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器欲阶段);病态时可能退行.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变态心理学演示精品PPT课件

(3)神经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中枢而下丘 脑本身也受到来自不同神经递质系统的调 节,如单胺类神经递质。 因此心境障碍患者所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异常可能主要地反映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系 统功能的异常。
第四节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目的在于纠正病人的认知歪曲,建立灵活和积 极的思考方式,并练习新的应对方式。这些认 知歪曲包括对外界事物负性方面的选择性注意, 以及对后果非现实的病态推论。
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心境障 碍的病因及心境障碍的治疗方法;介绍心境障 碍与自杀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原因;介绍对自 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测以及对自杀的预防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境障碍的概
念,掌握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了 解他们的形成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了 解自杀的原因,掌握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 测方法,了解自杀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三)、双相心境障碍
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 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 间往返摆动。
典型的双相心境障碍的病例:
参阅教材P147页案例5-3
二、心境障碍的诊断依据
CCDM—3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抑郁发作的诊断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3.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病情轻者社会功 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 3、注意涣散 2、注意减退 4、注意转移
13
4.记忆障碍
记忆是对既往事物的重现。
基本过程:识记
分为: • • 1、记忆减退 4、错构
保持
再识
回忆
2、记忆增强 5、虚构
3、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
• 顺行性
• 逆行性
14
5.智能障碍
7、思维中断
10
2.思维障碍
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 的判断和推理 妄想的识别
产生原因 现实性 荒谬性 顽固性 自知力 解决方法
猜
偏 固 幻
疑
见 执 想
有或无
有 有或无 无 有 无
部分
部分 部分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11
无
部分 部分 无 无 坚信不移
有
有 有 有 部分 无
17
8.意志行为障碍
需要——意向——动机——目的 意向有低级、高级之分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为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为即称为意志行为 意志的特征(指向性、自觉性、果断性)
18
8.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障碍 • 意志增强 意志减退 • 意志缺乏 意向倒错 行为障碍 • 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不协调性) • 精神运动性抑制
智能是智慧与能力的合称。
智慧主要决定于先天素质:禀赋的、承继的 能力主要决定于后天训练:造就的、学习的
智能是指运用既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获 得新知识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智力商数(IQ)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变态心理学(李秀泉)PPT课件

心 理 非标准化区分 与 异 常 标准化的区分
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李心天
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对待 统计学标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心
社会适应标准:按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理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历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拉底)“体
液学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 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 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
.
6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 -----两个基本命题:
.
10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 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 • 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保障适应环境、人际交往正常运
行、反映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了解什么是正常的)
• 异常心理活动:丧失上述功能,无法保证正常生活,破坏 心身健康
三大功能只要丧失一个,就有问题
.
11
–潜意识(无意识) –性的冲动 (生本能)
2------几个重要概念:
• 力比多 • 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0-18个月)、肛欲期(18月-
3岁)、性蕾期(3-6岁)、生殖期 •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 防御机制:压抑、升华、反向形成、幽默、投射、否认
.
•
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 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如: 牵拉、挤压、撕扯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
27
(二)知觉障碍:
❖ 错觉:歪曲的知觉。 精神疾病的错觉以错视和错听多见 病理性错觉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较常见
变态心理学
.
1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
2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
的对象。
.
3
❖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 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 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
16
(三)存在—人本主义:
“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
17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
18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
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
.
14
(二)行为主义理论
❖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 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试验神 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 机制。
❖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 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
15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学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