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万东《人生何以致远》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
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
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答案】1. B2. A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实力。
B.“首先要权衡的是作品中的哲学问题”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作家在。
故选B。
(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近视人数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达世界第一。对于青少年而言,每天在教室上课的时间为5-6个小时,并且须要长时间盯着黑板,假如在这期间光照过暗或者过于刺眼,则会对眼睛产生不好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将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是中心关切、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目前我国人口的眼健康状况的确不容乐观。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中学生和高校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50%。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语文
考生留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爱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必需破除相识误区。早在2024年,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就明确,“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强调相关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扬中运用“康复”“复原”“近视治愈”等表述。
名校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语文09

名校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一、基础积累(10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郎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笫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乃清水穿石,汇流如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荣,江山依旧,风彩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地苍松,婉.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奋斗更有力的承诺。
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驿.站(yÌ)傲.岸(ào)B.倔.强(juè)沧.海(cāng)C.不屑.(xiè)因噎.废食(yè)D.挚.爱(chÌ)孕.育(yùn)(2)文中加点的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郎月照花B.风彩忧然C.婉若D.坚韧2.(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
”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4.(3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格里佛躲在箱子里,不料箱子被老鼠叼走,于是他就从慧骃国直接来到了大人国。
人生何以“致远”石万东阅读附答案

人生何以“致远” 石万东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人生何以“致远”石万东⑴我能走多远?这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人生命题。
这里的“远”,代表着梦想与目标,折射着胸怀与境界,体现着人生的质量和水平。
无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走得更远。
那么,何以“致远”?⑵登高“致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些古诗名句表明,一个人若想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必须提升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的高度。
正所谓“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只有心怀崇高信仰和远大目标,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评价朱德同志: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随时忘掉身边的艰难困苦而乐观向前;他总能用坚定的信仰、高远的情怀点燃将士理想,照亮前进征程。
黄克诚将军在60多年革命生涯中,9次被错误批判、降职,甚至险些被杀头,然而他丹心向党、始终不渝,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革命先辈的言行昭示我们: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有高度,视野就开阔,头脑就清醒,精神就振奋,就能“致远”;反之,方向易迷失,精神易萎靡,步伐易错乱,就难“致远”。
⑶厚积“致远”。
《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千里之行尚需3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更需要丰厚的积累。
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磨砺、苦寒的过程,就是准备、积累的过程。
厚积者,应积学,即不断增长学识。
古人云:人生当以积学为先,重学、善学、勤学,无有不进者。
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读有字之书,悟立身之理,咨前世之师,交有益之友。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厚积者,应积能,即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能力的提高来源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来源于在工作和生活中摔打磨练。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实践是提高能力的不二法门。
有诗为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与用、知与行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只有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如此反复,才能有效地提升能力。
2019-2020学年承德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承德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走出沙漠沈宏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
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
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②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③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
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
干燥炎热的沙漠耗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
食物已经没有了。
最可怕的是干渴。
谁都知道,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
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
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
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
”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
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
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
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
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
北京市朝阳望京实验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望京实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一、基础·运用(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①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央视科教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火爆荧屏。
