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A. 《金瓶梅》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D2. 以下哪位文人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A. 袁宏道B. 李贽C. 王阳明D. 黄宗羲答案:A3. “文以载道”是哪位文学家的主张?A. 王安石B. 苏轼C. 欧阳修D. 韩愈答案:D4. “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指的是?A. 《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B.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C.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D.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答案:A5. 下列哪位不是明代的戏曲家?A. 汤显祖B. 李开先C. 孔尚任D. 王实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2.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努尔哈赤3.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蒲松龄4. 清代的“桐城派”以______为代表。
答案:方苞5. 明代的“东林党”是一群以______为首的士大夫。
答案:顾宪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纯真、多情、反叛传统礼教,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深感不满,追求自由和真挚的感情。
2. 简述明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为主,强调个性解放,文学创作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3. 简述清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清代文学继承了明代文学的世俗化特点,同时更加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出现了许多以讽刺、批判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4. 简述“公安派”文学主张。
答案:“公安派”主张文学创作应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挚性,反对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儒林外史》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对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讽刺和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如科举考试的腐败、文人的虚伪和道德沦丧等,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
明清文学史习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史习题及答案明清文学史习题及答案目录第七编明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八编清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九编近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七编明代文学一、基本知识1、明初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刘基和高启。
刘基诗风近于杜甫,高启则近于李白。
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杨士奇、杨荣、杨溥。
3、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他著有《怀麓堂集》。
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和何景明,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5、“吴中四才子”是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
6、“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古代文学——明清文学史试卷

明清文学史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金圣叹删改的《水浒传》是回。
南宋时讲述取经故事的说经话本是。
2.《水浒传》中扈三娘的配偶是。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塾师名叫。
3.现存《金瓶梅》的最早版本是年间的《金瓶梅词话》。
它称是其作者,但我们还不知道他是何人。
“劝农”是哪部戏剧作品中的情节。
4.明代第一部以昆腔演唱的传奇作品是。
5.匡超人是中的人物形象。
雷海青是中的人物形象。
6.“虽云长篇,形同短制”,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对这部小说结构的概括。
7.《桃花扇》中,描写了李香君痛斥阉党的是这一出。
《聊斋志异》中能嗅出文章好坏的瞎和尚出自。
8.明代以“独抒性灵”为主张的诗文流派是,清代诗歌性灵派的代表人物是。
9.继《聊斋志异》后,较有名的文言小说还有纪昀的。
自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曲作品是。
10.《红楼梦》的成书史上,曾出现的书名还有和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归有光是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A、唐宋派B、阳羡派C、竟陵派D、公安派2.下列哪位作家属于明代“前七子”诗文流派()。
A、李梦阳B、王世贞C、李攀龙D、翁方纲3.“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A、刘备与曹操B、刘备与袁绍C、曹操与孙权D、刘备与诸葛亮4.下面哪位人物是《聊斋志异》中的“恶妇”形象()。
A、薛素姐B、江城C、潘巧云D、青凤5.《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6.被鲁迅先生称为“以小说见才学者”的是()。
A、《镜花缘》B、《醒世姻缘传》C、《儒林外史》D、《阅微草堂笔记》7.最早提出并运用故事演进及母题生长来研究古代章回小说的是()。
A、鲁迅B、王国维C、郑振铎D、胡适8.清代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他的诗论大抵出于()的理论主张。
A、袁宏道B、严羽C、袁枚D、刘勰9.诗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的作者是()。
A、袁宏道B、郑燮C、袁枚D、王士祯10.下列哪位是广东诗人()。
明清小说试题及答案

明清小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施耐庵B. 罗贯中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C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明清小说?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金瓶梅》D. 《山海经》答案:D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A. 如意金箍棒B. 九齿钉耙C. 降妖宝杖D. 乾坤圈答案:A二、填空题4. 明清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________。
答案:《红楼梦》5. 《金瓶梅》是明代小说,其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兰陵笑笑生三、简答题6.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
答案:贾宝玉与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是表兄妹的关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感深厚。
林黛玉聪明、机智、多愁善感,而贾宝玉则多情而又反叛。
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之一。
7.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被称为“及时雨”?答案:宋江在《水浒传》中因其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的性格,经常在他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因此得到了“及时雨”的绰号,象征着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
四、论述题8.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勤勉、智谋和谦逊著称。
诸葛亮的形象深深影响了后世,成为了智慧和忠诚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智。
他的形象也被广泛地运用在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之一。
五、阅读理解9. 阅读以下《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作一枚虫儿,十分轻巧,细长如针,钻入铁扇公主的绣花鞋里。
”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要变成一枚虫儿钻入铁扇公主的绣花鞋里?答案: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虫儿钻入铁扇公主的绣花鞋里是为了接近铁扇公主,从而能够借用她的芭蕉扇来扇灭火焰山的火,以便唐僧师徒能够继续西行取经。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 考试样题(含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考试样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杂剧《四声猿》的作者是。
2、《》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3、《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派的代表人物。
4、《陶庵梦忆》的作者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5、《桃花扇》传奇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南明历史。
6、“格调派”的代表人物是。
7、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和。
8、《圆圆曲》的作者是。
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
10、“四大谴责小说”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孽海花》。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公安派2、“三言”3、“一人永占”4、浙西词派5、程乙本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2、结合作品谈谈《牡丹亭》剧本中杜丽娘形象的塑造特点。
