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野外工作培训

合集下载

水、工、环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水、工、环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水、工、环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摘要: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工、环类本科专业周口店基础地质野外实践教学为例,从野外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评指标体系等方面,对野外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进行了阐述,该模式对同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野外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周口店基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专业的基石。

野外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地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在水、工、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建立了设施完备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同时也是全国地质类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的建设为野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本文从水、工、环类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目标与需求,对周口店野外基础地质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一、野外实践教学主要内容与安排野外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具有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衔接性。

周口店野外基础地质实习是我校水、工、环类本科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典型地质现象为基础,以地球系统演化为主线,把实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及科学辩证思维能力。

周口店及其邻近地区处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接壤地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使其不仅保存有不同阶段较为完整的地质时间记录,而且形成了类型齐全、典型直观的各种地质现象,因此,成为野外基础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全国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均选择周口店地区开展野外教学实习,教学成效显著。

我校水、工、环类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赴周口店地区开展为期4周的基础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具体教学实习内容总体包括路线地质教学、独立实践与专题研究及综合考评等三个环节(表1)。

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训

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训
路。
野外工作时应携带必要的装备, 如指南针、地图、刀具、急救药
品等,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野外工作风险评估与防范
在进行野外工作前,应对工作区域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设置警戒线、禁止进入危险区域等。
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罗盘使用
掌握罗盘的基本原理和使 用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方 向和位置。
GPS定位
了解GPS的基本原理和使 用方法,能够利用GPS进 行定位和导航。
野外生存技能
野外取水
掌握在野外获取安全饮用 水的方法,如利用滤膜过 滤、蒸馏等方法。
野外觅食
了解可食用的野生动植物, 以及如何识别有毒和无毒 植物。
搭建简易住所
野外受伤与自救
野外工作实践总结与建议
总结
野外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协作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及 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
建议
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并掌握基本的 急救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能够利用周围的资源搭建 简易的住所,以避免恶劣 天气的影响。
野外急救技能
急救知识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常见疾病与伤病处理
了解在野外可能遇到的常见疾病和伤病,如中暑、骨折、毒虫咬伤 等,并知道如何进行初步处理。
野外药品与器材的使用
了解基本的药品和急救器材,如绷带、消毒液、急救包等,并知道 如何正确使用。
野外工作紧急情况处理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 静,迅速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 对措施。
如发生迷路、失足等意外情况, 应尽快找到安全区域,并采取 相应的求救措施。

野外调查培训方案计划

野外调查培训方案计划

野外调查培训方案计划一、前言野外调查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工作,对于野外调查员来说,良好的培训和实践经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套完整的野外调查培训方案计划,以帮助培训对象掌握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目的1.使培训对象掌握野外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提高培训对象在野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3.培养培训对象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培训对象1.从事或即将从事野外调查工作的人员;2.对野外环境有浓厚兴趣,愿意投身野外调查事业的人士;3.具有一定的体能和适应能力。

四、培训内容1.野外生存技能培训(1)野外生存基本知识:野外环境的特点、气候、地貌等;(2)野外生存基本技能:火种取火、水源采集、野营设置等;(3)野外生存装备:选购、使用和维护。

2. 野外导航与地图阅读(1)地图类型: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气象图等;(2)地图阅读:地图符号、比例尺、高程图示解读等;(3)野外导航:使用指南针、GPS定位等。

3. 野外植物和动物识别(1)野外植物识别: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有毒植物等;(2)野外动物识别: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等;(3)野外昆虫识别。

4. 基础认识野外调查技术(1)现场勘查技术:痕迹的发现、保护现场、采集证据等;(2)标本采集技术:标本采集方法、保存技巧等;(3)野外样品处理:样品分类、包装、保存等。

5. 野外危急情况处理(1)野外急救知识:基本急救方法、遇险应对等;(2)野外安全意识:野外危险因素、自我保护技能等。

六、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专业讲师的授课,结合实际案例和图片,向学员传授野外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际操作在野外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对象可以亲自动手进行火种取火、水源采集、野营设置等操作,体验野外生存的真实情况。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野外案例,让学员深入了解野外调查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环境监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水环境监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水环境监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摘要] 本次培训主要使用T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未知样品成分,并进行维生素C、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测定,都是通过原标准溶液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于200~340nm范围内选择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曲线,确定原维生素C、苯甲酸及水杨酸的测定波长。

在最大吸收峰下测定样品,并根据工作曲线计算未知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苯甲酸、水杨酸标准溶液(0~10ug/ml),在测定波长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由实验数据计算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其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未知样品稀释液的吸光度,并分别计算出样品稀释液的浓度,平行测定三份,并求出未知样品组分的平均含量。

