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等价类划分法的思路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1、定义: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2、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根据对程序的要求和说明,即需求规格说明书。
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和推敲说明书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功能需求。
把说明书中对输入的要求和输出的要求区别开来并加以分解。
3、等价类的划分: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它可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的,没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它可以检验程序对于无效数据的处理。
4、确定等价类的原则:一、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者值的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二、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是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这时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三、如果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四、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而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进行处理,这时要对每一个规定的输入值确立一个等价类,而对于这组值之外的所有值确立一个等价类。
五、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件类(即遵守规则的数据)和若干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的数据)。
六、如果确知以划分的等价类中的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不同,则应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等价类。
5、等价类测试有:弱一般等价类测试、强一般等价类测试、弱健壮等价类测试、强健壮等价类测试。
边界值1、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例如,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中规定:"重量在10公斤至50公斤范围内的邮件,其邮费计算公式为……"。
离散数学中关系的等价类划分方法

离散数学中关系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在离散数学中,关系是描述元素之间具有某种联系或性质的数学概念。
而等价关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关系类型,它可以将元素分为相互等价的类别。
本文将介绍离散数学中关系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等价关系的定义在离散数学中,等价关系是一种具有以下三个性质的二元关系:1. 自反性(Reflexivity):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a,a与自身是等价的。
2. 对称性(Symmetry):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a和b,如果a与b是等价的,则b与a也是等价的。
3. 传递性(Transitivity):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a、b和c,如果a与b是等价的,b与c也是等价的,则a与c是等价的。
基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利用等价关系将集合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包含具有相同性质或联系的元素。
二、等价类划分方法在离散数学中,常用的等价类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1. 等价关系的特征矩阵法:特征矩阵法是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等价类划分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矩阵来表示给定的等价关系,其中矩阵的行和列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而矩阵的元素表示对应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集合{1,2,3,4,5},若等价关系R定义为{(1,1),(1,2),(2,1),(2,2),(3,3),(4,4),(4,5),(5,4),(5,5)},则对应的特征矩阵为:```1 1 0 0 01 1 0 0 00 0 1 0 00 0 0 1 10 0 0 1 1```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矩阵的幂运算来判断两个元素是否属于同一个等价类。
具体而言,对于矩阵的幂运算A^n(n为正整数),若矩阵A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1,则A^n的第i行第j列元素也为1;若矩阵A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0,则A^n的第i行第j列元素仍为0。
通过不断进行矩阵的幂运算,直到得到的矩阵不再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确定出所有的等价类。
2. 等价类的划分法:等价类的划分法是一种基于划分操作的等价类划分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测试用例设计—等价类划分法2008-10-10 11:41:40| 分类:测试|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相关概念:等价类划分法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2 等价类等价类是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
如果其中一个的输入不能导致问题发生,那么集合中其它输入条件进行测试也不可能发现错误。
等价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就是由那些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有意义的、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就是那些对程序的规格说明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成年人每分钟的心跳60-100之间为正常。
有效等价类:60-100 无效等价类:<60 和>100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用户连续输入错误密码的次数最多为3次。
有效等价类:<=3次无效等价类:>3次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
例如:单选的选中与不选中。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输入数据为省份的选择。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例如:规定必须输入非0的正整数。
等价类划分法举例

等价类划分法1. 引言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设计技术。
它将输入和输出的可能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只需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从而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和测试工作的复杂性。
本文将通过举例详细介绍等价类划分法的原理、应用和实施步骤。
2. 原理等价类划分法基于以下原理:对于每个等价类中的测试用例,其执行结果应该具有相同的特性。
因此,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就可以代表该等价类的其他测试用例。
3. 应用场景等价类划分法适用于各种软件测试环境,特别适用于输入和输出具有较大取值范围的情况。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等价类划分法的应用。
4. 示例:登录系统假设要测试一个登录系统,用户名和密码是必须输入的字段,且用户名只能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密码由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我们可以将用户名分为以下三个等价类:1)合法的用户名,2)用户名为空,3)用户名含有非法字符。
将密码分为以下三个等价类:1)合法的密码,2)密码为空,3)密码过于简单。
4.1 用户名的等价类划分1)合法的用户名:包含字母和数字的用户名,例如”john123”。
2)用户名为空:没有输入任何用户名。
3)用户名含有非法字符:包含除字母和数字外的其他字符的用户名,例如”john#123”。
4.2 密码的等价类划分1)合法的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例如”Pass123!“。
2)密码为空:没有输入任何密码。
3)密码过于简单:只包含字母或数字的密码,例如”password”。
5. 划分测试用例根据等价类划分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下面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1)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使用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测试是否成功。
2)用户名为空和合法密码:不输入用户名,只输入合法的密码进行登录,测试是否能够提示用户名不能为空。
3)用户名含有非法字符和密码为空:输入含有非法字符的用户名,不输入密码进行登录,测试是否能够提示用户名输入错误。
划分等价类的四个原则

