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的福州一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卷

合集下载

福建福州02-03年高三理综模拟一

福建福州02-03年高三理综模拟一

福建福州02-03年高三理综模拟(一)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

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i 28P 31 S 32 Cu 641.在下列现象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酸雨B.温室效应C.汞等有毒物质的浓缩D.氮化物污染2.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羊,取名为“多莉”,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5.下图是某二倍体(2N)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上图所示细胞的①②③④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次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始终为N条C.上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D.上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纯净的碳酸钡可作为医用“钡餐”C.酒厂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是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7.有M 、R 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 2-离子与R +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 与R 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B.M 、R 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C.M 、R 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D.M 与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8.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A.硫酸铜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u 2+的数目9.下列实验能够实现的是A.氯化铝溶液−−→−蒸干无水氯化铝 B.金属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氧化钠 C.硫酸铁溶液−−−−→−加入过量铁粉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电解金属镁 10.如右图,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铁球表面出现红色锈斑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③量筒内水位下降④量筒内水位上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能在无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Fe 3+、Cl -、SCN -B.H +、Fe 2+、ClO -、NO -3C.K +、Al 3+、AlO -2、S 2-D.Mg 2+、NH +4、SO -24、Br -12.生物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有关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 .计数前不能对试样进行稀释B .计数时,凡在线上的计上不计下(或计下不计上),计左不计右(或计右不计左)C .计数时,当出芽细胞的芽体超过细胞本身一半时,即算2个细胞D .对试样重复计数3次,求其算术平均值2、甲、乙两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现给两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两组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情况是( )A 、甲组仅有体液免疫,乙组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B 、乙组仅有细胞免疫,甲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C 、乙组仅有体液免疫,甲组仅有细胞免疫D 、甲组仅有体液免疫,乙组仅有细胞免疫3、下图表示人体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转录和翻译过程,a —d 表示四种基因突变:a 丢失C/G ;b 增加C/G ;c 由T/A 变为C/G ;d 由T/A 变为C/G 。

假设四种突变均独立发生,突变后血红蛋白不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谷氨酸GAG;甘氨酸GGA;天冬氨酸AAU/AAC;赖氨酸AAA/AAG )A .a B. b C. c D. d4、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 ,再光照1h (光强相同),测其重量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G A AC T T G A A 谷氨酸 DNAmRNA多肽5、下图(1)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理综模拟试题(物理部分)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理综模拟试题(物理部分)新人教版

理综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

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仅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Fe 56第Ⅰ卷(选择题)本卷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频率大,因此紫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红光的小B .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C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 .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14.如图甲所示,一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固定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如图乙为物体运动的部分v —t 图象。

重力加速度g 已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根据v —t 图象可知拉力作用的时间为1s ,力撤去后物体立即沿斜面向下运动B .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15mC .3s 时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 .根据v —t 图象无法求斜面的倾角15.弯成四分之一圆弧的两段光滑轨道平行等高放置,间距为L 。

质量为m 的直导体棒放在轨道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直导体棒中通有恒定电流,平衡时导体棒与圆弧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60o 角,其截面图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导体棒中电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导体棒中电流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L mg I 3=B .导体棒中电流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Lmg I 33= C .导体棒中电流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Lmg I 3= D .导体棒中电流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L mg I 33=16. 如图所示,x 轴上有两个波源S 1和S 2,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分别为图甲和图乙。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是一个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判断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A.捕食 B.竞争C.寄生D.共生答案:( )2.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高速离心分离,获得的沉淀物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上清液是细胞质基质,那么有关下列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沉淀物和上清液都能对葡萄糖进行分解②沉淀物和上清液都能对丙酮酸进行分解③适宜条件下沉淀物和上清液都产生④若向上清液中通入,则上清液中产生的速率将明显降低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3.右下图是绿色植物内部的一个新陈代谢阶段简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程是指的碳固定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c过程在线粒体内完成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答案:( )4.将质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有完全相同培养液的三支试管中,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下述几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见下表)。

c三种被测滴质量浓,把上述试号管内水样.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含的原子个数为.中所含电子总数为C.1mol十七烷分子中价键总数为D.25℃时,中含离子数约为答案:( )7.从北京产中草药陈蒿中可提取出一种利胆有效成分——对羧基苯乙酮:这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应用药物。

