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课堂作业新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2. 美丽的自然界认识植物和动物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和动物3. 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描述天气和季节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2. 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天气和季节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我和我的身体: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

美丽的自然界: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天气与季节: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我和我的身体: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描述身体特征,进行身体部位拼图游戏。

美丽的自然界: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进行植物和动物分类游戏。

天气与季节:讲解天气和季节变化,让学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和季节的关系。

3. 巩固与拓展:设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活动。

我和我的身体:绘制自己的身体部位,展示并相互交流。

美丽的自然界:制作植物和动物卡片,进行卡片交换游戏。

天气与季节:设计天气符号,制作天气预报表。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画出人体结构图,标注身体部位名称。

2. 美丽的自然界:列出常见植物和动物,展示它们的特点。

3. 天气与季节:画出天气符号,列出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的身体:画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标注名称。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峰老师有谁举例子说说,你猜想中,科学都是跟什么事什么物有关系?请举手说一说。

你觉得科学课应该学点什么?请举手说一说。

好,同学们说的这么多想法,有很多都是同学们想学习的,想了解的对吗?而我们的科学课都会带领大家慢慢的一一了解学习。

三、带你走近科学小实验那么我们能做什么跟科学有关的事呢?有很多科学小实验十分的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

老师这里有一张有一个小圆孔的纸,这个圆孔刚好就是五角硬币的大小,刚刚好穿过去,那么我们有办法在不破坏这个圆孔的情况下,把这枚一元硬币穿过这个圆孔吗?上面的小实验是不是很有意思?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老师在假期也做了一个实验,大家请看:多肉植物的叶插苗或者一颗发芽的绿豆或者红豆等种子豆苗为例:这只是一颗豆子,经过老师精心的照顾,他就变成了一棵可爱的小豆苗,你们想拥有一棵自己的豆苗宝宝吗?那么我们就从下一节课开始,自己培养一棵豆苗宝宝。

也可以是一头大蒜预设:太空?水?电?机器人?预设:之前说的所有内容。

可能天马行空。

可以想象尝试。

预设:纸被弄破、没有办法穿过、顺利穿过、发现其中的奥秘。

学生看到老师的培养的实物,激发自己也培养一个豆苗宝宝的兴趣。

预设:想。

可以培养别的吗?学生准备:大蒜一头或萝卜、土豆一小个、几颗豆子和有土小花盆等等在这个里边选一两种,也可征求家长意见后带其他物品。

可以翻看活动手册写名字等。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眼、耳、鼻、口等感官。

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2. 奇妙的自然界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3. 美丽的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形、气候等。

学习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

4. 生活小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

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学会保护五官。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学会保护地球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保护五官、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

2. 例题讲解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五官:眼、耳、鼻、口保护五官的方法2. 奇妙的自然界动植物分类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3. 美丽的地球地球基本特征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4. 生活小常识生活技能安全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五官,并说明如何保护它们。

(2)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3)设计一个环保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地球环境。

2. 答案:(1)见学生作品。

(2)见学生观察记录。

(3)示例: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任务名称: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二、内容需求:1. 根据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编写一份教案。

2. 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

3. 教案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确保学生能够明确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案教学内容: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并描述生物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生物特征。

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生物的想法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常见的生物,例如:宠物、家禽、野生动物等。

2. 让学生依次描述这些生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身体结构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 组间讨论:要求学生用描述词语来表达各自所观察到的特征,并将观察结果在黑板上进行整理。

3. 整体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疑惑。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展示一些不同的动植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2. 学生自由发言并对比讨论。

五、评价(5分钟)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和参与度,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自己在观察和描述特征上的进步。

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主动性。

3. 讨论引导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知识的交流和碰撞。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作业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通过对表象的分解、组合、类比、联想,强化形象思维。

进行简单推理,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会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植物及叶、茎等结构,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能综合运用学习的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在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能用图画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问题。

