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天竺桂叶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天竺桂叶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天竺桂叶精油抑菌活性研究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11期中国樟科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部,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等分布较多[1],是集医药用、材用、城市绿化为一体的植物资源[2]。

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属于樟科樟属植物,其枝、干、叶都可提取精油,用来制作各种香料、调料、药物[3]。

由于天竺桂枝繁叶茂,生长较快,用作城市绿化树种时,修剪的枝叶常作废物处理,造成大量浪费[4]。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各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能造成肺部感染,最终恶化为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常见的一种细菌,通常会引起各类炎症。

植物精油来源于自然环境,使用后不会产生药物残留造成污染[5]。

目前,樟属植物精油在杀菌、抑菌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新木姜子精油对大肠杆菌有着较强的抑制效果[6]。

肉桂精油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7],能快速灭杀铜绿假单胞菌[8]。

天竺桂精油的抑菌范围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大肠杆菌、甘蓝黑腐菌、普通变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白菜软腐菌等都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9-10],但抑菌活性强弱差异较大。

本研究通过分析天竺桂叶精油的抑菌活性,确定它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活性的强弱,为其植物资源化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植物材料天竺桂新鲜树叶采集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内,用水洗净后装入尼龙网袋,自然晾干待用。

1.1.2供试菌种与培养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菌种均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提供。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的花、叶、果实、根、树皮等部分提取而成的一种天然挥发性油质,具有浓郁的香气和丰富的药用成分。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植物精油来进行抑菌和消毒,其抗菌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针对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就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植物精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醛类、酚类、酮类、酯类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精油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

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薰衣草精油对表皮真菌、霉菌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薄荷精油对口腔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医药、卫生、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评估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科研人员们开展了多种方法的研究。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筛选试验、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浸膜法、薄层层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植物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植物精油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抗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

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直接与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核酸、蛋白质等结构发生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增加细胞内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等,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机制使得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对大量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除了茶树精油、薰衣草精油、薄荷精油等常见的植物精油外,还有许多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丁香精油、丝柏精油、姜黄精油等。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植物精油,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挥发性和浓郁香味的脂溶性天然化合物。

植物精油具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等,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制药、香料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对植物精油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作用;抑菌机理;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xtract of plant essentialoilAbstract:Plant essential oil,is extracted from fragrant plant volatile and aroma fat-sol uble naturalcompounds, plant essential oil has a variety of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 nts, such as terpenoids,aromatic compounds,aliphatic compounds,nitrogen compounds and so on.It also has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yeast and mould,hav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food, medicine, sp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lant essential oil in food.Keywords:Plant essential oil; Bacteriostatic effect;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目录1引言 (1)2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物质 (1)2.1萜类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1. 引言1.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概述植物精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需求的增加,植物精油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相关研究也逐渐得到加强。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估,包括传统的筛选方法和现代的高通量筛选技术。

影响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因素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如植物种类、提取方法、化学成分等。

一些新颖的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中,如纳米技术、复合材料等。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不仅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还在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其意义和价值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可。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可以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对于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也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农业、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方法1. 筛选试验:首先从大量的植物精油中筛选出对目标菌株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精油样品。

这一步通常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精油进行筛选实验,评估其对目标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2. 确定抑菌谱:确定植物精油对不同种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菌谱。

这可以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对植物精油的敏感性。

3. 抑菌机制研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测定、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探究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制机制。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精油的抗菌作用机制。

4. 合成方法优化:通过改变提取工艺、萃取溶剂、提取时间等条件,优化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提高其抑菌活性。

这一步可以通过正交实验等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5. 实际应用验证:将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结果验证于实际环境中,例如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抗菌应用实验,验证其在真实环境中的抑菌效果。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中提取、具有强烈气味的蒸馏物,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止痛和抗氧化等功能。

植物精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治疗效果等同于许多合成化合物,但与合成化合物相比,植物精油有低毒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对于发展天然药物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每种植物精油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植物精油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单萜类和酚类。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与它们的芳香度和化学结构有关。

