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修订)

中华⼈民共和国种⼦法(2015修订)⽂号:中华⼈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颁布⽇期:2015-11-04执⾏⽇期:2016-01-01时效性:已修订效⼒级别:法律⽬录第⼀章总则第⼆章种质资源保护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第四章新品种保护第五章种⼦⽣产经营第六章种⼦监督管理第七章种⼦进出⼝和对外合作第⼋章扶持措施第九章法律责任第⼗章附则《中华⼈民共和国种⼦法》已由中华⼈民共和国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5年11⽉4⽇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民共和国种⼦法》公布,⾃2016年1⽉1⽇起施⾏。
中华⼈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5年11⽉4⽇中华⼈民共和国种⼦法(2000年7⽉8⽇第九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28⽇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民共和国种⼦法〉的决定》第⼀次修正根据2013年6⽉29⽇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等⼗⼆部法律的决定》第⼆次修正 2015年11⽉4⽇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第⼀章总则第⼀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产经营和管理⾏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种⼦⽣产经营者、使⽤者的合法权益,提⾼种⼦质量,推动种⼦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安全,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条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种⼦⽣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适⽤本法。
本法所称种⼦,是指农作物和林⽊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和林⽊种⼦⼯作;县级以上地⽅⼈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和林⽊种⼦⼯作。
各级⼈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执法和监督,依法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违法⾏为。
组织培养与植物离体种质资源保存

建立于1996年,以离体保 存濒危、特有和重要经济 植物资源为目标,共收集 和保存各种植物培养物 500余种3000余份,主要 包括苦苣苔科、蕨类、百 合科以及其他观赏植物、 经济植物和工程植物等。
三、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植物资源应用案例
案例1:野外绝灭物种焰苞唇柱苣苔的抢救性保护
• 焰苞唇柱苣苔Chirita spadiciformis是王文采1985年根据栽培植株压制的 标本发表的苦苣苔科新种,特产于中国广西大明山,具有独特的佛焰苞, 在分类学、生态学、园艺学上有重要意义。 • 1992年迁地保护的活植株全部死亡。从1981-2009年间,经过多次广西 大明山资源调查,没有第二次采集和引种记录,初步认定已经野外灭绝。 • 目前仅剩中科院植物所通过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
• 保存植物离体材料844种,9132份 • 保存DNA材料1311种12155份
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特有种,珍稀濒危物种,甚至有野外灭绝物种
兰科植物的系统性和抢救性收集, 共收集200余种428份
弥勒苣苔 已灭绝中国特有种
中国科学院野生生物资源库
植物离体库
• 原称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下设11个库,在中国生物多 样性的保藏、研究和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菌种库、细胞库、病 毒库、淡水藻库、海水藻库、动物细胞库、中华民族细胞库、疫病样 品库、植物离体库、热带植物种质库、信息库等。
1996/ 98
2000
2002
2003
2004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02
---
80
80
80
80
80
80
种质资源保存

种质保存的方式:
原地保存 异地保 存
原地保存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 原地保存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天然公园来实现种 质保存的目的; 质保存的目的; 异地保存则通过建立植物园、种质资源圃、 异地保存则通过建立植物园、种质资源圃、种子库以及 离体保存等方法来实现。 等方法来实现。
离体保存的意义:
超 低 温 库
马铃薯限制生长离体试管苗保存技术
(一)试管苗培 养 (二)延长试管 苗保存期 1.培养基中 培养基中 添加脱落酸 和甘露醇 2.用塑料薄 用塑料薄 膜封闭试管 口 3.加入适当 加入适当 多量的培养 基
相关阅读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离体保存方法: 离体保存方法: 低温保存 超低温保存 生长抑制剂保存
项目介绍
种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种质资源即为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 植物种质资源即为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又称 即为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 遗传资源或品种资源,包括栽培, 遗传资源或品种资源,包括栽培,野生及人工创造的各种 植物的品种或品系。 植物的品种或品系。 种质资源保存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 种质资源保存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 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 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再培养法
(5)再培养 )
