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913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factory 学分:2.5学时:40 (实验:上机:课外实践:)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7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课程负责人:樊传刚,张毅先修课程:混凝土工学概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质量控制,无机材料制备技术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1] 郑林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M]. 安徽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主要参考书目:[1] 郑昌琼, 冉均国. 新型无机材料[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 于景坤, 姜茂发. 耐火材料性能测定与评价[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3] 王诚训, 王钰. 耐火材料技术与应用[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5] 吴建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M]. 湖北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6] 金容容. 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M]. 湖北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内容概述: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是为对耐火材料、水泥厂、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所开设。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耐火材料、水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掌握工厂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工厂设计的实际能力,为将来从事耐火材料和水泥生产及工艺设计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is the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specialty,the object of this project is opening for th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learning of refractory materials, cement plants, ceramic factories.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ourse, from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tents and steps of the design of the technology of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cement plants,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plant design,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lant desig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of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cem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 design.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913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of inorganicnon-metallic materials factory学分:2.5学时:40 (实验:上机:课外实践:)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7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课程负责人:张毅先修课程:混凝土工学概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质量控制,无机材料制备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是为对耐火材料、水泥厂、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所开设。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厂工艺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厂工艺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厂工艺设计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厂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原料,经过工艺设计和制造加工而成的产品的生产场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子、冶金、航空等领域,对于现代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工艺设计的概念、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工艺设计的概念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合理地确定原料的配方、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的一项工作。

工艺设计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对于产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工艺设计的原则1.适应产品要求:工艺设计应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确定适合的原料配方和工艺流程,以满足产品性能的要求。

2.可行性和经济性:工艺设计要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加工设备的可靠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成本的控制等因素,保证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可控性和稳定性:工艺设计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艺控制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并对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提高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技术先进性:工艺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注重工艺流程的创新和改进。

三、工艺设计的具体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厂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原料配方的确定、工艺流程的制定、设备选型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1.原料配方的确定:工艺设计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确定其配比和性能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工艺流程的制定:工艺设计应根据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设备状况,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处理、配料、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环节,以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设备选型:工艺设计需要选择适合产品制造过程要求的设备,包括原料处理设备、混合设备、成型设备和烧结设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工艺控制:工艺设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控制方法,包括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测量和调整,以保证产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1. 引言说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咱们常常会觉得它们离我们很远,似乎是个高大上的词汇,跟我们平常的生活没啥关系。

其实,真相恰恰相反!这些材料可是咱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伙伴”。

从建筑的水泥到陶瓷的餐具,再到电器的绝缘材料,它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

今天呢,我就带大家聊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的那些事儿,保证你听完后能一拍大腿,恍然大悟!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魅力2.1 材料的分类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些材料到底有哪些。

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实就是不含金属元素的材料,分为几大类,比如陶瓷、玻璃、混凝土等等。

每一类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像陶瓷那样耐高温、耐磨,玻璃则透光性好,混凝土坚固耐用,简直是“百搭”之选。

你说,日常生活中能没它们的影子吗?2.2 应用的广泛性说到应用,那真是太广泛了!想象一下,没有陶瓷的杯子,咱们喝水得多麻烦?没有混凝土的建筑,那我们可就得在大风大浪中寻求庇护了。

而且,最近无机非金属材料还被用到了新兴的科技领域,像太阳能电池、光纤材料等,真是步步高升,让人眼前一亮。

3. 工厂设计的重要性3.1 功能布局说完了材料的本事,咱们来聊聊工厂设计。

一个好的工厂设计就像一位优秀的指挥家,能让各个乐器和谐地奏出美妙的交响曲。

工厂的功能布局非常关键,得确保原材料的存放、生产线的流畅,以及产品的存储等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原材料放在了一边,成品却在另一边,那简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效率肯定低得吓人。

3.2 环境与安全当然,工厂的环境与安全也得放在首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粉尘和废气,咱们可不能让这些对环境造成影响。

要是工厂设计得好,通风系统到位,那可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生产安全又环保,大家都开心。

