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考题集锦
朝花夕拾中考题集锦

感受到心灵的闲静,感受情感的慰藉。《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3、《朝花夕拾》中第一篇作品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第几篇?
2、《阿长与<山海经>》,描述保姆阿长的勤 劳、质朴以及对鲁迅的关怀。“她告假回家 以后的四五天,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 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 ‘哥 儿,有画的‘三亨经’,我给你买来了!’” 从而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文章最后,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的无限生 机,雪地捕鸟的妙趣横生,写出童趣。与枯燥乏 味的读书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封建教育扼杀 儿童天性,陈腐的教育内容禁锢了儿童思想。
《狗•猫•鼠》
第六篇
4、说出书中其它几篇的篇名。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 《五猖会》 、《无常》 、《父亲的病》 、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5、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哪些?
阿长 衍太太 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鲁迅先生出于人性和人情的儿童心理,因而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 如此深恶痛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 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 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 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 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 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汇编 朝花夕拾

【答案示例】B
【解析】A 项,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C 项,应该是“武松醉
打蒋门神”。D 项,科幻小说“基地三部曲”的作者是作家阿西莫夫。
8
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4)
第一部分:真题
【 江苏泰州】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小王子见到狐狸,狐狸告诉他: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 B.大圣在与二郎神打斗时变化成土地庙,但因“旗竿立在后面”而被二郎 神识破。 C.保尔写成《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一章后,达雅花了几天时间,把全篇 小说念给保尔听。 D.《格列佛游记》中,“我”在“慧驷”主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认真学习 它们的语言。 E.《五猖会》中,“我”所见的赛会一次比一次繁盛,赛会后“我”都留 存很多纪念品。
3
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御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 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 ”,“敬 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 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4
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2)
第一部分:真题
【 甘肃凉州】名著阅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意,千杯未醉
9
第二部分:真题答案及解析
【 江苏泰州】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小
王子见到狐狸,狐狸告诉他: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
B.大圣在与二郎神打斗时变化成土地庙,但因“旗竿立在后面”而被二郎
神识破。
C.保尔写成《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一章后,达雅花了几天时间,把全篇
小说念给保尔听。
D.《格列佛游记》中,“我”在“慧驷”主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认真学习
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含答案)

【例题精讲】1.名著阅读(3分)【2019年常州北郊期中卷】(1)《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图》外,鲁迅先生还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分别是《鉴略》、《天演论》和《山海经》。
这三本书分别出自《五猖会》、《》和《阿长与<山海经>》。
(1分)(2)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2分)A.到东关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出发前,父亲却突然要求“我”将《鉴略》里的语句背出来。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的用意。
B.一位长辈赠送给“我”一本图画书《二十四孝图),书中最让“我”反感的两个故就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C.《父亲的病》中,衍太太在“我”父亲病危时提醒催促“我”大声呼唤父亲,所以“我”至今都很感谢她。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是一本刻印非常精致的绘图书,纸张和图像都很好。
【答案】(1)琐记(2)B【解析】(1)根据原文,《天演论》是《琐记》中“我”在南京矿路学堂时看的一本书,对“我”启发很大。
(2)A项,“我”还诧异父亲的用意;C 项“我”觉得这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误,推断不可能感谢她;D项,这本书刻印粗糙,图像都看不清楚。
2.下面是《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
(3分)【2019常州清潭期中卷】⑴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收录了鲁迅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⑴《五猖会》一文先写童年时看的赛会,然后写明代张岱《》里描述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
正高兴时,又写父亲要求“我”背书(书名《》),“我”很失望、郁闷,最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
【答案】⑴ 《旧事重提》;⑴《陶庵梦忆》;《鉴略》。
4.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常州实验期中卷】A.《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揭露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中考《朝花夕拾》中考试题答案 10试题

中考《朝花夕拾》中考试题答案 10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朝花夕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作者为什么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B.《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C.《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D.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山海经》。
2.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代(填朝代)的______(填人名)。
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____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___借芭蕉扇,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3)《_____》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表达了在自己得到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后,对家中保姆_____(人名)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填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几位令他敬重的人:一位是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日本老师_____________;还有一位可称得上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_____________,对他的童年成长产生较大影响。
4.下列选项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刻画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相匹配的分别是:衍太太:__________长妈妈:__________A.年轻时是“豆腐西施”,老了却尖酸刻薄,市侩俗气脸皮厚,一副“圆规”似的站姿。
B.表面理解孩子的调皮,却挑唆“我”去偷钱,迫使“我”出外求学,把孩子当成消遣的玩物。
C.知道很多规矩,睡觉不拘小节,常常“切切察察”,但“我”却对她怀有敬意。
D.无拘无束,不懂规矩,从不把事放在心上,天不怕地不怕,却又狡猾聪明地懂得躲避麻烦。
《朝花夕拾》2024中考复习热点试题(解析版)

