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

1.阴阳是相对的 2.阴阳会变动 3.阴阳合一
它是圆的 不要去伤害别人 阴阳互动
不可以圆滑 一定要圆通
二亦一 合一分 为亦为 一二二
合一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吾道一以贯之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谢谢!
易经的奥秘 之
何为太极
讲师:曾仕强
何为太极
谢谢!
易经的奥秘(四) 之
何为八卦
讲师:曾仕强
太极生两仪
一天的四个时辰
一天中人体内变化最快的是两个上时辰 •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数 学 的 排 列 组 合
八卦
泽
火
风
《易经》是一套非常整齐的符号系统
八卦 厚德载物
八卦符号来源
八卦的八种特性
心语
国浩构 际瀚成 网无 络穷
的
01
心语
宇产一
宙生阴
万
一
象
阳
心语
《易经》 是完全根据自然 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
心语
要用自然的法则 来规范现代科学
让科学协助人民 过幸福的生活
人 伦 道 德
易 经
学习《易经》的意义
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
具有神秘性道德性
求同存异
释
义
吉子 无天 不佑 利之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谢谢!
易经的奥秘 之
何为阴阳
讲师:曾仕强
何为阴阳
• 阴阳是不分开的 • 活动性比较强的是阳:右手、大拇指, • 缓慢的是阴:左手、四个手指
阳就是奇数 阴就是偶数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11-人生有三宝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11人生有三宝(外: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现代人来说,“慈”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俭”似乎难以做到。
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上追求高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现象会给人们带来怎么样的祸患?老子所说不敢为天下先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第11讲人生有三宝我们已经知道,天地是怎样造万物的。
那个整个的过程我们了解以后,我们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身为天地的一个分子,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过我们的日子。
换句话说,人们要问问自己,人应该怎样生活,才符合道德要求。
我们看《道德经》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我们先看什么叫做治人。
治人不就是管人吗?不是,你管人干什么?道都不想主宰人了。
你同样是人,你还要去管别人,这不很奇怪吗。
治人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向自然学习,要跟天地一样无私的奉献,所以治人,就是为社会人群服务。
那什么叫事天呢?事天不是说整天去拜天,去求天去问天,不是。
而是修身,因为天它代表自然,而自然呢,它是无私的奉献,但是人呢,好像都做不到,你看看天,想想自己,你觉得很难过,觉得很惭愧,觉得说天你怎么能做得到我做不到呢?因此就要修身。
所以治人它是向外的,事天是向内的,不管你对外对内,莫若啬,再也没有别啬更重要的,什么叫做啬?啬就是爱惜,就是节俭,爱惜,爱惜什么?节俭,为什么要节俭?老子接着说,夫唯啬是以早服,因为一个人,他如果爱惜,他如果节俭,他就会及早的走上道,及早的服从道。
(外:节俭,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有人开始鼓吹,只有高消费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上的奢华之风渐起,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坚持节俭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现在人衣服永远少一件。
你衣服已经够多了,穿不完了,可是你看到别人,他那个比较好看,我再怎么样也去买一件,比他更好看的,就形成,我们现在怎么样,过度生产,过度浪费,你生产那么多干什么。
《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1《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作者:曾仕强作者单位:刊名:文化博览英文刊名:CULTURE VISION 年,卷(期): 20xx ""(7) 分类号:关键词:《易经》与人生2《易经》的由来我们平时讲《易经》,亦称《周易》。
其实《易经》是个统称,分为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周易》只是周朝时期的《易经》,前面的两部在历史的洪流中丢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周易》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所以《周易》和《易经》这两个词现在通用,但是从源头上讲还是有区别的。
夏代时期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
为什么选择“艮挂”为第一卦?艮,代表山。
古时西北高山众多,古人想像山是最重要的,于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
到了商代,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发现大地很重要,五谷杂粮都是从大地里产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归藏易》首位。
到了周代,人们则认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
“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转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不易、对易等不同解释。
《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说明《周易》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由哪个人写了这本书,现在著书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详。
历史上认为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易传·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时候,伏羲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易经是一部群经之首,包含广泛精微的内容。
XXX、XXX、XXX三位圣人分别代表上古、中古、近古,是易经的重要传承者。
易经以阴阳为基本元素,是解开宇宙秘密的关键。
XXX八卦、XXX64卦、XXX《十翼》是解锁宇宙之谜的三把钥匙。
易经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是人伦道德的重要指导。
研究易经可以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理解其神秘性和道德性,求同存异。
阴阳是相对的,不可分的,是宇宙万物共存的关键。
阳代表白天、天、手心、大拇指、奇数、头,阴代表晚上、地、手背、四手指、偶数、脚。
人要刚柔并济,像手指和星宿一样,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阴阳会变动,但是阴阳合一是不变的。
要像圆形一样,不去伤害别人,但一定要XXX。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动,是万物共生的关键。
太极由“大”和“点”两部分组成,意味着大急了又小极了。
它是宇宙万物共同生存的平台,是生两仪的关键。
太极是宇宙万物万象的基因,它代表着阴阳的平衡和共存。