4. 现代工厂设计的趋势4.1 智能化再说说现代工厂设计的趋势。

现在可是“智能化”大行其道,咱们的工厂也不能落后。

利用自动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减少人工成本,真是一举两得。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本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本科
3、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实施,通过_____________等方式择优选定设计 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供货单位,签订相应合同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相 关合同法实施。 A. 招标或成本控制 B. 招标或安全性 C. 招标或推荐 D. 招标或比选 错误:【D】
4、工厂厂区内道路可分为人行道和车行道,车行道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其中大型厂主干道宽度一般为7~9米,次干道宽度一般为6~7米。 A. 主干道、 次干道、辅助道、车间引道、车场 B. 主干道、 次干道、人行道、车间引道、车场 C. 主干道、 次干道、辅助道、货物通道、车场 D. 主干道、 次干道、人行道、货物通道、车场 错误:【A】
7、厂内常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道路运输、 水路运输和其它________。 A. 空中运输 B. 吊装运输 C. 管道运输 D. 特种运输 错误:【D】
8、厂区竖向布置方式一般有连续式、重点式及混合式布置。______________适用于建筑密度大,铁 路、道路密集,自然坡度比较平坦而面积又不大的场地。 A. 混合式布置 B. 连续式 C. 重点式 D. 竖向布置方式 错误:【B】
21、厂址选择应避开:( ) A. 严重污染区域的下风向 B. 地震多发地 C. 城市工程管线 D. 地形不平整区域 E. 航空站 F. 大型水库下游 错误:【A;C;E;F】
22、厂区地面连接方式有:( ) A. 平坡式 B. 重点式 C. 阶梯式 D. 连续式 E. 成片式 F. 混合式 错误:【A;C;F】
二、多选( 每题参考分值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9、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提交的文件有( ) A.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B. 土地使用手续

无机非金属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工厂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工厂设计概论绪论1.工程设计的特点①工程设计是一项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工作。

其基本目的就是使工厂达产达标。

②工程设计是一项重经验和重依据的工作。

把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在首位。

③工程设计追求整体的最优效果。

④工程设计主要问题的解决往往要进行方案比选。

⑤工程设计过程从总体来说一般是比较复杂的。

⑥工程设计过程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1.基本建设程序的概念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决策,经过设计、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知道后评价的全部过程及其先后顺序。

2.基本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十二项内容。

3.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拟建单位或业主根据各种方针政策和规划结合资源情况提出的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建议,不是项目的最终决策文件。

4.项目建议书表达的是对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和投资意愿,用来分析和说明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条件的可行性、获利的可能性,并以论述建设的必要性为主。

5.项目建议书对于财政直接投资的项目是必须要编制的,而且应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标准。

对于社会投资项目则由投资人决定是否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不是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的必须文件。

6.新开工报告:对新开工项目而言,包括本年度新开工的新建项目和本年度开始扩建或恢复建设的项目,不包括往年已经开始而未完工在本年度继续施工的项目。

7.后评价:是对已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生产运营全过程的评价,可作为同类型项目立项决策和建设的参考依据。

第二章1.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的就是进行项目的立项及审批。

2.可行性研究主要是论证建设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方面的合理性。

3.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编制,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委托给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变更。

如确实需要修改,需经原审批机关同意重新审批。

4.有了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才能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了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能编制设计任务书;有了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能进行初步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1. 引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是生产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门工厂。

本文将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的工艺设计概论,包括工厂的布局设计、生产过程流程以及设备选择和优化等内容。

2. 工厂布局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的布局设计是工艺设计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保证工人的安全和舒适。

一般来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的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2.1 原料储存区原料储存区是用来储存原料的地方。

根据原料的性质和数量,可以设计合适的储存设备和储存方式,如仓库、罐区等。

2.2 生产区生产区是进行材料生产过程的地方。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生产线,并将其合理布置在生产区内。

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区还可以设置一些辅助设备,如搬运设备、输送设备等。

2.3 产品储存区产品储存区是用来储存成品的地方。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数量,可以设计合适的储存设备和储存方式,如仓库、罐区等。