知道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交流,尊重他人。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1-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1-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我们知道的植物基础性作业请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塑料花是植物么?发展性作业课下种一棵植物。

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观察一棵植物基础性作业选择一棵植物,观察它的茎和叶,说说其特点。

选择一棵植物,画出这棵植物。

发展性作业观察一棵树,说说你的发现。

观察叶基础性作业叶有什么特点?它会怎样变化?画一片叶,尽量画完整。

发展性作业课下做一幅叶画,与同学分享。

这是谁的叶基础性作业在校园中捡一片落叶,请同伴观察判断是哪种植物的叶。

发展性作业选两片叶对比观察,分别画出来。

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师:—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起讫日期单元教学内容18.31-9.11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29.4-9.8一1我们懂得旳植物39.11-9.15一2观测一棵植物49.18-9.22机动59.25-9.30一3观测叶6国庆节机动710.9-10.13一4这是谁旳叶810.16-10.20一5植物是“活”旳吗910.23-10.27一6校园里旳植物1010.30-11.3机动1111.6-11.10二1在观测中比较1211.13-11.17二2起点和终点1311.20-11.24二3用手来测量1411.27-12.1二4用不一样旳物体来测量1512.4-12.8二5用相似旳物体来测量1612.11-12.15二6做一种测量纸带1712.18-12.22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812.25-12.29机动19 1.2-1.5总结评价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毕教学。

此外每个单元最终均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旳第一种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旳大门,掀开科学学习旳第一页,对学生此后旳学习产生重要旳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旳起点,是由于植物是孩子们旳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旳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种生命体来思索,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测,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旳到达旳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旳季节,丰收旳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旳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种个生命体旳特点,是这个单元旳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旳基础,也是科学研究旳重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测和试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通过使用数字和原则旳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影子、静电等。

学习简单物理知识,如光的传播、物体摩擦产生的静电。

2. 探索大自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常见的动物。

3. 我国的科学家了解我国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勇于探究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科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活、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

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影子游戏器材、静电实验器材。

植物种子、动物模型。

我国科学家事迹展板。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

动手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影子游戏、静电实验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科学现象,让学生了解科学原理。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简单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5. 课后延伸: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科学:影子、静电等。

2. 探索大自然: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

3. 我国的科学家:事迹、精神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短文内容应包括:观察到的现象、科学原理、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健康的生活方式2. 美丽的自然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环境保护意识3. 奇妙的物体与现象物体的性质和分类常见物理现象的认知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对物体和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认识物体的性质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讨论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实例为载体,讲解知识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美丽的自然、奇妙的物体与现象2. 内容:各章节知识点、关键词汇、思维导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的身体:画出自己的身体,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美丽的自然: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画出自己喜欢的生物,并简要介绍。

奇妙的物体与现象:收集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和描述。

2. 答案:我和我的身体: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美丽的自然:所画生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环境。

奇妙的物体与现象:物体分类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拓宽知识面。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阅读科普书籍,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
1-2题,也可以以选择、连线形式,其他形式也行。

一、判断题
1.植(zhí)物(wù)都(dōu)是(shì)生(shēnɡ)长(zhǎnɡ)在(zài)土(tǔ)里(lǐ)的(de)。

()
2.塑(sù)料(liào)花(huā)有(yǒu)香(xiānɡ)味(wèi),也(yě)是(shì)植(zhí)物(wù)。

()
3.秋(qiū)天(tiān)枫(fēnɡ)树(shù)叶(yè)子(zǐ)变(biàn)成(chénɡ)了(le)红(hónɡ)色(sè),不(bù)再(zài)是(shì)绿(lǜ)色(sè)的(de),所(suǒ)以(yǐ)它(t ā)不(bù)是(shì)植(zhí)物(wù)。

()
二、圈一圈
在(zài)下(xià)列(liè)图(tú)形(xínɡ)中(zhōnɡ),把(bǎ)植(zhí)物(wù)圈(quān)出(chū)来(lái)。

