加固和排水等措施。
7.安全防护设计:储油罐需要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如防雷设施、漏油检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8.管道连接:储油罐与输送管道之间的连接需要具备可靠性和耐腐蚀性。
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等方式来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密封。
9.操作与维护:储油罐的操作与维护需遵循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
定期进行检查、漏油检测和维修,以确保储油罐的正常运行。
10.监测与报警:储油罐需要配备监测系统,监测即时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在发生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11.环境保护:储油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油泥处理、油气净化、防止土壤污染等,以最大程度保护周围环境免受污染。
通过满足这些主要技术要求,埋地储油罐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石油产品储存解决方案,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立式圆柱形油罐的尺寸选择和 罐壁强度设计
§3-1 罐壁结构 §3-2 罐壁钢板厚度计算 §3-3 立式圆柱形油罐直径和高度的选择* §3-4 罐壁边缘应力计算(下节点计算) §3-5 罐壁的开孔补强
精选课件
1
教学目标
1、了解罐壁结构,熟练掌握罐壁厚度的定点 设计法;会用变点设计法来计算罐壁厚度。 2、学会结合油罐结构特点,并按材料最省和 投资费用最低两种类型来确定油罐的基本尺 寸——油罐的直径和高度。 3、了解罐壁开孔补强的原因,掌握补强的方 法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16
三、中小型油罐壁厚的定点设计
上式中:
H —计算圈板底边至罐壁顶端(当设有溢流口时,应 至溢流口下沿)的垂直高度,m;
D —油罐直径,m; t0—由强度条件计算的壁厚,mm; [σ]—设计温度下罐壁钢板的许用应力,kgf/mm2; ρ—储液容重,当γ储液>1t/m3时,取储液实际容重;
当γ储液≤1t/m3时,取1t/m3 ; η—焊缝系数,取0.9。
业已导出罐壁经向与环向应力σφ
D
和σθ分别为:
p0 D 4t
p0D
2D2ttp0
HyH0
Hyg 0yH
显然:
精选课件
13
一、罐壁强度条件
故按液面以下即H≥y>0处的最大环向应力进 行罐壁强度设计。 ∴由第一强度理论得: 最大环向应力所在处!
m ax p 0 H 2 ty 0g D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7
三、中小型油罐壁厚的定点设计
考虑到钢板的负偏差和储存介质的腐蚀性,则罐壁
设计厚度为:
式中: t t0 12C0 C
(3-1)
t —罐壁设计厚度,mm;
t0 —罐壁计算厚度,mm; C0—钢板厚度允许负偏差, mm; C —腐蚀裕量, mm,根据油品腐蚀性能和对油罐 使用年限的要求确定。
3-2选取。
精选课件
19
四、中小型油罐壁厚选用注意事项
● 最小壁厚要求
按式(3-1)算得的油罐上部壁厚较薄,这容易造成 施工变形过大,安装后圆度不易保证,抗风能力不 足,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满足油罐安装和使用的稳定要求,壁厚应符合 最小壁厚的规定,详见P48表3-1。
精选课件
20
五、罐壁厚度的变点设计
精选课件
2
§3-1 罐壁结构
● 罐壁排板 罐壁的纵截面一般为由下至上的逐级减薄的
阶梯形,是由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而成的。各 相邻圈板的厚度,可根据计算取相等,但上圈 板的厚度不得大于下圈板的厚度,即ti≥ti+1。
