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02
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意境的定义与特点
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表达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 象的有机融合。
意境的特点
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特点,能够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山水画意境的表现手法
笔墨运用
山水画家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疏 密等变化,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 ,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构图布局
色彩运用
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是营造意境的 重要手段。画家通过色彩的冷暖、明 暗等变化,表现出山水的自然色彩和 情感色彩。
山水画的构图布局讲究层次感、透视 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 使画面呈现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山水画意境的审美体验
01
情感共鸣
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
05
总结与思考
山水画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价值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信息,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
要载体。
艺术审美价值
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提升人 们的审美品位。
哲学思想价值
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如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仁者乐山等 ,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 远影响。
积极参加艺术交流活动,观摩他人的作品 ,汲取灵感,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THANKS
感谢观看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
远近法
通过运用远近透视法, 营造出画面的空间层次 感,使画面更加立体。
虚实法
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 突出画面的主题,增强
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浓淡法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8张PPT)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8张PPT)

字思 词考 学探 习 究
•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人民耳熟能 详的词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 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这段话中引 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改造过的词语,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 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字核 词心 学概 习 念
• 意境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字主 词要 学观 习 点
• 为什么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作者: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
作者:李可染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 该系列作品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 术的精华。
教学目标
把握核心概念,理解 作者观点。
梳理论述思路,体会 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 系。
字思 词考 学探 习 究
•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人民耳熟能 详的词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和表达效果。
(3)《沁园春·雪》中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列 举《沁园春·雪》的例子证明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 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树木与笔墨
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如双钩、没骨等,可以表 现出树木的不同品种和季节特征,增强画面的意 境。
云雾的表现与意境
云雾的形态
通过勾勒、渲染等技法表 现云雾的轻盈、飘渺和流 动感,营造出神秘、幽远 的意境。
云雾与构图
云雾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浓 淡变化,对构图起到烘托 和掩映的作用,能增强画 面的空间感和朦胧感。
彰显个性
03
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构图布局风格,通过构图布局可以展现画
家的个性和艺术追求。
不同构图布局对山水画意境的影响
“之”字形构图
具有动态感,能够表现山水的 层次和深远感,使画面更加生
动。
“甲”字形构图
具有张力感,能够表现山水的 险峻和奇特,使画面更加惊险 。
“由”字形构图
具有稳定感,能够表现山水的 宽广和雄伟,使画面更加庄重 。
《溪山行旅图》
采用立轴式构图,以高山峻岭为背景,将行旅人物、树木、溪流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形成了高远、深邃的画面效果。其中运用了“之”字形和“由”字形构图,表现了山水 的雄伟和深远感。
06
山水画创作实践与体会
创作前的准备与思考
深入生活,观察自然
在创作前,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水的形态、色彩、光影 等变化,感受自然的韵律和气息。
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 的气势、质感和神韵 ,追求“意境”的表 达。
山水画的历史与发展
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逐渐发展成
熟。
唐代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出现 了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画大师。
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在技法、 题材和审美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
展。
山水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
与人物画相比,山水画更注重 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意境的表达 。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强化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意境的核心,艺术家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使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力量。
03 山水画的构图与色彩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01
02
03
远近法
通过运用远近透视法,营 造出画面的空间层次感, 使画面更加立体。
虚实法
通过虚实结合,强调画面 的主题,突出重点,使画 面更加鲜明。
油画
油画注重色彩的表现力,通过厚薄不一的涂抹和混合来表现自然美。山水画则注 重笔墨的运用和线条的变化,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和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自然 美。
水彩画
水彩画注重水分的掌握和色彩的透明度,通过水分的控制和色彩的叠加来表现自 然美。山水画则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通过笔墨的变化和线条的粗 细来表现自然美。
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等变化,表 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强调笔墨的书写 性和表现力。
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布局,将画面中的物象 有机组合,形成有节奏、有层次的艺术整 体。
色彩运用
意象造型
色彩的运用要与画面的意境相协调,以自 然、和谐为美,强调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 感表达。
意象造型是山水画的重要特征,它通过夸 张、变形等手法,将自然物象转化为具有 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数字化保护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山水画进行复制和记录,可以有效地保护原作不受损 坏,同时方便传播和展示。数字化技术还可以用于修复和还原受损的山 水画作品。
05 山水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
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文化背景
山水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西 方风景画则源于欧洲文化。两者 在文化背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技巧
深入观察自然
艺术家要深入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神奇,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和素材。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 PPT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 PPT

(2)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 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山水画勾、皴、擦、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副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2)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一点笔墨情趣。感受山川ຫໍສະໝຸດ 欣赏画作看 一 看
万山红遍 1963 李可染
富春山居图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
3.擦--擦是皴的补充和强调。皴擦经常同 时使用,不分彼此。擦的使用目的在于丰 富笔墨层次。
4.点--指运用戳、揉、按等笔触来表现山石表
面苔点的一种技法。点法有很多种,有方、 圆、横、竖、长、短点等。苔点要有大小、 疏密、浓淡、干湿变化,注意整体统一。
5.染--以淡墨渲染山石之凹部、暗处。干 后可多次进行,以增强山石的体积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能感受到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2)初步掌握山石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课、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 借山川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
(2)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
元代 黄公望 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寒江独钓图(局部) 宋代 马远
西陵峡 1960 傅抱石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小品
1·勾--用线勾出山石的大体外形和体面的起伏变化
2.皴--勾出山石轮廓后,用线或面的笔法皴出山石的 凹凸、纹理。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共27张PPT)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共27张PPT)

