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纳米粉体的分散

合集下载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与科学应用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与科学应用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与科学应用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是指将纳米粉体分散在稀释剂中,使其均匀分布的技术。

纳米粉体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表面积,很容易聚集成团,形成团聚体,降低了其特殊性能的发挥。

因此,纳米粉体分散技术对纳米粉体的应用非常关键。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包括机械分散、超声波分散、化学分散、电化学分散等多种技术,常用的有高压均质机法、球磨法、强制对流分散法、凝胶燃烧合成法等。

纳米粉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于能源、环境、医疗、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催化剂中广泛应用,能够改善催化过程的效率,提高反应产率和选择性;在材料领域中,纳米粉体的应用可以制备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纳米粉体可以应用于制药、治疗、诊断等方面,如治疗癌症、制备荷瘤剂等。

总的来说,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对于纳米材料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发挥其独特性能,进一步推动纳米材料的应用。

粉体的分散与表面能

粉体的分散与表面能
粉体的表面现象
最大特点: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 能。
1、粉体颗粒表面表面的不饱和性 2、粉体颗粒表面表面的非均质性
粉体颗粒为何需要分散?
粉体颗粒由于粒径小, 表面原子比例大, 比表面大, 表面能大, 处于能量不稳定 状态 , 因此很容易团聚导致颗粒增大.
引起纳米粉体产生团聚的原因
1、材料在纳米化过程中,在新生的纳米粒子的表面积累了大量的 正电荷或负电荷,这些带电粒子极不稳定,为了趋向稳定,它们互相 吸引,使颗粒团ຫໍສະໝຸດ ,此过程的主要作用力是静电库仑力。
分散
在空气中的分散方法
机械分散 干燥分散 颗粒表面改性分散 静电分散 复合分散
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
1、颗粒的浸润 2、颗粒团聚体在机械力作用下的解体和分
散 3、颗粒或较小的团聚体稳定,阻止进一步
发生团聚
固体在固液体系中的分散调控
介质调控 分散剂调控 机械调控 超声调控
无机电解质 高分子分散剂 表面 活性剂
2、材料在纳米化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机械能或热能,从而使新生的 纳米颗粒表面具有相当高的表面能,粒子为了降低表面能,往往通 过相互聚集而达到稳定状态,因而引起粒子团聚。
3、当材料纳米化至一定粒径以下时,颗粒之间的距离极短,颗粒之 间的范德华力远远大于颗粒自身的重力,颗粒往往互相吸引团聚。
4、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的氢键,吸附湿桥及其他的化学键作用,也易 导致粒子之间的互相黏附聚集。
END 谢谢,请多指教

第三章 纳米粉体的分散

第三章 纳米粉体的分散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三章温度温度是纳米粉体处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不仅与干燥煅烧烧结等步骤有关而且与悬浮液的流变性质密切相关guo等人研究了聚丙烯酸铵分散氧化铝悬浮液中温度的影研究表明为了获得较好的分散效果以最低粘度为衡量标准随温度的升高所需分散剂的用量随之增加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三章纳米粉体的分散分散剂的优化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三章1聚电解质分散剂的优化聚电解质吸附在粉体表面对悬浮液的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静电位阻效应起作用的因此聚合物分子结构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研究具有更加有效分散性能的聚电解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有效的聚电解质是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这种共聚物是通过两种单体共聚反应而成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三章嵌段共聚物a和接枝共聚物b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丙烯酸铵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分子结构研究表明m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第三章 第1节
超声分散机理
❖ 气泡可重新溶解于气体中,也可上浮并消失,也 可能脱离超声场的共振相位而溃陷。
❖ 这种空化气泡在液体介质中产生、溃陷或消失的 现象,就是空化作用
❖ 空化作用会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并产生巨大的 冲击力和微射流,纳米粉体在其作用下,表面能 被削弱,从而实现对纳米粉体的分散作用
采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离解度随pH的变化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第三章 第3节
❖ 实验步骤
1、在聚合物酸溶液中加几滴HNO3,pH值调至2.5 2、加入KNO3电解质以维持其离子强度,用标准NaOH溶液
滴定至pH=12.5,记录pH值随NaOH加入量的变化 3、滴定空白曲线:相同离子强度不含聚合物酸的溶液用相
δ0
ZrO2
pH值 ❖ 当pH<4时,聚丙烯酸(PAA)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铝(Al2O3)纳米粉体并研究了其形貌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l2O3纳米粉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