[关键字]维生素C 苯甲酸水杨酸T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1引言水环境监测工(高级)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T6不需要显色这个步骤,将实验过程大大简化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述(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用途(3)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4)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特点2 仪器与试剂2.1 仪器:(1)T6紫外分光光度计(2)50mL比色管9支(3)5mL移液管3支(4)1cm石英吸收池2只(5)50mL烧杯3个2.2 试剂:(1)100ug/m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2)100ug/mL的苯甲酸标准溶液(3)100ug/mL的水杨酸标准溶液(4)未知液:浓度约为50~55ug/mL3 实验方法3.1 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围的吸收曲线,从而找出最大吸收波长,其中VC、苯甲酸、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是265nm(pH=5~10)、225nm、230nm,通过最大吸收波长的不同,经分析测定来对未知样定性。

野外工作安全培训,避免野生动物伤害

野外工作安全培训,避免野生动物伤害

野外工作装备
安全帽:保护头部,防止坠落物和撞击
手套:防滑、防刺穿,保护手部
安全鞋:防滑、防刺穿,保护脚部 工作服:耐磨、防撕裂,保护身体
急救包:包含急救用品,如创可贴、 消毒剂等
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头灯等,确保 夜间工作安全
野外工作注意事项
穿着合适的服装:长袖、长 裤、帽子、手套等,以防止 蚊虫叮咬和晒伤。
包扎:使 用绷带或 纱布包扎 伤口,防 止感染和 进一步损 伤
固定:使 用夹板或 树枝等固 定骨折部 位,防止 二次损伤
搬运:使 用担架或 自制担架 搬运伤者, 避免二次 损伤
心肺复苏: 在伤者心 脏骤停时 进行心肺 复苏,争 取抢救时 间
烧伤处理: 使用冷水 冲洗烧伤 部位,减 轻疼痛和 肿胀
常见野外伤害处理方法
野生动物伤害的预防
了解野生动物习性
野生动物的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 爬行动物、两栖 动物、鱼类等
野生动物的生活 习性:活动时间、 活动范围、食物 来源、繁殖方式 等
野生动物的攻击 性:哪些动物具 有攻击性,哪些 动物比较温和
预防措施:如何 避免与野生动物 接触,如何应对 野生动物的攻击
避免野生动物攻击的方法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公 司安全规章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野外工作安全责任制
明确职责:确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包括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
制定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奖惩等 落实措施:确保安全责任制度的有效执行,包括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监督考核:对安全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缓慢后退:慢慢后退,不 要突然转身逃跑,以免引 起野生动物的追击。

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制度(三篇)

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制度(三篇)

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制度防治水是指对水体进行保护和治理的活动。

确保水体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从而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的防治水人员队伍,制定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估等几个方面对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训目标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支能够独立承担水体保护和治理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

这些人员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具备深厚的水环境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现代防治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能够灵活运用各类防治水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3.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良好的协作和沟通。

二、培训内容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两方面。

1. 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原理、水体污染物的种类与影响、水环境管理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训练:包括水质监测与评估技术、水体污染源治理技术、水环境模拟实验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训练。

三、培训方式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课堂培训:通过授课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2. 实验室实训: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3. 现场实习:到实际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现场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四、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和人员培训质量,应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制度。

1. 考试评估: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评估,了解学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践操作的评估,检验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

3. 综合评估:根据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五、培训师资防治水专业人员培训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培训师资。

水环境监测工新员工岗前培训 水样采集保存.ppt

水环境监测工新员工岗前培训  水样采集保存.ppt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工
新员工岗前培训-水样采集保存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培训资源
1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样品采集、保存与预处理
• 技术规范
•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14581-1993 •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 •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
9/16/2020
培训资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3.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源、生活污水源、医院污
水源等。 1)采样点的设置
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 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9/16/2020
培训资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自动采样
采用自动或连续自动定时采样器采集。例如,自动分级采 样式采水器,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一定时间将一定量的 水样分别采集在不同的容器中;自动混合采样式采水器可定时 9连/16/续2020地将定量水样或按流量比采集的水样汇集于一培训个资容源器内。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9/16/2020
9/16/2020
培训资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② 生活污水
采样点设在污水总排放口。对污水处理厂,应 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采样监测。

水上环卫培训制度范本

水上环卫培训制度范本

水上环卫培训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上环卫工作,提高水上环卫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水上环卫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从事水上环卫工作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培训内容包括:水上环卫作业安全知识、环卫作业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

第四条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培训、实操培训、模拟演练、经验交流等。

第五条培训要求:1. 水上环卫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2. 培训周期为一年,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培训。

3. 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保证培训质量。

二、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六条设立水上环卫培训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培训工作。

第七条培训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

第八条培训组织应配备合格的培训师资,保证培训质量。

第九条培训组织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和结果。

第十条培训组织应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第十一条水上环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1. 水域环境特点和安全风险。