3、简述《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一、填空:1、徐渭2、《金瓶梅》3、唐宋派、归有光4、张岱5、李香君、侯方域6、沈德潜7、方苞、刘大櫆、姚鼐8、吴伟业9、纪昀10、《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二、名词解释1、明代,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因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性灵说。
2、《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明代,冯梦龙编著,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3、指《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部传奇,明末清初苏州派作家李玉的代表作。
4、清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为开创者,推尊词体,崇尚醇雅,效法姜夔、张炎。
5、《红》版本之一。
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完整故事,以木活字排印,通称“程甲本”。
第二年修订后重新排印,称“程乙本”。
结束《红楼梦》的传抄时代。
三、论述题(要点)(一)不是孤立地写战争的厮杀,而是注意表现战争的前因后果,写出全貌。
取材于史书,更进行大量虚构。
张弛有致。
(二)为梦而死。
才华与束缚。
抓住人物身份,表现被压抑的情怀。
发挥诗词传统,借景物写内心,含蓄、优美。
明清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答案:C2. 明朝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牡丹亭》B.《西厢记》C.《长生殿》D.《桃花扇》答案:A3. 清朝文学中,被誉为“清词三大家”的是?A. 袁枚、赵翼、张问陶B. 袁枚、赵翼、蒋士铨C. 袁枚、赵翼、朱彝尊D. 袁枚、赵翼、陈维崧答案:C4. 明朝的“四大奇书”指的是以下哪四部作品?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B.《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答案:B5. 清朝文学中,以讽刺手法著称的小说是?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答案:B6. 明朝文学中,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的著名小说是?A.《金瓶梅》B.《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答案:A7. 清朝文学中,以描写鬼怪故事为主的著名小说是?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答案:A8. 明朝文学中,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著名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B9. 清朝文学中,以描写官场黑暗为题材的著名小说是?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答案:C10. 明朝文学中,以描写神话故事为主的著名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明朝的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答案:袁宏道2. 清朝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答案:方苞3.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小说?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金瓶梅》答案:C3. 明清时期,被誉为“戏曲之祖”的剧作家是?A. 关汉卿B. 王实甫C. 汤显祖D. 洪昇答案:C二、填空题4. 明代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汤显祖5.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作家________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答案:蒲松龄三、简答题6.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的主要艺术特色包括: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独特的叙事结构。
7. 明清时期,戏曲文学有哪些发展特点?答案:明清时期戏曲文学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题材的多样化,形式的创新,语言的通俗化,以及表演艺术的专业化。
四、论述题8.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具有复杂性,既有忠义之心,又有妥协之态。
在作品中,宋江起到了团结梁山好汉、领导起义军、最终接受招安等多重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
9. 分析明清小说与戏曲的相互影响。
答案:明清小说与戏曲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
一方面,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常常被戏曲所借鉴和改编,丰富了戏曲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戏曲的表演艺术和语言风格也对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小说在叙事和描写上更加生动和形象。
五、材料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清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反映的社会观念。
材料:《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描写。
答案:明清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多样性,既有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也有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她的形象既体现了女性的柔弱和敏感,又展现了独立思考和追求个性的现代意识。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复杂看法,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四部分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三部分明清文学试题题库一、填空1.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
2.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散文。
4.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
5.明初“吴中四杰”中,以、的诗成就最高。
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
7.“青丘子”是的自号。
8.“袁白燕”指明初诗人。
9.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
10.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
11.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
12.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
13.“前七子”以、为首;“后七子”以、王世贞为代表。
14.明中叶《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
15.归有光的文集是《》。
16.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
17.“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18.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19.“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兄弟。
20.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
21.公安派诗歌理论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
22.竟陵派诗人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
23.“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
24.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25.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
26.明末复社最主要的领袖是,其散文的代表作是《》。
27.大抵论明诗者,都推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28.明末小品文《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
29.《三国演义》今存最早的刊本的书名是。
30.最早径称书名为《三国演义》的修订评点者是、。
31.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历史演义小说还有《》。
32.《水浒传》初刻全名《》。
33.《水浒传》今存最早的刊本是。
34.宋江入主梁山后,将聚义厅改为。
35.受《水浒传》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英雄传奇小说还有《》。
36.《西游记》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作者是。
37.《西游记》今见最早的刊本是。
38.《西游记》影响下产生的续补之作有《》、《》等。
39.受《西游记》的影响,最出名的神魔小说还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三绝”,分别是“奸绝”_________,“义绝”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2、“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________。
3、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四本短戏。
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_________ 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5、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轰动了文坛。
6、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_______派提出了“_______说”,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____”的境界。