不同类型的植物精油可以抑制不同种类的细菌,且精油的抑菌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精油的化学成分、浓度和菌株的敏感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并发现植物精油可以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进行介绍。

1. 茶树精油茶树精油是由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叶子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烯酚类和单萜烯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茶树精油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抑制作用最强。

2. 薰衣草精油3. 丝柏精油丝柏精油是由丝柏(Juniperus communis)树叶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丝柏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

4. 肉桂精油总之,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产生抑制作用。

然而,要想将植物精油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探索其机制、确定最佳用量和寻找有效的载体等方面的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期待植物精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百里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百里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重要价值 , 深入研究百里香精油成分组成具有现实
百里香精油中的 8 5 种化学成分。
特种经济动植 / 2 0 1 3年 0 8期 3 5
J 镒
2 百里香精油抑菌 、 抗 氧 化 作 用
2 . 1 抑 菌作 用
( 2 0 0 8 ) 采 用百里 香精 油进 行 了抗 氧 化实 验 , 结果 表 明, 百里香 精油 对 大 豆油 具 有较 强 的抗 氧 化 作 用 , 而且不 影 响大 豆 油 的 品质 。贾 红 丽 ( 2 0 0 9 ) 对 百 里
取百 里香 精油 , 并通 过气 一质 联用 技术测 定百 里香
精 油 中分别 含有 6 1 种和 5 0种化 合 物 , 其 主 要成 分
百里香全株具浓郁麝香香味 , 由特殊挥发性百
里 香精 油产 生 。无 风 晴 日芳 香 四溢 , 沁人 心肺 。百
里香精油具有 天然抑菌 、 抗病 毒 、 抗寄生虫 、 抗 痉 挛、 抗 氧化活性等作用 , 还具有精油含量 高、 品 质
1 百里香精 油成分含量及组分分析
百里 香全 株 均含芳 香 油 , 盛 花期 含量 最 高 。其 有 效成 分 为百 里香 酚 、 香荆芥 酚、 芳 樟 醇 和对 一聚
质联 用技 术 分 析 鉴 定 , 鉴定 出 5 4种 组 分 。其 主
伞 花 素 等 多种 化 合 物 , 具 有镇 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 炎、 防腐 等 作
意义。
宿根 花 卉 , 俗 称 地椒 、 地花 椒 、 山椒 、 山胡 椒 、 麝香 草 等 。其生 长在低海拔 地 区 , 属 多年生 芳香 型亚灌 木 。
茎木质多分 枝 ; 叶小 而 尖对 生 , 数量多, 全 缘呈 椭 圆