2. 水上环卫作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

3. 水上环卫作业中的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维护。

4. 应急处理和求生技能。

第十二条环卫作业技能培训:1. 水面清洁技能。

2. 垃圾打捞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3. 水域环境监测方法。

第十三条应急处理能力培训:1. 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3. 急救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考核与评估第十四条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第十五条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第十六条培训组织应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

第十七条根据评估结果,培训组织应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五、培训纪律与奖励第十八条参加培训的人员应遵守培训纪律,按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7)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 时,观测线宜垂直地表水体的岸边线布置。 • (8)查明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下降漏斗的发 展情况时,宜通过漏斗中心布置相互垂直的两 条观测线。
• (9)查明两个水源地的相互影响或附近矿区 排水对水源地的影响时,观测孔宜在连接两个 开采漏斗中心的方向上布置。 • (10)为满足数值法计算要求,观测孔的布置 应保证对计算区各分区参数的控制。
槽(井)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标准探槽素描图
标准探井 素描图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实测地质剖面
• • • • • 常见问题: 实测地质剖面目的性不明确; 剖面位置选择不合理; 无实测地质剖面记录; 实测地质剖面绘制不规范,剖面图要素不全,如:方 位、产状等。严格说野外验收中见到的大部分并不是 实测地质剖面,而是图切剖面或信手剖面,实测地质 剖面是全面认识工作区地质条件的最直观、最有效手 段,近几年很少见到实测地质剖面了,目前大家引用 的反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剖面图基本上都是前人水 文地质普查所做的,这一点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 (二)野外勘察工作程序 水文地质测绘 • 遥感解译
水文地质物探
水文地质钻探
抽水试验
动态观测
水位统测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需要注意的问题: • 1、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前,可利用现有遥 感影像资料进行判释与填图,减少野外 工作量和提高图件的精度。 • 2、水文地质测绘的调查路线、调查点布 设及工作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 3、水文地质物探工作必须与水文地质测 绘结合进行,相互补充验证,指导水文 地质钻探工作。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4、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应在水文地 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进行。 • 勘探孔的布置,应能查明勘察区的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 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的资料。 • 采用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勘探扎 的布置应满足查明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和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的要求。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5、动态观测和水位统测应提早部署,选 点要有代表性,地下水动态观测线、观 测孔的布置,应能控制勘察区或水源地 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动态,根据不 同的观测目的,观测孔、观测线的布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查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时, 可分层布置观测孔。 • (2)需要获得边界地下水动态资料时, 观测孔宜在边界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工作总结
• 常见问题: • 总结内容不全,一般应包括项目概况, 工作过程及工作方法,完成的工作量 (与设计工作量对比),质量评述,取 得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 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重点不突出,应围 绕工作目的、任务进行全面总结。
的报告编写提纲,准备工作不充分;
报告审查常见问题解析
• 报告编写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 • 照抄照搬,编写报告前不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编制过渡性分析图件,不独立思考,而是找一个类似 项目的成果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复制、粘贴,造成目 前的报告普遍质量不高,野外工作与室内报告编写严 重脱节,成果报告没有新认识、新发现,成果普遍缺 乏创新。大家想一想,每次写设计、写报告,大家引 用的主要认识、主要结论来源于哪里?我看主要还是 引用的前人水文地质普查成果,很少引用了我们这一 代地质工作者的成果,这是我们要高度关注并应共同 努力解决的问题。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从以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设计书编制 的要求可以看出,一份好的设计书应明 确回答以下问题(5W1H):做什么 (What?对象),为什么做(Why?目 的),何时(When?时限),何地
(Where?地点),谁来做(Who?执行
者),怎样做(How?程序、方法)。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验收提交的资料