此外,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为γ-Al2O3相,且晶型较为完善。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铝纳米粉体,形貌特征,均一性,分散性引言:纳米材料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关注,其中氧化铝纳米粉体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传感、涂覆和陶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为铝酸盐和蒸馏水,铝酸盐为Al(NO3)3·9H2O。

2. 水热法合成氧化铝纳米粉体:将一定量的铝酸盐溶解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得到铝酸盐溶液。

然后,在高压釜中加入铝酸盐溶液,并设定不同的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

完成水热合成后,用离心机将得到的样品分离,用蒸馏水进行洗涤,最终干燥得到Al2O3纳米粉体。

结果与讨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发现,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图1(a)显示了Al2O3纳米粉体的低倍放大图像,可以观察到纳米粉体均匀散布在样品表面。

图1(b)是对Al2O3纳米粉体高倍放大的图像,可以看到球形颗粒的细节,并且颗粒间的排列较为紧密。

根据粒径分析,Al2O3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且分布较为均匀。

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精品文章】纳米陶瓷粉体的物理分散方法

【精品文章】纳米陶瓷粉体的物理分散方法

纳米陶瓷粉体的物理分散方法
与传统陶瓷相比,纳米陶瓷大幅度地提高了制品的性能,纳米粉体的引入及其分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将纳米颗粒均匀分散或将纳米颗粒分散到微米陶瓷颗粒基体中制备成纳米陶瓷或纳米微米复相陶瓷材料,可以改善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能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

对于纳米陶瓷及纳米微米复相陶瓷材料,粉体的均匀分散是获得具有较好显微结构和性能的陶瓷制品的基础,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成为研究和制作纳米陶瓷材料的关键技术。

 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一般发生在液相之中,颗粒在液体中分散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颗粒在液体中的润湿——颗粒团聚体在机械力作用下被分开成独立的原生粒子或较小的团聚体——将原生粒子或较小团聚体稳定,阻止再发生团聚。

 固体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本质上受固体颗粒与液相介质的润湿作用和在液相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所控制。

根据分散介质的不同,分散体系可分为水性体系和非水性体系。

纳米陶瓷或纳米微米复相陶瓷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水性体系进行分散,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种分散方法。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纳米陶瓷粉体的物理分散方法的优缺点。

 1、机械分散法
 机械分散属于物理分散方法,是借助外界剪切力或撞击力等机械能使纳米粒子在介质中充分分散的一种方法。

机械分散法一般采用普通球磨、搅拌磨、行星磨和剪切式高速搅拌器等方式进行。

 其中,普通球磨、研磨效率较低,常用于已分散的料浆经搁置后的二次。

粉体均匀分散的原理

粉体均匀分散的原理

粉体均匀分散的原理1. 引言1.1 粉体分散的重要性粉体分散是指将固体粉末均匀分布在液体或气体之中,使其在介质中保持稳定分散状态的过程。

粉体分散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一方面,粉体均匀分散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确保产品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质量不受影响。

粉体的均匀分散还能影响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影响产品的功能和效果。

在药品生产中,如果药物粉末无法均匀分散在药液中,就会导致药效不均匀或药物反应速率不稳定。

粉体均匀分散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基础之一。

在各个行业中,粉体均匀分散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产品质量和效果的需求。

1.2 粉体均匀分散的定义粉体均匀分散是指将粉体材料均匀地分散在溶剂或基体中,以确保每个粉体颗粒都均匀分布在整个体系中,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粉体分散的目的是将粉体颗粒细化、分散,防止颗粒聚集和沉积,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溶剂或基体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粉体均匀分散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

