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

合集下载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时4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时4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000+320t)+(80t-400), 也就是
3 000+320t +80(t-5).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方案选择问题 由此可见,同样是1.5匹的空调,1级能效空调虽然售价高,
但由于比较省电,使用年份长(超过5年)时综合费用反而低. 根据相关行业标准,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是10年(从生产日期 计起),因此购买、使用1级能效空调更划算.
第一种月票的费用:200+25(x-10)=(25x-50)(元).
第二种月票的费用:300元.
令25x-50=300,解得x=14.
随堂练习
2.现有两种地铁机场线计次月票:第一种售价200元,每月包含10 次,第二种售价300元,每月包含20次,两种月票超出每月包含 次数后,都需要另外购票,票价为25元/次,张先生每月乘坐地铁 机场线超过10次,他购买哪种月票比较节省费用?
综合费用=空调的售价+电费. 选定一种空调后,售价是确定的,电费则与使用的时间有关.
新知探究
匹数 1.5 1.5
知识点 方案选择问题
两款空调的部分基本信息
能效等级
售价/元 平均每年耗电量/(kW·h)
1级
3 000
640
3级
2 600
800
问题2 如果空调的使用年数用字母t表示,请用代数式分别表 示出两款空调的综合费用.
通常,1级能效空调既节能又省钱!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方案选择问题 ➢ 选择最优方案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 方 程
费 用 相 同
更 优 惠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1.审清题意,设出未知数;
2.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正确求解并判明解的合理性,作出解答
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同组交换检查,当堂反馈。
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月历上相连三个数之和为75,这三个数是多少?审清题意
横列上:解:设中间的数是x,则另两个数是x-1、x+1,设出未知数
教学方法设计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水平低,我遵循学生心理学和教学原则中的学生为主体原则,采用了和学生做游戏的教学方法。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针对学习有困难学生席位困难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个别辅导,使全班同学都能学好本节内容。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揭示课题情境引入

B组:小彬今年8月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你知道小彬是几号回家的吗?
根据同伴提供的和列出方程求解,并且互相检验。
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讲解,其他学生作补充。
(1)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
x-1+x+x+1=75找出等量关系
3x=75列出方程
x=25答:这3天是24号、25号、26号正确求解
竖列上:解:设中间的数是x,则另两个数是x-7、x+7,作出解答
x-7+x+x+7=75
3x=75
x=25
x+7=32
而一个月中最多是31号,所以在竖列上不能求出这样的3天。
课后反思
采用游戏的方法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目的。活动中发现部分同学虽然较为积极,但不能独立思索,不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只能跟着别人走,大胆质疑和发散思维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4课时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4课时

例4 如图,用直径为200毫米的圆钢,锻造一个长、宽、高 分别为300毫米、300毫米和90毫米的长方体毛坯底板,应 截取圆钢多少?(计算时,π取3.14)
200
90 x
300 300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等积变形问题
【分析】本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为 圆钢体积=长方体毛胚的体积
解:设应截取圆钢x毫米.依题意,得
列方程时,量的单位要统一, 20min= 1 h.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追及问题
解:设小王要用x h才能追上队伍,这时队伍行走 的时间为( 1 x )h.依题意,得
3 12x 4(1 x). 3
解得 x 1 .
6
12x 12 1 2. 6
答:小王要1 h才能追上队伍.此时,队伍已行走了2 km.
解:设快车出发x h能追上慢车. 依题意,得
85x 65x 100.
解得 x=5. 答:快车出发5h能追上慢车.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追及问题
归纳总结
追及问题: 1.同地不同时:(1) S快 =S慢
(2) v快t v慢(t a) (a为慢者先走的时间)
2.同时不同地:(1) S快 S慢 S两地距离 (2) t快 =t慢
随堂练习
5.若干辆汽车装运一批货物,若每辆车装运3.5吨,则这批货物 还有2吨运不走,若每辆车装运4吨,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有 一辆汽车只装3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有多少辆汽车? 解:设有x辆汽车,依题意列方程,得 3.5x+2=4x-1. 解得x=12. 所以4x-1=4×12-1=47. 答:这批货物有47吨,有12辆汽车.
200 2
2
x
300
300
90.