7、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_________。
8、袁枚《湖上杂诗》云:“桃花吹落沓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__________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4、桐城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论争的焦点及文学史意义。
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其神韵诗。
四、论述题(共20分)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09-2010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曹操、关羽、智绝。
2、高启。
3、女状元、玉禅师。
4、宝剑记、梁辰鱼、鸣凤记5、剪灯新话。
6、公安、性灵说、钟惺、谭元春、厚。
7、纳兰性德。
8、我到此来迟更好来,想花心比见花深。
9、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明清两代成为全国性大型戏曲。
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2、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
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3、吴伟业字梅村,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被称为“梅村体”。
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
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
“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经典作品有《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鸳湖曲》、《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
4、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魁、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在文学主张上,以方苞的“义法”为基础,刘大魁提出“义理、书卷、经济”的主张,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词章”合一。
在散文创作上,方苞的古文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刘大櫆文章抒发怀才不遇,指摘时弊,以“雄奇恣睢,铿锵绚烂”称胜;姚鼐的古文以韵味胜,文法考究,内容扎实,在桐城派中成就最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
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
(2)前后七子复古活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
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缺乏真情实感,也不难发现一些蹈袭的篇章。
(3)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也给后世文坛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
清代的沈德潜论诗主张从前后七子的文学论点中吸取内容,重新举起复古旗帜。
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如晚明时期公安派“性灵说”说与王世贞“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的看法是有内在联系的。
2、(1)明代南戏的雅化过程中,文人分别从情感、文辞、曲律等方面对南戏进行改造并体现在戏曲创和批评中。
(2)沈璟、吕玉绳曾将《牡丹亭》改编成《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极大不满,“沈汤之争”由此而生,王骥德认为“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两位大家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
沈璟认为“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汤显祖认为“倘使曲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3)吕天成对于对于“沈汤之争”,提出了“倘能守词隐先生之矩,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这是十分公允的评判。
“沈汤之争”直接启发了后来《桃花扇》、《长生殿》的创作,使戏曲的情意、文辞、曲律几者之间都达到高度和谐。
3、(1)《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
《聊斋志异》用诗词表达主题主题歌塑造气氛。
贯穿情节、建构意象的。
(2)《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还在于表现了超俗的、理想化的、幻化变形的人情事理,个中寄寓着诗一般含蓄朦胧、甚至不易捉摸的内蕴。
(3)《聊斋志异》的叙事也吸取了诗尚含蓄蕴藉的特点。
作者虽然用全知的视点,却时而故作含糊,造成扑朔迷离的意味,正可以使读者品味,留得了馀韵。
4、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
其主旨与锤嵘《诗品》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一脉相承,其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以此为宗旨,对清幽淡远、不可凑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特别推崇,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正是其创作的典范。
王士禛的诗歌创作,早年从明七子入手,“中岁逾三唐而事两宋”,晚年又转而宗唐,但是在这三次转变中,提倡“神韵说”是贯穿始终的。
在他的诗作中,风神独绝的神韵诗占了主流,尤其是模山范水、批风抹月的“山水清音”,冲和淡远,风致清新,继承王维、孟浩然一派的家数,含情绵渺而出之纤徐曲折,惨淡经营却不露斧凿痕迹,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代表了其诗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三、论述题(30分)1、题材:《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突破了历史事实的制约,既有英雄人物的故事,也有民间普通人的生活;《金瓶梅》看来是写西门一家的日常琐事,由一家而写及天下国家,描绘了当时的世俗人情,从暴露社会的矛盾走向剖视扭曲的人性;《儒林外史》取材于现实士林,人物原型多为周围的亲友、相识相知者,作者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撷取适当的素材,通过想象虚构,加以典型化,命意在批判科举:《红楼梦》以“公子”与“红妆”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叙写了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
2、结构:《水浒传》是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金瓶梅》是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儒林外史》创造了一种“全书无主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特结构;《红楼梦》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
3、人物塑造:《水浒传》塑造了“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金瓶梅》人物性格具有立体化的特征,善于精雕细刻人物的心理;《儒林外史》所写的人物更切近人的真实面貌,,人物性格也摆脱了类型化,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红楼梦》中人各一面,性格内涵丰富,小说展示出了丰富的人物心灵,善于描写心理矛盾冲突。
中国古代文学E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________。
2、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四本短戏。
3、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_________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4、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轰动了文坛。
5、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_______派提出了“_______说”,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____”的境界。
6、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_________。
7、《》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__________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三、默写陈维崧《醉落魄·咏鹰》(1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焦点及文学史意义。
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神韵诗。
五、论述题(共20分)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E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10-2011年第1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高启。
2、女状元、玉禅师。
3、宝剑记、梁辰鱼、鸣凤记4、剪灯新话。
5、公安、性灵说、钟惺、谭元春、厚。
6、纳兰性德。
7、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明清两代成为全国性大型戏曲。
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2、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
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3、吴伟业字梅村,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被称为“梅村体”。
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
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
“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经典作品有《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鸳湖曲》、《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