推测该药物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能跟氢氧化钠反应B.能跟浓溴水反应C.能跟碳酸钠反应D.在催化剂存在时能还原生成醇类物质答案:( )8.电解溶液时,若要求做到如下三点:①阳极质量减少;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液中不变,则可选用电极是A.纯铜作阳极,含Zn、Ag的铜合金作阴极B.含Zn、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用纯铁作阳极,用纯铜作阴极D.用石墨作阳极,用惰性电极(Pt)作阴极答案:( )9.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用于加稀硫酸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用新制的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氯气溶于水时制取氯水的导气管;⑤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试卷类型:A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A.健康儿童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C.健康成年男子D.禁食期病人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番茄种子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4.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5.自然界中生物钟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在的材料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0.01mol ·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pH=4,则它的电离度为 ( ) A .1% B .2% C .5% D .10%8.某温度下,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 氯化钠和6.5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 .30% B .%1005.61005.35.26⨯++C .26.5%D .%1005.35.61005.35.26⨯+++9.人有曾建议用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 ),AG 的定义为AG=1g ([H +]/[OH -])。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综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综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A.健康儿童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C.健康成年男子D.禁食期病人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B.C. D4.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5.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鲸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 .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0.01 mol ·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pH =4,则它的电离度为A .1%B .2%C .5%D .10%8.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B .5.61005.35.26++×100%C .26.5%D .5.35.61005.35.26+++×100%9.有人曾建议用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 ),AG 的定义为AG =lg ([H +]/[OH -])。

2002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

2002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A健康儿童 B 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 健康成年男子 D 禁食期病人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4.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 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 用于保存物种D 改变动物的基因型5.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 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鲸鱼种的维持C 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 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 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0.01 mol·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pH=4,则它的电离度为A1% B 2% C 5% D 10%8.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福州一中2001--2002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答案

福州一中2001--2002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答案

催化剂△浓硫酸△ 福州一中2001--2002年高三模拟测验理科综合答案1.C2.C3.B4.C5.D6.B7.B8.B9.C 10.C 11.A 12.C 13.B 14.C15.C 16.A 17.B 18.B 19.C 20.C 21.A 22.B 23.C 24.C25.(每空1分,共16分)(1)空气 用18O 标识表记标帜的水被小球藻分解发生O 2(2)① CO 2 宇航员呼吸作用 ②O 2 藻类光合作用(3)养分 宇航员的排泄物、粪便等通过细菌的分解分用(4)光能、热能(5)出产者(藻类)、分解者(6)物质 能量 动态平衡(7)如何摆脱人类面临的困境。

在茫茫宇宙中,如果把地球当作是一艘载人的宇宙飞船, 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应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都能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这种循环性能将包管人们生活的排泄物和出产活动发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一切废旧物品,不再成为环境的污染物,而将转化为再出产的原料。

如果世界人口能够不变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上,人类的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出产活动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质量和耐用性,挥霍自然资源的现象一去不返,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受到控制和防治,那么,人类和环境的矛盾将得到底子解决。

26.(6分,每空2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36 1/4;(8分)(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答得有道理都可酌情给分。