划分等价类的四个原则划分等价类的四个原则,这个话题听起来好像很高深,但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东西分门别类,让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一些。
想象一下,你家里一堆杂乱的衣服,简直让人头疼,怎么找到那件最喜欢的呢?所以,得好好整理一下。
第一原则是“划分原则”,它就像是一个大老板,负责给不同的东西分配不同的标签。
你可以把衣服按照颜色、款式或者季节分类,这样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牛仔裤和夏天的T恤混在一起,那你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想穿的那件?哎,简直浪费时间。
接下来是“完全性原则”,这个原则就有点像是你的购物清单,得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列上。
想象一下,你去超市,手里拿着清单,结果买回来一堆东西,却发现牛奶没买。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划分等价类的时候也一样,确保每一个类都有东西,不然就会出现“空类”。
这就像是一个空房子,虽说有标签,但没什么实质内容,谁会去住呢?所以,做分类的时候得仔细点,确保每个类都“满满的”。
再说说“互斥原则”,这可是个大玩意儿。
你想想,一块蛋糕不能被同一时间切成两个地方,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该吃哪个。
划分等价类也是如此,每个类之间得是独立的,不能重叠。
这就像你朋友的生日聚会,不能让同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真是让人难以招架。
所以,给每个类定义清楚的边界,确保它们是互相排斥的。
想象一下,如果有两个类都包含“红色衣服”,那你得多费心去搞清楚,真是让人头痛。
最后就是“等价原则”,这个原则是最有趣的了。
它就像是让不同的水果在一个果篮里和平共处。
苹果和橙子虽然不同,但如果你只是想吃水果,它们在这个层面上就是等价的。
划分等价类的时候,要确保同一个类里的东西在某个方面是相同的。
比如,所有的运动鞋都可以归为“运动类”,不管是跑步的、打篮球的还是健身的。
这样一来,选择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想象一下,你进了鞋店,一眼就能看到所有运动鞋,简直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说了这么多,划分等价类其实就像是做一道美味的菜,需要把不同的材料准备好,才好下锅。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等价类划分法

⿊盒测试⽤例设计技术--等价类划分法本⽂通过案例的形式,详细讲解⿊盒测试⽤例设计技术中的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是⼀种典型的⿊盒测试⽅法,其原理是把程序的输⼊域划分成若⼲部分(⼦集),然后从每⼀个⼦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例。
通过等价类划分,可以在尽可能覆盖所有测试路径的前提下,⼤幅度减少测试⽤例的数⽬。
本⽂的主要内容有:等价类的概念介绍划分等价类的原则根据等价类设计测试⽤例的⽅法案例演⽰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域的⼦集合。
在该⼦集合中,各个输⼊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的假设,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类其它值的测试。
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数据构成的集合。
⽆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意义的输⼊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效等价类⾄少应有⼀个,也可能有多个。
在设计测试⽤例时,要同时考虑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以此验证软件在正常操作和异常操作时是否都能正常运⾏。
确定等价类的6条原则:1、在输⼊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效等价类。
例1:输⼊值是学⽣成绩,输⼊形式为⽂本框,要求的输⼊范围是0~100有效等价类:0<=输⼊成绩<=100;⽆效等价类1:输⼊成绩<0;⽆效等价类2:输⼊成绩>1002、在输⼊条件规定了输⼊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
例2:输⼊值是⼈员性别,输⼊形式为⽂本框,要求输⼊的内容必须在集合{男,⼥}中有效等价类:性别=’男’ 或者 ‘⼥’⽆效等价类:性别=’⼈妖’3、在输⼊条件是⼀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以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
例3:输⼊值是状态标识位“是否完成”,输⼊形式为单选下拉框,选择范围为{是,否}有效等价类:选项=’是’ 或者 ‘否’⽆效等价类:未进⾏选择操作4、在规定了输⼊数据的⼀组值(假设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个输⼊值进⾏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确⽴N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
银行转账等价类划分法测试用例设计