2.4 办公区和生活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是用来供工厂管理人员和工人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办公区可以设置办公室、会议室等设施;生活区可以设置食堂、宿舍等设施。

3. 生产过程流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处理、成品制备、成品加工等。

3.1 原料处理原料处理是将进入工厂的原料进行预处理的过程。

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破碎、筛分等操作,以提高原料的质量和适应后续的生产工艺。

3.2 成品制备成品制备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或物理变化,获得最终成品的过程。

成品制备的具体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而不同,可以包括烧结、熔融、晶体生长等工艺步骤。

3.3 成品加工成品加工是对成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改良的过程。

成品加工可以通过研磨、切割、涂层等操作,获得符合特定需求的产品。

4. 设备选择和优化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的工艺设计中,设备选择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设备选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0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02

工艺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事项:



工艺设计的一些重大原则:生产方法的确定; 主要生产设备(如水泥厂窑、磨、破碎机、烘 干机、包装机等)的型式、规格、台数的选 择;各生产车间的流程、工艺布臵及其在总 平面图上恰当的位臵等。 设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传动设备的选定、 设备之间互相衔接的溜管、溜槽的角度、加 工制作、安装等。 这些一般在初步设计阶段予以解决,而一些具 体细节的处理,则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处理。
初步设计的步骤

2)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
3)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定额指标及车间工作制度; 4)物料平衡计算、设备选型及计算、储库平衡计算;
5)绘制全厂生产车间总平面轮廓图、工厂总平面资 料图;
全厂生产车间总平面轮廓图(方块图),主要表示各车间的 相对位臵,是总图专业人员进行工厂总平面布臵图设计的主要 依据。
物料平衡计算的基础资料 1、 烧成车间生产能力和工厂生产能力的计算 2 、原燃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3 、原燃料的需要量与物料平衡表的编制
2012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 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 外)、 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 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 土(蛋)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

一、 水泥厂物料平衡计算



以窑的熟料产量作为物料平衡的计算基准 1)年平衡法:工厂规模以水泥年产量表示, 取熟料年产量为基准; 2)周平衡法:工厂规模以熟料日产量表示, 取熟料周产量为基准。 生料各组分配合比,由配料计算确定;
物料平衡计算的基础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第三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第三章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物料平衡计算的作用:
1.计算从原料进厂至成品出厂各工序所需处理 的物料量,作为确定车间生产任务、设备选型 及人员编制的依据。 2.计算各种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需要量作为 总图设计中确定运输量、运输设备和计算各种 堆场、料仓面积的依据。 3.计算水、电和劳动力的需要量,确定原材料、 燃料等的单位消耗指标,作为公用设计和计算 产品成本等的依据。
将各种物料消耗定额乘以烧成系统生产能 力,可求出各种物料的需要量。例如,将湿石 灰百消耗定额乘以熟料周产量便得出湿石灰石 每周需要量;乘以熟料年产量便得出湿石灰石 每年需要量。 将计算结果汇总成物料平衡表,其格式如 表3—2所示(p60)。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4. 水泥厂配料计算实例
原料与煤灰的化学成份
名称 烧失量 SiO2
2.42 70.25 34.42
表4-10
CaO
53.13 1.47 3.53
Al2O3
0.31 14.72 11.53
Fe2O3
0.19 5.48 48.27
MgO
0.57 0.92 0.09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2.原、燃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1)原料消耗定额: (1)考虑煤灰掺入时,1t熟料的干生料理论消 耗量:
KT
100s 100 I
式中 KT——干生料理论消耗量(t/t熟料); I ———干生料的烧失量(%); s ——煤灰掺如量,以熟料百分数表示(%)。
式中 Kf1——烧成用干煤消耗定额(t/t熟料); q ——熟料烧成熟耗(kJ/kg熟料); Q ——干煤低位热值(kJ/kg干煤); Pf——煤的生产损失,一般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1 / 60开课说明:• 1.课程简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是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 本课程为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

在已学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机械设备”,“热工窑炉”,“流体力学、泵及风机”等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以及进行过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讲授。