。2021年2月8日星期一2021/2/82021/2/82021/2/8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2月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2/82021/2/8February 8,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9:08:44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2/82021/2/82021/2/8Feb-218-Feb-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2/82021/2/82021/2/8Monday, February 08,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2/8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李可染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 大师,并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学画,擅山水、 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 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 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 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 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 了杰出的成就。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 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 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 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 的意境? (1)构图:全景构图,画 面给人饱满的感受。空白: 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 人感觉密不透风。墨色: 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 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 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 迷人的景色。 (2)意境:本画面题目是 借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万 山红遍,层林劲染”,歌 颂欣欣向荣的时代。呈现 出浓郁醇厚、宁静祥和的 气氛。
林风眠简介
现代画家、美术教 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 物、京剧人物、渔村风 情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 房子的风景画。林风眠 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 凉、孤寂、空旷、抒情 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 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 题。

《山水画的意境》PPT精品课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 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 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 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 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 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 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拓展延伸
《万山红遍》-李可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 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 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 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 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 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 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 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 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 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 即意匠。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山水画的意境ppt优秀课件完整版x

材料创新
尝试使用各种新型绘画材料,如丙 烯颜料、水彩颜料等,拓展山水画 的色彩表现力和创作空间。
案例分析:名家作品设色特点
1 2 3
黄宾虹 注重墨色的运用,以墨为骨,色为肉,通过墨色 的干湿浓淡变化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李可染
善于运用逆光手法表现山水画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和明暗变化营造画面的氛围 和情调。
张大千 擅长运用泼墨泼彩技法进行创作,将传统山水画 的笔墨意趣与现代色彩表现相结合,形成独特的 艺术风格。
05
山水画意境营造途径
观察自然,体验生活
深入自然,观察山川草木、风云雨雪的变化
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细腻,画家能够捕捉到自然景色的神韵和气质, 为创作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
体验生活,关注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
色墨交融
将墨色与颜色相互交融,达到墨 中有色、色中有墨的效果,丰富
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现代设色创新与实践
色彩构成
引入现代色彩构成理论,打破传 统五行五色观念,运用对比色、 互补色等手法,创造强烈的视觉
冲击力。
主观设色
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 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固有色彩,大 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设色。
元明清时期
山水画的变革与发展阶段,出现 了黄公望、王蒙、倪瓒等元代四 大家和明代的浙派、吴派展子虔的代表作,描绘了春天山水的 美景,开创了青绿山水的先河。
《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的代表作,以精细的笔触描绘 了江畔楼阁和远山的景色,展现了唐 代山水画的精湛技艺。
《匡庐图》
山水画的意境ppt优秀课件完整版x
目录
• 山水画概述 • 山水画构图技巧 • 山水画笔墨技法 • 山水画设色方法 • 山水画意境营造途径 • 山水画创作实践指导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模板)


传递品牌理念
通过借鉴山水画的意境和美学特征,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 视觉效果和深刻内涵的广告作品,从而传递品牌理念和价 值观。
增强视觉冲击力
将山水画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具有强 烈视觉冲击力的广告画面,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提升品牌形象
在广告中融入山水画元素,可以彰显品牌的文化底蕴和艺 术气息,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理解画家的审美追求
分析画家在创作中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理解其对自然和 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表达。
共鸣与自我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画家的情感表达相共鸣,同时反 思自己的审美偏好和艺术追求,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05
山水画意境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室内设计领域应用
1 2
营造室内空间氛围
其他领域应用探讨
城市景观设计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借鉴山水画的构图和意境等元素,可以打造出具有中式风格的城市景观 ,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服装设计
将山水画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文化内涵的服装款式,彰显 穿着者的文化品位和个性魅力。
包装设计
在包装设计中融入山水画元素,可以使产品包装更具艺术感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
山水画继续发展,元代黄公望、王蒙等创 造了浅绛山水,明清时期则出现了浙派、 吴门画派、华亭派等不同的流派。
代表作品欣赏
展子虔《游春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描绘了贵族春游的情景,以青绿勾填 法描绘山川树石,体现了朴拙而真切 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峰峦起伏 ,林木葱茏,笔墨简远逸迈,苍茫浑 厚,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完整版