只有当粉体颗粒被均匀地分散时,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粉体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色、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要实现粉体的均匀分散,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散剂和采用适当的分散方法。

通过搅拌和混合、超声波分散以及离心分散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粉体的均匀分散。

了解影响粉体均匀分散的因素、探索粉体均匀分散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粉体的表面能粉体的表面能是指粉体颗粒表面所具有的能量。

粉体颗粒的表面能会影响到其分散性能,因为表面能越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从而导致颗粒之间难以分散。

在粉体分散过程中,通常会加入适当的分散剂来降低颗粒表面能,从而提高粉体的分散性。

粉体的表面能不仅会影响到其分散性能,还会影响到其稳定性和流动性。

纳米粉体的分散

纳米粉体的分散
纳米粉体的分散
纳米粉体为何需要分散? 纳米粉体为何需要分散?
纳米颗粒由于粒径小, 纳米颗粒由于粒径小 表面原子比例 比表面大, 表面能大, 大, 比表面大 表面能大 处于能量不稳定 因此很容易团聚导致颗粒增大. 状态 , 因此很容易团聚导致颗粒增大
团聚机理
硬团聚:在强的作用力(化学键力) 硬团聚:在强的作用力(化学键力) 下使颗粒团聚在一起, 下使颗粒团聚在一起,不能用机械 的方法分开 软团聚: 软团聚:一种由颗粒间静电引力和范 德华力作用引起的聚集, 德华力作用引学改性一般在高速加热混合 机或捏合机、流态化床、研磨机等设备 机或捏合机、流态化床、 中进行
影响化学改性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化学改性的主要因素有:
①颗粒的表面性质, 如表面官能团的类 型、表面酸碱性、水分含量、比表面积等; ②表面改性剂的种类、用量及方法; ③ 工艺设备及操作条件, 如设备性 能、物料的运动状态或机械对物料的作用方 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
防止团聚的措施——分散 分散 防止团聚的措施
• 对于软团聚 可以通过搅拌的方式减少颗粒 对于软团聚, 长大, 长大 强烈的搅拌可以把较大晶核打碎形成 多个细小晶核,使成核速率大于晶核长大速 多个细小晶核 使成核速率大于晶核长大速 率, 从而形成较细小的颗粒 • 加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洗涤、共沸蒸馏、 加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洗涤、共沸蒸馏、 冷冻干燥等几种方法,主要是除去凝胶中自 冷冻干燥等几种方法 主要是除去凝胶中自 由水以及表面羟基的措施, 由水以及表面羟基的措施 对于硬团聚的防 止比较有效
其他防止团聚体产生的措施
•有机溶剂洗涤 有机屋的表面张力小,降低非架桥枪羟基数量 •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在低温、负压条件下, 自由水冻成冰时,其体积 膨胀, 使彼此靠近的凝胶粒子分开, 然后水由固相直接升成 气体, 因而避免了“液桥”引起的严重团聚现象. •共沸蒸馏

纳米粉体团聚解决方法及分散技术的研究

纳米粉体团聚解决方法及分散技术的研究
t c n o ,s m m e h o u o e h ol g y u d up t e s l t n. i
Ke y wor : na ome e ; p ds n tr owd r runt di e s e; e i e; s re p
0 引 言
l 效应 和表 面效 应表 现得更 为 强烈 。
第2 5卷 第 5期 2 2年 9月 01 文章 编 号 :1 0 — 6 3 2 1 )0 — 3 — 3 0 2 6 7 f 0 2 5 0 8 0
D vlp n e eo me t& I n vto fMa h n r n o ain o c ie y& Elcr a r d cs etcl o u t i P