银行转账等价类划分法测试用例设计银行转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应用场景,通常我们会通过网银或者POS等渠道进行转账操作。
而在软件测试中,针对银行转账的功能模块,我们需要通过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下面将介绍等价类划分法以及如何设计银行转账的测试用例。
一、等价类划分法介绍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将所有可能的输入值划分为几个等价类,并且将每个等价类看作是等效于其他等价类的。
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测试每一个输入情况,而不是测试所有可能的输入值。
通过这种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能够显著提高测试效率。
二、如何进行等价类划分在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我们需要先明确输入变量的范围和限制条件,然后推导出所有可能存在的输入值。
接下来,我们根据等价类的定义,将这些输入值归入不同的等价类。
最后,我们只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既能覆盖所有等价类的测试用例,就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系统的测试。
三、银行转账测试用例设计银行转账是一项涉及到财务数据的高风险操作,因此我们需要足够全面和严格的测试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下面我们按照等价类划分法的思路,设计一些可行的银行转账测试用例。
1.转账金额等价类测试用例。
转账金额是一个必填字段,因此我们需要分别针对正确的金额、小于0的金额以及大于余额的金额进行测试。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输入值视为不同的等价类,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等价类,包括:输入金额为1000元,期望转账成功;输入金额为-1000元,期望提示金额错误;输入金额大于余额,期望提示余额不足。
2.转账账户等价类测试用例。
转账账户也是必填的字段,我们需要对正确的账户、错误格式的账户以及不存在的账户进行测试。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输入值视为不同的等价类,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等价类,包括:输入正确的银行卡号和账户,期望转账成功;输入错误格式的卡号和账户,期望提示格式错误;输入不存在的卡号和账户,期望提示账户不存在。
等价类划分方法

(1)划分等价类-1
Year Month Day的有效值区间定义如下:
M1={month: 1≤month ≤12} D1={day: 1 ≤ day ≤31} Y1={year: 1912 ≤year ≤2050}
(1)划分等价类-2
无效等价类是: M2={month: month<1} M2={month: month>12} D2={day: day<1} D3={day: day>31} Y2={year: year<1912} Y3={year: year>2050}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month day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6 7 2 6 15 29 30 31 year 2000 1996 2002 2000 预期输出 2000.6.16 1996.7.30 2002.2.31不可能的日期 2000.7.1(不可能的输入 日期)
year
2000 1996 2002 2000 1996 2002 2000 1996 2002 2000 1996 2002 2000 1996 2002
预期输出
2000.7.30 1996.7.30 2002.7.30 2000.7.31 1996.7.31 2004.7.31 2000.8.1 1996.8.1 2002.8.1 2000.2.15 1996.2.15 2002.2.15 2000.3.1(无效的输入日期) 1996.3.1 2002.3.1 不可能的日期
等价类的类型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 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 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等价类划分法的思路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其思路是将输入数据划分为相互等价的类别,并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来代表每个等价类执行测试。
其思路可以简述如下:
1. 确定需求:首先要明确被测系统的需求。
2. 划分等价类:对于每个输入条件,将可能的输入值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在被测系统中被认为是一致的、具有相同行为的输入值的集合。
具体划分等价类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根据数据范围、边界值、特殊值等。
3. 确定代表性测试用例: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
代表性测试用例应该能够充分覆盖等价类的特性,包括正常情况、边界情况、异常情况等。
4.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选择的代表性测试用例,编写具体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
5. 执行测试:使用编写好的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测试,同时记录测试结果。
6.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被测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设计,以及是否存在bug。
7. 重复迭代:根据分析结果,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和重复测试,直到系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同时也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