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击雪灾的思想汇报
抗击雪灾思想汇报-精品文案范文

抗击雪灾思想汇报2008年抗击雪灾思想汇报这一个月放寒假,我们都回家去了,这期间我国南方发生了大面积冰雪天气,阻碍了大部分南下务工的民工队伍回家过年,我在家乡参加了一些节日活动,请充许我向党组织汇报.春节的前几天,是很多来广东务工的民工们回乡过年的高峰期,连续的冰雪天气使我国南方的交通运输几乎瘫痪,近百万民工滞留广州,看到他们焦急的心情以及那种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失落与无耐,真的让人很难受.他们离开家中父母妻儿,飘泊异地,为了生计而不断努力奋斗着,为的就是能赚点钱让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他们辛劳了一年就是为了能回家与家人过个好年,如此纯朴真诚的愿望,如今也实现不了,这除了归因于罕见的自然灾害外,我们是否也该冷静地想一想如果再出现这样的灾害,该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寒冷的天气使得公路结冰,电线倒塌,而且一没电,火车就会因没有动力而无法运行,居民的用电保暖也无法得到满足.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南北交通运输所面临的巨大安全陷患.众所周知,铁路运输线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军,而京九、京广两线更是南北运输的大动脉,而一旦大动脉断了,人的血液就无法正常流动了,而南北的铁路运输就像人的大动脉一样。
火车需要电力来驱运,我国的电大部分是火力电,要发电就需要大量的煤,煤也要有工具来运输,而我们每天所必须的各种生活必须品也需要运输,这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足以引起全国的合理运输,春节前生活品价格的大力上涨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对我国公共安全的巨大隐患,假如发生战争,如果敌方偷袭我方的交通运输线路或者煤电安全,这可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啊。
当然,这次自然灾害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我们的政府经受住了考验,今后也必将吸取经验,提升安全服务能力,使我们在突发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上大大增强。
风雪无情人有情,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此次积极地应对灾害,本着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也是很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抗雪救灾思想汇报积极分子

抗雪救灾思想汇报积极分子前言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雪灾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灾害。
雪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抗雪救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场抗雪救灾的战斗中,有一些积极分子,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出色的抗雪救灾思想和行为,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抗雪救灾思想汇报一、积极分子的表现在抗雪救灾的过程中,有一些积极分子,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出色的抗雪救灾思想和行为,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1. 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在雪灾期间,有一些积极分子主动前往灾区,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
他们带去了棉被、衣服、食品等物资,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帮助。
同时,他们还在灾区组织了一些文艺活动,为灾区人民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2. 积极参与抗雪救灾工作在雪灾期间,有一些积极分子积极参与抗雪救灾工作。
他们在雪灾期间,主动加入到抗雪救灾的队伍中,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帮助。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出色的抗雪救灾思想和行为,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二、抗雪救灾思想的重要性在抗雪救灾的过程中,抗雪救灾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抗雪救灾思想是指在灾难面前,人们所具备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方式。
抗雪救灾思想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人们的抗灾意识抗雪救灾思想可以增强人们的抗灾意识。
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具备一种抗灾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灾难。
抗雪救灾思想可以让人们更加重视灾难,增强自己的抗灾意识。
2. 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抗雪救灾思想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
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具备一种应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灾难。
抗雪救灾思想可以让人们更加灵活地应对灾难,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3. 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抗雪救灾思想可以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
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应对灾难。
抗雪救灾思想可以让人们更加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灾难。
三、结语抗雪救灾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它可以增强人们的抗灾意识,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
201X年南方雪灾思想汇报:温暖寒冬(最新篇)