2 / 60开课说明:•• 目的——了解工厂设计的基本和步骤,掌握工厂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工厂设计的实际能力,为将来从事工厂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3 / 60开课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工的程序和前期工作;了解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及方法;比较系统地掌握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工艺流程的选择及工艺设计、工艺设备的选型和布置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工厂设计所需的其它专业知识(土建、电气、技术经济等)。

4 / 60• 2.授课学时:42;• 3.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个别章节自学;• 4.考核方法:考试课(听课、作业);• 5.答疑:课前、课后;• 6.主要参考书:• 书籍及各种杂志。

5 / 601. 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金容容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 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吴晓东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3. 玻璃厂工艺设计概论,杨保泉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4. 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程师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5. 设计手册;6. 工艺学,窑炉,粉体机械设备。

6 / 60绪论• 1.工厂设计工作的任务:• 设计工作是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 基本建设是指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技造是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老厂进行改造。

• 工厂设计的任务是按期提供质量优良的设计件,使得工厂建设或技术改造得以顺利地进行,并为投入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 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施工驻参加试运转和试生产。

7 / 602.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设计工作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要使得工厂在建成或改造后不但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市场广阔,而且原材料、燃料消耗少,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投资效益高,对环境的影响小。

8 / 60• 3.工厂设计的各种专业:• 工厂设计由各种专业人员共成,包括矿山、原料、工艺、总图、运输、电气、动力、土建、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专业。

• 4.工艺专业的主要任务:• 工艺专业是主体专业。

•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艺流行工艺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和向其它专业提供设计依据和要求。

9 / 60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第一节基本建设程序• 为了使建设项目按其基本规律地进行,制订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程序,规定了顺序完成的各项工作。

10 / 60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基本建设的特点,基本建设的程序一般三个阶段。

(一)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阶段通常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安全与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报告;设计文件编制。

政府对于投资项目的管理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种方式。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则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11 / 60• 首先由建设单位或工业企业编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与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经政府审批或核准或备案。

本阶段还要完成对选定的厂区和矿区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勘查和地形的测量。

要收集与设计有关的基础资料并取得与设计有关的各种协议书和证明文件。

12 / 60• 在完成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即可开展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要到生产和建厂现场调查研究,完成设计,按期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以满足订货和施工的要求。

13 / 60• (二)施工阶段• 包括内容:1.建设准备;2.组织施工。

•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能施工,设计驻到现场,介绍设计内容和意图,协助筹建部门和施工部门协调处理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发现和修正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错误。

施工结束后参加试运转、试生产并总结设计中的经验和教训。

14 / 60• (三)竣工投产阶段• 包括内容:1.生产准备;2.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15 / 60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

环境评价报告是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16 / 60• 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不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投资规模,应当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7 / 60• 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18 / 60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 1. 建设单位依据拟建项目,按规定的审批权限送交相应的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根据项目的规模及其对环境影响程度,确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提出编制意见。

19 / 60• 2. 建设单位委托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按环保部门的要求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

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书并核准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材料之一。

20 / 60• 3.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设地点和环境状况以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写出评价大纲,在与建设单位正式签订合同前,经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能开展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21 / 60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审批•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或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原则上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2 / 60第三节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

23 / 60•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从企业度,从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研究项目的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这些都是属于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内部事项。

24 / 60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 项目总论。

• 2.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3. 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 4.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 5.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 6. 设计方案。

• 7.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8.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计划。

25 / 60• 9. 工程实施进度建议。

• 10.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1. 经济效果、社会效果评价。

•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13. 附件。

• 14. 附图及附表。

26 / 60第四节项目申请报告• 作用•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27 / 60• 内容• 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

• 要求• 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

• 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不必在项目申请报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28 / 60一、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 按照“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规定,包括如下章节内容:•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 2. 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29 / 60•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 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 2. 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 3. 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30 / 60•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 资源开发方案。

• 2. 资源利用方案。

• 3. 资源节约措施。

31 / 60•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 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32 / 60•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

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 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 3.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33 / 60• 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 环境和生态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