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日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人员:主刀:吴晓健二助手:黄鹏洗手护士:钟彬一助手:吴松三助手:李玉玲麻醉师:刘新伟麻醉方式:全麻麻醉效果:好更改麻醉情况:无手术记录: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

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

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

胆总管扩张约1.8cm,内可扪1.5cm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

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距离肝0.5cm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

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

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残余结石。

置22#“T”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畅。

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术后病人回ICU,术后胆囊送病检,结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手术记录胆总管探查左肝外叶切除T管引流术

手术记录胆总管探查左肝外叶切除T管引流术

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stone of the intra and extra bile duct术后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stone of the intra and extra bile duct手术方式:胆总管探查术,左肝外叶切除术,T管引流术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 Hepatectomy for left lateral lobe, T-tube drainage.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sia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胆囊切除术后改变,腹腔内粘连明显,左肝纤维化,胆总管扩张约2cm。

打开胆总管可见多发结石,最大直径约1.5cm,左肝管内亦可及多枚结石,最大约 1.0cm,右肝管未及结石。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到L形切口,上至剑突下,下平脐水平,逐层进腹。

3.分离腹腔内粘连后,探查腹腔,见胆总管扩张成囊状,左肝纤维化明显,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外叶切除术。

4.细针试穿胆总管,抽得胆汁送培养,后缝两针牵引线,在牵引线间切开胆总管前壁,经胆管切口用取石钳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用F-10号导尿管和金属探子,探查发现胆总管下端通畅。

5.切断肝圆韧带,近腹前壁剪开镰状韧带,分离至肝顶部处,将左外叶向下轻推,近肝面剪开左冠状韧带,切断左三角韧带。

6.在镰状韧带左侧0.5cm处切开肝包膜,用彭氏多功能解剖器分开肝实质,遇血管逐一结扎,切断左外门静脉支,左外叶肝动脉和肝胆管,在左冠状韧带起始部深面切断肝左静脉。

肝左外叶切除后创面彻底止血。

肝切除中采用肝门血流阻断法,共一次,时间为10分钟。

经左肝创面胆管断端,用取石钳取石后,缝合胆管断端。

7.将T管置于胆总管内缝合胆管切口,经T管注入生理盐水,见胆总管及肝创面无渗漏。

经T形管行胆道造影,发现胆管结构清楚,胆总管下端通畅,未见结石影。

ERCP手术记录模板

ERCP手术记录模板

2008-09-30 ERCP手术记录患者于今日上午行ERCP术。

术中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见主乳头,乳头呈乳头型,开口呈绒毛状,插入造影导管后,胆管显影。

所用造影剂为30%泛影葡胺。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2.0cm,其内可见数枚充盈缺损,呈圆形及不规则形,最大约 1.5cm×1.2cm,所示充盈缺损影可移动。

近端肝内胆管枯树枝征。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以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口直径约1.0cm,创面无渗血。

以碎石网篮碎石后,用取石篮及取石气囊取出结石数枚,取石后造影,充盈缺损影消失。

ERCP术后诊断:胆总管结石。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操作者:吴毓麟。

胆管结石2008-9-16 ERCP手术记录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行ERCP手术,现记录如下: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到乳头,乳头呈绒毛状,插入造影导管后,胆管显影。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1.0cm ,内侧见1枚充盈缺损,呈圆形,约0.6×0.7cm ,所示充盈缺损影可以移动。

近端胆管无明显扩张。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过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直径约1.0cm ,创面无渗血。

以取石网篮取出结石1枚。

取石后造影,充盈缺损消失。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监测患者淀粉酶、血常规、血压等变化情况。

操作者:记录者:胆管结石2008-10-14 ERCP手术记录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行ERCP手术,现记录如下: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到乳头,乳头呈乳头型,开口呈绒毛状,多次乳头插管未能插入胆管,行乳头预切开后插入胆管,胆管显影,所用造影剂为30%泛影葡胺,乳头下方有一处憩室,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1.5cm ,其内可见1枚充盈缺损,呈圆形,约1.5×1.5cm ,所示充盈缺损影可以移动。

近端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过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直径约1.0cm ,创面无渗血。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常规手术记录大全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2.沿脐下切开皮肤1.2cm,开放式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高脚低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剑突下置入1cm Trocar,右肋缘下于腋前线上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腹腔网膜组织与肝脏、胆囊粘连,网膜组织包裹胆囊,胆囊大小约12×6×4cm,充血肿胀,胆囊壁厚约1.0cm,内有结石一枚,大小约1.5×1.5×1cm。

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正常,胃小弯等均未发现异常。

胆总管无扩张。

术中诊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超声刀逐步游离粘连的大网膜。

分别游离暴露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cm处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胆囊管,胆囊管胆囊侧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予两者之间剪断胆囊管。