《朝花夕拾》2024中考复习热点试题(解析版)1.(2023·广西贺州·二模)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班级将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线路设计。
精读一篇课文,就好似沉浸在一场精彩的身心之旅中,将来若能身临其境,必有不同寻常的游览体验。
请你仿照示例,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两篇,设计两条“旅行”线路,领略旅行之美、探寻文化魅力。
示例:《故乡》——走进鲁迅故里绍兴,领略江南水乡美景和民风民俗。
线路一:线路二:(2)名著之旅。
本次的名著阅读之旅活动将从以下几个主题开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参照示例,完善下面的阅读推荐表。
阅读推荐主题书目作者推荐理由红色之旅①埃德加·斯诺实地采访,探寻红色中国的秘密②《朝花夕拾》③旧事重提,回忆成长历程光明之旅《艾青诗选》艾青④(3)探讨感悟。
论学习形式。
研学是一种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它日益成为当下一种常见的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班会上,同学们就“研学”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以下是一位同学的看法,请你对此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研学没有意义。
首先,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其次,研学只是一种旅行,学生很难从中获取真正的知识。
所以,学校没必要开展研学活动。
【答案】(1) 《壶口瀑布》——来到黄河中游,感受黄河的汹涌奔腾,声震天地。
《苏州园林》——走进苏州园林,欣赏亭台轩榭的艺术之美。
(2) 《红星照耀中国》追忆之旅/成长之旅鲁迅意象丰富,追求光明与正义/感情充沛,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意对即可)(3)示例:研学非常重要。
学习不仅指学习书本知识,世间万物皆可学,研学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其次,在实践中学习,研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我们应大力倡导研学。
【详解】(1)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表达,且句式要和示例一致。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________散文集。
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 。
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
这组回忆性散文是______(作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______和______。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性___ _(体裁)集,书中有鲁迅先生儿童时期在故乡生活的片段,也有离开家乡求学的一些经历。
在此书中我们了解到: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两位“名医”的草菅人命;为“我”购买《山海经》,善良淳朴又迷信唠叨的___ _。
在此书中,我们还了解到,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___ _;在日本留学时,没有民族偏见严谨正直的___ _。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会记录下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的样子:“生得黄胖而矮”的是①______;“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的是①_______;“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的则是①_______。
他们都在鲁迅的回忆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5.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依照示例,结合有关情节进行分析。
①唐僧①长妈妈【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高老庄;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有关朝花夕拾的中考题50道

有关朝花夕拾的中考题50道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____人称叙事。
3.《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4.《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_______连载。
5.《朝花夕拾》共收录了篇文章,前两篇写于,中三篇是,后三篇写在。
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7.“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
8.《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长妈妈”为_______。
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________。
10.《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_______”。
11.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12.《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
①________②③④⑤⑥______%2B⑦。
刻画了一个具有、等品质性格特征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
13.13.“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1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______________”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5.《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______________”,“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5.《二十四孝图》中,“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_______思想的著作。
17.《五猖会》写的是一种_______。
18.“我”要到关东去看,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赛会是不允许看的,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C.范爱农因为想看光复的绍兴,便从日本回到故乡。
但受到排挤迫害,生活潦倒,无奈又躲到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理解。
A.有误,范爱农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才回到绍兴的;故选A。
2.下面是对《朝花夕拾》内容或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B.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C.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或主题的理解。
B.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深切关爱着鲁迅,亲自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并非是“托人买来”的,也不是为了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故选B。
3.小张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是()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如《无常》。
C.这书可有意思。
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半夜看社戏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本书里有展现鲁迅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如《藤野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 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 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 的一生中重 要的经历。
弃医从文
9、《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10、《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11、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2、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的无限生机,雪地捕鸟的 妙趣横生,写出童趣。与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形成对比,突 出封建教育扼杀儿童天性,陈腐的教育内容禁锢了儿童思想。 7、《父亲的病》具体记述了父亲为庸医所误致死的过程,勾勒 了清末绍兴几位所谓‚名医‛的恶劣行经,揭露他们贪婪, 昏庸,诈骗,奸滑的丑恶灵魂,隐含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救国的 思想。 8、《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 弊端及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9、《藤野先生》勾勒出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记叙在 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片段,并说明了 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仙台医专时看到的国民的麻木。 10、《范爱农》写与范爱农认识、交往\成为挚友的经过。爱农 倔强耿介,愤世嫉俗。得知恩师徐锡麟被杀后,反对发抗议 电报到北京,表现了极度愤慨的心情;范爱农是负责任的, ‚爱农做监学,他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 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可惜不为社会所容,辛亥
1、鲁迅起名“朝花夕拾”,有何含义?原题叫什么?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成年之后回忆往事之意,鲁迅 是想从这些回忆中感受到心灵的闲静,感受情感的慰 藉。《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3、《朝花夕拾》中第一篇作品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第几篇?
《狗•猫•鼠》 第六篇
4、说出书中其它几篇的篇名。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 《五猖会》 、《无常》 、《父亲的病》 、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5、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 妇女形象有哪些?
阿长 衍太太
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 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 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猖会 鲁迅先生出于人性和人情的儿童心理,因而 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如此深恶痛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 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 长的合理要求。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 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 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 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 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 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 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 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 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 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是个怎样的老师?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 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4、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
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1、《狗· 猫· 鼠》借童年对隐鼠的喜爱和对既有媚态而又暴虐的猫的憎恶,表现了 对守旧势力的痛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揭露‚名人教授‛们鼓吹的中庸之道, 抨击那种对敌人宽容敷衍,姑息养奸的错误态度。
2、《阿长与<山海经>》,描述保姆阿长的勤劳、质朴以及对鲁迅的关怀。‚她告 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 ‘哥儿,有画的‘三亨经’,我给你买来了!’‛从而使‚我发 生新的敬意了‛。文章最后,‚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 灵!‛,深切地表现了鲁迅对她的悼念之情。 3、《二十四孝图》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 丑恶和残忍。作品着重分析了‚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菜娱亲‛、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批判这本孝子教科书‚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给予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写‚我‛对五猖会的精彩内容心驰神往,而父亲却要‚我‛背出 ‚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容,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表现了家 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批判了强制性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5、《无常》:作者怀着强烈的兴趣对乡间迎神赛会的活无常的装束和神态作了传 神的描写,表现了无常鬼对‚下等人‛、‚乡巴佬‛的同情,从而揭露了‚鬼 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 ‚正义‛旗号的 ‚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