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周作文讲评:移步换景写游记(朱建刚)

合集下载

关于游记作文移步换景法

关于游记作文移步换景法

关于游记作文移步换景法运用“移步换景法”时,要注意的是必须以浏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交代清楚。

另外,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写“流水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关于游记移步换景法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定点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

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

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定景换点法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

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

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

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

在描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观察点,以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对景物描写的角度。

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觉得顺序混乱,不知所云。

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

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

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

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移步换景法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其主要表现在:(1)把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台北—嘉义—坐火车进山—阿里山—神木—林区—曲径幽路—看到神木—下山。

(2)进山时抓住林海幽深的特征来写:原始森林广阔无边—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树—无边无际的森林—受巨创后的神木。

这样,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表现了不同时间里多种景物的风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游踪线索一以贯之,来去分明。

因游踪主人翁多是作者自己,所以一般都宜用第一人称。

这样文章以“我”的游程为线索写,不会杂乱。

②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

移步和换景必须保持一致,决不可超越立足点去描绘景物。

也就是说,随着主人公的“移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有怎样的“立足点”,就应当有怎样的“观察对象”。

③要形神兼备。

形,指外部状貌;神,指本质特征。

描写时既不可只求“形”似,也不可有“神”无“形”,形神兼备,似“神”为主,尽量凸现被描写对象的独特性。

因此,“移步换景”就绝不是自然主义的'游踪写景,必须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

④粗细要结合。

粗略的勾勒和细致的描应辨证地统一起来,使人们对被描写的对象既有概括的轮廓印象,又能具体地觉察到景物细部情形,以便对描写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

最新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

最新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

中考游记作文写作指导: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移步换景法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其主要表现在:(1)把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台北—嘉义—坐火车进山—阿里山—神木—林区—曲径幽路—看到神木—下山。

(2)进山时抓住林海幽深的特征来写:原始森林广阔无边—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树—无边无际的森林—受巨创后的神木。

这样,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表现了不同时间里多种景物的风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游踪线索一以贯之,来去分明。

因游踪主人翁多是作者自己,所以一般都宜用第一人称。

这样文章以“我”的游程为线索写,不会杂乱。

②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

移步和换景必须保持一致,决不可超越立足点去描绘景物。

也就是说,随着主人公的“移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有怎样的“立足点”,就应当有怎样的“观察对象”。

③要形神兼备。

形,指外部状貌;神,指本质特征。

描写时既不可只求“形”似,也不可有“神”无“形”,形神兼备,似“神”为主,尽量凸现被描写对象的独特性。

因此,“移步换景”就绝不是自然主义的游踪写景,必须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

④粗细要结合。

粗略的勾勒和细致的描摹应辨证地统一起来,使人们对被描写的对象既有概括的轮廓印象,又能具体地觉察到景物细部情形,以便对描写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

关于游记的高分作文移步换景

关于游记的高分作文移步换景

关于游记的高分作文移步换景大家好,我刚从一趟旅行中回来,想跟你们聊聊“高分移步换景”这个有趣的事儿。

哦,这个“高分移步换景”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那些死板的背诵,而是我在旅行中发现的一种把风景看得更精彩的方法。

事情是这样的,我和几个朋友上周末去了一个叫“花香谷”的地方。

咱们本来以为这就是个简单的公园,结果真是大开眼界!咱们一进门,那叫一个风景如画,简直像进入了童话世界。

可是,风景不就是看一看吗?难道不能再有点新意?于是我们决定,得换个角度看看这儿的风景。

你们知道吗?换个角度,不光能看到不同的风景,还能看到各种有趣的故事和互动呢!我们首先在一片花丛中驻足。

小张抬起头说:“这片花海好像浪漫的海洋啊!”,然后小李调皮地说:“要是能换成海洋风格的衣服就好了,我马上就要扮成海洋生物啦!”说完,他就趴在地上,摆出了一个很“入戏”的姿势。

哈哈,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简直看不下去。

于是,小王决定来个实际的改变,她扛起相机,走到一棵树下,从树的角度拍下了这片花海。

结果,她拍出来的照片比从花丛中拍出来的更有层次感,花朵看起来像是漫山遍野的宝石。

哎,这一招,真的是赚到了!接着,我们来到一座小桥上,桥下是一条潺潺的小溪。

我们开始在桥上来回走动,希望找出点不一样的风景。

小李突然说:“我们能不能把这条小溪当作一个‘舞台’,在这上面表演一段即兴小戏?”哎,这建议一出,大家都开始有些兴奋,虽然没准备什么剧本,但是小张和小王马上就开始即兴表演了一段搞笑的对话,搞得路过的游客们也忍不住笑了。