电视上吟诗作赋的场景勾起了许多人心底的诗词情怀,它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 甲 (摄取 汲取)营养, 乙 (涵养 润泽)心灵。
②创伤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
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小中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比赛中60秒内选字成诗、看图猜诗句、飞花令等多种形式,带领着选择尤其是场外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这才是综艺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啊!”一位网友对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此外,不少网友也称赞诗词大会是国内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节目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___________,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__________;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__________,到“心远地自偏”的___________……时间跨越数千载,诗歌带着人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意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精髓(suí)“涵”字的第十笔是撇 B .首档(dǎng )“里”字的第五笔是竖 C .精髓(suǐ)“涵”字的第十笔是竖折 D .首档(dàng ) “里”字的第五笔是横2.根据语音,从甲乙两处备选词语中选出一个,分别填入下面横线中。
(2分)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3.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第②段中“熟悉的陌生题”的意思。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龙虎斗陈玉兰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近宅唱堂会。
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盘播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
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
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阉,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阉,攀哪旗。
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艰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竞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
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
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泰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
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
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
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
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采,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6月份阶段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生命的禅阎纲社会只对承受痛苦的人表示同情,但唯有对战胜痛苦和命运的人才会表示敬意。
对于那些微笑面对死神的人,死神不过是一个引渡者和黑衣使者。
史铁生以他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轮椅和文学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了众生。
凡人,必死,又得活着,这是一道生命哲学的尖端命题。
人活着,靠的是精神;死了,留下精神;死,也得有点精神。
史铁生虽然不能拒绝最残酷的命运,却仍然可以选择有尊严的生活。
他被逼到命运的悬崖上,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双可以迎风展开的翅膀。
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外世界的伪善和现实主义的模式化,与其说“艺术高于生活”,不如说“艺术异于生活”,因为艺术中有“我心中”的生活,正应了王阳明的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越到后来,史铁生越是转身内世界,解剖一己之私,揭示人的灵魂,在地狱的无边煎熬中,在人性善与恶、爱与憎、生与死的不同视角的轮番拷问中,忍痛为鲜活的生命问路。
宁静的孤独,受刑般的病痛,孤独与病痛,是史铁生世俗地狱里附加的地狱。
他一边承受双重地狱,一边感悟人的心经。
他说:“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
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死神掳走了史铁生的生命,无法没收他的灵魂;灵魂在人们的内心点燃长明灯。
贯穿于文品中的人格,是史铁生长明灯永生的精灵,冥冥中呼唤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有如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在探究灵与肉悲欣交集的课题中,至善至美是史铁生深刻的内涵,是他终其一生艰难参悟的禅。
“从炼狱到天堂”“你的身体似一座炼狱,而你的灵魂光明如天堂”“不疯魔,不成活”不在炼狱里疯魔受难,洞穿世俗,澄怀悟道,哪能明彻本心度化升天?在史铁生看来,人世沧桑,生来就是孤独的;无法赶上欲望时,又是痛苦的;不想死又不得不死时,是恐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何以致远
石万东
①人,到底能走多远?这一直是人们多年来苦苦思考的人生命题。
这里的“远”,代表着梦想与目标,折射着胸怀与境界,体现着人生的质量和水平。
无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走得更远。
那么,何以“致远”?
②择机而动,顺势以致远。
有句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一样的早起,命运截然不同。
植物被冻死,不是在严冬,而是在早春,因为急着生长却纷纷倒在了看似机遇的春寒之中。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得出“机”的重要性。
所谓“机”,往小了说是时候、时机、机遇;往大了讲是特点、规律、大势。
度的把握,过犹不及,欲速不达;量的承受,过轻则浮,超载危险;时的选择,早而无功,晚而无效。
人,若不能择“机”,往往会盲动盲从,抢错机,误时机,悔之晚矣。
要知“机”,就必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
这样就能凝聚力量,审时度势,攻坚远行。
③择路而行,顺畅以致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选什么路,走什么路,是人生的抉择。
路选好了,顺畅了,就可以致远。
首先是选对道路,少走弯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目标选好后,出发之前,看看“地图”,选对道路,找对“桥梁或渡口”,谋划好行程。
其次是务实勤奋,不寻近路。
铁杵成针,功到自成。
人生之路没有捷径,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愚者,投机取巧,弄巧成拙;智者,务实中之巧,步曲中之直。
同时还要切记礼让他人,不去抢路。
没有比让更宽的道,没有比抢更堵的路,懂得循序渐进,懂得相互礼让,就能行远。
④择善而从,修身以致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对于个人而言,择善而行,便会走得更远。
心止于善。
知足平易,泰然舒适,宽容得体,定会蹈高行远。
友交于善。
得一善友,得一知己,人生之幸大焉。
古人说,友直、友谅、友多闻,最为难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母择邻而居,全在于此。
习养于善。
一个好习惯,看似小节,但往往关乎作风养成,影响长远。
细节虽小,积之必巨。
想要走得远,必作于细,免得因为一粒沙子磨脚而废万里之步,因一蚁穴而损千里之堤。
⑤致远在于个人的选择,只有做到顺势、顺时、顺畅,修心养性、砥砺节操,才能扬起人生之帆,才能致远。
(有删改)
4.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致远”的理解。
5.要“致远”,择机很重要,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具备知机的能力?
6.“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觉得它适合放在②、③、④段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答案】
4.实现梦想和目标;开阔胸怀,提升境界;提高人生质量和水平。
5.要知“机”,就必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
6.第④段,“人伴贤良品自高”讲的是“友交于善”带来的积极影响,与第④段“择善而从,修身以致远”的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