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写作方法论范文
毕业论文方法论范文20篇

毕业论文方法论范文20篇本文档旨在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20篇方法论范文,每篇范文包含800字以上的内容。
范文一: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在这篇范文中,讨论了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定性研究。
范文二:量化研究方法的步骤这篇范文详细介绍了量化研究方法的步骤和流程,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工具。
范文三:案例研究方法的分析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可以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该范文展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案例研究。
范文四:实证研究方法的实施这篇范文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
范文五: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范文提供了文献综述撰写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范文六:问卷设计与分析问卷是量化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
这篇范文讲解了问卷设计和分析的关键步骤。
范文七: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将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揭示共同点和差异。
该范文展示了比较研究的应用。
范文八:实证法与规范法的比较本范文比较了实证法和规范法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范文九:国际法研究的方法论国际法研究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和工具。
这篇范文介绍了国际法研究的方法论和相关资源。
范文十:参与观察方法的实施参与观察方法是一种接触实地情况并从中获取信息的方式。
本范文演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参与观察。
范文十一:案例选择和限定如何选择和限定研究案例对于研究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这篇范文提供了案例选择和限定的指导原则。
范文十二: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定量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可靠的统计结果,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本范文分析了定量研究的优缺点。
范文十三:标本选择和样本量的计算标本选择和样本量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
这篇范文介绍了如何进行标本选择和样本量计算。
范文十四:开放式访谈的技巧和流程开放式访谈是一种收集定性数据的常用方法。
本范文探讨了开放式访谈的技巧和流程。
写作技巧与方法的范文_写作指导

写作技巧与方法的范文篇一:三年级作文技巧作文技巧1.首先,要真实。
2.多用个种修辞方法。
3.开头结尾要精彩,例1)首尾呼应。
结尾用省略号意味深长。
4.多用形容词,拟声词等。
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
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辨明文体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
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
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
如《国庆之夜》涉及了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
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
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3)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
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
2.要看清题目要求。
一般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
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
作文技巧2:妥善立意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
所谓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
在记叙文中,“立意”是文章通过写人记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作文范例议论文 写作方法及范文

议论文写作方法及范文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下面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精选范文一篇,供大家浏览参考。
议论文怎么写1、标题(题目)有些时候,作文的命题会直接给出标题。
但多数时间,标题是由学生自主决定的。
文章标题切忌脱离全文而“独树一帜”,议论文更不例外,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是门面,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
它可以平凡的贴切,却不可华丽的相悖。
而我们的学生却往往追求华丽而忘却了命题本身所表达的深意,舍本逐末可不是好的写作习惯。
2、开头提出论点:简述材料,引出论点(启示、启迪、告诉我们、说明了、让我明白了等)。
3、论证过程:设问句(或其他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引出理由。
(如“我们为什么认为… …,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4、论证过程:提出理由(分论点)(分论点间角度应不同,层次不能重复,证据或性质或时代或范围要有区别;证据要典型、精当,可举例、可比喻、可引用、可对比等;分论点间的结构可并列、可层进、可对照、可分总或总分、可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形式)。
其一…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其二…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其三…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5、论证过程:可进行辩证分析(常用词:诚然… …但是… … /虽然… … 但是… … /固然… ….)。
6、结尾:结论(解决问题,提出方法,照应开头等)。
坚持是一种挑战现在的我,性格是十分的开朗。
但是,你们肯定猜想不到,我以前是一个性格孤独内向的人。
还是要感谢那次比赛,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天,我和爸爸来到了演讲比赛会的现场。
现场会的人很多,一向性格内向的我此刻更加害怕起来,因为我即将登台演讲。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连忙鼓励我,为我加油打气。
但是我的心还是依旧忐忑。
“如果我说错了又怎么办呢?如果我忘了词又怎么办呢?”一连串的怎么办在我脑海里徘徊,此时,我不知所措,脑海里一片空白,心里根本就没了底,更不知如何是好。
一年级作文范本写作方法论

一年级作文范本写作方法论作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年级阶段,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年级作文的范本写作方法论,希望对学生们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当的题材作文的题材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经验,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他们进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描述自己的家人、宠物、朋友或者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选取一些感兴趣的主题,如动物、植物、节日等。
二、准备作文思路在写作之前,可以通过思考、讨论或者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要写的内容、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以确保作文的逻辑清晰、内容连贯。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结构。
在一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开头-主体内容-结尾”的结构来组织作文。
开头部分可以引入话题,并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叙述、描写或者讲述,注意保持条理清晰;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思考。
四、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一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限,因此在语言表达上要尽量简洁明了。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短小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如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作文更加有趣和生动。
五、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无论学生的年级有多小,准确的语法和拼写都是写作必备的基本要素。
在一年级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字母书写和基本词汇的拼写。
可以通过词语积累、语法练习和字母书写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法和拼写能力。
六、多进行作文的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多写,多修改。
同时,在评阅作文时,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之,一年级作文范本的写作方法论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用写作方法论[五篇范例]
![实用写作方法论[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b3ef56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实用写作方法论[五篇范例]第一篇:实用写作方法论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文学写作不同的内容,如动机问题、调查采集材料问题、验证并梳理材料问题、研究并处理材料问题等等。
面对这些命题该如何解决,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
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
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
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
为功利目的驱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
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
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
实用写作方法论