小溪、桥、还有我们的搞笑演出,这样的“高分移步换景”,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风景的美,还享受了不少欢笑时光。

最后,我们来到一个观景台,这儿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花香谷。

小张突然灵机一动,决定让大家闭上眼睛,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感受一下自然的声音。

结果,大家一闭眼,都进入了“放松模式”,仿佛自己是在一个静谧的世界里。

这种用听觉来体验风景的方式,真的是另一种新奇的感受呢!总结一下,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风景,真的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美好。

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

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

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1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踏过一片茂密的草丛,便看见了清流关,穿过那陈旧而布满灰尘的古关大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候……一进门,便有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消除了城市里的喧嚣,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有几户“隐居”的人家,仍然住着茅草屋,每天放着牛羊,过着原生态的生活。

往前走一走,便看到路左侧和山林之间嵌着一个小湖,没有波浪,湖水清澈,有几只彩蝶在湖上翩翩起舞。

湖里,鱼儿也学着它们转圈呢!休息一会儿,我和爸爸妈妈继续往前走,路上的车辙印清晰可见,我似乎看见了忙碌的人们,推着小车,辛勤的劳动着……穿过一座桥,再走一段路,便走到了头,这里本是一个洞,叫“关洞”,却被人掀开了顶,只看得到一旁的城墙,一摸,满手是灰,咦!空心的!我想了一下,不禁暗自叫绝!原来,这里是可以藏人的,能向外射箭!而且,这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呢!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清流关之旅,闭上眼睛,仿佛又听见了牛羊欢快的叫声,闻见了泥土的芬芳,我沉醉于其中,不忍离去,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

移步换景的作文游记2秋天是那么的美,秋风微微的吹佛着,发出细小的声音,像一个小姑娘弹着琴为我们演奏优美的乐曲。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小鸟在树上休息;叶子落在空中像飞鸟,叶子稀疏落在地上像睡觉;还有那些成片成片落在地上的,就像给大地重新穿上金黄色的新装。

可是松柏就不一样了,它还是那样的苍翠、挺拔,披着绿绿的纱衣,像给人们站岗放哨。

而有一些不是松柏,但是叶子也是青青的,给人们一种幻觉,好象仍处在朦朦胧胧的春天的景物之中。

秋天,田里的稻谷黄澄澄的,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天空是蓝蓝的,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

第十五周作文讲评:移步换景写游记(朱建刚)分解

第十五周作文讲评:移步换景写游记(朱建刚)分解

游黄山
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初二(6)班沈姝杨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游览过美丽的武夷山,五岳之首泰山,却从没有见 如此壮丽的黄山。 太阳还没升起,我便带着睡意起床。由于景区里不让开私家车,我们只好乘着出租车去往黄 山的入口处,让人惊喜的是整个行驶的过程我们亲眼见证了太阳的慢慢升起。车在行,森森 树林往后退,喷薄的朝阳在升腾,难道不是一个奇妙的景致吗? 出租车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绕行,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又来个90度转弯— —让你的心跌宕起伏。虽然出租司机的驾驶技术已经够娴熟,但每当转弯时身子不断左右摇 晃,而我们则必须用手拉住门上的把手才能找到安全的感觉。从车窗往山下望,车窗的左边 便是万丈深渊,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就这样一颗心悬着,过了好一会才到达景区入口。 我们乘上了通往半山腰的缆车。缆车缓缓上升,缆车外的山峰,有的光秃秃的,却山石突 兀,险峻耸立,有的却满山苍翠,雾气蒸腾。缆车越升越高,我的耳朵突然有了轻微耳鸣的 感觉,爸爸告诉我这是海拔的关系,一会儿就没事了。缆车的上方是开了天窗的,一阵阵风 灌入缆车,山下还热气袭人,这儿却凉风习习,甚至稍有寒意。不一会就到达半山腰了。 我们全副武装开始征服这享誉世界的黄山。我们首先到了一处观景台,它比周围的山要凸一 些,站在那儿,一座座青山俊秀奇特,突然一阵云雾飘来,周围的一切都被这层纱缠绕着, 我顿时飘飘欲仙,觉得自己是神仙一般。当它抚摸过我,从我身边擦肩而过时,我感到心旷 神怡。 我们没有像旅行社一样爬几个有名的山峰,而是选择较有突破性的“西海大峡谷”。人们都 说黄山险,这次我终于感受到了。我们拿着地图,根据图标,开始了“西海大峡谷”的游玩。 我们一边小心翼翼的往下攀爬,一边赏景,一边享受着云雾带来的凉爽,好不惬意!一座座 山峰矗立,怪石嶙峋,悬崖陡峭,山石横断。因此在黄山爬山必不可少的就是一根拐杖,它 可以减少你爬山用的力气。我们爬到西海大峡谷谷底,与峰顶上下落差有800米,犹其是接 近谷底时在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上,从上往下看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悬 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等到达谷底时,心情一下子也一落千丈,一颗悬着的终于逐渐 平静,却又盼望着在谷底可以看到潺潺流水,但由于天气特别热,水都干了,便又些失望。 我们歇息了一会儿后,踏上了去山上宾馆的路。我们走在那些嵌在山壁上的石板路上,石板 下即是悬崖,心又宕在半空,只觉得双腿发软。当我走到宾馆时已精疲力竭,脚踝特别酸, 感觉脚似乎不在我身上了。一进房间就扑到床上。 第二天我乘着缆车下了山,但是心却迟迟没有跟上,它留在了那云雾浓稠的黄山。

