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复习资料
酸碱盐复习提纲

酸碱盐复习提纲一、物质分类及其概念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碳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4、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NH4NO3==NH4+ +NO3-6、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
CO,CO2,碳酸盐除外。
练习:下列物质由C H O N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写物质的化学式①常温下呈固态的单质,②金属氧化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⑥有机物二、盐酸浓盐酸是的水溶液,有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看到现象,原因是。
练习1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的浓盐酸,下列量是如何变化的?(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溶液溶质质量;溶液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浓度。
练习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取的药品是和。
为什么不选择浓盐酸?三、硫酸1、浓硫酸有性,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练习2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的浓硫酸,下列量是如何变化的?(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溶液溶质质量;溶液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浓度。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小结:物质溶于水放热的是、、。
练习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3、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将皮肤、衣服、木材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去,使其变。
4、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5、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
酸、碱、盐复习知识整理

酸、碱、盐复习知识整理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酸、碱、盐的一些注意点: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塞瓶口会出现白雾。
2、浓硫酸———无挥发性,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时应为酸入水。
3、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4、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因此,固体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5、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
6、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三、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1、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价铝四价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注:加()为负价2、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正一价:铵根(NH4)。
四、酸的通性(5点)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起置换反应酸+ 金属→盐+ 氢气例:2HCl+Fe=FeCl2+H2↑备注:a、酸一般为盐酸、稀硫酸;b、铁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亚铁盐。
3、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4、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5、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例:H2SO4+BaCl2=2HCl+BaSO4↓五、碱的通性(4点)1、跟指示剂反应碱(溶)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碱盐复习资料全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以下图。
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响,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3〕水: 3.酸:4.碱:5.盐:0 +2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性氧化物+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水+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响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响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响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非金属纯洁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微〕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三、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 1〕化合反响:〔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 + O 2 —— P + O 2 ——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 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 + H 2O —— CuSO 4 + H 2O —— 2〕分解反响:〔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氧化物分解 H 2O —— HgO —— ⑵酸分解 H 2CO 3 ——⑶盐分解 KMnO 4 —— KClO 3 —— CaCO 3 —— CuSO 4·5H 2O —— Cu 2(OH)2CO 3 —— 3〕置换反响:〔化合价一定改变〕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Fe + HCl — Al + H 2SO 4 —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Fe + CuSO 4 — Cu + AgNO 3 — ⑶金属氧化物+H 2(或C)→金属+水(或CO 2)CuO + H 2 — C + Fe 2O 3 —— 4〕复分解反响:〔化合价一定不变〕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 2O 3 + HCl — CuO + H 2SO 4 — ⑵酸+碱→盐+水NaOH + H 2SO 4 — Fe(OH)3 + 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响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响物能生成↑、H 2O 〕 H 2SO 4 + BaCl 2 — HCl + CaCO 3 —⑷碱+盐→碱+盐〔反响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 + Na 2CO 3 — NaOH + FeCl 3 —⑸盐+盐→盐+盐〔反响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 2 + K 2CO 3 — Ba(NO 3)2 + Na 2SO 4 — ※不属于四种根本类型的反响:⑴金属氧化物+CO →金属+CO 2 Fe 2O 3 + CO ——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NaOH + CO 2 — ⑶有机物+O 2→H 2O+CO 2 C 2H 5OH + O 2 ——☆氧化复原反响: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是复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是氧化剂。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酸、碱、盐学习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学习要点归纳》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
2. 酸碱盐的电离。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3. 盐酸、硫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应注意“浓”和“稀”两个字。
一字之别,差异很大。
如讲硫酸性质(化学性质)时都冠以一个“稀”字,如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稀硫酸就不具备;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也不完全具备。
4. 气体的鉴定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
5.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俗称以及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6. 酸和碱的通性、溶液的pH及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pH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的。
酸碱度是指溶液酸性、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表示,取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为:①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
②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③若使pH<7的溶液pH升高,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若使pH>7的溶液pH降低,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
酸、碱、盐的水溶液与pH的关系为: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其pH<7。
碱溶液一定显碱性,其pH>7。
盐的水溶液有几种情况,初中阶段一般只需掌握NaCl溶液显中性,其pH=7;溶液显碱性,其pH>7;溶液显酸性,其pH<7。
7.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范围。
①牢记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②置换酸里面的氢时,必须用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能用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
③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如:④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般规律是,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七章-酸、碱、盐复习课PPT课件