5.3.4 方案决策问题【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5.3.4  方案决策问题【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当堂训练
(3)当 x >20时,
依题意得:2.4+0.09(x-20)=0.1x
解得:
x=60
∴ 当x大于20且小于60时,图书馆价格便宜;
当x大于60时,誊印社价格便宜.
综上所述:当x小于60页时,图书馆价格便宜; 当x大于60时,誊印社价格便宜.
当堂训练
2.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 3元/时;B.包月制:60元/月.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加收 通信费1元/时.
(1)当学生人数为多少时,两家费用一样多? (2)当学生人数为10时,选哪家合算些?
巩固练习
解:(1)设学生人数为x.(2)甲:100+10×50=600(元),
100+50x=60(x+1), 乙:60×11=660(元)
解得x=4.
甲旅行社合算些.
课堂小结
1.电价问题——方案最优是目的. 2.购买方案决策——空调使用时间(两种空调综合费用相同). 3.上网收费方式决策——上网时间(两种上网方式的消费额 相等). 4.旅游公司收费决策——学生人数(两家收费相同).
由此可见,购买、使用1级能效空调更划算.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问题: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法,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计时制:1元/小时, B包月制:80元/月,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加收通讯费0.1元/小时. (1)某用户每月上网40小时,选用哪种上网方式比较合算? (2)某用户每月有100元钱用于上网,选用哪种上网方式比较合算? (3)请你为用户设计一个方案,使用户能合理地选择上网方式.
探究新知
3级能耗空调的综合费用是2600+0.5×800t=2600+400t 而2600+400t=(3000+320t)+(80t-400)

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作移项。
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
项,系数化为1。
方法总结
来源于生活
认识一元一
次方程和方
程的解
服务于生活
等式的基本性质
求解一元
一次方程
模型应用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一个化繁就简的过程
复杂的方程化“x=c”的形式
思想方法:类比 转化 建模
一元一次方
程的应用
例3.解方程 5x-10=3(x+2)
解:5x-10=3x+6
5x-3x=6+10
2x=16
x=8
总结反思:去括号要注意什么?
跟踪训练3
解方程10-3(x-2)=5x
解:10-3x+6=5x
16-3x=5x
-3x-5x=-16
-8x=-16
x=2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典例示范4
x 1 x 1
例4.解方程

3
6 2
解:2(x-1)-x=3
2x-2-x=3
x=3+2
x=5
分数线的作用:
①除号②括号
总结反思:去分母要注意什么?
跟踪训练4
x x 1 1
解方程

3
6
2
解:2x-(x-1)=3
2x-x+1=3
x=3-1
x=2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课程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学期:上学期
单元主题: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课件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课件
的式子表示);
(2)计算一下,购买多少件T恤时,两种优惠方案付款一样?
(3)若两种优惠方案可同时使用,当 = 40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
钱的购买方案吗?
06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解:(2)按方案一,购买裤子和T恤共需付款 100 × 30 + 50 ×
80% = 40 + 2400,
根据题意得,50 + 1500 = 40 + 2400,
个班级共有( D )
A.60人
B.61人
C.62人
D.63人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2.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某博物馆门票的收费标准如下:
门票类别
成人票
儿童票
团体票(限5张及以上)
价格(元/人)
100
40
60
小明和小鹏两个家庭分别去该博物馆参观,每个家庭都有5名成员,
且他们都选择了最省钱的方案购买门票,结果小明家比小鹏家少
花40元.则小明家购门票共花了( C )
A.200元
B.240元 C.260元 D.300元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3.周末,乐乐一家和姑姑一家(共6人)相约一起去观看电影《长
津湖》.乐乐用手机查到他家附近两家影城的票价和优惠活动如下:
影城
票价(元)
优惠活动
时光影城
48
学生票半价
遇见影城
新知讲解
匹数 能效等级 售价/元
1.5
1级
3 000
1.5
3级
2 600
平均每年耗电量/(kw·h)
640
800
(3)设空调的使用时间为t年,你能把两款空调的综合费用分别用t表示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方程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问题分析不够清晰,找不准等量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准确找到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吗?如何解决?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甲地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往乙地,问几小时后汽车离甲地90千米?”让学生尝试解决。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例如,汽车离甲地的距离可以表示为:汽车速度 × 时间 = 路程 - 90千米。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方程。

