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121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合集下载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轻型载货汽车的重要部件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包括系统结构优化、节能降耗和动力提升三个方面。

一、系统结构优化1. 车速感知器的应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采用伺服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传统的系统结构中,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车速变化而自适应调整。

为此,我们可以增加车速感知器,通过实时监测车速变化,调整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大小,使转向更加轻松灵活。

2. 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的应用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是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实时监测前轮转向角度,并将此信息传输给转向控制器。

转向控制器据此计算出需要输出的转向力矩大小。

通过合理地设计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可以提高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二、节能降耗1. 电源管理系统的应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因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优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方面。

电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智能化地控制电源的输出,调整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输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 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转向操作过程中,转向电机会产生大量的惯性能量,这些能量通常都会被浪费掉。

我们可以采用能量回收技术,通过将转向电机所产生的惯性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从而实现对能源的再生利用。

三、动力提升1. 变矩器的应用变矩器是一种能够调节输出转矩大小的装置,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转向需求智能调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驾驶体验。

2. 负载力学控制技术的应用负载力学控制技术是一种将车辆动力系统和转向系统进行耦合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分配和车轮负载的控制。

通过合理地设计负载力学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策略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策略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轻型载货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智能化控制策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发展和应用。

一、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

电机通过传感器感知方向盘转角和车身状态,然后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实现转向操作。

但是传统的控制策略并不能满足对驾驶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的高要求。

二、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发展1.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化策略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经验规则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机制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模糊控制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习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输出力矩,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化策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的计算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建立转向操作与驾驶员意图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化策略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达尔文进化论中基因遗传和自然选择机制的优化算法,通过不断演化生成最优解。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应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已经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采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 自适应转向力矩控制:根据驾驶员的操作习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自动调整输出力矩,使驾驶更加轻松和舒适。

2. 转向力矩反馈控制: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通过感知车身状态和路面信息,实现对转向力矩的实时反馈控制,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3. 预测性转向控制:借助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准确地预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提前进行转向操作,大大提高驾驶的响应速度和安全性。

轻型货车转向器设计-任务书

轻型货车转向器设计-任务书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第4周(3月22日~3月28日)
(2)对现有的各种机械式转向器进行研究确定具体的结构形式第5周(3月29日~4月4日)
(3)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优选转向器的总体方案。第6周(4月5日~4月11日)
(4)进行转向器的零部件的设计计算。第7~9周(4月12日~5月2日)
(5)完成转向器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第10~14周(5月3日~6月6日)
(6)毕业设计审核、修改第15、16周(6月7日~6月20日)
(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第17周(6月21日~6月27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刘维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
[2]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源自实验员从事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轻型货车转向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转向器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转向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多种类型。现代的转向器更是向电子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机械式转向器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较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滚轮式等。
本设计针对轻型货车进行转向器的匹配设计,并设计液压转向助力装置,能够使学生复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的主要内容:

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设计指南

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设计指南

4 分类
翻转机构一般有翻转支座、翻转轴管、胶垫、扭杆、撑杆等组成。分单扭杆、双扭杆两种形式,结 构形式见图 1、图 2。
1
1-驾驶室撑杆;2-扭杆臂;3-翻转右支座;4-胶垫;5-翻转轴管;6-翻转左支座;7-扭杆。
图1
2
5
1
4
3
7
6
4
1-驾驶室撑杆;2-支撑臂;3-翻转右支座;4-胶垫;5-托架;6-翻转左支座;7-扭杆。
II



为了对本公司车身翻转机构设计提供参考,特编制此设计指南。
III
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描述了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单扭杆)的布置、部件设计与校核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设计,可作为公司N1类汽车翻转机构开发设计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J A020
驾驶室翻转校核规范
轻型载货汽车翻转机构设计指南


前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 ................................................................................................................................................................. 1 5 设计输入 ......................................................................................................................................................... 2 6 布置设计 ......................................................................................................................................................... 3 7 部件设计 ......................................................................................................................................................... 3 8 翻转校核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三菱 CANTER、五十铃 700P 翻转机构形式及参数 ................................................... 9 参考文献 ............................................................................................................................................................. 10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介绍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构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机、转向机构及控制单元。

其中电机主要提供转矩,将能量转化为力矩,驱动转向机构转动。

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运转,实现转向机构的动作。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结构简单,方便安装;(2)工作时几乎没有噪音;(3)电机无液压泵,减少能量损失;(4)能保持恒定的转向力,用能更加高效。

3、系统设计(1)选择合适的电机:最大转矩应与车辆质量和使用环境相匹配;(2)选择合适的转向机构:应具备高强度及承载能力;(3)设计控制单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及编程方式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同时,应添加保护机制,在出现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