指将已解冻的材料重新置于培养基上使其恢复生长 的过程。 的过程。再培养是检验冷冻保存效果或确定保存方 法是否合适的最根本方法。 法是否合适的最根本方法。
组织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
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
第四章新品种保护
第五章种子生产经营
第六章种子监督管理
第七章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
第八章扶持措施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法。
1。
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体之一,它们不仅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食物、药物等生活必需品,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提供氧气等环境服务。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开发,越来越多的植物物种变得濒临灭绝,这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利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一、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包括保存和收集自然生态中的植物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制定植物保护法规和实施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植物种质资源。
1.保存和收集自然生态中的植物资源保存和收集自然生态中的植物资源是通过采取不同的生态保护措施,维护植物栖息地,保存合适的生长环境,以及规范化采收和贮藏等行为来保护植物资源。
这些行为可以保障植物资源的保护,并为未来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2.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是用来记录、管理和保存植物种质资源信息的,包括植物的形态、生态和分布等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被用于未来的植物研究、保护和利用,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利用新的植物资源。
3.制定植物保护法规制定植物保护法规是为了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保护植物的栖息地和维持生态环境。
这些法规可以通过限制开发、采伐和物种入侵等手段,来保护植物和维护生态环境。
遵守这些法规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理解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并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4.实施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实施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是维护植物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所在。
在这里,种质资源保护的措施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外部措施包括对外部滋扰的限制和生态环境的维护等,而内部措施包括保护植物种群、加强科学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基地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植物资源的保存及利用能力,然而作为人类,我们要认识到,效果需要逐渐提升,保护的效益需要在几个世纪以后才能体现出来。
二、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发挥植物的最大潜力,利用现存的和新的植物资源来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需求。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农作物的遗传信息和多样性。
保护、保存和开发这些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保存和开发利用它们。
首先,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对于确保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
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是它们在适应不同环境和抵抗病害方面的关键特征。
种质资源保存可以通过保存种子、胚胎和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以确保在不同的环境变化和病虫害侵袭下,仍然能够保持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此外,保存种质资源还可以避免部分作物品种的灭绝和遗失,确保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和农业研究机构可以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有益基因进行育种,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适应力强和高产量的新品种。
这对于提高全球农作物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有效地保存和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
这些法律和法规可以确保农民和农业研究者的权益,防止非法获取和使用种质资源。
其次,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保存和管理机构至关重要。
这些机构可以负责收集、保存和管理种质资源,并提供给研究者和农民使用。
此外,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支持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创新。
农业研究机构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挖掘和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有益基因。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来加速新品种的培育和筛选过程。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并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利用。