4.巩固(1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解题过程。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分类讨论
列 方 程
费 用 相 同
更 优 惠
如何比较两个代 数式的大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
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 论中学 生还 是小 学生, 他们 对自己 喜欢 的老 师都会 有一些 普遍 认同的 标准, 诸如 尊重和 理解学 生, 宽容、 不伤害 学 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 、有耐 心、不 轻易发 脾气等 。 教师 要放 下架子 ,把学 生放 在心上 。“蹲 下身 子和学 生说话 ,走下 讲台给 学生讲 课”;关 心学生 情感体 验,让 学生感 受 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 ,努力 做学生 喜欢的 老师。 教 师要学 会宽 容, 宽容学 生的 错误和 过失 ,宽 容学生 一时没 有取 得很大 的进步 。苏 霍姆林 斯基说 过: 有时宽 容引起 的 道德震 动,比 惩罚 更强 烈。每 当想 起叶圣 陶先 生的 话:你 这糊涂 的先 生,在 你教鞭 下有 瓦特, 在你的 冷眼 里有牛 顿,在 你 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 加感受 到自己 职责的 神圣和 一言一 行的重 要。 善 待每一 个学 生, 做学生 喜欢 的老师 ,师 生双 方才会 有愉快 的情 感体验 。一个 教师 ,只有 当他受 到学 生喜爱 时,才 能 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简介 新课标 的全名 叫做 《义 务教育 课程 方案和 课程 标准 (2022 年版) 》, 文件包 括义务 教育 课程方 案和16 个课 程标准 (2022 年 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连劳动 、道德 这些, 也有非 常详细 的课程 标准。 现行义 务教育 课程 标准 ,是201 1年 制定的 ,离 现在已 经十 多年了 ;而 课程方 案最早 ,要 追溯到 2001年 ,已 经二十 多年没 更 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 实情况 更新。 所以这 次新标 准的 实施 ,首先 是对 老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外 ,在 双减的 大背景 下颁 布,也 能体现 出, 国家对 未来教 育 改革方向的规划。 课程方 案课程 标准 是啥 ?课程 方案 是对某 一学 科课 程的总 体设计 ,或 者说, 是对教 学过 程的计 划安排 。简 单说, 每个年 级 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 么讲, 课程方 案就是 依据。 课程标 准是规 定某 一学 科的课 程性 质、课 程目 标、 内容目 标、实 施建 议的教 学指导 性文 件,也 就是说 ,它 规定了 ,老师 上 课都要讲什么内容。 课程方 案和课 程标 准, 就像是 一面 旗帜, 学校 里所 有具体 的课程 设计 ,都要 朝它无 限靠 近。所 以,这 份文 件的出 台,其 实 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 我们孩 子成长 的走向 。 各门课 程基于 培养 目标 ,将党 的教 育方针 具体 化细 化为学 生核心 素养 发展要 求,明 确本 课程应 着力培 养的 正确价 值观、 必 备品格 和关键 能力 。进 一步优 化了 课程设 置, 九年 一体化 设计, 注重 幼小衔 接、小 学初 中衔接 ,独立 设置 劳动课 程。与 时 俱进, 更新课 程内 容, 改进课 程内 容组织 与呈 现形 式,注 重学科 内知 识关联 、学科 间关 联。结 合课程 内容 ,依据 核心素 养 发展水 平,提 出学 业质 量标准 ,引 导和帮 助教 师把 握教学 深度与 广度 。通过 增加学 业要 求、教 学提示 、评 价案例 等,增 强 了指导性。 教育部 将组织 宣传 解读 、培训 等工 作,指 导地 方和 学校细 化课程 实施 要求, 部署教 材修 订工作 ,启动 一批 课程改 革项目 , 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 围棋 比赛 人数
参加 象棋
比赛
你可以借助什 么帮助直观分 析呢?
人数
参加象 棋比赛 人数
+
参加围 棋人数

两个比 赛都参 加人数
=
全体参 加人数
作业题:
1、老王把5000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
到期支取时,扣去利息税后实得本利和为5080元。 已知利息税税率为20%,问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 的年利率为多少? 解:设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x,由题意得
解得:x=2% 检验:x=2%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 答: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 的年利率为2%
思考:本题中本金多少?利息多少?利息税多少?
设哪个未知数?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如何解方程?
这里有哪些等量关系?
本金×利率 ×期限=利息 利息×税率=利息税 本金+利息-利息税=元,由题意得
解得:x=500
检验:x=500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 答: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500元.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
利率问题
请问这张存单给你哪些信息?
你对哪条信息比较有兴趣?
基 础 练 习
1、小明把5000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年 利率为1.98%,到期后可得利息 5000× 1.98% 元。 2、小明把x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年利 率为1.98%,到期后可得利息 1.98%x 元。 3、小明把x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 为1.98%,利息税的税率为20%,到期后应交利息 0.00396x 税 1.98%x×20% 元。 0.97624X 最后小明实得本利和为 元。
(X+0.0198x–0.00396x)
银行存款涉及哪些数量? 它们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本金 利息 年利率 利息税税率 实得本利和
本金×利率 ×期限=利息
利息×税率=利息税
本金+利息-利息税=实得本利和
合作交流
例6:小明把压岁钱按定期一年存入银行.当时一年期 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的税率为20%.到期 支取时,扣除利息税后小明实得本利和为507.92元.问小 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多少元?
重合问题
例2、屏幕上有甲、乙两个圆,其中甲圆的面积是9, 乙圆的面积是16;现移动乙圆使得两圆重合的面积为 2,问这时两圆共遮住屏幕的面积? 甲圆 乙圆
2
韦恩图
甲圆的 面积
+
乙圆的 面积

两圆的 重合部 分
=
总共遮 住面积
例2、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七年级二班有40人。 已知参加象棋比赛的人数比参加围棋比赛的人数多3 人,两个比赛都参加的有17人,问参加象棋比赛的有 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