4、系统测试在完成系统设计后,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方面:(1)电机转矩测试:测算出电机输出的最大力矩;(2)转向机构测试:测试其强度及承载能力;(3)控制单元测试:测试编程是否正确,保护机制是否有效;(4)实际道路测试:测试转向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及响应速度。

5、后续改进(1)传感器数量增加:通过添加传感器采集更多行车状态信息,可以提高控制单元对转向系统的控制水平。

(2)更换电机:更换更高性能的电机,使得转向系统响应更加迅速高效。

总结: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轻型载货汽车中有诸多优点,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测试,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及驾驶舒适感。

随着科技的进步,该系统还有望持续改进和完善,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加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

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

目录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 ------------------------------------ - 2 - 1.引言-------------------------------------------------- - 4 -第一章汽车转向系统总述 ---------------------------------- - 6 -1.1转向系统的结构简介 ----------------------------------------- - 6 -1.2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 - 6 -1.2.1转向系的效率 ------------------------------------------------------------------------------ - 6 -1.2.2转动比变化特性--------------------------------------------------------------------------- - 8 -1.3转向盘自由行程 --------------------------------------------- - 6 -1.3.1对转向盘自由行程的认识 ------------------------------------------------------------- - 8 -1.3.2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原因---------------------------------------------------------- - 8 -1.3.3转向盘的总圈数------------------------------------------------------------------------- - 10 -第二章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方案的选择---------------------- - 12 -2.1转向器的设计要求 ------------------------------------------ - 12 -2.2转向器设计的方案分析 -------------------------------------- - 13 -2.3齿条形状的选取 -------------------------------------------- - 15 - 第三章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 - 18 -3.1转向器参数选取---------------------------------------------- - 18 -3.1.1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 19 -3.1.2转向节原地转向阻力矩:-------------------------------- - 19 -3.1.3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 - 19 -3.2 齿轮齿条几何尺寸的确定------------------------------------ - 21 -3.2.1齿轮的设计-------------------------------------------- - 21 -3.2.2齿条的设计-------------------------------------------- - 22 -3.2.3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 23 -3.2.4 齿轮齿条强度校核-------------------------------------- - 23 -3.3齿轮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 - 25 - 第四章间隙调整弹簧的设计计算---------------------------- - 27 - 第五章齿轮轴轴承的校核 --------------------------------- - 30 - 设计工作总结------------------------------------------- - 31 - 致谢--------------------------------------------------- - 31 - 参考文献----------------------------------------------- - 32 -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摘要】本课题的题目是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以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为中心,一是微型货车转向器的总述;二是机械转向器的选择;三是齿轮和齿条的合理匹配,以满足转向器的正确转动比和强度要求;四是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货物的运输需求也随之增加,而轻型载货汽车成为了物流行业中最受欢迎的运输工具之一。

但是,在长时间行驶中,驾驶员需要将方向盘频繁旋转,对于驾驶员而言,这是一项十分繁琐且疲惫的行为。

因此,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得以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设计、制造两方面详细介绍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1.转向系统概述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齿轮、定位撑杆、液压助力缸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机作为核心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便于驱动轮胎。

减速器和齿轮是减小电机转速,提高扭矩的关键部件。

定位撑杆的作用是支撑助力缸。

液压助力缸则是将转向的力传输到车轮上。

2.主要设计参数在设计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参数:电机参数:包括电机类型、功率和转速等;减速器和齿轮参数:包括减速比、齿轮模数和齿数等;定位撑杆参数:包括长度和材料等;液压助力缸参数:包括有效面积和力矩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匹配,可以确保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效率。

3.系统工作原理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驾驶员操作方向盘;2)方向盘转动后,通过定位撑杆将力量传输到液压助力缸;3)液压助力缸将力量传输到齿轮和轮胎上;4)齿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轮胎运动。

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便确保系统的流程和有效性。

二、制造1.生产流程制造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流程如下:1)选型并采购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等核心零件;2)通过加工中心机床完成机械工艺加工;3)装配液压助力缸,采用焊接技术进行连接;4)进行液压漏水试验,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完整性。

2.零件加工在制造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时,需要进行以下主要零件加工:1)电机轴芯加工,以便确保机件装配的精度;2)减速器轴芯加工,确保减速比和转速;3)齿轮加工,以便确保传递电能和机械能时的匹配和精度;4)定位撑杆加工,以便确保定位撑杆的强度和精度。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分析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分析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轻型载货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通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为驾驶员提供方向指引和转向力,并且具有提升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功能。