在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性。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二章 种质离体保存

• B.慢速冷冻法:
• 适用于含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这 种细胞含水量高,在慢速降温过程中, 可以使细胞内的水有充足的时间不断地 渗到细胞外结冰而避免在细胞内结冰。
• 将植物材料以0.1—10℃/min的降温 速度从0℃降到-100℃左右,而后立即浸 入液氮罐中或以同样的速度连续降温至196℃。
• C.2步冷冻法:
第十二章 种质离体保存
种质保存
主要内容
超低温保存
低温保存
• 种质是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 子代的遗传物质。
•
种质保存(germ plasm conservation):指
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来保存种质资源,
使个体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保存其遗传完整性
(genetic integrity),有高的活力(vigor),能
• 玻璃化法采用高浓度的复合玻璃化 保护剂脱水样品,减轻了两步法保存
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和溶液效应;而包
埋脱水法采用高浓度蔗糖预处理样品, 避免二甲基亚砜和甘油的化学毒性。
• 蔗糖可能是通过水替代作用保护质 膜完整性和蛋白质构型。其目的是提 高胞质浓度,即使样品获得高的抗冻 力和抗脱水力,有不至于引起样品太 多的高渗损伤,促进降温过程中玻璃上更稳定; • C.更快的营养繁殖方式; • D.产生无病植株; • E.细胞培养物一般需要控制冷冻速度,而分
生组织则可经受突然的冷冻。
2)幼胚及胚状体
• A.顽拗型种子由于对温度及湿度极其敏感,常导 致胚的退化,因而无法长期保存。而通过分离出 胚或片段进行低温保存,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 途径。
• 5)长期贮存去病毒的种质;
• 6)防止种质衰老;
• 7)延长花粉寿命,解决不同开花期和 异地植物杂交上的困难;
叙述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叙述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树木种质资源是指树种及其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利用树木种质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存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首先,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建立树木种质资源库。
这种资源库一般采用常温或低温条件,将种子或植物体进行冷冻保存。
具体来说,首先收集多样性较高的树木种子或植物体,并鉴定它们的遗传特征。
然后,将这些种子或植物体进行分离和储存。
在分离储存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进行幼苗培养和扩增,以增加存储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分析,以保证储存物种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其次,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建立活体树木保护区。
这种保护区一般采用露天或温室的方式,通过种植和管理树木来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
具体来说,首先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然后选择多样性较高的树木种植在该地。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外来物种和病虫害的传播,以保证树木种质资源的纯度和品质。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方法还包括人工遗传改良和基因保护。
人工遗传改良一般采用杂交和选择的方式,通过人工干预和选择优秀的遗传特征,来提高树木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来说,通过交配和杂交,可以将不同树木的遗传特征进行组合和重组,以获得更好的遗传性状。
同时,通过选择和后代分离,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个体,并进行繁殖和推广。
基因保护一般采用基因库和基因库的方式,通过提取和保存树木的DNA样本,来保存树木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多样性。
综上所述,保护树木种质资源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之一、通过建立树木种质资源库、建立活体树木保护区、人工遗传改良和基因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可以有效地保存树木种质资源,促进树木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1
蔗糖
2-3%
10%
甘露醇
不易为培养物所吸收,效果更佳
此方法最早在木薯和马铃薯上应用
a
12
5.适宜的光照强度 光因子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调节
光照强度以达到最佳的保存效果也是种质保存经常使用的方法 之一。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培养材料由于光合作用弱,生长缓 慢而利于保存。 6.培养基的营养控制
植物生长发育依赖外界养分的供给,如果养分供应不足, 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因此采用降低培养基中的养分水平 也可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达到保存的目的。
a
13
7.合适的包扎物 试管的包扎物也对保存材料的生长有影响,主要表现在不
同的封口材料对试管中气体成分及其含量等的变化,培养基的 风干、污染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包扎物对 保存效果的影响很大。铝箔封口保存效果最佳,保持湿度效果 好,还可以防止污染,而使用棉塞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污染;使用 橡皮塞容易造成缺氧,使材料死亡。