做别人的太太就要知道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就要小,这就是太极的精髓。
在宇宙中,自然是唯一的主宰。
如XXX所说,顺乎自然则吉,不顺乎自然则凶。
规律是存在于变化中的不变之物。
虽然道理是直的,但路却永远是弯的。
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则是告诉我们,即使你知道某些事情,如果这个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
XXX也曾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沟通方式,这是随机应变的表现。
天不是神,也不是,天就是自然,这是XXX的又一名言。
所有合乎自然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迟早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其中乾象代表健康和创造力,坤象代表柔顺,坎象代表欠缺土地的水,离象代表隔离和救火,艮象代表适可而止。
在做任何事情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
快则快,慢则慢。
雷象代表震动,风象代表齐心协力,泽象代表XXX相关。
八卦图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定位。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守位,即守分,以及不断改善自己。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乾卦和坤卦是六十四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乾坤是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就是水深火热的循环往复。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六十四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六十四种状况,这六十四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乾卦和坤卦是64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叫做乾坤的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中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
《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易经》64卦中只有乾卦是纯阳的,坤卦是纯阴的,但是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卦象,却有四个共同的字,这就是元、亨、利、贞。
那么为什么乾坤两卦中都会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乾卦代表了一个成功的开拓者,那么坤卦就代表了一个优秀的配合者。
历史上可以列举出来许多乾坤的绝配,但是为什么有的乾坤配为人们所称赞,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呢?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飞龙在天,很少有父母愿意培养孩子,去当一匹脚踏实地的马。
但是曾仕强教授为什么说,龙就是马,马就是龙呢?又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就是在望子成龙这个问题上搞错了呢?《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每一个卦象都是6个爻,也就是每一种状况都可以分成6个阶段,而这6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是有共同之处的,那么这些共同之处都是什么呢?64卦每个卦象中的6个爻,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初难知,上易知,就是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在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看清楚的,但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很容易看明白的。
曾仕强优秀文章

曾仕强优秀文章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曾仕强优秀文章》的内容,具体内容:曾仕强以幽默、风趣、亲切、有中国特色、合乎中国的国情、深刻的挖掘着中国人性与文化的深层含义的授课方式颇受大家喜爱。
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曾仕强以幽默、风趣、亲切、有中国特色、合乎中国的国情、深刻的挖掘着中国人性与文化的深层含义的授课方式颇受大家喜爱。
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用!关于1:易经的智慧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
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
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
同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非常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
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都是坏人,自己很倒霉。
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个太极,分阴分阳。
坏人是不是一定坏?不一定,坏人偶尔也会做好事。
好人是不是一定不会做坏事?也不一定,好人也经常是好心做坏事。
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问西方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我保证他的答案是,两个东西。
西方人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阴阳是两码事。
可是中国人会告诉你,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
所以如果讲一,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就是阳和阴,这种观念我们中国人是很容易接受的。
《易经》给我们的"一内含二"的思维,和西方"二构成一"的认识,使得东西方的观念,有了"生"和"分"的差异,那么,东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一分为二,这是事实,一生二也是事实,但是生和分这两个字,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想。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1《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主讲人简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__智慧大学校长,__交通大学教授,__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__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引发广泛关注。
【内容简介】《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1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曾教授,在美国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工作后,他常常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39岁那年,他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身心疲惫,而学习《易经》后,他发现许多困扰他的问题,用《易经》中的道理解释,就都能够理解了。