本文将对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进行分析。

一、可靠性分析1.设计可靠性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可靠性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设计可靠性主要包括系统结构合理性、零件选择合理性和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驾驶条件下的使用环境和工况,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制造可靠性制造可靠性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关键零部件和工艺的控制,确保制造可靠性。

3.运行可靠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是必要的。

通过对转向系统的故障率、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维修,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二、寿命分析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是指其正常工作的时间期限。

寿命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为系统的设计和维修提供依据。

1.寿命预测寿命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的使用寿命进行估算和预测。

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关键零部件如电机、传感器等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系统的寿命。

通过对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延长系统的寿命。

2.寿命评估寿命评估是对已使用一段时间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情况、故障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寿命进行评估和提升。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寿命评估,提出系统优化和改进的建议,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关键零件图的绘制
1、4月1日~4月30日,查阅资料,了解设计原理,完成BJ121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理论计算,设计草图。
2、5月1日~5月20日,完成全部设计任务。
3、5月21日~6月4日,完成论文书写,准备答辩。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器的组成:转向螺杆(主动件)、齿扇轴(从动件)、钢球、钢球导管、转向螺母、导管卡子、侧盖、转向器壳体、转向器壳体低盖、转向器壳体垫密片、两个滚针轴承、球轴承、加油螺塞、调整螺钉、两个调整垫片、两个油封、螺栓、螺母。
1.4.3蜗杆曲柄指销式的组成:蜗杆(主动件)、指销(从动件)、摇臂轴、摇臂、球头销、上盖、一对向心推力球轴承、壳体、加油和放油螺塞、下盖、调整螺塞、三个螺母、油封、双排圆锥滚子轴承、侧盖、调整螺钉、两个衬套。
[13]赵学敏,王玉东.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43~235
[14]林幕义,张福生.车辆底盘构造与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23~125
[15]编辑部.转向系统发展趋于电子智能化[J].汽车零部件,2011, (8):12~13
[16]包志超,张运生.变速比转向器及其发展[J].世界汽车,1981,(4):11~12
BJ121轻型载货汽车属于中型载货汽车,中型以上的汽车主要采用齿轮齿条式和蜗杆曲柄指销式两种。目前汽车使用的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多数是双指销式,故可构建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蜗杆曲柄双指销式转向器。优点:指销和蜗杆之间的工作面磨损后,调整间隙工作容易进行;传动比可以做成不变的或者变化的;转向角大,工作可靠,同时比单指销式承载力大,可减少磨损,寿命长。缺点是:与单销蜗杆指销式转向器比较,结构复杂、尺寸和质量大;对两主销间的位置精度、蜗杆上螺纹槽的形状及尺寸精度等要求高;传动比的变化特性和传动间隙特性的变化受限制。蜗杆指销式转向器应用少,多为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所取代。
1.3机械式转向器的特点及应用
1.3.1蜗杆曲柄双指销式转向器的特点是:传动比可以做成不变的或者变化的;指销和蜗杆之间的工作面磨损后,调整间隙工作容易进行;大转向时,如果一个指销与蜗杆脱离,仍可保证有一个指销与蜗杆啮合。因此转向角大,工作可靠,同时比单指销式承载力大,寿命长。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高。
[17]信息部.中国汽车转向器技术趋势分析[DB/OL]./yjbg/xnyqc/2011/0706/1514.html,2011-07-06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2.1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针对毕业设计的题目及其内容要求,本毕业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
图示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四种形式
2.2.3BJ121轻型载货汽车机械式转向器的总体设计
在给定机械式转向器的基本设计参数和确定了的机械式转向器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基础计算和分析,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进一步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最后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
按其作用力的传递情况可分为可逆式、不可逆式、极限可逆式三种[7]。转向器的逆效率表示转向器的可逆性。可逆式转向器正、逆传动效率都高,有利于转向后转向轮的自动回正,但也容易出现“打手”现象。不可逆式转向器转向器零件易损坏,且没有“路感”。极限可逆式转向器有一定的路感,转向轮自动回正也能实现,“打手”现象不太明显。驾驶员作用在商用车转向盘的切向力在一定条件下不超过250N。经常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多用可逆式转向器。
参考文献:
[1]刘继承.机械式转向器总成试验方法对比分析[J].世界汽车,1995,(6):6~7
[2]陈波.汽车构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08~117
[3]刘增禄.陆战机动平台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6~42
[4]金国栋.汽车构造.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6~87
[5]韩靖玉,金景海,侯占峰.汽车构造[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26~229
[6]刘涛,赵立军,赵桂范.汽车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0~290
[7]王树凤,张俊友.汽车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85~293
[8]过学迅,邓亚东.汽车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82~188
