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案 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基本用语,明确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化学用语,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含义。

2.掌握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三、教学内容:
1.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及教学素材。

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让学生观看一段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出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展示
展示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化学用语的种类和作用。

3.讲解
讲解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合物等,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

4.练习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
对本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知识点滚瓜烂熟。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和相关知识。

3. 能够用化学用语正确表达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2. 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3. 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三、教学重点1. 掌握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及其意义。

2. 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 对化学性质、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正确理解。

2. 运用化学用语准确描述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

五、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2. 讨论教学法3. 实验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哪些化学用语?这些化学用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用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学习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5分钟)向学生介绍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是描述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作用和意义。

3. 学习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20分钟)讲解和讨论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例如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等。

通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4. 讨论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25分钟)讨论化学用语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分析化学用语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反思化学用语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帮助。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化学用语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研究中。

七、作业1. 完成化学用语相关题目。

2. 搜集有关化学用语的资料。

八、板书设计化学用语专题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加强训练和实践。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讨论化学用语的应用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用语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化学用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化学用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针对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提出至少两个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探讨。
作业要求:
1.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持作业整洁、规范。
2.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时,注意符号的正确性、配平的准确性。
3.实践作业中,注意实验安全,如实记录实验现象,体现科学探究精神。
4.思考作业和预习作业要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讨论问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2.教学引导: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配平方法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3.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化学用语的运用:将化学用语应用于解答实际问题,是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用语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化学用语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然而,由于化学用语较为抽象,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记忆和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解答化学题目时出现混淆和错误。此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些情况,本章节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巩固化学用语基础知识,强化化学符号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素养。

化学用语知识点总结教案

化学用语知识点总结教案

化学用语知识点总结教案一、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用语的定义化学用语是指在化学领域中所使用的专门术语和名词,是用来描述化学现象、过程和物质性质的一种特殊语言。

1.2 化学用语的特点化学用语具有精确性、简洁性和普适性等特点。

1.3 化学用语的分类化学用语主要分为一般化学用语和有机化学用语两大类,其中一般化学用语包括了无机化学用语、物理化学用语和分析化学用语等。

二、化学用语的基本术语2.1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根本要素,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2.2 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2.3 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2.4 混合物的基本概念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3.1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组成的表示化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3.2 结构式的表示方法结构式是用化学键的形式来表示化合物分子内原子间排列和连接方式的表示方法。

3.3 反应式的表示方法反应式是用化学符号和箭头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

四、化学用语的性质描述4.1 物质的物理性质4.1.1 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其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和吸收所呈现出的视觉感受。

4.1.2 物质的味道物质的味道是其分子结构对人类味觉感受所产生的感觉特性。

4.1.3 物质的气味物质的气味是其分子结构对人类嗅觉感受所产生的感觉特性。

4.1.4 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是指在大气压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在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4.1.5 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是衡量其紧密程度的物理性质。

4.1.6 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导电特性,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种。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用语的应用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引入: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的含义及分类。

2. 学习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1)化学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化学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反应;
(3)化学量:摩尔、质量、体积等;
(4)物质性质:酸、碱、盐、氧化物等。

3. 学习化学用语的应用和运用:
(1)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用语;
(2)实际应用中的化学用语。

4. 练习与讨论:进行一些练习题和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同时,教师需要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化学用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用语教案

高中化学用语教案

高中化学用语教案
教学目标:
1. 确保学生掌握高中化学常用术语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帮助学生理解术语的背后的化学原理和概念。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常用术语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几个重要术语。

2. 学习术语(15分钟)
逐个介绍几个常用术语,比如:
- 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改变。

3. 案例分析(20分钟)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根据学习的术语进行分析:
例:玻璃杯中的水是元素、化合物还是混合物?
4. 练习和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的术语。

随后,让学生彼此讨论,并及时纠正错误。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在平时化学学习中多加运用常用术语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术语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在下节课前仔细复习。