201X年南方雪灾思想汇报:温暖寒冬201X年南方雪灾思想汇报:温暖寒冬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生第三党支部:这个冬天特别寒冷,但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力排险阻,将这个严冬裹上了层层暖意。
一月中旬起至二月初的连日大雪席卷南方各地,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的正常进行带来严重影响。
厚实的积雪裹住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裹住了人们出行、回家的脚步;异常的低温冻住了大小路面,许多城市的交通、电力等系统陷于瘫痪,南方贵州、湖南、江西等省的广大农村更是成了重灾区。
在这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受到这恶劣冰雪天气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成千上万的电力部门职工加班加点抢修受损电网,不管山路有多崎岖湿滑;广大人民子弟兵扑在因积雪塞车的高速公路上奋力除雪,疏导交通;各级领导也积极带领抗灾人员为被困群众送去生活必需品。
由于天气恶劣,上万名旅客被困杭州汽车站和火车站,眼看春节回家探亲之梦就要破灭。
令人鼓舞的是,杭州市民及时启动灾害应急系统,协调有度,在政府的带领下很快清除各级道路上的积雪,逐渐恢复了交通系统。
市领导班子还将自己的座车投入到繁忙的公路客运中,以务实的精神与民齐心抗灾。
在这冰雪肆虐的日子里,民众团结一致,风雨同舟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湖南的几名电力职工甚至因公殉职;不少交警连续几个昼夜巡逻在车辆堵塞的高速公路上;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党中央领导亲自到抗灾第一线了解灾情,指挥调度,与灾区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
全国人民心系灾区,踊跃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这个冬天特别寒冷,但暖意到处洋溢。
城市里,平时许多人工作早出晚归,邻里之间难得交流,但在这场大雪面前,大家都不约而同操起铁锹,扫把在厚厚的积雪覆盖的街道上为行人清出一条路来,雪将大家拉得近了;贵州某个山村里,一位老年人因积雪不慎滑倒骨折,大雪封山,邻里乡亲硬是抬着老人沿着山路步行四五个小时送到县城医院;被困在高速公路上的返乡旅客饥寒交迫,路边的一位家境欠佳的村民却热情地将车上60多位素不相识的旅客接到自己家中安置,照顾他们吃住,并动员其他村民来帮助。
雪灾思想汇报之我看雪灾

2008雪灾思想汇报之我看雪灾08年新年伊始,一场无情的雪灾席卷中国南方。
雪灾造成农业、工业、建造业等等的直接妨碍别在话下,更把往年便十分紧张的春运重重的击了一锤。
电毁灭性的破坏造成了多个灾区县市大面积停电之余更令贯通南北的京广铁路几乎全线瘫痪。
数百万赶着回家过新春的农民工集集聚在各枢纽中心或是滞留在寸步难行的铁路、公路上。
无情的大雪为春运雪上加霜,交通络的严峻堵塞更令救援人员无计可施。
雨雪无情,人间有情。
面对雪灾下的春运,惟独政府能打通民工们回家的路。
雪灾无疑是给中国政府一具严重的考验。
我欣喜地看到中央政府的组织抗灾工作的及时以及对人民的关怀;也看到广州政府对火车站人潮处理的应变之快。
火车站的民工惊喜地看到了人民的好总理。
总理的关心和答应振奋着每一位归家心切者的心。
广州市政府先后开放交易会流花展馆和琶洲展馆、学校等地点让农民工有瓦遮头以防风吹雨打,更送来了暖入心的方便面;开通地铁专利、及时播报北上列车的信息,又使民工方便、直接登上归家的列车。
退票、挽留民工广东过年、免费送回动身地,又展现了广州政府的智慧和人情味。
虽然天气严寒,政府的切心关心让农民工感觉到唔比温暖。
一场雪灾,更正确的说是一场冰灾,我们看到了政府处理、应变的能力;我们看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对国家、人民的使命感。
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看到雪灾给中国带来的珍贵一课。
春运,是中国独有的特色。
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思乡情怀,有着传统的节日文化。
而我却认为春运之因此存在正正是因为中国东西、南北进展别衡所致。
有报道指出,2020年将再没有春运,归功于完善,发达的交通络。
但是,这代表春运别复存在,彻底推出历史舞台吗??我想别然。
发达络不过让滞留,人潮等现象小时而已。
真正做到春运完成其历史使命,惟独积极进展农村及乡镇经济,拉近城乡进展差距。
再者,这次造成旅客大面积滞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的摧毁。
沉重的教训告诉我们,交通枢纽依赖单一动力是惊险的事。
抗击冰雪灾害思想汇报材料