() 2 由于 纳 米 颗 粒 的 量 子 隧 道 效 应 、电 荷 转 移 和 界 面
纳 米微粒 的集合 体称 为 纳米 粉体 或超 微粉 。纳 米材 l 原 子 的相互 耦 合 ,使 纳 米颗 粒极 易通 过 界面 发生 相互 作
料 指 在 三 维 空 间 中 至 少 有 一 维 处 于 纳 米 尺 度 范 围 或 由 它 用 和 固 相 反 应 而 团 聚
而 失去 纳米 微 粒所 具备 的功 能 ,因此 ,应 用纳 米粉 体 首 { () 4 因其极 高 的表面能 和较大 的接触 界 面 ,使 晶粒生 ( ) 些纳 米粒 子 ( C C 由于水解 作用 ,表 面呈 5有 如 a O)
先必须解决其在介质中的分散性问题 。
『 长 的速 度加 快 .因而颗 粒尺 寸很难 保 持不 变 。
Absr c : Ag lm eain fna ome e o d ri ap o lm rq nd n o ntrd i hepr eso a tc noo y a p ains Th sa— ta t go rt o o n trp w e s r be fe ue y e c u e e n t oc s fn no e h lg p hcto . i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颗粒有巨大的界面能,颗粒间的范德华力较强 随着粉体粒度的降低,颗粒间自动聚集的趋势变大 分散作用与聚集作用达到平衡,粒径不再变化
球磨时间对粉体性质的影响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机械分散的缺点 易引入杂质(球磨介质) 可能改变粉体性质。如提高粉体颗粒表面能,增加晶格缺陷、在 表面形成无定形层,改变化学组成等。
非离子型:极性基团不带电,如乙二醇;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常用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空间位阻效应;如:长链脂肪酸等。 小分子量无机电解质或无机聚合物:空间位阻、静电稳定;如硅酸钠、
三聚磷酸钾等。 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空间位阻、静电稳定;如:明胶、海藻酸盐等。 偶联剂类:空间位阻、静电稳定;如:硅烷类、钛酸酯类等。
聚电解质的分类:
聚酸类:电离后成为阴离子高分子,如:聚丙烯酸。 聚碱类:电离后成为阳离子高分子,如:聚乙烯胺等。 两性类:分子中具有酸性和碱性两种可电离的基团。如:两性型聚丙
烯酰胺等
分散过程:溶解在水或低级醇中,一方面与颗粒通过锚固进行连接;另
一方面,电离成一个聚离子和许多与聚离子电荷相反的小离子(反离子)。 聚离子的分子链上有许多固定的电荷,在聚离子周围形成静电场,是颗粒 通过静电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分散。
4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超声波强度
定义:指单位面积上的超声功率 超声波强度增加时,空化强度增
大,但达到一定值后,空化趋于 饱和,此时再增加超声波强度则 会产生大量无用气泡,从而增加 了散射衰减,降低了空化强度。
流变性。
2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2.3.1 物理法分散纳米粉体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一、超声波法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空化作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存在一个正负压的交变周期。超声波
作用于介质液体时,在负压区内介质分子间的距离会超过液体介质的临界 分子距离,使液体介质就会发生断裂,形成微泡,微泡长大变成空化气泡 。气泡可重新溶解于气体中,也可上浮并消失,也可能脱离超声场的共振 相位而溃陷。这种空化气泡在液体介质中产生、溃陷或消失的现象,就是 空化作用。包括三个阶段:空化泡的形成、长大和剧烈崩溃。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定义:是一类线型或支化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其结构单元含有能电离
的基团。可用作增稠剂、分散剂、絮凝剂、胶粘剂等。 与小分子量无机电解质分散剂相比,聚电解质的分散效果对电解质浓度不
敏感,在较高固含量下仍有效、对水或非水介质均适用。
10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表面活性剂
分散机理:空间位阻效应
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组成,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 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羟基、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等; 亲油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硫酸钡粉体的分散度与超音频率的关系
5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黏滞系数
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空化强度越高,越不易于产生空化。 黏滞系数大的液体难以产生空化泡,而且传播过程中损失也大,因此同
样不易产生空化。
按溶于水后是否生成离子,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等。
单分子膜
球状胶束
层状胶束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小分子量无机聚合物
