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事故案例2017

合集下载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1)02-湖北省钟祥市金鹰能源“11•11”较大中毒事故 (5)03-浙江林江化工“6•9”爆炸较大事故 (8)04-安徽万华“4•2”较大爆燃事故 (12)05-吉林松原石化“2•17”较大爆炸事故 (15)06-新疆宜化“2•12”较大电石炉喷料灼烫事故 (20)07-河南豫港焦化“4•28”较大爆炸事故 (23)08-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 (26)09-连云港聚鑫生物“12•9”重大爆炸事故 (29)10-湖北大江化工“9•24”较大窒息事故 (33)11-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较大机械伤害事故 (36)12-山东日科“12•19”较大火灾事故 (40)13-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43)14-江西之江化工“7•2”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47)15-大连西太石化“11•18”中毒事故 (51)16-新疆宜化“7•26”较大燃爆事故 (55)17-山东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59)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2017年1月3日8时50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一、事故单位及生产工艺情况华邦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占地68.27 亩,总资产5360万元,现有员工200 人,主要产品包括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DP-3)、三苯基氯甲烷、潘生丁二氯物(DDH)等医药中间体,所有产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其生产过程涉及加氢、氧化、磺化、胺化、硝化、重氮化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甲苯、乙酸乙酯、液氨、氢气、乙炔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回收。

事故发生在C4 车间生产DDH的环合反应釜。

静电事故案例剖析

静电事故案例剖析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

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

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

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

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

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

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

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

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

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

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

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

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简介: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可能引发危险。

当积累的静电释放时,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鞋底摩擦起火在一个化学工厂的车间里,一名操作员穿着塑料鞋底与地面进行长时间的走动。

由于地面是绝缘材料,摩擦所生成的大量正负电荷无法及时补偿,导致了严重的静电聚集。

最终,在一个可燃气体泄漏并蔓延到该区域时,车间内爆炸并引发大火。

经过调查分析后得知,这起事故是由于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静电积聚:由于操作员长时间穿着塑料鞋底与绝缘材料地面接触,使得正负电荷不能及时相互补偿,导致静电积聚。

2. 可燃气体泄漏:车间内的可燃气体泄漏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 使用导电鞋底: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使用导电鞋底以便及时释放掉积累的静电荷。

2. 接地保护:对于绝缘材料地面的区域,应加强接地装置以确保正负电荷能够快速补偿。

案例二:输送带摩擦点起火一个物流仓库的自动化输送线上运行着长时间服务生命不长的输送带。

由于过度摩擦,在某个节点处起火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仓库。

经调查发现,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未注意设备维护与排查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输送带老化: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物品摩擦,输送带表面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静电。

2. 点状摩擦:由于某个节点处存在异常物品或损坏部分,使得输送带局部更容易产生静电。

防范措施:1. 定期检查:对于自动化输送线及其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的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

2. 清洁通风:当物品与输送带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因此要加强仓库内的清洁工作以降低灰尘积累,并保持良好通风。

案例三:起重机吊杆引发火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起重机操作员使用一个未经维护的金属吊杆进行物流作业。

由于吊杆与货物长时间接触并摩擦,在某个瞬间放下时产生大量静电并点燃可燃气体。

静电事故案例及预防

静电事故案例及预防

经济损失

由于风向原因以及消防抢救及时、有效, V0103号储罐、该储罐区南侧的20个储存化 工原料的小储罐等到了有效的隔离,未发 生爆炸,但罐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事 故大火持续将近4个小时,造成了重大的经 济损失(仅原料一项初步估算就在600万以 上)
爆炸原因初步认定

经事故联合调查组和化工专家组初步 认定,19日浙江卫星化工有限公司储罐 区V0104号储罐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在用泵向该罐内输送丙烯酸乙酯过程中产 生并积聚静电,引爆罐内混合性气体,并 形成火灾。
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1.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 准用压缩空气调合搅拌。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 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 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 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4.不准从罐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 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装油品。
1.3事故后果
受伤的员工 事故导致该员工左手臂,左躯 干上身侧 29%Ⅱ度烧伤 ,损失 工作日250日,经济损失26万元。
过滤网
2.1静电事故

2006年8月2日,永 和区某危险化学品 生产企业发生一起 地下溶剂罐在车间 的管道出口静电起 火的事故。自动喷 淋系统立即自动启 动,起火后一分钟 即被完全扑灭。
5.1当第二桶倾入时爆炸
5.2事故经过

当被溶剂(含约20%二异丁烯)湿润的 产品,由一金属容器经一金属漏斗及一长 3.5米的金属投料管,投入一耙式干燥器 (耙在缓缓转动)。金属容器、干燥器及 其上面的金属漏斗、金属投料管均接地。 当第二桶被倾入漏斗时,突然发生爆炸, 火焰从投料口向外喷射而出。

2017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

2017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

目录目录 (1)2011年度安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 (3)一、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16)二、忽视安全隐患,一人中毒死亡 (20)三、未实施安全保护措施,中毒致一死一伤 (23)四、违章指挥,致一人受伤死亡 (26)五、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31)六、违规操作,致两人死亡 (36)七、违规操作,致两人死亡 (40)八、未观察设备运转情况,致一人死亡 (44)九、违章检修电源线,一人触电身亡 (46)十、高温气体喷溅,致一人死亡 (48)十一、高压电电击后坠落,一人死亡 (50)十二、铁水外流,致12死1伤 (52)十三、危险区域作业,一人死亡 (57)十四、机械伤害,一人死亡 (60)十五、擅自进入密闭空间,一人死亡 (61)一、手臂伸入皮带尾轮,致右臂截肢 (64)二、活塞杆弹出,致头部受伤 (68)三、其它伤害,一人颅骨骨折 (72)四、盖板断裂,致高处坠落摔伤 (73)五、物体打击,一人颅底骨折 (76)六、违规操作,致手指截肢 (77)“7.28”煤气中毒事故的通报 (82)有限责任公司“2•20”喷爆重大事故的通报 (86)煤气中毒较大事故的通报 (89)2011年度安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基本情况截止至2012年,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共有38家会员单位报送了企业2011年度安全生产统计数据。