27.(1)(3分)ATP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和荧光素被氧化时释放的能量(2)(2分) 氧化 (2分)氧化剂(3)(3分) C 10H 13O 7N 5P28.(1)①(3分) 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②(2分) 碱石灰; (3分)除水和二氧化碳,得到纯洁的氨气③(3分) 4NH 3+5O 24NO+6H 2O④(3分)带铁夹的铁架台、分液漏斗、平底烧瓶(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2Na 2O 2+2H 2O4NaOH+O 2↑⑤(2分)红棕色颜色变浅;(3分)因为2NO 2N 2O 4+Q 是放热反响,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标的目的移动,红棕色的NO 2局部转变为无色的N 2O 4(2)(3分)CH 3COOCH 3(3分)CH 3CH 2COOH HCOOCH 2CH 3 CH 3COCH 2OH(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9.(1)(3分)A (2)(4分)4Zn+10HNO 34Zn(NO 3)2+NH 4NO 3+3H 2O(3)①(2分)CH 3CH 2OH (2分)CH 3COOH②(3分)2 CH 3COOH+HOCH 2CH 2OH CH 3COOCH 2CH 2OOCCH 3+2H 2O(4)①(2分)Fe(OH)3②(6分)78×10-3g·L -1×1×103L=78g6FeSO 4·7H 2O ——H 2Cr 2O 7——2Cr(+6价)1668g 2×52gx 78g电解 x =1251g=1.251kg30.尝试(1)答 52.10mm,52.12mm,52.14mm 都给分(5分) 尝试(2)①(4分)②n =4/3 (3分)尝试(3)(3分) 100Hz尝试(4)①AB 间的距离x 1(2分),BC 间的距离S (2分),弹簧竖直吊挂滑块时伸长的长度x 2(2分)②x 21/2x 2S (6分)31.(1)(3分)阳极:4OH -—4e -2H 2O+O 2↑(2)(3分)2CuSO 4+2H 2O2Cu+2H 2SO 4+O 2↑(3)(2分)0.1mol/L (2分) 1(4)(4分)2.5×10-5mol32.解:(1)(14分)BLv ba =εR I ba 6/ε=故 3/3/2BLv R I U be ==⨯=ε (4分) BLv U cb cd 2==ε (2分)3/7BLv U U U cb be ce =+= (4分)电容器带电量为7CBLv /3 (2分)右板带正电 (2分)(2)(8分)F A =ILB =B 2L 2v /6R (4分)P F =Fv =F A v = B 2L 2v 2/6R (4分)33.(1)答:这个核反响是放出能的(5分)E =4×7.03MeV 2-×2×1.09MeV=23.76MeV (5分)(2)解:E =2×1/2×4mv He 2v He =(E /4m )1/2按照 动量守恒定律 mv H = 8mv Hev H =8v He =8(E /4m )1/2=4(E /m )1/2(8分) E KH =mv 2H /2=m [4(E /m )1/2]/2=8E =8×17.3MeV=138.4MeV (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一中2001--2002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4题,每小题5分,共1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r-52 Cu-64 Zn-65)1.下图是某细胞进行繁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①N期有8个染色体②P期紧接着L期③P期与M期细胞内DNA含量相等④M期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2.A B C D香豌豆的花色与花粉果蝇体色与翅形牵牛花叶形与花色玉米粒形与粒色紫花、长粒44% 紫花、圆粒6% 红花、长粒6% 红花、圆粒44% 灰身长翅50%黑身残翅50%红花阔叶37.5%红花窄叶12.5%白花阔叶37.5%白花窄叶12.5%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3.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将如何变化选择项Ⅰ号试管Ⅱ号试管Ⅲ号试管A 加快减慢不变B 减慢加快加快C 加快减慢减慢D 减慢加快不变4.下图中1—4曲线为在a、b、c、d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食物、水、氧,除去有害废物。

b—随着时间推移,食物耗尽,有害物质积累。

c—随着时间推移,食物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

d—随着时间推移,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分解原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可以作为原细菌的食物。

下列生长条件与生长曲线相符合的是1 2 3 4 1 2 3 4A.a b c dB.b c d aC.c d a bD.c b d a5.右图表示某植物不同年龄叶片中Mg2+含量曲线,你认为最能够反映Mg2+含量变化的曲线是A.aB.bC.cD.d6.两个密闭容器a和b,a体积恒定,b压强恒定,向a、b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v a<v bB.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 a<v bC.两容器达平衡所用时间相等D.反应达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P a>P b7.向某Cu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18O的无水CuSO4粉末xg。

若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时,其结果是A.无水CuSO4不再溶解,粉末的质量不变仍为xgB.溶液中进入含有18O的SO-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xg4C.发现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溶液质量保持不变进入溶液中,剩余的粉末质量小D.溶液平衡被破坏,达到平衡时,有部分18O的SO-24于xg8.用惰性电极电解1 L 4mol/L CuSO4溶液时,在电路中通过0.5 mol电子后发现电路接反了,纠正后又通过1 mol电子,此时溶液中的[H+]是(假定溶液体积不变)A.1.5 mol/LB.1 mol/LC.2 mol/LD.3.5 mol/L9.某酸性溶液中含有H+、Fe3+、Cu2+,向溶液中加入Zn,产生1.12 L气体,关于反应后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有Fe2+B.溶液中可能有Cu2+C.溶液中一定没有Fe3+D.溶液中可能有Fe3+10.篮烷的结构如右图,其一氯代物有几种A.2B.3C.4D.511.将CH3COOCH=CH2与CH2=CH(CH3)COOCH3共聚,再经过适当的反应,即可制得高吸水性的高分子X,X吸水的质量可达自身的质量的几百倍,广泛用于卫生用品和农业上的保水剂。