游记作文结构总分总移步换景

游记作文结构总分总移步换景

游记作文结构总分总移步换景篇一《游故宫》故宫,那可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充满了神秘和古老的气息,一直吸引着我这个对历史有点小好奇的人。

一进去,那高大的红墙就给我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

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宫,每走一步都感觉能踩出一段故事来。

从午门开始,我就开启了这次故宫奇妙游。

沿着中轴线慢慢走,太和殿就在前面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辉。

那太和殿可不得了,我站在殿前的广场上,抬头看,真的是超级壮观。

据说以前皇上就在这里接见大臣、举行大典什么的。

我想象着以前大臣们穿着长长的朝服,在这儿毕恭毕敬地站着,皇上高高在上地坐在龙椅上,那场面肯定特严肃。

我看那殿里摆放的龙椅,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还透着一股威严的感觉呢。

就像有个无形的大人物还坐在上面似的。

再往前走就是中和殿和保和殿了,这一路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那些古建筑的细节,梁上的彩绘、门口的石狮子,每一处都像是个无声的解说员,给我讲述着过去的辉煌。

我还看见有几只麻雀在故宫的房檐上蹦跶,心想它们可真是幸运,能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搭窝。

这时候我就觉得故宫不仅仅是庄严的宫殿,也有生机的一面呢。

在故宫里转着转着,我又来到了后宫。

那些后宫的宫殿看起来就没有前面太和殿那么宏伟霸气了,但却透着一种别样的精致和秀美。

我仿佛能看到后宫那些嫔妃们每天在这方小天地里的各种喜怒哀乐,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那可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啊。

这时候我就想啊,还是现代好,不用争宠,想干啥就干啥。

绕了一大圈,最后从神武门出来了,还忍不住回头望。

故宫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大宝箱,我今天只是轻轻地打开了一点,看到了一小部分故事,但就已经觉得这一趟收获满满。

我满心期待下次再来深挖一下这里面更多的奇妙故事。

篇二《漫步西湖》西湖啊,传说中人间的仙境,我早就想瞅瞅了。

我到湖边的时候,太阳刚刚爬上来,湖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就像西湖盖着一层神秘的纱巾。

我从湖畔的断桥残雪处出发,开始我的西湖漫步之旅。

这断桥,名字倒是挺有诗意,其实看起来就是一座普通的石拱桥,但因为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就让它有了不一样的浪漫色彩。

游踪为线,移步换景

游踪为线,移步换景

妙笔生花游踪为线,移步换景——怎样写游记文夏光清写游记,是作文中比较容易上手的,前提是一定要先具备“游”的经历,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记有两点鲜明的特质:一是有序表达,二是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游记游记,既要有“记”的景物,又要有“游”的感受,最常见、最实用的写作方法就是“游踪为线,移步换景”。

之所以把游踪比作一条线,是因为一处处的景就像一颗颗珍珠,只有用线串起来,才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

这条线,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踪无论是曲是直,都确保了游记的有序,写出来的作文才能让人一目了然。

如四年级的课文《颐和园》,游踪非常清晰:进了颐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我们仿佛和作者游览了一次颐和园,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最后到了哪里,交代得十分清楚,每个地点又是绝佳的观察点,可近观,也可远眺。

3月底,《莫愁》杂志组织孩子到江苏省溧阳进行研学,我的学生也参加了。

有学生问我,该怎么写这篇游记呢?首先还是明晰游踪:“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大门,左前方是水西村李氏祠堂;从光裕堂出来,正对面是史料展览馆;过六角亭,顺阶而下,便是将军书法碑廊。