从填报的统计数据来看,成员单位的铁产量超过28037.4万吨,钢产量超过29197.35万吨,钢铁产量仍在增长,安全生产形势未有大的起伏。

伤亡总人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都比2010年明显下降。

38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463起,其中死亡事故35起,重伤事故18起,轻伤事故410起;伤亡人数483人,其中死亡48人,重伤18人,轻伤417人;38家企业的平均千人死亡率0.043,千人重伤率0.016.,千人负伤率0.428。

报送的38家会员单位中,2011年有21家成员单位实现了工亡为零,分别是:鄂城钢有限公司、唐山钢铁有限公司、宣化钢铁有限公司、承德钢铁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和电力设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依赖于电力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尽管电力技术和安全标准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电流依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损伤或者伤害,从而带来生命危险或者身体伤害。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16个触电事故案例及其分析,以此提高大家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1:电气工人工作时触电身亡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事件。

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市,一名电器维修工人在工作时触电身亡。

死者名叫彼得·佩尔蒂耶,当时他正在一个大楼的电气室工作,准备重新恢复供电。

据报道,佩尔蒂耶在较高电压下工作,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项事件显示出了电气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标准。

另外,该事件也强调了地质和其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工人在工作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他们会面临生命威胁。

事件2:电梯电击事故导致22人中毒在中国,电梯电击事故已经越来越常见。

2018年12月,一家万达广场就出现了一起电梯触电事故。

当时,22人进入该电梯,发现电梯已经停电,他们试图打开电梯门寻求救援。

当电梯门被推开时,22人同时触电,并且因为电击而失去意识。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这些人送往附近的医院。

随后,消息爆出,这些人中有13人因触电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中5人受伤较重。

事实上,许多电梯电击事件都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不合规的维护而导致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电梯的安全标识和说明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电梯和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3:校园变电站触电导致一名中学生死亡2019年3月29日,在中国广西,一名中学生因触电身亡。

该学生被发现被卡在位于其所在学校的变电站中,其身体已经变形,经过检查确诊为触电身亡。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喷漆工艺是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

但是,由于静电的存在,喷漆作业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本文将就一起喷漆静电火灾事故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工业生产安全管理和技术改进。

1.1 事故发生地点该事件发生在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喷漆车间。

该厂是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具有很高的生产规模和一流的生产技术。

1.2 事故背景在事故发生当天,喷漆车间正在进行汽车车身喷漆作业。

喷漆作业是在一个封闭式喷漆室内进行的,为了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喷漆室,喷漆室内经常会进行排风处理。

1.3 事故过程在作业过程中,喷漆工人使用高静电的气象枪进行汽车车身喷漆作业,由于静电的存在,喷漆作业时很容易产生静电放电。

由于厂房内空气携带着大量的颗粒和化学物质,静电放电极容易引发爆炸或火灾。

1.4 事故结果在喷漆作业进行中,由于静电放电引发了爆炸,导致喷漆车间内起了大火。

由于现场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紧急处置,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厂房和设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事故分析2.1 喷漆静电的危害静电是由于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静电放电。

喷漆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极易与气溶胶产生相互作用,积累电荷并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2 喷漆静电火灾的信号在静电火灾的前期,多会产生一些特定的信号,如机器表面无法用肉眼看见的电荷积累,气溶胶的微粒成团等,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监测仪器、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和预警静电积累情况。

2.3 喷漆静电火灾的预防措施(1)在喷漆车间设置抗静电地板,并保持地面的清洁,减少积尘;(2)对喷漆工具和喷漆设备进行静电接地处理,防止静电的积累和放电;(3)对喷漆房间内的加工件和操作人员进行静电放电处理,减少静电的积累;(4)加强对静电放电预警信号的监测和及时处置,尽可能降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的风险。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定期进行静电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
建立防静电工作区
1
划分防静电工作区,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
2
防静电工作区内应铺设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桌椅 等设施。
3
限制带入工作区的物品,如限制使用化纤制品、 限制穿脱化纤服装等。
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
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袋、防静电盒等。 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螺丝刀、防静电钳等。 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以消除静电荷积累。
02
建立防静电设备管 理制度
建立防静电设备台账,明确设备 维护保养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03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 急组织、应急流程和救援措施,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目录
• 静电事故概述 •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解析 • 静电事故预防措施 • 静电事故应急处理 • 静电事故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01 静电事故概述
静电现象与特性
静电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因摩擦、接触、 分离等产生电荷转移的现象。
静电特性
高电位、低电量、放电时间短、远距 离放电等。
静电事故的危害
组织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静电安全知识培训,包括静电产生原理、 危害、预防措施等,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方法。
建立静电安全意识文化
将静电安全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营 造全员关注静电安全的氛围。
定期开展静电安全检查
制定定期检查制度
制定详细的定期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人员 等,确保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重点区域重点关注
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如生产线、仓库等,应加强检查力度, 确保防静电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