• • • • • 常见问题: 提交验收的资料不全; 没有验收资料清单; 资料没有分类建档或分类建档不合理; 质量自控(检查)记录流于形式或缺少 整改记录; • 普遍缺少过渡性综合解释成果资料和综 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手图
• 在野外进行原始地质调查时,先作野外 手图。手图上可简化某些要素,用临时 代号、简单的注记等代替,待工作告一 段落,修订地质界线和制图要素后,再 按要求整理转绘成清图。 • 清图经质量检查确认,项目技术负责人 核实批准后,作为原始资料保存。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地质编录
• 槽、井探地质编录常见问题: • 原始资料不全,大部分没有槽(井)探 工程基点基线记录、槽(井)探工程原 始地质记录,一般只有槽(井)探素描 图; • 槽(井)探素描图不符合编图原则,甚 至可以说就不知道该怎样绘制槽(井) 探素描图。
槽(井)探工程 基点基线记录表
报告审查常见问题解析
• 对报告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普遍重视不够,多数 报告的结论过于简单或过于繁琐,结论与报告 正文不一致,有的甚至在报告正文中从未出现; 建议流于形式,建议应该根据本次工作存在的 问题需要今后工作加以解决而提出。 • 附图编制不规范,表现在:图面与图例不符, 图例或图例说明不规范,图面反映要素不全, 各类界线处理不合理等。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3)查明污染源对水源地地下水的影响时, 观测孔宜在连接污染源和水源地的方向上布置。 • (4)查明咸水与淡水分界面的动态特征(包 括海水入侵)时,观测线宜垂直分界面布置。 • (5)需要获得用于计算地下水径流量的水位 动态资料时,观测线宜垂直和平行计算断面布 置。 • (6)需要获得用于计算地区降水入渗系数的 水位动态资料时,观测孔宜在有代表性的不同 地段布置。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调查卡片
• • • • • • • • • 常见问题: 野外调查卡片不全; 使用的卡片不规范,卡片表式设计不合理; 记录内容不全,很多项目空白未记录; 记录内容不符合地质规律,或记录内容前后矛盾; 野外观察不仔细,记录内容过于简单; 没有素描图、信手剖面图; 责任人签字不完整。 建议:调查卡片有时不能全面反映野外观察到的地质 现象,因此,不论什么性质的项目,在野外调查过程 中一定要配合使用野外记录簿进行详细记录。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水文地质勘察野外工作程序
• (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阶段划分
• 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 1、准备阶段: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
野外踏勘,了解区内地质、水文地质背
景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要调
查内容和重点问题;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 2、设计编写阶段: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编 写总体设计和年度工作方案,设计评审、 审批; • 3、调查实施阶段:按照批准的设计书开 展工作; • 4、综合研究阶段:根据获取的资料开展 综合研究; • 5、成果编制、评审、审查阶段; • 6、成果复制、资料归档阶段。
报告审查常见问题解析
• 报告形式审查普遍存在的问题: • 提交审查资料不完整,如:没有附图、图件目录,缺
单位初审意见、设计评审意见、野外验收意见、物探
总结报告、测量技术总结等; • 报告装订顺序不合理,一般情况下应按:封面、扉页、 单位初审意见、目录、正文、附件顺序装订; • 报告章节安排不合理,说明报告编写前没有制定详细
讲座提纲
•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 报告审查常见问题解析 • 水文地质勘查需要注意的问题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验收的主要内容
•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是否完成了规定的目标、任务; •是否完成了批准的工作量; •项目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是否合理,工作质量是否 符合各类规范、规定要求;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工作总结是否系统、全面; •野外实地抽查是否合格。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手图
• 常见问题: • 没有野外手图;
• 手图不着墨,没有转化为清图的过程;
• 手图不整洁,随意勾画;
• 标绘内容及图式不符合制图原则,标记 不准确,记录与图件相互不吻合。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实际材料图
• 常见问题: • 实际材料图与野外手图不吻合,包括地质界线、调查路线和调查 点; • 反映的实物工作量不全,经常见到只反映地面测绘工作,不反映 地面物探、地形测绘、坑探、槽探、取样、原位测试等工作量; • 实际材料图编图不规范,经常见到用行车路线代替调查路线,调 查路线布设目的性不强,路线布设不合理(反映不出是穿越法还 是追索法),调查点或观察点布设不合理(经常见到调查点不在 调查路线上),野外记录与图面内容不符。
报告审查常见问题解析
• 平铺直叙,结果是文字与图表比例失调,大量 篇幅的文字描述,对条件、规律的总结缺乏相 关的证据支持,这一点比较普遍,现在的报告 中很少能够看到利用自己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 数据统计分析支持自己的论点的,大部分都是 只有结论,我希望看到的报告是有大量的第一 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通过数理统计 表格、实测地质剖面图、过渡性分析图件(第 四系厚度等值线图、流场图、承压水顶板等高 线图、各类直方图、饼图等统计图表)。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Fra bibliotek野外地质编录• 钻探地质编录常见问题: • 使用的记录表格不规范,表格设计不合理或项 目不全,普遍采用钻孔柱状图代替探井或探坑 素描图; • 记录内容不全,有些项目空白未填写; • 记录内容不准确; • 数据计算错误,如:回次进尺、岩芯采取率、 终孔孔深、井管长度、水位、止水部位等; • 各类资料之间不吻合。
野外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野外地质编录
• 钻探地质编录常见问题: • 钻孔原始档案不全,全部钻孔原始档案 应包括单孔设计书、开孔通知书、钻探 班报表、钻探地质编录、孔深校正记录、 测井记录、下管记录、填砾记录、止水 及止水效果检查记录、封孔记录、洗井 及洗井效果检查记录、抽水试验记录、 取样送样记录、钻孔综合成果图表、钻 孔质量验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