”清晰的游踪,组成了一篇游记的骨架,作文就有了大致模样。

只要脚不停地走,看到的景就会不断变化。

即使是同一处景,观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会不同。

通俗地说,就是人走景移。

移步怎么移?换些什么景?这是有诀窍的,也是移步换景这一写法的关键所在。

写景,要有选择,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地记录;既然是游,如果少了人,也不行。

学会“舍”:作文内容要学会取舍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要重点写,其余则一笔带过。

这样才能主次分明,主题突出。

首先,选择好位置,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其次,注意合理的观察顺序,如以时空方位变38化为序,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进行观察;再次,选出与众不同、容易打动人的景物进行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欣赏
登上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居高临下,极目远眺, 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岭上 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显得 气势磅礴。我觉得它像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 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地向前奔腾。(杨淼杰) 紧接着,我们来到简仪面前,据说这是由于它结 构简单而得名的,可在我看来,它却是一件华丽 的艺术品。几根负责支撑的柱子上攀着蛟龙,用 来测定方位的四只金属圆盘透着青铜的颜色,在 微微冰冷的空气中形成一幅神秘而幽远的画。 (黄桦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堂小结:
1、要把话说明白,自己懂,也要让别人懂。 2、文章和段落都要有中心。 3、写游记有去也有回。 4、写文章也要有剪辑,要有取舍。不是照相 机。和苏州园林一样,总要使它成为一幅 画。
作业:
根据这堂课所学到的,重新把这次作文改 一改。(可以同学间交换改,最好是自己 改)
咬文嚼字:
一到那儿,鲜明的色彩就充满了我的眼球。 黄色的泥土,橙色的建筑,绿色的植物, 蓝色的湖水,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张诗 蝶) 毛病: 修改:
咬文嚼字
这是一个游乐场,坐落于上海华侨城,它 四面被青葱的树木所围绕。四围带着一条 玛瑙项链,原来是一条湖。(张禛) 毛病: 修改:
雄伟的长城
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初二(6)班 杨淼杰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直向往着目睹它的风姿,今天这个愿望总 算实现了。 汽车行驶了两三个小时,我们已置身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透过玻璃窗眺 望,眼前的景色令我赞叹不已。长城在群山之中蜿蜒起伏,像一条在崇山峻 岭上伏卧的巨龙,时隐时现,正欲腾飞。我还未登上长城,就被它雄伟的气 势深深地吸引住了。 阳光灿烂,游人如织。下了车,我和爸爸妈妈随着人流登上长城。长城上平 坦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驾齐驱。城墙外侧垛口相连,每隔一段路程,便有 一座烽火楼,远远望去,像耸立在山峦上的一支支利剑,直插云天。城楼分 为上下两层,底层用于住宿和存放武器,上层是平台,四周是垛口。我站在 城楼上,观望着八达岭群山。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在这万山丛中,只 有这道关隘通向塞外,过去听说过‘居墉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今天 到了这里,是不是感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我们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居高临下,极目 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长城在叠翠的险峻的山岭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 远方,与碧空相接,更显得气势磅礴。我觉得,它像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 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地向前奔腾。 我爱这雄伟的八达岭长城。
作文讲评
-----移步换景写游记
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朱建刚
榜上有名:
杨淼杰《雄伟的长城》沈姝杨《黄山游记》 金滔《镇江焦山一日游》赵婧《游中华恐龙园》 袁镇涛《夜游黄埔江》 谢鑫蕊《恐龙园游记》 黄桦淼《游紫金山天文台》 张诗蝶《游苏州西山》 王心妤《游海南三亚》 张禛《欢乐谷之行》 张漫晏《昭山记行》 高晓凡《游中华恐龙园》 朱宏泽《九华山游记》吴义飞《无名山游记》 刘静飞《游外滩》