曾仕强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主讲:《易经》与人生。
他说:我的名字虽然叫曾仕强,但是在39岁那年,身体一度非常衰弱,一点都不强。
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上下楼梯,都要小心翼翼。
他父亲知道此事后就对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曾教授说:读《易经》跟我生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易经》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的。
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那一套。
父亲说:那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把这部经典给害苦了。
《易经》,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叫“无三不成理”,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是经常分成两块。
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天有上午,中午和下午,连孔子都说,人分中人以上,中人和中人以下。
《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变化的,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又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就是我们所要去掌握的。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觉得有道理,就说我去读读看。
回去以后,我就开始读《易经》,但怎么读也读不懂,有七八本书都是说怎么算命的,怎么看风水的。
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爸爸说:你先读《易传》,读懂了《易传》,再去看《易经》,你就会觉得很清楚了。
果然,当我读完《易传》,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看懂了中国人。
说实话,我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很羡慕做外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仕强《百家讲坛》易经与人生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
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交。
我就很紧张,年纪轻轻搞到这地步,怎么办?我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里,把我的情形向我爸爸汇报。
我爸爸愣了一下,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和我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密切的关系。
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
所以,我就不学。
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
《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
那天他给我谈了很久,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而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
我们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他一定要凑成三个。
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
改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
我听了以后就说,那很好呀,那我就学学吧!可是我回去后,怎么读都读不懂。
拿了十本书,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样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那不是我要的。
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回头再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
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
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很开心给爸爸讲。
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懂了中国人。
爸爸说,你终于看懂中国人了。
凭良心讲,我那时候跟现在年青人一样,是很羡慕做外国人的。
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点改变了。
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很有原则的,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
所以,外面要圆。
可是我爸爸给我讲,那你这样不就很圆滑吗?我说,不是。
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圆滑的。
现在我才知道,是“圆通”,不是圆滑。
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圆滑,这个人滑头、奸诈,没有人喜欢。
但是你不圆通,你又很吃亏。
我们很小心地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我就越学越有趣。
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平常真的看不懂,听不懂的话,慢慢我都找到了根源。
我觉得古代的人,你别看他没科学,但他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在这里,美国在底下。
所以你到美国去,你就挖一条隧道。
一直坐电梯就到了,也不必坐飞机。
但是事实上行不通,因为地心中有一团火,烧得你整个融化掉了。
这样我就知道,《易经》里面有一条曲线的,告诉我们,直线是最快的,但是经常是走不通的。
你还是要打个转才能到美国。
我也发现我们中国人,三人在路上走路,躲来躲去。
你问他为什么要躲来躲去,他也说不出道理来。
原来他很避免走中间,因为中国人他是中间最高。
如果,你和领导在一起走,无论如何你要让他在中间。
有很多年轻人他不懂事吃很多亏。
就是每次照相,他都挤中间去,一洗出来,领导一看就这家伙最讨厌,你站中间干什么?懂事的就坐旁边,该你坐中间,自然会请你去坐中间,你急什么?所以中间最大!这就是《易经》的观念。
然后,我又去听懂另外一句话。
这句话你可以去考别人、你的亲戚,“不三不四”。
你成天都在讲不三不四,就不知道什么是不三不四?我也曾经对我的学生讲,你把不三不四翻译成英语,全世间没有人听得懂。
中国人很奇怪,他不说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他就讲不三不四。
你读了《易经》就会知道,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义。
中国人最喜欢讲完话就否认,我给你讲完话后,加一句:不要说我说的。
结果你对别人说,那就是对我不仁嘛!所以,他来问我,你讲了这句话吗?我说,没有。
我不是欺骗,我是认为你不仁我就不义。
你把这些道理说清楚,搞懂以后。
你就知道,啊中国人是很诚实的,很实在的。
我发现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同时讲两句非常矛盾的话。
这里告诉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里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讲的是礼让为先,这里想的是当仁不让,那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你自己看着办。
这就最厉害!我慢慢感觉到,凡是外国人最讨厌我们的地方,就是中国人最善长的地方。
你问外国人,你喝茶还是咖啡?他很干脆:咖啡,茶。