超声刀顺逆结合自胆囊床分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电凝彻底止血。

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

留置肝下引流管一条,从腋前线Trocar孔引出并固定。

所切除胆囊装入标本袋后自脐部穿刺孔取出,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

4.术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出血约ml,术后患者血压/ mmHg,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

切除胆囊及结石向患者家属展示后送病检。

二、胆肠吻合术开腹:修整肝管断端,留作吻合口。

在Treitz韧带下15cm空肠分离钳分开系膜,超声刀切开系膜,直线闭合切割器切断空肠。

丝线连续缝合空肠断端加固。

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使空肠远侧断端可轻松提至肝门下方。

注意保护空肠血供。

在距空肠远侧断端3cm处,对系膜缘切开空肠,直径约1cm。

可吸收薇乔线间断缝合肝管断端和空肠对系膜缘切开处,用“降落伞”法间断缝合。

胆总管结石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胆总管结石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胆总管结石疑难病例讨论记录1. 事情的起因哎呀,咱们今天得聊聊胆总管结石这个事儿。

说起来这玩意儿,可真是个麻烦的家伙。

前几天,有位患者小李,四十出头,常年在外吃烧烤,跟朋友喝酒,结果一检查,发现胆总管里居然长了结石!这可把我们医护团队愁坏了,真是“药石之言”无从下手。

小李一脸的懵逼,问我:“大夫,我这到底是怎么搞的?”我就跟他说,这胆总管就像咱们家里的水管,长时间不清理,难免会有些沉淀物,最后就形成了结石,堵住了。

1.1. 典型症状小李的症状可谓是五花八门,头疼、恶心、还伴着呕吐,简直是“七上八下”。

他自个儿觉得像是得了什么绝症,心里那个慌啊,恨不得把整个医药箱都搬过来给自己吃。

我们赶紧做了检查,发现他的胆汁回流了,胆总管上有个“小石头”在那儿“占山为王”,活像个小霸王,真是让人无奈。

1.2. 检查与诊断于是,我们把小李送去做了个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胆囊的胆石不算多,但胆总管里的结石可不容小觑。

医生们一商量,决定给他做个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这就相当于给他的胆管来个大清洗。

手术前,小李紧张得像个小猫一样,心里想着:“要是弄得不好的话,我可就真成了‘胆小如鼠’。

”我安慰他说:“放宽心,咱们这可是高手在民间!”2. 手术过程说到手术,那可真是个技术活,得小心翼翼。

我们给小李施了麻醉,操作过程中,我在旁边陪着他,聊着些轻松的话题。

看着医生在屏幕上“舞刀弄枪”,小李倒是渐渐放松了,开始跟我讲他那吃烧烤的趣事。

我一边笑一边想,哎,这家伙真是个乐天派,居然在做手术的时候还这么幽默。

不过,手术过程中的挑战也不少。

我们发现小李的胆管有些狭窄,这可让我们一阵紧张,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都得小心。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结石拿出来了,哇,真是如释重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2.1. 恢复阶段手术后,小李醒来时一脸迷茫,问:“我这是去哪儿了?”我告诉他:“你刚刚去了一趟胆管冒险之旅,现在安全回家了!”他听后哈哈大笑,整个病房都跟着热闹起来。

手术记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

手术记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

手术记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术后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本次手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以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

1.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此手术采用腹部右上象限的J形切口,将病变胆管及其周围组织一并切除,包括尾状叶的右半部分。

切除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采用缝合和放置引流管的方式进行创面处理。

2.胆囊切除术:采用经典的Kocher切口入路,解剖并显露胆囊三角区,分别分离和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将胆囊从肝脏中切除。

然后将肝脏和胆囊创面进行清洗并关闭。

3.胆肠Roux-en-Y吻合术:取一段空肠进行吻合,将胆道远端与空肠近端进行端侧吻合,将空肠袢逆时针旋转90°后与胆道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吻合完成后,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将各个吻合口用精细缝合线缝合,避免渗漏。

然后缝合上腹部切口。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同时行静脉穿刺以方便药物和液体的输入。

手术经过1.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开始后,首先进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采用J形切口入路,逐步分离病变组织和胆管,确保完全切除病变组织。

3.完成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开始进行胆囊切除术。

通过Kocher切口入路,逐步分离胆囊三角区,结扎并切除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将胆囊从肝脏中切除。

然后对肝脏和胆囊创面进行清洗并关闭。

4.接着进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

先找到可供吻合的胆道远端和空肠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然后旋转空肠袢90°后与胆道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缝合各个吻合口,避免渗漏。