精选课件
3
§3-1 罐壁结构
● 连接形式——对接 ① 所有纵焊缝均采用对接, 且必须全焊透。
D>16.5m,h≥1m D<16.5m,h≥0.5m
精选课件
10
§3-2 罐壁钢板厚度计算
● 理论基础:轴对称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和第一
强度理论。
第一强度理论认为: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只要材
料最大拉应力σ1达到材料单向拉伸断裂时的最大拉应力即 强度极限σb,材料将发生断裂。故材料的断裂条件为:
精选课件
7
§3-1 罐壁结构
● 连接注意事项 ① 若对接钢板厚度>6mm,则必须开坡口;
② 罐壁上下圈板采用套筒式搭接时,罐壁外 侧角焊缝采用连续焊,其焊脚高度≮焊缝上 侧壁厚的2/3,且≮ 4mm,罐壁内侧角焊缝常 采用间断焊;但对腐蚀性介质,仍采用连续 焊,以避免搭接缝隙的腐蚀。
精选课件
8
§3-1 罐壁结构
原因:由于罐壁纵焊缝直接 承受液压产生的环向拉应力, 且σθ>σφ。
精选课件
4
§3-1 罐壁结构
② 为减少焊接影响和变形,相邻两圈板的纵 向焊缝宜错开1/3板长(向同一方向),焊缝 间距≥500mm。 ③ 浮顶油罐各圈板之间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 且内壁齐平。否则,浮顶难以随液面升降而 上下移动。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8
四、中小型油罐壁厚选用注意事项
● 钢板规格(P49表3-3)
由式(3-1)计算的壁厚须按钢板规格选取,故 需将其向上圆整。
● 最大壁厚要求
鉴于大型油罐进行焊后热处理(为消除残余应力)
十分困难,故需要限制油罐的最大壁厚。
各国规定最大壁厚一般不超过38mm,高强度钢
可取到45mm;国内罐壁钢板的最大厚度可按P49表
1 b
当该理论应用于构件的强度计算时,其强度条件为:
1nb or 1
精选课件
11
一、罐壁强度条件
油罐在接近常压的条件下贮存油品时,罐壁 沿高度所受内压力主要是液体静压和较低的 蒸汽压力。
在液面以上罐壁仅受蒸汽压力p0的影响,而距 罐底y处的压力为py=p0+(H-y)ρg。Fra bibliotek精选课件
12
一、罐壁强度条件
14
二、罐壁钢板厚度设计原则
① 靠近罐底部的圈板按强度条件计算,靠近 罐顶部的圈板按刚度条件设计;
② 按强度条件设计的圈板应以该圈板上的最 大环向应力计算;
③ 储存油品密度(即容重)比水小,则按静 水压考虑;反之,按油品实际密度计算。
④ 中小型油罐的壁厚计算可采用定点法,而 大型油罐多采用变点法。
精选课件
15
三、中小型油罐壁厚的定点设计
① 定点设计:按距各圈板下端相同位置的环向应力 计算各圈板的壁厚。
② 壁厚计算:
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测定,对于中小型罐,各圈板环
向应力最大的点不一定在圈板的最下端,而在圈板
下端以上约0.3m的位置,则:
t0 H 2 0.3D
注意各量意 义及单位!
(3-2)
精选课件
● 圈板宽度hi ① 圈板宽度越小,阶梯形折线越趋近于理论
计算直线,材料也就越省,但环焊缝数就越
多,增加了制造安装工作量。
② 若底层圈板太窄,则由边缘力所引起的最
大环向应力有可能落在上层圈板的下部,从
而造成上圈板比底圈板厚的不合理现象。故
圈板宽度不宜太窄! ????
精选课件
9
§3-1 罐壁结构
根据API650推荐,圈板hmin≮1.83米,而根 据我国实际,钢板宽度下限为:
5
§3-1 罐壁结构
● 连接形式—搭接(即套筒式) 拱顶罐相邻上下圈板的连接可 用套筒式搭接,如右图所示。 圈板间的搭接长度常取为35~ 60mm或(6~8)t(t为壁厚), 但L搭≮30mm。
精选课件
6
§3-1 罐壁结构
● 连接形式——混合式
大型立式油罐如果不是浮顶罐, 下部>16mm的圈板之间也采用 对接,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上部 较薄的圈板仍可采用套筒式搭接, 这样就变成了对接—搭接的混合 式连接,如右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