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 二 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
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着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着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17.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7.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着()。
元明清文学测试题目

元明清文学测试题目(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归有光是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单选题】(5分)A.唐宋派B.阳羡派C.竟陵派D.公安派正确答案: A2、下列哪位作家属于明代“前七子”诗文流派【单选题】(5分)A.李梦阳B.王世贞C.李攀龙D.翁方纲正确答案: A3、《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单选题】(5分)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正确答案: B4、被鲁迅先生称为“以小说见才学者”的是【单选题】(5分)A.《镜花缘》B.《醒世姻缘传》C.《儒林外史》D.《阅微草堂笔记》正确答案: C5、清初出现了词的中兴,其代表作家有【多选题】A.王世贞B.朱彝尊(5分)C.纳兰性德(5分)D.张惠言正确答案: BC(少选得部分分;错选得0分)6、张岱的文集有【多选题】A.《珂雪斋集》B.《陶庵梦忆》(5分)C.《西湖梦寻》(5分)D.《临春阁》正确答案: BC(少选得部分分;错选得0分)7、明代的散曲被称为明代的“一绝”。
【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8、阳羡派词人推崇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中豪放派的继承者【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A9、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几折【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四(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魏源(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谁编的《警世通言》【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冯梦龙(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2、《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什么派的开创者。
【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桐城(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填空题】(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选取重点;侧重人物;斗智为主;表明倾向;虚构夸张(回答包含答案即可得分)1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填空题】(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以戏言寓诸幻笔;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回答包含答案即可得分)。
元明清文学试题

元明清文学(第一套)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曲包括“杂剧”和“------”。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4、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_________的结合.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刽记》、《浣纱记》和《__________》。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________>>.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三不从”2、“一人永占”3、“吴江派”4、《绿牡丹》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2、《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什么?3、简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1、比较分析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比《三国演义》有何发展?3、试析“‘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正是封建礼教与反封建礼教的对立”的观点。
元明清文学(第二套)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_____.2、《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
2、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________〉改编而写的。
3、<<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4、<<水浒传>>(七十回本)系_______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5、冯梦龙的“三言”是和_《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______》.6、<<风筝误>>的作者是__________.7、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8、“临川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三绝”,分别是“奸绝” _________,“义绝”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2、“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________。
3、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四本短戏。
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_________ 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5、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轰动了文坛。
6、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_______派提出了“_______说”,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____”的境界。
7、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_________。
8、袁枚《湖上杂诗》云:“桃花吹落沓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__________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4、桐城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论争的焦点及文学史意义。
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其神韵诗。
四、论述题(共20分)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09-2010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曹操、关羽、智绝。
2、高启。
3、女状元、玉禅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要点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填空1、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XXX齐名的作家是_________。
4、XXX《高祖还乡》:“一面旗XXX套住个迎霜兔”。
这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XXX《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XXX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XXXB.XXX.XXXD.XXX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A.唐宋派B.竟陵派C.公安派D.茶陵诗派3、XXX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A.《词综》B.《闲情偶寄》C.《剧说》D.《花部农谈》4、在清代词坛上,()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XXXB.XXXC.XXXD.XXX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XXXB.XXXC.XXXD.XXX6.XXX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A.传奇B.南戏C.杂剧D.院本7.《登太白楼》的作者XXX是( )A.宋代人B.元代人C.明代人D.清代人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是( )A.XXXB.XXX.XXXD.XXX9.《席方平》中主持公理的神是( )A.九王B.郡司C.城隍D.冥王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A.XXXB.XXXC.XXXD.XXX三、名词说明。
1散曲2.前七子五、赏析1默写XXX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头脑内容及艺术特色2就XXX的《南XXX谈谈你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不伏老(南吕·一枝花)XXX[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XXX。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代文学的代表体裁是:A. 诗B. 词C. 曲D. 小说答案:C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关汉卿的作品?A.《窦娥冤》B.《赵氏孤儿》C.《西厢记》D.《汉宫秋》答案:C3.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B.《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C.《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金瓶梅》《红楼梦》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答案:A4. 清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镜花缘》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A.《官人》B.《画皮》C.《聂小倩》D.《白蛇传》答案:D6.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明代的?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D7. 明代文学中,以讽刺手法著称的是哪部作品?A.《金瓶梅》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答案:D8. 清代文学中,以“红楼”为背景的作品是: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镜花缘》答案:A9.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元代的?A. 马致远B. 王实甫C. 郑光祖D. 李清照答案:D10. 明代文学中,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是:A. 冯梦龙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作品是元代的?A.《汉宫秋》B.《西厢记》C.《赵氏孤儿》D.《儒林外史》答案:ABC2. 以下哪些作品是明代的?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聊斋志异》答案:ABC3. 以下哪些作品是清代的?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金瓶梅》答案:ABC4. 以下哪些作家是元代的?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D. 曹雪芹答案:ABC5. 以下哪些作品是讽刺文学的?A.《儒林外史》B.《金瓶梅》C.《红楼梦》D.《聊斋志异》答案:A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元明清文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侨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与元代的戏曲作家不同,当时的诗文作家,主要是具有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有些作家本身就是理学家和理学学统中人。