3.说(shuō)一(yì)说(shuō):向(xiànɡ)大(dà)家(jiā)介(jiè)绍(shào)一(yì)种(zhǒnɡ)你(nǐ)最(zuì)熟(shú)悉(xī)的(de)植(zhí)物(wù)(生(shēnɡ)长(zhǎn ɡ)在(zài)哪(nǎ)里(lǐ)?长(zhǎnɡ)什(shén)么(me)样(yànɡ)的(de)?颜(yán)色(sè),高(ɡāo)矮(ǎi)等(děnɡ))。

2.观察一棵植物
1.用线连一连
(1)(2)
2.观察植物时用到了哪些方法?请画“√”。

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用眼睛看()用手摸()
3.观察叶
1.下面哪片叶子是银杏叶()
A. B. C.
2.这是一片枫树叶,下面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它一直是红色的
B.它的形状像手掌
C.它的边缘很光滑
4.这是谁的叶
1.校园里植物的叶子形状是()。

A.相同的
B.多种多样的
2.校园里寻找植物的叶时,我们()随意采摘树叶。

A.可以
B.不能
3.我们可以根据()特征来找到对应的植物。

A.叶的形状
B.叶上的洞洞
5.植物是“活”的吗
1.下面哪种植物是活的()
A.向日葵
B.纸花
C.镀金玫瑰花
2.关于植物的描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需要在阳光下才会慢慢长大
B.植物需要水就可以长大
C.植物不需要营养就可以长大
3.下面能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
A.塑料花闻起来有香味
B.枫树的叶子会变红
C.干花被压得很平整
6.校园里的植物
1.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及时()
A.采摘下来
B.记录下来
C.拔起来
2.在观察时,想要了解植物的叶的气味,应选用()。

A. B. C.
3.(连线题)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观察到了这几种树叶,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柳树松树银杏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1.在观察中比较
1-2题,以学生实践为主
1.同学们你能比一比铅笔盒里的文具,看看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

(要求:公平、准确)
2.做个公正的裁判,帮助同学比身高,看看谁高,谁矮。

3.比较你的语文书和数学书,你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呢?试试看。

(挑战题)
2.起点和终点
1.判断下面三只纸青蛙谁跳得远?( )
A.
B.
C.
2.如何比较以下三种物体的长短?
3.用手来测量
课外活动,回家后利用今天学习用“拃”测量所用的方法,并注意课堂中测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家中物体的测量。

(修改:这个作业范围太宽泛,如家具,有多个长度,如何记录?如何反馈?结合作业本再思考下)
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1.以下物体中,比较适合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A. B.
2.同一物体,用回形针和牙签分别进行测量,结果一样吗()
A.不一样 B.一样
3.用回形针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如图,我们把它记为()
A.4枚回形针
B.3枚回形针多一点
C.4枚回形针不到一点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一、判断题
1.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长度时不能直观地比较两种物体的长短。

()
2.预测能够帮助我们加快测量速度。

()
3.用小方块测量物体长度是,要注意首尾相连。

()
二、选择题
选择()测量物体长度时比较准确。

A 回形针 B小木棍
C 橡皮 D小立方体
6.做一个测量纸带
1.下列三种关于测量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测量纸带”方便测量和携带
B.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柱形物体的周长比较方便
C.“测量纸带”可以粘成更长的纸带,所以可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
2.右图是使用纸带测量水杯的周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带可以测量出水杯的周长
B.应该用小立方体测量水杯的周长
C.应该用回形针测量水杯的周长
3.做测量纸带时,我们要注意()。

①起点用“0”②粘贴时首尾相连③不用画标记线
④排成直线⑤不要用多余的纸带⑥标记数字
⑦尽量短一点儿⑧安全使用剪刀
4.下列四条测量纸带制作正确的是()。

A B
C D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连一连
软尺
纸带
直尺2.我会选择()来测量自己的身高。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