写作要求:
要注意顺序,一般按日程安排或行程先后 来写。用移步换景的方式。 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分自然景观和人文 景观。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 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 详略安排要得当。 语言力求鲜活风趣。
精彩欣赏
一头钻进去,枯藤老树、绿阴匝地,流水湿地,巨树吊桥, 我们仿佛置身于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赵婧) 夜色中的黄埔江,色彩斑斓,船上的游客用相机在拍外滩 上的景色,而岸上的我们则在拍船上的“拍客”。(刘静 飞) 高速公路两边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高高低低、挤挤挨挨。 远处的公路随山势起伏如同一条条墨色的河流在静静流淌。 (张漫晏) 三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海狮正在表演水中顶球、跳圈、 踢踏舞和旋转舞,还有顶球倒走、打篮球等节目,别看它 们长得憨态可掬,可各个身怀绝技、身手不凡。现场掌声 如潮是对它们的表演最好的肯定。犹其是小朋友,个个目 不转睛,就是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再想去其他地方。 了。(张诗蝶)
精彩欣赏
船速很快,沿途都是湿地和沼泽,远方还有一片 片的芦苇丛,几只叫不出名来的鸟在空中飞掠, 盘旋,不时鸣叫几声,清脆响亮。(金滔) 继续往前走,便见一片苍翠的树林,各种鸟儿躲 在枝叶间歌唱。一间小木屋掩藏其中,我们走进 去,才发现小木屋的特别:地面居然是倾斜的, 站在上面感觉到似乎要地震了,房屋要倒了。有 同学故意装作惊吓的样子,大声喊叫着“地震了, 地震了。”逃出屋去。我也随着他们往外逃。 (陈烨婷)
游黄山
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初二(6)班沈姝杨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游览过美丽的武夷山,五岳之首泰山,却从没有见 如此壮丽的黄山。 太阳还没升起,我便带着睡意起床。由于景区里不让开私家车,我们只好乘着出租车去往黄 山的入口处,让人惊喜的是整个行驶的过程我们亲眼见证了太阳的慢慢升起。车在行,森森 树林往后退,喷薄的朝阳在升腾,难道不是一个奇妙的景致吗? 出租车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绕行,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又来个90度转弯— —让你的心跌宕起伏。虽然出租司机的驾驶技术已经够娴熟,但每当转弯时身子不断左右摇 晃,而我们则必须用手拉住门上的把手才能找到安全的感觉。从车窗往山下望,车窗的左边 便是万丈深渊,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就这样一颗心悬着,过了好一会才到达景区入口。 我们乘上了通往半山腰的缆车。缆车缓缓上升,缆车外的山峰,有的光秃秃的,却山石突 兀,险峻耸立,有的却满山苍翠,雾气蒸腾。缆车越升越高,我的耳朵突然有了轻微耳鸣的 感觉,爸爸告诉我这是海拔的关系,一会儿就没事了。缆车的上方是开了天窗的,一阵阵风 灌入缆车,山下还热气袭人,这儿却凉风习习,甚至稍有寒意。不一会就到达半山腰了。 我们全副武装开始征服这享誉世界的黄山。我们首先到了一处观景台,它比周围的山要凸一 些,站在那儿,一座座青山俊秀奇特,突然一阵云雾飘来,周围的一切都被这层纱缠绕着, 我顿时飘飘欲仙,觉得自己是神仙一般。当它抚摸过我,从我身边擦肩而过时,我感到心旷 神怡。 我们没有像旅行社一样爬几个有名的山峰,而是选择较有突破性的“西海大峡谷”。人们都 说黄山险,这次我终于感受到了。我们拿着地图,根据图标,开始了“西海大峡谷”的游玩。 我们一边小心翼翼的往下攀爬,一边赏景,一边享受着云雾带来的凉爽,好不惬意!一座座 山峰矗立,怪石嶙峋,悬崖陡峭,山石横断。因此在黄山爬山必不可少的就是一根拐杖,它 可以减少你爬山用的力气。我们爬到西海大峡谷谷底,与峰顶上下落差有800米,犹其是接 近谷底时在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上,从上往下看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悬 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等到达谷底时,心情一下子也一落千丈,一颗悬着的终于逐渐 平静,却又盼望着在谷底可以看到潺潺流水,但由于天气特别热,水都干了,便又些失望。 我们歇息了一会儿后,踏上了去山上宾馆的路。我们走在那些嵌在山壁上的石板路上,石板 下即是悬崖,心又宕在半空,只觉得双腿发软。当我走到宾馆时已精疲力竭,脚踝特别酸, 感觉脚似乎不在我身上了。一进房间就扑到床上。 第二天我乘着缆车下了山,但是心却迟迟没有跟上,它留在了那云雾浓稠的黄山。
咬文嚼字:
从四面看过去,可以看到四个不同的湖泊, 由水组成的湖,清澈明亮;由高楼组组成 的湖,别有一番风味;由树木组成的湖, 那样生机勃勃;由山组成的湖,绵延不绝, 伸向远方……(黄桦淼) 毛病: 修改:
咬文嚼字:
恐龙园,你知道吗?不会吧!你居然不知道 恐龙园!常州的恐龙园!看来你不是个地 球人!(谢鑫蕊) 毛病: 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