实用写作方法论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文学写作不同的内容,如动机问题、调查采集材料问题、验证并梳理材料问题、研究并处理材料问题等等。
面对这些命题该如何解决,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
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
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
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
为功利目的驱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
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
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
各种论证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范文举例

各种论证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范文举例各种论证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范文举例1、举例论证高考优秀议论文范文: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是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
”我非常赞同命题人的观点,一般说来,位置与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仅仅是“可能”,因为价值怎样不绝对取决于位置如何,位置不能左右价值的体现。
一个工地上有三个青年人,他们搬砖砌墙,都干着瓦工的工作。
一位记者走过来问了一句:“你们在做什么?”甲不假思索地说:“我在砌墙。
”乙认认真真地说:“我在盖高楼大厦。
”丙想了想郑重地说:“我在建设美丽的城市。
”记者本是随便地无心地问,可被问者的态度和回答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记者觉得很有趣,就问清了他们各自的姓名,并把此事记在本子上。
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了,记者翻看日记本又想起此事,尽管费了一些周折,但还是找到了那三个人。
然而,三个人的情形却今非昔比、有了很大差别:甲还是瓦工,仍然在砌墙;乙已经成为建筑师,坐在办公室里画着他的图纸;而丙呢,居然成了甲乙二人的老板——国内外闻名的一家大建筑公司的总裁。
你看,三个青年曾同处在建筑工地——砌墙的位置上,但因他们的观念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其价值体现也就出现了大大的不同。
这说明位置不能左右价值。
还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关于价值”的研讨会上,一位演说家连一句开场白也没讲,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与会的200多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其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伸开五指,用眼看着手掌上的“纸团”继续问:“谁还要?”仍然有很多人举手。
他又说:“那么,假设这样做又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脚,并且用脚碾了又碾,尔后俯视着地上又脏又皱的钞票说:“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了手来。
于是,演说家正式开讲了:“朋友们,方才我们己经上了一堂‘关于价值.’的很有意义的课。
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与范例分享

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与范例分享引言写作是一项关键的技能,不论是在学校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的作文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实用建议,并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提前准备在开始写作之前,合理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主题在动笔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
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避免在写作过程中走题或者跑题。
确保主题准确无误是一个成功作文的第一步。
范例: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主题可以是:“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收集素材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并整理一些相关的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包括事实数据、案例、个人经验等等,有助于我们提供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范例:在写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环保组织的数据和调查结果,也可以寻找一些成功的环保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划定写作结构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文章的结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有条理,易于阅读和理解。
常见的写作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范例:在写环境保护作文时,我们可以以引言部分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然后在正文部分展开讨论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写作技巧在准备好开始写作之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一些写作技巧来提高作文的质量:使用简明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者晦涩的词汇,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我们的写作内容。
范例:比如,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繁杂的概念,比如用“环境问题”代替“生态危机”。
注意段落分隔一个好的段落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段落的分隔,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且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将各个段落连接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写作方法论范文
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文学写作不同的内容,如动机问题、调查采集材料问题、验证并梳理材料问题、研究并处理材料问题等等。
面对这些命题该如何解决,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
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
外部动机。
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
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
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
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
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
为功利目的驱
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
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
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
由此可见写作动机的转换,是实用写作心理的内在规律,是维持写作行为并为其不断增力,确保实用写作质量的需要。
二、材料的采集与验证
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因而对写作材料的基本类型有着多种认识。
从材料的看,有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之分;从材料的性质看,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之别;从材料的存在空间看,有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之异;从材料的存在形态看,有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之辨。
然而从实
用写作对材料特征把握的需要看,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和情报资料这3类是最常见的。
“事实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在实用写作中人名、地点、事件、数字等都是常用的事实材料。
“理论材料”就是观念性材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验证的观点,如科学的原理、定义、定律,生活中流传的警句、格言、俗语等等。
在实用写作中最为常用的理论材料,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精神;二是相关的时政动态、思想见解和学术观点。
“情报资料”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事实、数据而编制的信息资料,它包括报表、统计资料、简报、文摘、索引等,这些也是实用写作不可或缺的写作材料。
获取材料的办法多种多样,实用写作采集材料的主要手段是调查,不同的调查方式与方法又是实用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聚材、选材的基本途径。
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典型调查、专题调查、系列调查、追踪调查、随机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
既然材料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反面、历史与现实、个别与综合之别,那么材料就有一个真与伪、虚与实之分。
生活中的材料或者素
材,是需要经过核实、鉴别等验证才能写入文章的,只有鉴别验证确认的材料,才能成为文章中证明和支撑观点的材料。
核实、鉴别材料时须验证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辨真伪,指文章使用的材料不但要准确无误,而且要贴切恰当,经得起推敲核查;二是查缺漏,指文章该使用的材料应完整,决不能遗漏,要利用一切机会弥补并完善;三是求典型,指文章应使用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体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发掘和利用材料在文章中该起到的作用,实现材料对体现写作意图的意义。
三、思维的类化与序化
实用文章写作中多数文本以条款格式为主,标序及分条分款的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思维逻辑层次的外化。
在一篇文章中,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的思维是通过材料组合排列体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的类化与序化是思维类化与序化的必然。
“类化”是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它贯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