5.最后缝合上腹部切口,并放置引流管以方便术后引流。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变化。

手术记录: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

手术记录: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

手术记录: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52岁,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入院。

胆道造影及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

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胆肠吻合术。

首先,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然后,对胆总管进行整形,将胆肠进行吻合。

麻醉方式:
本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手术经过: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腹部作切口,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

在取石过程中,发现结石较大,且数量较多,取出困难。

为避免损伤胆管壁,医生采用碎石器械将大块结石破碎成小块,逐一取出。

然后对胆总管进行整形,使胆肠吻合更加容易。

最后将胆肠进行吻合,缝合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后一般情况较好,次日可以恢复肠道蠕动和进食;
2.在医师的指导下早期活动和预防性的抗感染;
3.在1~3周后需要循序渐进的运动,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术后1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肝功、血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
5.术后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
6.如果有黄疸、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姓名:***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病室[病室],床号[床号]。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术前诊断:1.术中诊断: 1.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保护切口,断扎肝圆韧带,探查见:肝、胃、小肠未见占位,肝脏质地、色泽正常,胆囊13X5 X4cm大小,内触及1枚小结石,胆囊水肿,胆囊三角处炎性粘连。

1.胆囊切除:于近肝缘切开胆囊浆肌层,将胆囊自胆囊床完整分离,胆囊床与肝脏间多发交通血管,分别离断、缝扎,至胆囊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予切断、结扎,胆囊管近端缝合加强,胆囊移去留病理。

2.胆总管切开:探查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达2.0cm,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于胆总管前壁作二牵引线,针穿抽出胆汁证实后切开胆总管长约1.5cm,见壁厚约2mm,远端取出质硬结石1枚,直径0.7cm,黑色质硬,考虑为胆囊内结石挤压入胆总管,胆道取石钳探查左右肝内胆管未取出结石,胆总管取出多发黄色泥沙样结石及粘稠黄白色脓样胆汁,应用8#尿管冲洗胆总管下段。

3.26号T型管置入胆总管内,4-0可吸收线连续缝闭胆总管切口,注射生理盐水检查无漏出。

于Winslow孔处置一引流管(体内长约15cm),右上腹另戳口引出固定,T型管于切口上方另戳口引出固定(体内长约13cm)。

4.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胆囊床置止血纱布及生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不多,术后至外ICU,清醒后回病房,抗感染、止血、补液等处理。

手术记录姓名:***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记录者:[记录者]日期:[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性别:男年龄:76岁病区:外科病区
手术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 2.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3.肝囊肿
术中诊断:1.胆总管结石 2.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3.肠粘连 4.肝硬化 5.肝囊肿
手术名称:肠粘连松解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
手术者:助手:手术护士:
麻醉方法:全麻麻醉者:巡回护士:
手术体位:仰卧位切口部位:右肋下缘输血量:无术中用药:详见麻醉单
手术经过: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区。

取右侧肋缘下弧形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

见网膜与肝脏胆囊十二指肠粘连,钝锐性分离粘连后探查腹腔可见:肝脏表面呈暗红色,可见硬化未见明显结节。

发现胆囊有扩张,扪及囊内有多颗结石。

将十二指肠向前下翻转,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向左解剖分离,暴露出胆总管及肝门。

见胆总管外径2cm,探查胆总管下段结石有约1.0x0.8cm结石。

探查胰脾胃肠未见异常。

决定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

以卵圆钳牵引胆囊浆膜,文氏孔处塞一沙布。

距胆总管0.5CM处切断并结扎胆囊管。

于后方分离胆囊动脉并切断结扎。

顺逆时针氏分离胆囊并完整切除取出,胆囊床电刀彻底止血。

用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用4#丝线做牵引,切开胆总管前壁长约3CM,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

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匙于胆总管取出一颗坚硬褐色结石大小1x0.8cm大小。

向上、下分别探查胆总管,注入水后观察开闭蠕动良好,未见明显狭窄及肿瘤压迫。

1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未见结石冲出。

16#导尿管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未见残留结石冲出。

探查左右肝管及胆总管下段通畅,置22#“T"管,T管放置妥当后,对T管两侧的胆总管壁以3-0可吸收线缝合胆总管壁全层。

胆管缝合后,反复以20ML生理盐水经T管注入胆管内,无水漏出。

络合碘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及吸净,无菌纱布擦干。

于文氏孔放置已引流管经右侧腹部戳一孔引出接无菌引流袋并固定。

T管经右侧腹部另戳一孔引出接无菌袋并
固定。

确认无出血,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切口。

无菌纱布包扎,标本送病人家属过目后送病检,术毕。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未输血。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

拔管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