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中含有C=C ②制取X的过程中无水分子生成③熔化的X可以和Na反应生成H2④X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2.某氧化物不溶于水,溶于熔化的NaOH中,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向稀盐酸中滴加该化合物的水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氧化物是A.Al2O3B.MgOC.SiO2D.P2O513.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SiH 4<PH 3<NH 3<H 2OB.离子半径K +>Na +>S 2->Cl -C.酸性强弱H 2CO 3<H 3PO 4<H 2SO 4<HClO 4D.单质的熔点Al>Na>K>Rb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下列溶液,吸收相同状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其吸收的体积最大的是A.NH 3·H 2OB.Na 2CO 3C.Na 2SD.Ba(OH)215.把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来铁粉质量相同,则原溶液中的H +和SO -24的物质的量比为 A.1:2 B.2:7 C.1:4 D.3:816.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科学家,他们研究了亚原子之间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为粒子物理理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

根据他们的理论可以精确计算顶夸克的质量,并在欧洲和美国的加速器上得到实验的证实。

涉及该项研究的基本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原子粒子广泛指比原子更小的粒子B.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质子、中子和电子C.量子结构是一种连续的固定结构D.原子核内的核子之间只存在核力作用17.右图为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有单色光照射单缝,S 1、S 2为双缝,屏上P 1、P 2、P 3为依次排列的亮条纹,Q 1、Q 2为暗条纹,P 到S 1、S 2的距离相等,若已知P 2到S 1、S 2的距离的差为∆S ,且光屏和双缝平行,则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A.∆SB.∆S /2C.2∆S /3D.2∆S18.如右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相互平行地射到凸透镜上,经透镜反射后又都平行于主光轴,则①透镜对单色光a 的折射率大②在透镜中单色光a 的波长大③在透镜中单色光b 的速度大④单色光b 的光子能量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9.如右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B 至C的p —1/V 图线,则在此过程中有A.气体的内能变大B.气体的体积变大C.气体向外界放热D.气体对外界做功20.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以下比值正确的是①v 1/v 2=r /R ②a 1/a 2=r /R ③r R a a =21 ④rR v v =21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如右图所示,M、N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O点以速度v沿着和两板平行的方向射入场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飞出场区;如果两板间只有电场,粒子仍以原来的速度在O点进入电场,经过时间的t2飞出电场;如果两板间只有磁场,粒子仍以原来的速度在O点进入磁场后,经过时间t3飞出磁场,则以t1、t2、t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t1=t2<t3B.t2>t1>t3C.t1=t2=t3D.t1>t2=t322.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每1s内,质点所受重力做功都相等。

B.如果质点做平抛运动,每1s内,质点的动量增量都相同。

C.如果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每1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冲量都相同。

D.如果质点做简谐运动,每四分之一周期内回复力做的功都相同。

23.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正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质点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大。

C.质点在P点的动能比在Q点大。

D.质点在P点和在Q点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不相等。

24.如右图所示,竖直平行金属导轨MN、PQ上端接有电阻R,金属杆质量为m,跨在平行导轨上,垂直导轨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为B,不计ab与导轨电阻,不计摩擦,且ab与导轨接触良好,若ab杆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拉力F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热②杆ab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热③电流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④拉力F与重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25.(16分)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载入航天飞机“神舟”号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宇航员的食物与氧气供应问题。

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小球藻经过光合作用,即可释放氧气,也能合成有机物。

材料二: 左图是在茫茫宇宙中作长期飞行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宇航员用18O标记的水来培植小球藻,则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最有可能出现18O的是,这是由于。

(2)材料二图中箭头表示宇航员与密封舱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

请回答:①A表示,它是通过产生的。

②B表示,它是通过产生的。

(3)D向藻类植物提供,它是通过产生的。

(4)宇宙飞船是密封舱,但必须从外界获取_________________,同时将_________释放出去。

(5)为使宇宙飞船能够保持动态平衡,除宇航员外,飞船内还必须有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宇宙飞船内________和__________维持着___________,使宇航员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7)试从生态学的观点谈谈载人宇宙飞船的设计,将给人类以什么样的启示?举例说明。

26.(14分)(1)右面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Ⅱ代的2号和5号无致病基因,看图回答:①该遗传系谱的类型___________。

②Ⅲ—1和姑表亲Ⅲ—2结婚下代患病几率为____________。

③如果Ⅲ—1和Ⅲ—2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且已知有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有病的几率为_________;(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只有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并说明实验原理。

27.(10分)萤火虫能有节律的发出黄光。

科学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由于其体内有萤光素和萤光酶两种物质,在萤光酶的作用下,萤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发生萤光。

萤光素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以下用L表示虚线左边的主体部分,将其结构简写H-L-COOH)。

萤火虫发光的生化过程是①H-L-COOH+A TP+H2O H-L-CO-AMP+2H3PO4②H-L-CO-AMP+O2 L=O+CO2+AMP+光子科学家已能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萤光素和萤光酶而制成生物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