韵味无穷虚实相生 03山水画构图技巧与意境表现
确定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通过相互呼应和协调,形成画面的和谐统一。
宾主朝揖
起承转合
疏密相间
通过画面的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引导观者的视线,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合理安排画面的疏密关系,形成有节奏的视觉效果,增加画面的生动感。
03
02
01
构图基本法则与运用
拓展题材
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可以探索新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手法,如泼墨、撞水、撞色等,丰富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
创新技法
在创作中注入当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使山水画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更好地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
注入时代精神
对未来山水画创作展望
THANKS
02
意境理论解读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艺术家的创造,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产物。
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特征,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深思。
意境定义及内涵
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通过意象的交织、叠加、渗透等方式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氛围和境界。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山水画概述 意境理论解读 山水画构图技巧与意境表现 色彩运用与意境营造 笔触肌理与意境传达 创作实践与体会分享
01
山水画概述
定义
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特点
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笔墨、构图、色彩等手段表现山水的神韵和画家的情感;同时,山水画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包括勾、皴、擦、点、染等。
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方法,表现山水的辽阔和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江独钓》 马远 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马远, 1140-1225,中国南 宋画家。善于章法大胆取舍 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 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 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 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 出的全境不多,予人以玩味 不尽的意趣,所以马远又号 “马一角”。
①画家表现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讨论分析画面的构图、空白、
墨色。 ②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种 意境?
构图(1)“三段式”平远构图 法。笔墨:浓、淡相间,剔透 松灵的笔墨。空白:国画中有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 这幅画中中景空白较大,是一 片浩翰而平静的水面,给人留 下无限的遐想。 (2)意境:整幅画不见飞鸟,不 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 临孤寂之情。他的画面冷落荒 凉的情调,也表现了当时处在 外族统治下的一部分汉族知识 分子的内心苦闷。
中国画采用远近观察均可的散点透视法。 (2)、西方绘画遵循自然真实,讲究光色变化;
中国画投入自然追求笔墨情趣,画面中大面积空白,代 表水波,有含蓄的韵味,崇尚气韵生动。 (3)、西方绘画物我两分真实再现;
中国画投入自然,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探索发现
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2)画家的风格?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 意境? (5)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 关山月
这是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 绘制的巨幅山水画,这是根据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的词意创作,展示我们伟大祖国各地风光的作品, 这一作品完成后毛主席看了非常满意,亲笔题写 “江山如此多娇”的画名,使画面显得更加光彩夺 人。
欣赏风景题材绘画作品
黄山云 亚明
李可染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 大师,并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学画,擅山水、 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 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 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 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 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 了杰出的成就。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 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 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 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 的意境? (1)构图:全景构图,画 面给人饱满的感受。空白: 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 人感觉密不透风。墨色: 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 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 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 迷人的景色。 (2)意境:本画面题目是 借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万 山红遍,层林劲染”,歌 颂欣欣向荣的时代。呈现 出浓郁醇厚、宁静祥和的 气氛。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在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图案中,就能找到起伏的山川纹 、水波涟漪纹。远在西周,在帝王的的冕服上有山形的装饰 图案,在玉器上也刻有山川云气纹。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 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到隋唐时始开始 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 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 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 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 啊。
平地风起愁近秋,沙飞卷带百花休。落幸屈子《离骚》奏,雁去流水《九辩》忧。
林风眠简介
现代画家、美术教 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 物、京剧人物、渔村风 情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 房子的风景画。林风眠 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 凉、孤寂、空旷、抒情 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 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 题。
林风眠《秋鹜》
方形构图,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 和逆风中仓惶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
范宽(约950-1027)北
宋。他本名中正,字 仲立,华原(今陕西耀 县)人。北宋前期著名 画家,善画山水,重 视写生,因为他性情 宽厚,当时人们就叫 他“范宽 。
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 大雁……。在一望无际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 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黄沙的寒风掠 过……。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往往同诗意联系在一起,中国向来有诗画 同源之说。宋朝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 一幅好的山水画应该是有诗意的。诗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 种是诗与画的表面结合,用画来表现诗意,或把诗的题目画 在画中,互相衬托以表达作者的感情与诗意。另一种表现形 式是把诗意融入画中,画本身成了诗的化身,画就不必依诗 而存在,成为“无声诗”。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 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意境是对美景的 “暇思无限”,而这种“暇思无限”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因 为诗(词)的文学语言内含很深、有寓意广的“功效”,能 使欣赏者浮想联翩。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 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黄山云海(摄影)
瀑 布 摄 影
观瀑布 傅抱石

桂林山水 摄影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白雪石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
想、技法、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从透视是否真实再现当时自然 景色来考虑)
《干草车》康斯泰勃 尔
19世纪英国最伟 大的风景画家。开 始在皇家美术学院 学画,后认为临摹 古典风景画不如向 大自然学习,于是 长期在家乡研究农 村景色,画了许多 素描、油画习作, 然后进行创作。作 品真实生动地表现 瞬息万变的大自然 景色。
《渔庄秋霁图》是1355年秋,作者 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渔庄时的作品。 这幅画描绘风雨之后“秋山翠冉冉, 湖水玉汪汪”的湖边景色。倪瓒 (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与黄 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四家 。
渔庄秋霁图与干草车
对比西方油画《干草车》与中国画《渔庄秋霁图》 问:同样都是山水画,对比观察两幅画在思想、技巧和 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 (1)、西方绘画采用固定一点的焦点透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