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教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快速计算数字;
3. 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
1. 理解简便计算方法;
2. 掌握使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例题引导学生认识简便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相加和交换律简便计算加法;
3. 学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减去和借位简便计算减法;
4. 学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分解乘数和合并乘数简便计算乘法;
5. 学习除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倍数法和估算商数简便计算除法;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教学辅助:
1. 教案PPT;
2. 课堂小板书;
3. 计算题练习册。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简便计算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其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第一章:整数的运算定律1.1 加法结合律内容:学习整数的加法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法运算,观察并总结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2 乘法结合律内容:学习整数的乘法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运算,观察并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第二章:小数的运算定律2.1 小数的加法结合律内容:学习小数的加法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法运算,观察并总结小数的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2 小数的乘法结合律内容:学习小数的乘法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数乘法运算,观察并总结小数的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第三章:整数的简便算法3.1 分配律内容:学习整数的分配律,即a×(b+c)=a×b+a×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整数乘法运算,观察并总结分配律的应用。

3.2 结合律内容:学习整数的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整数加法运算,观察并总结结合律的应用。

第四章:小数的简便算法4.1 分配律内容:学习小数的分配律,即a×(b+c)=a×b+a×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数乘法运算,观察并总结分配律的应用。

4.2 结合律内容:学习小数的结合律,即(a+b)+c=a+(b+c)。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法运算,观察并总结结合律的应用。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混合运算内容:进行整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混合运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整数和小数的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点: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课程总复习教案

数学知识点: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课程总复习教案

数学知识点: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课程总复习教案。

一、加法的简便运算1.同进同退法同进同退法是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对于同样的加数或减数,我们可以利用同进同退的方法来实现快速计算。

例如:184+435=?我们可以将435拆分成400和35,并加上184:184+400=584,584+35=619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2.拆分法拆分法是将一个较大的数拆成较小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247+958=?我们可以将247拆成200和47,将958拆成900和58,然后分别计算:200+900=1100,47+58=105,1100+105=1205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二、减法的简便运算1.借位法借位法是减法中常见的运算方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我们可以借位进行计算。

例如:362-198=?将198看作200-2,再将362看作360+2,则有:360+2-200+2=164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2.求补数法求补数法也是减法中常见的运算方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我们可以求得补数进行计算。

例如:487-189=?我们可以计算出189的补数:1000-189=811将被减数487和补数811相加:487+811=1298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三、乘法的简便运算1.倍增法倍增法是乘法中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

我们将一个数拆分成10的倍数相加的形式,便于计算。

例如:43×32=?我们首先将32拆成30和2,43拆成40-3,然后进行计算:43×30+43×2=1290+86=1376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2.逆序法逆序法是另外一种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我们可以将一个数拆成个位数和十位数,然后分别计算再相加。

例如:26×34=?我们可以将26拆成20+6,34拆成30+4,然后进行计算:20×30+20×4+6×30+6×4=780+80+180+24=1064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计算。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概念及意义。

2. 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1)凑整法(2)交换律(3)结合律(4)分配律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简便运算。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简便运算,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提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加减法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

小学生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教案全解析第一章:加减法简便运算概述1.1 学习目标:(1)了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1)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定义。

(2)加减法简便运算的作用。

(3)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活动:(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技巧2.1 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技巧。

(2)提高学生进行加减法简便运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常见技巧。

(2)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简便运算。

2.3 教学活动:(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技巧。

(2)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加减法简便运算。

第三章: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3.1 学习目标:(1)学会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如何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活动:(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2)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练习与提高4.1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

(2)提高学生进行加减法简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4.2 教学内容:(1)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简便运算。

(2)分析学生的练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

4.3 教学活动:(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简便运算。

(2)收集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分析和讲解。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学习目标:(1)总结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

(2)评价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表现。

5.2 教学内容:(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总结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

六年级分数 简便 运算 混合的数学教案

六年级分数 简便 运算 混合的数学教案

六年级分数简便运算混合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和性质2.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分数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2.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运算。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法: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性质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

4. 练习与讲解:学生进行练习,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分数简便运算和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提问,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数简便运算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知识点、实例和练习题的PPT,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演示。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可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表格、卡片等工具,促进合作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和性质,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在小学六年级,针对简便运算的教学应该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注重实战演练,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的《简便运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简单的数学运算公式,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公式和计算规则。

3.学习应用简便运算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4.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加强初中数学和其他科目的连接。

三、教学重点1.真正理解问题,正确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法。

2.掌握简便运算公式的同时,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

3.鼓励学生探索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需要进行平时练习,并且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2.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语言表述和数学计算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做好个别辅导。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实践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互动、合作与思考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学生简单说明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利用简便运算来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吗?”2.搜集信息谈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简便运算。

例如:“某工厂每天生产 10000 个洗衣液,要用 8 天才能生产出 8 万个洗衣液,每天该工厂生产多少个洗衣液?”3.阐述知识点导入后,老师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简便运算公式和计算规则,同时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公式的易用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4.练习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实际应用为主题的练习。

例如:“某商店本月销售了 1200 支笔,平均每支笔售价 3.5 元,本月销售总额为多少元?”5.总结通过讨论、分享和梳理课堂内容,让学生可以将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再次铭记于心,并牢记本次课程所要强调的重点和难点。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人民路小学刘长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简便算法中,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你们知道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介绍高斯是如何解决1+2+3+…+100 的。

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让学生明白只要勤思多想,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出示问题:25⨯ 7 ⨯4 问:如果按照计算顺序,会先算什么?简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5和4是什么关系?25×4 =100。

所以可以列式为: 25⨯ 7 ⨯4 =25 ⨯4 ⨯7 =100 ⨯7 =700 25和4是一对好朋友,还有哪些数互为好朋友?125和8、2和5。

我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找朋友法。

练习:125 ⨯5 ⨯2 ⨯82、出示问题:567+55 -67 问:哪两个数之间有关联?可以先算。

计算时,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放到一起,就是给数字搬家。

此法叫:搬家法。

练习:123+65+267+35368—49+32—5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共同探索方法:123+65+267+35368—49+32—51 =(123+267)+(65+35)=368+32—(49+51)=390+100 =400—100 =490 =3003、出示问题:137+98 问:98接近哪个整百的数,还差几?可以如何列式。

加100会多2,就应该减去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
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杨中雄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
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

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二).简便运算定律和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
×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
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a÷b=(a×c)÷(b×c)=(a÷c)÷(b÷c) (c≠0)
(b≠0)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三)总结: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四).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

(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六)、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
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

24×(1211-83-61+31) (12+72) ×7 (753-20
19)×38
5
B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516×137-53×13
7
1.3×11.6-1.6×1.3 59×11.6+18.4×5
9
四、一些简算小技巧
A 、巧借,可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蛮。

9999+999+99+9 4821-998
B 、分拆,可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C,巧变除为乘(除以41
相当于乘4, 除以81相当于乘8,……)
7.6÷0.25 3.5÷0.125
D/注意构造,让我们的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1.8×99+1.8 3.8×9.9+0.38
257
×103-257
×2-257
1.01×9.6
102×0.87 2.6×9.9
327
×31+327 1712×32+32÷5
17
3733
×36 37
33×38
13.5×27+13.5×72+13.5 1.5×7.4+0.6×150%+2÷32
5.3×4
1+2.7×25% 0.67×10.1-6.7
28×21.6-2.8×16 5.6×1.7+0.56×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