中国人不可能,他告诉你:随便。
一定告诉你,随便。
我几十年的经验:会讲随便的人都是长寿百岁的。
他没压力。
我慢慢发现,我们有学理的根据。
我常常问年轻人:阴阳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如果你告诉我这是两个东西的人,脑筋就有一点西化了。
西方人就分开来看,中国人就合起来看,我几十年才体会到,我们是合起来看。
我们动不动就说“合作”,大家“和谐”,不能分的,一分就糟糕了。
外国人是“分”的,分到最后,你是你我是我。
我们阴阳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变阴,有时变阳。
这是我从《易经》中体悟到的,最好的一个法则。
(《易经》的哲理就是阴阳一体,如同我们看到的太极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曽仕强教授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老子,还是孔子的思想都是以《易经》为基础的,那么这些古圣先贤是如何解读《易经》的呢?)我必须要说明: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出来的。
你看,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以上,中人以上这种人怎么去读易经,这个人是老子。
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说《易经》的。
所以,凭良心讲《道德经》是非常高水平的,高难度的。
只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
他先说:不能说,才来说。
这很厉害吧!这就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中国人讲有没有意见,没意见。
结果一大堆意见。
外国人,有意见就有意见,没有意见就真的没意见。
中国人不是,先说没意见,结果后面讲一大堆。
我们先说没意见是尊重人家。
我们好好把《道德经》读完了,就会知道《易经》里很高深的哲理。
孔子不是,孔子是对中等智慧的人解说《易经》,什么是《论语》?就是家常便饭。
所以要解说《论语》要从我们生活圈去体会。
《论语》一开头就告诉你:做人要快乐。
所以“学而篇”就提出来:孔门三乐。
三种乐趣。
你与孔子接触还得不到乐趣,那就很冤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真正的意思是说,你读完以后,要去实践,实践以后要变成习惯,行成习惯你就很乐了。
第二个,“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不亦乐乎,舍身处地把好茶端给他,把好东西与他分享,他下次一定来,你这样想就对了。
做人要做到你的朋友想到你,就想到能从你这里沾到一点便宜,你就成功了。
每个人想到你就想到,我一去一定会吃亏的,那他就跑掉了,第三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就是小小的生气,没有发脾气,只是有一点不高兴。
人家不知道你是谁,你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
现在人不是,现代人是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谁吗?你没看过我吗?这就完蛋了。
今天各行各业,千万要记住隔行如隔山,谁也不认识谁,这才是正常的。
你如果把孔子这三个基本做完了,你就很乐了。
还有一个人,最可惜就是我们都把他忽视掉了,叫做“墨子”。
墨子是专门替基层的人,大众的人去讲《易经》的道理。
墨子的学术是最好的。
所以,做人先学墨子,实干,认同上面。
年纪轻轻就一大堆意见,那不害死自己吗?然后慢慢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才可以去进入道家的境界。
《易经》是所有都包括在里面。
不管你天文地理什么,包括兵家,包括医学,甚至于现在的电脑,都是从里面来。
(兵书里三十六的很多计谋都是出自易经的卦象,而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更是出自《易经》的阴阳共体之说,但是代表现代文明的高科技电脑怎么会与古老的《易经》有关系呢?)我只讲一句话,我们天天都知道,电脑就是010101,0就是阴,1就是阳,你看你现在讲这种话010101就构成了浩瀚无穷的网际网络,没有人不相信。
可是我们老祖宗六七千年前就讲了:阴阳变化产生宇宙万物。
一样的道理,电脑就是阴阳的变化,没有什么稀奇。
所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很认真在学《易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贝丢弃了。
但是我们要了解,以前没有科学语言,不得已用那些话,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语言,用科学的发现来帮助我们回去了解《易经》的道理,这才是现代人读《易经》的一个方法。
(用科学的发现帮助我们去了解《易经》的道理)我觉得《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四个字,也是中华文化里面最可贵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
什么叫“经”?经,就是不能变的东西。
一个人有了经以后,你还不会变,你还是不会用。
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方法是一定要变的。
可是我们现在受美国影响很严重,我们说,什么都在变。
我是不接受这句话的。
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什么都在变的话,请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爸爸变没变?还是老一个嘛!如果你发现全家人都变了,那你爸爸也变了,没有那回事。
其实《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如果没有不变,你就不可能有变;如果没有变,你就不可能有不变,它根本就是相对的。
(《易经》是全世间最高明的辩证法)其实《易经》是全世间最高明的辩证法。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说要就是不要,说不要就是要。
你送礼给外国人,外国人会当场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这个东西。
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你送礼给他,他说不要,千万不要,好好,搁那儿好了。
最后还是要了。
我小时候还是很讨厌这个的,根本虚伪,假的嘛。
后来我才懂,我读了《易经》才懂,学理很简单,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这样就对了;站在没有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讲。
这样就对了;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最后当仁不让嘛!当仁就不应该让嘛!这就是最好的逻辑。
《易经》告诉我们:当不当就是应该不应该的意思。
只有一句话,尤其是对年轻人,特别特别要小心“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
现在是,我喜欢。
你喜欢就糟糕了。
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
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
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
他只讲了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不自由当然不好,但太自由更不好。
你说有钱多好,这句话也不对啊,钱是怎么样?钱是不够很紧张,太多了很烦恼,刚刚好最愉快。
这就好了嘛!还是三段!怎么分都是三段。
所以,我觉得我读完《易经》后,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我就开始把我们易经的道理,一个一个整理出来。
(《易经》都包括一些什么道理?为什么曾仕强教授读完易经后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易经》中的道理呢?)《易经》它讲六个字:明象位,立德业。
一个人,他一定要搞清楚现象,象就是现象,位就是你的位置。
我们今天就是位置站错了嘛。
位置,我们用通俗的话讲叫“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