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摘录)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学校生活饮用水1.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2. 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3.采用二次供水的学校应取得有效的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学生供水。
三、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一)卫生(保健)室设置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学校卫生室标准总结范文

一、前言学校卫生室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学校卫生室的建设达到国家标准,我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全面整改。
现将整改情况总结如下:二、卫生室设置1. 我校卫生室建筑面积大于40平方米,功能分区合理,分为诊断区、治疗区、观察区、处置区等,满足学校卫生工作需要。
2. 卫生室配备有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等基本设备,能够满足日常医疗需求。
3. 卫生室设有独立卫生间,确保患者隐私。
三、人员配备1. 我校卫生室配备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过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合格证书。
四、设施与设备1. 卫生室设施齐全,满足学校卫生工作需求。
2. 卫生室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 卫生室设有应急照明设备,确保夜间和紧急情况下的照明需求。
五、工作内容1. 学校卫生室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等工作。
2. 卫生室对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普及,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3. 卫生室定期对学校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确保学校环境卫生达标。
4. 卫生室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六、总结通过本次整改,我校卫生室建设达到了国家标准,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卫生室建设,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为创建健康、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学校创建卫生单位总结标准

学校创建卫生单位总结标准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学校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卫生单位,保障每位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总结了学校创建卫生单位的标准,以期为学校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二、标准内容1.卫生单位的设置(1)学校应根据规模大小、教学楼栋、住宿楼栋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置卫生单位。
一般来说,每个教学楼栋应设置至少一个卫生室,每个住宿楼栋应设置至少一个卫生室,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2)卫生单位应位于学校重要场所的附近,便于师生就医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
2.卫生室的硬件设施和设备(1)卫生室应具备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条件,保证医疗、护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2)卫生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医护器械、常用药物、急救设备、医疗床位等,以满足常见疾病和急救情况的处理需求。
(3)卫生室应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3.卫生室的管理和服务(1)卫生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护理、药品管理等各方面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2)卫生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3)卫生室应定期组织健康宣教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4)卫生室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护师生的隐私权和医疗记录的安全性。
4.学校环境的卫生管理(1)学校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卫生评估,及时解决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
(2)学校应做好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
5.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1)学校应制定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
(2)学校应组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总结学校创建卫生单位是保障师生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设备配置标准

编号名 称规格、型号参考图片单位数量单价金额1视力表灯箱1. 供中小学卫生室测试学生的视力。
2. 产品规格:5.0M标准对数视力表,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箱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型材整体成型,刚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型。
箱体内外采用静电喷涂,美观耐用。
4. 视力表的面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型材,四个连接角采用优质钢板连接,表面采用ABS塑料装饰。
6. 选用荧光灯作为光源、配置电子镇流器,电压在150-260V时能正常工作,发光稳定、亮度均匀。
个1420.21420.212杠杆式体重秤最大秤量:140kg;身长器测量范围:80-210cm;最小分度值:100g;净重:26.5kg;毛重:30kg;承重板面积:37.5×27.5cm;外形尺寸:57×43.7×131.7cm台1641.7641.73身高坐高计身高测量范围为60-200cm,坐高测量范围为40-120cm,分度值是0.1cm,铝质标杆。
套1447.12447.12卫生室基本设备:4课桌椅测量尺个方向360度完全测量;多用途测量工具,量角器、倾角仪和水平尺三合一;量 程:4×90°(0~360°);显示分辨率: 0.1°;精 度: 0°和90°≤0.1°;其余≤0.2°把151.7551.755血压计由刻度盛水银的玻璃管、气球等组成,符合国标的质产量规定,取得计量器具生许可证。
橡普通医用汞柱式血压计,皮管、橡皮囊袖带、个11351356听诊器普通医用听诊器; 听诊器传音应清晰;耳环弹片应用弹簧钢制成;耳环的弹力应适宜,弹性良好。
符合YY 91035-1999要求。
个128.9828.987体温计玻璃水银个2 4.148.288急救箱镊子,剪刀,创口贴8片,皮汞溴红溶液,甲紫溶液,林可霉素,灭菌结晶磺胺,棉花,纱布,碘酒,橡膏等个2167.67335.349外伤处理器械26×17×16cm铝合金箱.脱脂纱布.胶带.药棉.棚带.创口贴.剪刀.镊子.止血带.弯盘.酒精.红贡.蓝贡.碘酊等。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共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平方米,中学不低于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米,中学为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一、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
(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
(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