()A:对B:错答案:A2.南戏是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
()A:对B:错答案:A3.杂剧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体制上的缺陷,是导致它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
()A:错B:对答案:B4.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
()A:错B:对答案:B5.散曲究竟兴起于何时,由于缺乏文献,已难以确考。
但它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则是无疑的()A:错B:对答案:B6.作为剧本,下列哪部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A:《单刀会》B:《鲁斋郎》C:《窦娥冤》D:《西厢记》答案:D7.关汉卿剧作的风格泼辣沉雄,这在下列哪一部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A:《窦娥冤》B:《鲁斋郎》C:《望江亭》D:《单刀会》答案:D8.北方戏剧圈的中心在哪儿?()A:东平B:大都C:汴梁D:真定答案:B9.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
其文本大体由哪几个部分构成?()A:正话B:结尾C:入话(头回)D:宾白答案:ABC10.下列哪些是南方籍杂剧作家?()A:沈和B:杨梓C:朱凯D:金仁杰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是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A:对B:错答案:A2.“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A:错B:对答案:B3.《水浒传》在歌颂梁山英雄“全仗忠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A:错B:对答案:B4.明代的科举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做法。
元明清试卷2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题时间:12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元曲可分为_____散曲和杂剧_________。
2. 金圣叹删改的《水浒传》共70回。
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人元稹的《__莺莺传______》。
4.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李东阳。
5.清代戏剧家李渔的理论著作为《闲情寄偶》。
6.明代以“独抒性灵”为主张的诗文流派是公安派,清诗性灵派的代表人物是袁枚。
7.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8.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9.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0.作者自云“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一部戏剧是桃花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对长期流传的王昭君故事进行了加工改造,将画工毛延寿的形象主要改写成了()。
①叛国的逆贼②贪财的小人③狡猾的骗子④欠债的赌徒2、塑造李千金戏剧艺术形象的元杂剧作家是()。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郑光祖3、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套曲《高祖还乡》表达了对帝王的()。
①嘲讽②羡慕③颂扬④惶恐4、高明的《琵琶记》将南戏《赵贞女》中的蔡伯喈改写成了()的形象。
①全忠全孝②负心弃义③慷慨豪爽④勇敢无畏5、“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提倡的口号。
①公安三袁②袁枚③前后七子④沈德潜6、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著名长篇小说是()。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西游记》④《金瓶梅》7、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的明代传奇作品是()。
①《浣纱记》②《宝剑记》③《鸣凤记》④《红梅记》8、明末最著名的小品文作家是()。
①钟惺②谭元春③陈子龙④张岱9、由李玉、毕万后、叶雉斐、朱素臣合编的清代戏剧是()。
①《清忠谱》②《万里圆》③《千钟禄》④《双熊梦》10、晚清()被称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①魏源②黄遵宪③梁启超④章太炎三、判断(每题2分,共10 分)1、《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喜剧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
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
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着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着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
.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17.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
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
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7.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着()。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8.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A.
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
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
A、《窦娥冤》
B、《救风尘》
C、《拜月亭》
D、《西厢记》
E、《单刀会》
2.毛宗岗说“《三国》有三奇”指的是哪三位人物?()
C、关羽 BA、诸葛亮、刘备 E、曹操
D、张飞)。
3.下列属于神魔小说的作品是(、《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A B、《水浒传》 C 、《封神演义》D、《西游记》 E )。
4.以下不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的是(
、《平山冷燕》 C、《镜花缘》A、《好逑传》 B E、《醒世姻缘传》、《玉娇梨》D )。
5.下面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的作品有( B、《桃花扇》 C、《西厢记》A、《梧桐雨》 E、《长恨歌》、《琵琶记》D分)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1.《杨家府演义》是明代文人独创的英雄小说。
2.《水浒传》的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
3.《红楼梦》是我国着名的才子佳人小说。
.汤显祖的《牡丹亭》体现了他的主情的戏曲理论。
4.
5.昆腔就是雅部。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荆、刘、拜、杀”
2.二拍
3.南戏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简述曲的诗体特性。
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
七、论述题(15分)
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科范 2.东海孝妇 3.西厢记诸宫调 4.赏心乐事谁家院5.秋思之祖 6.鲁迅 7.鲁智深 8.玉茗堂四梦9.动物性、人性、神性 10.清平山堂话 11.儒林外史12.红楼梦 13.孔尚任 14.太和正音谱 15.曲律16.清忠谱 17.格调说 18.张惠言 19.梁启超 20.张岱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C 2.C 3.B 4.B
5.C 6.A 7.B 8.A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AE
. ABD 5.DE4. ACE3. ABCE 2.1.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错4.对 5.对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
它们为南戏的代表作。
2.《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其内容大致包括: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爱情题材的新突破;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
《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
3.(1)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
(2)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清官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3)元灭南宋后,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2.(1)陈维崧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往往以豪情抒发悲慨;
(2)朱彝尊师法姜夔、张炎,崇尚醇雅清空,注重词的格律、声韵、技
巧;
(3)纳兰词风格既不豪壮,也非清空,而是哀郁凄婉;艺术表现自然流转,婉丽清新,没有刻意雕琢;善用白描手法。
分)15七、论述题(.
《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
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
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
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
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
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
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
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
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
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
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
菩萨要他们去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
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
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
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
.
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
《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
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的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的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
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它对捆扰在人们头脑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
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的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