教学手段:PPT演示、教材、黑板、作业纸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术语本身的定义和记忆上,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术语与化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化学用语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3.案例分析:给定一个化学反应,让学生用化学用语描述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1.评价学生在化学用语书写规范方面的掌握程度,提醒注意常见错误。
2.肯定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3.强调课后复习和巩固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加强练习。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重点关注化学用语的书写规范和应用题。
2.化学用语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需掌握化学用语在描述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化学用语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实例或化学实验为载体,引入化学用语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拓展思维,提升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铁生锈、电池放电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从而引出化学用语的学习。
2.基本概念回顾: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用语,如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式等,巩固基础知识。
-结合课堂所学,整理化学用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化学用语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化学用语复习教学设计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5.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用语的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式的命名和改写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此方面容易出现错误,需要教师着重讲解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十五章的课后习题,重点关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从生活中选择一个化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化学用语在该现象中的应用。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化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分析实验原理。
1.学生在化学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上,往往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误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其准确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3.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尚不熟练,教师应加强实验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以下知识点:
1.化学用语的基本知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4.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和操作技巧。
同时,教师强调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积极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化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化学用语
执教人:刘代松、王兴莉、骆云飞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1、了解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2、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教学重点: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化学用语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必备知识。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一下化学用语的有关知识。

板书:初中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粒子结构示意图。

一、元素符号(简单概述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1、书写:一大二小N H Cl Ca Cu
2、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有的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提问:1、N可表示的意义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铜原子”______________
(通过讨论得出哪些元素符号只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哪些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二、离子符号(简单概述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1、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电荷数及电性,
电荷数为1时不写.如Cu 2+CO32- H+OH-
2、意义:(1)表示一个离子;(2)表示一个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提问:1、Mg 2+可表示哪2种意义;(强调:离子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
2、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
三、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说一说:你从化学式CH4中能获取的信息有:
概述化学式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各种元素;(3)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4)表示每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情况;
3、简单复习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的化学式O2 H2 N2 F2 Cl2 Br2 I2;Cu Fe He Ne C P S
(2)化合物的化学式 NaOH Al(OH)3 CuSO4 Fe2(SO4)3
规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四、化合价
1、定义: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简要介绍)
2、要求;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异同
化合价: +1 +2 +3 - 1 - 2
Ag Ca Al OH SO4
离子符号: Ag+ Ca2+ Al3+ OH - SO42-
根据前面所复习的化学用语,归纳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并回答下题:
符号H、2O2、Cl
-
、Cu中表示意义最多的是______(2011 兰州中考)
五、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从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2H2↑+ O2 ↑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列举一些错误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问题。

六、粒子结构示意图:(画出几个粒子结构示意图并作简单分析)
简要归纳: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可以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

七、小结本节课内容并让学生作课堂练习:
(以下都是2011年江西省有关化学用语的中考题)
1.(原第3题)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

则x为( )
A.2 B.3 C.4 D.6
2.(原第4题)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3.(原第6题)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
4.(原第11题)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2C.He D.
5.(原第12题)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aCO3==== CaO+CO2↑B.Ca(OH)2+Na2CO3==CaCO3↓+2NaOH
C.H2+CuO====Cu+H2O D.
6.(原第16题)(4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碳元素
...)制成
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
...,铜
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显
.............—.1.价.。

高温

7.(原第28题) (6分)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物 质 MgO MgCl 2 Mg 3N 2 Mg(NO 3)2 MgCO 3 Mg(OH)2
颜 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板书设计:
课题: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
化合价
化学方程式
粒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aR b m+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支点O 转动,B 处挂一重物G ,A 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 大小不变,但F <G
B. F 大小不变,但F >G
C. F 逐渐减小,但F >G
D. F 逐渐增大,但F <G
【例题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 .“3”的位置;
B .“6”的位置;
C .“9”的位置;
D .“12"的位置。

【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 ,物体A 重8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绳子的拉力F 。

化学用语
+n
【例4】如图5,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例5】一小车A陷在泥地里。

现在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拉出,F=1000N。

求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

【例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F=G ; B.G=N ; C.F+N=G ; D.F=N.
【例7】
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____N
【例8】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B)
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D.无法判断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
【例题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