1.1.4对转向器的要求:转向灵敏,故转向器的减速比不可太大,一般轿车转向器的减速比为12~21;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增大由方向盘传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获得所要求的摆动速度和角度;有一定的可逆性,即从转向轮自动回正和传递适当路感这两个因素综合考虑。
1.2机械式转向器分类
按转向器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滚轮式等。
[9]欧阳爱国,徐衡,卜永丽.汽车技术实训基础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99~207
[10]曹永堂.汽车底盘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30~237
[11]王望予.汽车设计.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0~224
[12]林家让.汽车构造底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22~132
(1)确定BJ121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主要参数和总体设计方案;
(2) 绘制该载货汽车转向器的装配图纸,图纸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3) 绘制该载货汽车转向器的关键零件图纸,图纸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4)翻译相关的外文资料,按照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
2.2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2.2.1BJ121轻型载货汽车机械式转向器的方案选型与分析
文献综述
1.1转向器概述
1.1.1转向器总成是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对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都有直接影响。
1.1.2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是转向系统中的减速机构,它一般由1~2级传动副组成,其结构有多种形式。
1.1.3转向器的功用有:将转向力的放大;将方向盘的转矩变为转向摇臂的前后摆动。
1.4.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组成:转向齿轮(主动件)、转向齿条(从动件)、滚针轴承总成、螺塞、紧固转向齿轮螺母、单列向心球轴承、压块、垫片、压缩弹簧、隔套、紧固侧盖螺栓、O型橡胶密封圈、调整螺栓、侧盖O型橡胶密封圈、转向减震器总成、钢丝挡圈、转向器堵塞、缓冲块、左右环箍、衬套总成、防尘套、紧固转向减震器螺母、侧盖、壳体等。
1.5转向器的发展趋势
自汽车发明100多年来,转向器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机械式转向器逐步发展到液压助力式转向器、电控液压助力式转向器、电动助力式转向器的过程.有业内专家介绍,将来有可能向线控转向系统和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发展。
循环球式转向器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上主要的两种转向器,而蜗轮、蜗杆式转向器和蜗杆肖式转向器,正在逐步被淘汰或保留较小的地位。
1.3.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轻便,转向机构体积小,齿条本身能作传力件;齿轮齿条直接啮合,操作灵敏;转向器总成完全密封,免维护。因此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多用于独立悬架的轿车、轻型货车等前转向轮上。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可以使转向传动机构简化(不需要转向摇臂和转向直拉杆等),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另外,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属于可逆式转向器,其正逆效率都很高,自动回正能力很强,特别适合与麦弗逊式悬架配合使用,传动比可变满足汽车低速行驶时转向轻便、高速行驶时转向灵敏的需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朱姜伟
学 号:
200990611152
学院、系:
机电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设计题目:
BJ121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班级:
文专机091-1班
指导教师:
方世杰教授
2012年3月26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方案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壳体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压铸而成,转向器的质量比较小;传动效率高达90%;齿轮与齿条之间因磨损出现间隙后,利用装在齿条背部、靠近主动小齿轮处的压紧力可以调节的弹簧,能自动消除间隙,这不仅可以提高转向系统的刚度,还可以防止工作时产生冲击和噪声;转向器占用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专业化生产已成为一种趋势,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使产品质量高、产量大、成本低,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循环球式转向器在国外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同时以专业厂为主、大力进行试验和研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动力转向是发展方向。动力转向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重型汽车上必须装备,在高级轿车上应用的也较多,在中型汽车上的应用也逐渐推广。主要是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操纵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次要是从减小因在高速行驶中前轮突然爆胎而造成的事故出发。动力转向有3种形式:整体式、半分置式及联阀式动力转向结构。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体式转向器发展较快,而整体式转向器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1.3.3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特点是:正传动效率很高,故操作轻便,工作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但其逆效率也高,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到转向盘。不过对于轻型的、前轴轴载质量不大而又经常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而言,这一缺点影响不大。因此,循环球式转向器在各类各级汽车上,特别是商用车和越野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4机械式转向器的组成
“变速比和高刚性”是目前世界上生产的转向器结构的方向。转向系统的速比特性是决定汽车转向轻便性、操纵稳定性和机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速比时除了要考虑具体车型特点外,还必须考虑两种基本工况,即高速直线行驶和低速大转角行驶。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使用性能对速比特性互相矛盾的要求是等速比转向器所不能满足的。因此,近年来变速比转向器应运而生,得到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