2021/3/12
5
酸 浓盐酸 HCl 无色液体 有刺激 性气味 白雾(挥发性) 浓硫酸 H2SO4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碱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白色片状固体 易溶于水 易潮解 氢氧化钙 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 白色粉末状固体 微溶
盐 氯化钠 俗名食盐 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碳酸钠 俗名苏打、纯碱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碳酸钙 俗名大理石、石灰石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请勿食用 DO NOT EAT 请注意: (1)本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2)请勿食用 (3)万一误入眼睛,请先用水清洗后,
求诊于医师、 (4)请慎防取玩 请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这包干燥剂吸收水分的反应方程式
是 CaO+H2O==Ca(OH)2 。
(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吸水后具腐蚀性
。
(3)如果误食入口应该
。
2021/3/12
服用食醋并大量饮水 19
2021/3/12
20
酸 大多数酸都溶 碱 碱除钾钠铵钡可溶,钙微溶,其余都不溶
钾钠铵硝盐都可溶于水
盐 盐酸盐除氯化银不溶其余都可溶 硫酸盐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 其余都可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可溶,其余都不溶
2021/3/12
2021/3/12
1
知 1.通过对酸、碱、盐的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 识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目 2.学会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标 学会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
应能否发生。
能 力 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的 目 问题。 标
重 点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初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其中,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是初学化学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酸碱盐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物质,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从酸、碱和盐这三个方面,介绍初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
一、酸的性质及常见酸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具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生成盐和水的物质。
酸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酸味:许多酸在水溶液中具有酸味,例如柠檬汁和醋。
2. 蓝石蕊试纸变红:将蓝石蕊试纸浸泡在酸溶液中,试纸会变红,这是酸的一种鉴别方法。
3. 酸和碱反应: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盐和水。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化学反应,产物是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二、碱的性质及常见碱碱是指具有苦味、滑润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物质。
碱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苦味:大多数碱在水溶液中具有苦味,例如苛性钠。
2. 滑润感:碱溶液具有滑润感,可以用手指触摸碱溶液来感受。
3. 红石蕊试纸变蓝:将红石蕊试纸浸泡在碱溶液中,试纸会变蓝。
碱和酸一样,能够发生中和反应。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三、盐的性质及常见盐盐是指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盐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盐味:许多盐在固态时具有盐味,例如食盐。
2. 溶解性:大部分盐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3. 盐可以导电:在水溶液中,盐能够分解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从而产生电解质溶液。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等。
四、酸碱中和反应与盐的生成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来完成的。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示例如下:酸 + 碱 -> 盐 + 水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2O五、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化学试剂,可以通过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七初识酸碱和盐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3)①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 果超越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 甚至出现___酸__中__毒___或__碱__中__毒____。 ②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_中__性___(pH在6.5~7.5 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土壤都 不适宜作物的生长。 ③雨水一般呈弱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 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_小__于__5_.6_的雨水称为__酸__雨__。
盐
水
______;
• (3)酸 + 金属氧知识化回顾物 → ______ +
• 1.置换反应:单一质种_____化_合跟物一种
____单__质___反应,生化合成物另一种_______
和另一种__________的反应。
•
AB + C → CB + A
2.中和反应:__酸___和__碱___生成__盐___和__水___。 反应的实质是酸中解离出的_H__+_与碱中解离出的O__H_-_ 反应生成水:___H_+__+__O__H_-__=_=__H_2_O_。
碳酸盐
3.几种常见的酸
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溶质的化学式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 )
敞开试剂瓶口发 生的现象
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 H2SO4 无色 油状 无味 1.84g/ml
无明显现象
98.3%
浓盐酸 HCl 无色 液态
刺激性气味 1.18g/ml
瓶口出现白雾
37%
知识回顾
浓硫酸稀释方法: 把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 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 引流(或沿着烧杯壁缓 缓倾倒)并不断搅拌。
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
知识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复习资料一、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1.酸及酸的通性对于酸的定义,我们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字。
酸的通性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2.碱及碱的通性与酸雷同,我们可以将碱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
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OH-”几个关键字。
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注意:(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必须两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才能进行。
3.盐及盐的性质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酸碱电离后离子交换生成了盐和水。
比如,我们把NaCl 看作是HCl和NaOH电离后的产物。
常见的盐及盐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实例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CuSO4+Zn= ZnSO4+Cu盐+酸→盐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3NaOH+FeCl3=3NaCl+Fe(OH)3 ↓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AgNO3+NaCl=AgCl↓+NaNO3注意: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要求。
二、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掌握酸碱盐反应的规律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均可以发生。
2、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Fe2O3+6HCl=2FeCl3+3H2O3.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三、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P112.四、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Cl-、Ba2+ 、CO32- 的检验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Cl-AgNO3+KCl=AgCl↓+KNO3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H2SO4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Ba2+ Ba(NO3)2+H2SO4=BaSO4↓+2HNO33、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样品含有CO32- K2CO3+2HCl=2KCl+ CO2↑+H2OCO2+Ca(OH)2= CaCO3↓+ H2O注:AgCl和BaSO4不溶于酸,其他的沉淀能溶于酸。
酸碱盐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3 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H2O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3、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6、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7、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三)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 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三、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 NaHCO3 铁锈、赤铁矿——Fe2O3 赤铁矿—— Fe3O4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 冰—— 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四、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暗紫色的固体——KMnO4 ;黄色的固体——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五、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