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及练习题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1 送别诗 附专项习题 含解析答案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1 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
诗歌所表达的是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正如江淹《别赋》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可以说是诗歌中重要题材之一。
在阅读和欣赏这类诗词,要注意离别的场所、时间、人物以及抒情视角。
可以说,这是阅读与欣赏送别诗的关键。
一、送别类别1、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
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古诗基础知识 • 古诗鉴赏技巧 • 常见古诗主题 •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 古诗中的典故与文化常识 • 六年级必背古诗精选
01
古诗基础知识
古诗的起源与分类
起源
古诗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 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古诗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 为多种类型,如按内容可分为抒 情诗、叙事诗等,按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近体诗等。
传统节日
指在古诗中引用的传统节日、节气等,如“清明节”、“重阳节”等。
总结
传统节日是古诗中常见的文化背景,通过引用传统节日和节气,诗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 感和思想。
06
六年级必背古诗精选
六年级必背古诗精选
总结词:思乡之情
详细描述:此诗表达了李白在静谧的夜晚,对远方的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 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凄凉的景象,李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感受到他 深深的思乡之情。
历史典故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诗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 态度。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
指在古诗中引用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等,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 。
VS
总结
神话传说也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 过引用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诗人可以丰 富诗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传统节日
代表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李白《将进酒》)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
04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
总结词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更加形象生动的效果。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练习

送别诗(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描绘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内心的凄凉,渲染了一种惜别的凄清气氛。
(3分)2.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
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
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
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中考古诗词:咏物类赏析习题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咏物诗)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分)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答出两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
(5分)蝉(唐)虞世南①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
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③藉(jiè):凭借。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3分)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1、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2、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5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的意境。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中考古诗词:悲秋类赏析习题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悲秋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分)2、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1、(1)曲牌名深秋晚景2、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分)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3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3分)2、“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2分)1、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2、“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古诗练习题大全

古诗练习题大全题目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二:《送灵澈上人》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题目三:《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目四:《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题目五:《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目六:《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目七:《登鹳雀楼题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八:《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吴山白似墨。
水曲人家绕,湖平月影碎。
古木蔽晓氛,寒波凝夕清。
孤帆一片白,悠悠闻笛声。
我欲归故乡,却随流水行。
题目九:《山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河西。
人世难逢开口乐,登临岁月亦难知。
题目十:《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题目十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题目十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题目十三:《观书有感四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浅草才能没马蹄,细雨应须寄客船。
只因未会天地力,纵使将来得骑翻。
题目十四:《夜泊船上望山》月黑见渔灯,白骨映清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分类赠别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励志诗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哲理诗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念家乡的诗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山水花鸟长江黄河月亮四季的古诗词诗中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中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诗中长江: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诗中黄河: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诗中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中夏: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诗中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天净沙-秋思》)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冬: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一、填空1、写诗题(1)李白的诗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作者及诗题(1)送别诗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春:_________ ________ 夏:_________ __________ 秋:_________ ________ 冬:_________ ________(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诗句(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补充诗句1、(),后不见来者。
2()悠然见南山。
3、(),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
7、随风潜入夜,()。
8、生当作人杰,()。
9、海内存知己,()。
10、少壮不努力,()。
11、本是同根生,()。
12、谁知盘中餐,()。
13、野火烧不尽,()。
14、谁言寸草心,()。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欲穷千里目,()。
17、但愿人长久,()。
18、国破山河在,()。
20、百川东到海,()。
21、感时花溅泪,()。
22、大江东去,()。
23、人有悲欢离合,()。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25、春花秋月何时了,()!26、问君能有几多愁?()。
27、黄沙百战穿金甲,()。
28、劝君更尽一杯酒,()。
29、粉身碎骨全不怕,()。
30、南朝四百八十寺,()。
31、独在异乡为异客,()。
32、桃花潭水深千尺,()。
33、不知细叶谁裁出,()。
34、莫愁前路无知己,()。
35、天苍苍,野茫茫,()。
36、横看成岭侧成峰,()。
38、毕竟西湖六月中,()。
39、等闲识得东风面,()。
40、问渠那得清如许,()。
42、竹外桃花三两枝,()。
43、欲把西湖比西子,()。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5、路人借问遥招手,( )。
46、洛阳亲友如相问,()。
47、绿阴不减来时路,()。
4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9、(),人间能有几回闻。
50、(),西湖歌舞几时休。
51、(),巴山夜雨涨秋池。
52、(),八千里路云和月。
53、(),留取丹心照汗青。
54、(),一枝红杏出墙来。
55、(),立根原在破岩中。
56(),路上行人欲断魂。
57、(),一行白鹭上青天。
58、(),只缘身在此山中。
59、(),烟花三月下扬州。
60、(),早有蜻蜓立上头。
61、(),西出阳关无故人。
6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3、(),春风送暖入屠苏。
68、(),隔江犹唱后庭花。
69、(),独怆然而涕下。
7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一、数字宫请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背诵出诗句所在的整首诗,并说出诗歌的作者和朝代。
春种()粒粟()月春风似剪刀白发()千丈人间()月芳菲尽轻烟散入()候家毕竟西湖()月中()()颗星天外()曲黄河万里沙南朝四百八()寺()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二、七彩虹绚丽的色彩能给诗歌带来一种独特的美。
请把表示颜色的词填在下列诗句中,然后读一读,想像一下,诗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1、万()千()总是春2、春来江水()如()3、两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4、()玉妆成一树高三、走四方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们为之骄傲,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1、大山名湖①()()中断()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②相看两不厌,只有()()()。
③欲把()()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⑤()()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名城掠影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地名。
你对这些城市有所了解吗?有些历史名城今天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你了解这些名城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吗?①烟花三月下()()。
②()()城外寒山寺。
③朝辞()()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④花重()()城。
⑤()()瓜洲一水间。
⑥()()朝雨挹轻尘。
⑦()()亲友如相问。
⑧直把杭州当()()。
⑨便下()()向洛阳。
三、明月歌野旷天低树,江清()近人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呼作白玉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大漠沙如雪,燕山()似钩()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似弓四、群芳谱山寺()()始盛开一支()()出墙来墙角数枝()千树万树()()开飞入()()无处寻映日()()别样红五、哲理诗:请根据下列情境填上恰当的,蕴含哲理的诗句。
1、爸爸妈妈在书房里贴上一副对联(),(),对我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会后悔不已。
2、周恩来在皖南事变(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同学们可以自己查资料或是询问父母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