指由非碳原子(O,N,P,S等杂原子)以共价键为主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大分 子物质。通常在主链上不含碳原子,但少数也含有碳。如石棉、云母等
必须有特殊的锚固基团,从而能吸附在微粒表面; 分子中必须含有有机高分子链段,且高分子链段
必须能与周围的溶液很好地相容。否则相容性不 好,则高分子链段会折叠,位阻效SITYOFSCIENCE&TECHNOLOGY
偶联剂
是改善有机物与无机物界面结合性能的一种物质。 具有两种不同性质官能团的物质。两个基团中一个是亲无机物的基团,
例:聚合物弱酸
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和聚乙烯亚胺的结构式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0.08%的PMAA水溶液的滴定曲 线及离解度随PH值变化情形
PEI离解度随PH值的变化关系
聚电解质的离解特性
聚电解质通常具有一定的酸碱性,有强 弱之分。
若为强酸或强碱,则可以100%离解。 若为弱酸或弱碱,一般是不能完全离解
的。通常用离解百分数α或表观离解常 数Kα来表示聚电解质的离解特性。 大多数聚电解质为弱酸碱。
区分强弱酸的方法:NaOH电导滴定
14
2012-4-5
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碎石 、杀菌消毒等。 传播介质:超声波传播需要以介质(水等)为载体。 分散原理:空化作用在水介质中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并产生巨大的冲击 力和微射流。纳米粉体在其作用下,表面能被削弱,从而实现对纳米粉体 的分散作用。
3
2012-4-5
纳米材料因其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其具有优异性能; 纳米粉体的自发团聚将大大影响其性能的发挥; 颗粒分散:粉体颗粒在液相介质中分离散开并在整个液相中均有分
布的过程。包括润湿、解团聚和稳定化三个阶段。 润湿:指固体表面与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相-气相界面消失,形成新
的固相-液相界面的现象。润湿能力就是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能力。
8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2.3.2 化学法分散纳米粉体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机械分散于化学分散的比较
机械分散:虽然分散效果较好,但当机械外力停止后,由于范德华力 作用,又会发生颗粒的聚集。
超音时间对3Y-TZP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
6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a
b
SiO2胶体颗粒超声分散前后的分散状态 a、分散前;b、分散后
2012-4-5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二、机械分散法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聚合物弱酸弱碱的离解影响因素
PH值。采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离解度随pH的变化 相邻基团离解与否。相邻基团离解产生的电荷会抑制其它基团的离解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高,屏蔽作用越大。相同pH值下离解度就越高 分子量。分子量越低,相同pH值下离解度越低 分子结构。
定义:借助外界剪切力或撞击力等机械能使纳米粒子在介质中充分分散的
一种方法 。
机械分散法
研磨 普通球磨 振动球磨 胶体磨 空气磨 机械搅拌
7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振动球磨的分散效率较高 粉体磨细到一定程度,延长球磨时间,粒径不变。原因:
易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是亲有机物的基团,能与合成树脂 或其它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生成氢键并溶于其中。 按化学结构及组成可分为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 物四大类。
12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2.3.3 聚电解质分散剂
解团聚:指通过某些方法使较大粒径的聚集体分散为较小的颗粒。 稳定化:指保证粉体颗粒在液体中保持长期的均匀分散。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分散方法:物理分散和化学分散;
物理分散:超声波分散、机械力分散等 化学分散:采用分散剂提高悬浮体的分散性,改善其稳定性和
超音频率对AlO-ZrO双组成分浆料 表观黏度的影响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超声波频率
对于悬浮体的分散,存在最优分散频率,它取决于悬浮体的粒径。粒径 越大,最优分散频率越低。
超声波频率越低,在液体中产生空化越容易。即:空化是随着频率的升 高而降低。一般采用的频率范围20~40kHz。
超声波→负压大于液体分子临界作用力→微泡→负压(拉伸导致长大)、正 压(压缩导致崩溃)→产生局部高温(1900K)高压(上百兆帕),并伴随 强烈冲击波和高速微射流(400km/h)。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超声波空化作用影响因素 超声波强度 超声波频率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黏滞系数 液体的温度 超声时间
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