抗击冰雪灾害思想汇报材料前言近年来,我国冰雪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冰雪灾害,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就抗击冰雪灾害的思想汇报材料进行阐述。
一、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冰雪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因此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是抗击冰雪灾害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范准备。
同时,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抗灾救援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冰雪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往往是灾害后果之一。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抗击冰雪灾害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缮,确保其正常运转,为抗击冰雪灾害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冰雪灾害发生时,群众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加强群众自救互救意识是抗击冰雪灾害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让群众在灾害面前能够保护自己,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四、加强科技支撑科技的发展为抗击冰雪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科技研发,开发出更加先进的抗灾救援技术和设备,提高抗灾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抗击冰雪灾害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加强国际合作冰雪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冰雪灾害的方法和措施,为全球冰雪灾害防治作出贡献。
结语抗击冰雪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冰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X雪灾思想汇报

201X雪灾思想汇报201X雪灾思想汇报本来以为这个寒假就这么普普通通的度过了,哪知,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那是一场反常的暴风雪,它袭击了中国大地,给整个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打乱了中国民众喜气洋洋过大年的生活节奏,2015雪灾思想汇报。
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未来某天,我们面临有意为之的气象袭击,并搭配一系列军事、政治、宣传、意识形态、股票金融等组合拳,我们将何以抗击?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我们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
在这世界华人同庆的节日里,我们祖国的南方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之灾。
南方大部分地区停电、停水、道路被封,多少流离在外的游子无法回家,多少受灾地区的百姓无法过一个平安快乐、阖家团聚的春节。
暴雪、冻雨、低温连日来,近50年最严重的雪灾席卷我国南方诸省,受灾人口数千万。
持续的极端恶劣天气,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万分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冲在最前线,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冻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亲赴受灾最严重的湖南前线指导、部署救灾工作,也为抗冰救灾注入一针强心剂,党员思想汇报《2015雪灾思想汇报》。
1月28日,他从北京赶赴湖南,考察抗冰救灾工作。
没有接待手册,没有行程安排,甚至连飞机能在哪儿降落,降落后再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不能确定。
但总理还是毅然登上了专机舷梯,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到达灾区一线。
于是,便出现了温馨的一幕,温家宝总理1月28日夜,在专机上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抗冰救灾工作。
主席寒冬下矿井,总理冒险闯灾区。
春节里,主席、总理送走孤单,带来幸福。
与民过年,与民同乐,令国人幸福,令世界称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歌声,只有用一颗滚烫地心、感动的心、幸福的心。
我深深地被感动,也为我们有这样的党、这样的主席和总理感到自豪,更坚信了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积极转正的决心!所以,一名党员学生,能为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过为捐助以及一颗炙热的心,我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心,相信党,相信人民能够团结一致,与全国同胞一起共渡难关!我会更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党、为我们的同胞多做一些事情,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
抗击冰雪灾害思想汇报范文