此方法始于80年代在烟草上的研究
可利用的氧降低到60%,在6周内,培 养物生长减少60%-80%
a
10
4. 提高培养基渗透压 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可抑制培养材料的生长。最常用的
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醇等。这类化合物是惰性物质, 不易被外植体吸收,抑制外植体生长的作用持久。其作用机理 是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势负值,造成水分逆境,降低细胞扩大生 长所必需的膨压,使细胞吸水困难,减弱新陈代谢,延缓细胞 生长,同时细胞壁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生长受阻,减少了养分 消耗。
a
21
⑴低温锻炼:可以激活植物体内的抗寒机制,如提高膜磷酸脂的不 饱和程度,诱导抗冻蛋白的产生等,进而提高冷冻后的成活率。
⑵继代培养:处于有丝分裂前后的细胞抗冻能力强,处于该时期 的细胞超低温保存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⑶预培养:在预培养基中加入冷冻保护剂或诱导抗寒力的物质, 如蔗糖、山梨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DMSO)、脱落 酸(ABA)等,以提高材料的存活率。
a
14
高K和IAA
Meristem
12小时光照和20 ° C
每年材料继代 培养一次,保 9 ° C
存15年
a
Knop培养基: 无IAA,低K
切成带叶茎段
新鲜培养基20 ° C
15
第二节 超低温保存 通常将-80℃以下的温度称为超低温。超低温冷冻保存一
般以液氮为冷源,使温度维持在-196℃。生物材料在如此低温 下,活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和生长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处于“生 机停顿”状态,因而可使植物材料在该温度下不会发生遗传性 状的改变,但细胞活力和形态发生的潜能可保存。
a
7
2. 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物质 常规组织培养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以促
进外植体的生长和发育。而试管苗种质保存添加的则是生长延 缓剂或生长抑制剂来抑制保存材料的生长,延长其继代周期。 离体保存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有ABA、CCC、PP333、B9、MH等。 3. 降低培养环境中的氧气浓度 通过降低培养材料周围的大气压力或含量来保存植物组织培 养材料,
第十二章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a
1
为什么要进行种质资源保存? 在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不断的继代培养 会引起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细胞的全能性丧失, 也可能丢失一些宝贵的特殊性状;
a
2
一些观赏植物珍贵、稀有的物种以及具有抗虫、 抗病、抗毒、抗不良环境潜能的地方栽培品种已经灭绝 或濒于绝种。此外,随着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高产品 种单一化现象日益明显,植物遗传基础也越来越狭窄。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课题。
培养
活力测定
a
化冻
19
超低温保存的基本操作程序 1. 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基因型、抗冻性、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
对保存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超低温保存前,材料的选 择十分重要。
a
20
一般来说,体积小、细胞质稠密、无液泡、薄壁的小分生细 胞的存活率高于含大量液泡的大细胞;茎尖生长点、愈伤组织等培 养物,解冻后只有具有上述特征的细胞才能存活。 而较大的植物 材料,如茎尖、胚或试管苗等,由于高度液泡化的细胞易受损伤, 冷冻后只有分生细胞能够重新生长。
a
5
第一节 缓慢生长保存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抑制保存材料生长,实现延长继代时
间,减少操作和节省劳力的保存方法。影响离体保存的因素有保存 时的光照、温度、湿度、季节变化,培养基中生长调节物质,种质 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类型等,可以根据具体材料采取不同的方法 来延缓其生长。适合于短期保存方法。
最大优点是使保存材料维持不断生长, 取出部分材料进行 鉴定或用于育种之后, 其不足部分可由余下的材料补充。
a
6
1.降低培养温度 降低培养温度是植物组织培养物缓慢生长保存最常用的
方法。在4℃的黑暗条件下离体培养的草莓品种的茎培养物保持 其生活力长达6年之久, 期间只需每几个月加入新鲜的培养液。 葡萄和草莓茎尖培养物分别在9℃和4℃下连续保存多年, 每年 仅需继代一次。
通常认为,温带植物在0~ 6℃下保存,而热带植物最适 低温为15~20℃。
a
16
避免细胞和组织的染色体数目因长期继代而发生的变化 和离体材料在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退化和病虫侵害, 从而有效、安全地长期保存那些珍贵稀有的种质。
同时,它还有利于国际间进行种质交换,为遗传育种和 理论研究提供较好的材料。
a
17
a
18
材料的准备 遗传分析
预处理
材料冰浴 加冷冻保护剂
降温冷冻
a
8
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
促进生长
ABA(脱落酸)等是天然的生长抑制剂 原理:
阻碍RNA聚合酶活性,抑制DNA合成
青鲜素(MH)、CCC、B9和PP333(多效唑)等
a
9
降代氧分压,改变培养环境的气体状况,抑制外植体的细 胞生理活动,延缓衰老;方法是在保存的材料上覆盖一层矿物 油(石蜡、硅酮油等)或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分压;
a
3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原位保存
异位保存
自然
保护 区
天然公资园源圃
种子库
种质库
离体保存
a
4
野外保存植物种质资源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资 源, 成本高, 且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
种子库只能保存“正常型”种子, 对于“顽拗 型”、脱水敏感的种子和有性繁殖困难的植物则无能为 力,而且种子库仅能保存基因, 而不能保存特定的基 因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