抗击冰雪灾害思想汇报范文近年来,我国的冰雪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抗击冰雪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呢?本文将从思想上进行探讨和总结。
加强预防意识,提高应对能力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预防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冰雪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加强对冰雪灾害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对冰雪灾害的预测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冰雪灾害的应对能力,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基础设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在冰雪灾害发生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其抗灾能力。
例如,在交通运输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冰雪灾害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在电力供应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提高其抗灾能力,确保人民生活的正常供应。
加强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的动员和组织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的动员和组织。
冰雪灾害是一种全社会性的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抗击。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的动员和组织,发挥其在抗灾中的作用。
例如,在抗击冰雪灾害时,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发动群众等方式,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救援和支援,提高抗灾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抗击冰雪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我们应该加强预防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的动员和组织,发挥其在抗灾中的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抗冰救灾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抗冰救灾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抗冰救灾心得体会思想汇报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雨雪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抗冰救灾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在抗冰救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为抗冰救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冰救灾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科学应对的重要性。
在面对灾害时,我们应该科学应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例如,在遇到冰雪灾害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过度受冻导致身体不适。
此外,我也深刻认识到了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灾害预防意识,了解灾害预防措施,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例如,在雨雪天气来临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行。
在抗冰救灾中,我也深刻领悟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和谐。
在面对灾害时,我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灾区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抗冰救灾是一次重要的考验,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以科学、团结、互助的态度面对灾害,共同努力,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抗击雪灾的思想汇报
08年雪灾思想汇报:要常怀感恩之心
20XX年大雪灾害思想汇报
大学生党课培训学习思想汇报
20XX年庆祝建国60周年思想汇报精选
20XX年抗击雪灾思想汇报
连绵的大雪、冻雨、雪凝几乎让整个南方城市乡村也“凝结”起来,南方各省经济社会全面停滞,大半个中国似乎都停摆了,“本来很美”的雪给人们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这是怎样的悲苦和伤痛啊!
目前南方暴雪的积极应对,已经全面开始了。
我们看到,广州警方启动春运最高一级预案,滞留车站忍受风寒与生活不便之苦的十多万旅客,或可基本疏散到各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安置点;湖南省委书记要求公路每隔10公里布置一辆铲雪除冰车辆,想方设法调集防滑链、工业盐等供被困车辆使用;武汉市十多万人无水可用,当地报纸正发起“欢迎来我家提水”的行动……
尤其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湖北湖南,他在长沙表示,不彻底战胜冻灾,就不离开长沙!总理的身影是人民抗冻救灾的坚强后盾,相信向来以坚韧著称的南方人民一定能够克服冰冻、重见天日。
与此同时,关于此次雪灾深层次的反思、反省也次第出现。
吉林路政人员彭先生说:“这种大雪在我们老家并不少见。
东北天寒地冻几个月,但交通仍然正常运转,但只要稍有准备,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新华社最新刊发的文章也指出,我国南方诸省的“防寒机制”薄弱,以至于这场无论从降雪量还是时间上看在北方地区都不算什么的大雪,在南方地区却造成了50年一遇的灾害。
的确,南北气候的大不相同,各地在应对突发恶劣气候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动静失当。
北方人可以在南方下大雪的时候诧异南方人的应对机制,而南方人一样也会在北方偶或发大水的时候,为北方人民的缺乏经验着急——在越来越暴戾的大自然面前,南方北方其实是站在同样的平台之上。
指责南方各省“防寒机制”薄弱,固然有合理的成分,但却并不公允。
中国幅员辽阔,不只存在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即便在东西南北各个具体的地区省份也都千差万别,无视这一点而要求各地政府人民在任何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面前都训练有素,怎么可能?以此程式化的所谓应急预案来格式化所有城市乡村,岂非虚妄?能让全年降水不足200毫米的宁夏西海固人民都学会游泳以应对理论上可能发生的“百年一遇”洪水吗?
北方水患时,指责地方“防汛机制”薄弱;东北森林大火,指责各方“防火意识”薄弱,南方雪灾,又指责南方诸省的“防寒机制”薄弱。
这样的“反思”不仅简单、机械、教条,甚至可能因为其泯灭发生灾害的地区特定的地理人情常识而忽略真正的灾害主因。
实际上,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在积极应对的同时,应该摒弃简单的以地域来判断来认知的思路,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反思——无论南方北方、城市乡村,为什么我们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都可能会发生举止失措手忙脚乱的情况?仅仅是建立一个什么“机制”的问题吗?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本身拥有的巨大弹性和包容性,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段落里有效的起作用?
说到底,雪的问题,依然是一个人的问题。
人的素质、人的应对灾难的能力、人的敬业乐群的精神……正如湖南台领导张华立在其博客所写:“雪本来很美。
是人类太依赖现代化,退化了,不美了。
”想想看,仅仅一个停电,就足可以导致铁路停运、供水中断,甚至城市瘫痪,而这样的薄弱环节,在我们这个日渐现代化的社会中所在多多,谁知道哪一个环节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社会,并不是没有依赖,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固然是万物之灵,但绝不是超越于所有环境的万能的自然之主。
没有
一个“机制”能够保证人的这种“超越”;也没有一个人群能够永远的战胜自然。
如果说反思的话,我想,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