植物精油及萜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植物精油及萜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植物精油及萜类成分的生物活性孙凌峰(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和生物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摘要:论述了植物精油及其中所含的萜类化合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对植物精油在抗菌、杀菌、诱虫、驱虫、杀虫、杀卵和影响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关键词:植物精油;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O656 . 22文献标识码:A植物精油,在商业上称为芳香油,是天然香料的代名词,通常把它们作为香水、化妆品、洗涤用品、饮料、食品和糖果的赋香原料.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植物精油及其中所含的萜类化合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植物精油在抗菌、杀虫、杀卵、诱虫、驱虫和影响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开辟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植物精油及萜类化合物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已成为目前精油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植物精油的抗微生物活性对于精油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人们曾做过多种试验. 很早就已证实,在一定条件下,甘牛至( O ri g a n u m m aj or a n a L . ) 、肉桂和当归的精油对血液中的炭疽杆菌具有致死作用. 1922 年G at tefo sse 曾发现黄樟素( saf r ole) 治疗家畜口蹄疫的效果最佳. 近年来发现,由香青( A n a p h al i s con t ort a) 叶提取的精油能抑制某些对人类致病的细菌和真菌的活性. 例如,用1 ×10 - 3 的香青叶精油的乙二醇溶液即可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黑曲霉. 独行菜( L e pi di u m r u d e rale) 嫩枝精油浓度为3 ×10 - 3 时对黄曲霉、青霉菌、葡萄球菌、熏烟色霉和柑橘青霉菌等 5 种真菌均有强力抑制作用. 经测定,薄荷油、丁香油、肉桂油及樟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厌绿青霉菌和白曲霉菌的抗菌效果很好.薰衣草油、迷迭香油、薄荷油及樟脑油中含有某些具有抗菌能力的酚类和醇类,对治疗头皮病有特效. N . K. Saksena 等人曾用柠檬桉、斯里兰卡肉桂、粗子芹、粗糙芹、蜿蜒香茅、椒样薄荷、伞花茴香、月桂茵芋、绿薄荷和莳萝等10 种精油对已知引起皮肤感染的Ke r at i nop h y t o n te r r eu m 、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烟色曲霉等8 种皮癣菌进行了试验. 结果发现,大多数精油单独对供测试的皮癣菌有作用,但粗子芹、蜿蜒香茅、椒样薄荷、月桂茵芋、绿薄荷和莳萝等精油单独对Ke r at i nop h y t o n te r r eu m 菌未显示出任何作用,而混合后便有作用. 其它精油混合后对供测试的皮癣菌作用增大,而单独使用则表现为一般.收稿日期:1999211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362004)作者简介:孙凌峰(1943 - ) ,男,江西吉水人,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和生物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氏菌的效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含有柠檬桉油、桂皮油、枯茗油、亚洲薄荷油、留兰香油和椒样薄荷油的混合物以及含柠檬桉油、枯茗油、椒样薄荷油、桂皮油、芹菜油、黄蒿油的混合物,对伤寒沙门氏菌具有强烈的抗杀力,堪与青霉素媲美2 . Suri 等人研究了印度大沙叶油、罗勒油、柠檬桉油、杂交桉油、薄荷油、桔味薄荷油和椒样薄荷油稀释为1Π100 、1Π250 、1Π500 、1Π1 000 等浓度时,对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八叠球菌、志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 种细菌和黑曲霉、白假丝酵母、絮状皮藓菌石膏状小孢霉、特异青霉、M a l b a r a n e h ea 、S p u l c heel a等6 种真菌的抗杀力,结果表明,当精油浓度在1Π250 时,对供试的各种细菌和真菌,均显示出较为满意的抗杀力3 .关于植物精油及其成分的抗菌活性,人们曾对70 多种精油成分的化学结构与抗真菌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4 ,5 . 发现有如下规律: ( 1) 萜醛的接受电子能力越强,抗真菌的活性越高. (2)α、β2不饱和脂肪醛比α、β2饱和酮的抗真菌活性高. ( 3)α、β2饱和醛与相应的醇相比,抗真菌的活性较低. (4) 一元醇比二元醇、三元醇的抗真菌活性高.(5) 苯酚、愈创木酚、苯甲醛、苯甲醇等在苯环上引入烷基后,则抗真菌活性增强.精油及其成分的抗菌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芥子油和紫苏油可用于防止酱油发霉;含精油较多的紫苏叶、花椒叶在含10 %食盐的豆瓣酱中具有强力的防腐效果;用1 ×10 - 3 的香茅醇、百里香酚、樟脑油和桉叶油可以控制洋葱鳞茎的黑霉病,能有效地减少储藏于室温下洋葱的腐烂和发芽. 有人将新鲜的冷杉叶( 含冷杉精油) 粉碎,加10 倍量的食盐乙醇溶液在暗处浸泡5 d ,过滤得到一种杀菌溶液. 仅用百万分之一该溶液的气溶胶在托儿所喷洒,经15 min 后,空气中80 %的白喉杆菌、63 %的溶血链球菌、64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即被杀死. 该溶液已被用作拔牙消毒和治疗口腔粘膜疾患.植物精油的驱虫、杀虫和诱虫活性2人们很早就知道,藜属植物的精油可用作驱除肠道寄生虫的药品. 例如,土荆芥油对蛔虫、钩虫、蛲虫都有很好的驱杀作用,并可以用来杀蝇蛆. 该油对滴虫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研究表明,这与其中含有驱蛔素(ascavidol ,C10 H16 O2 ) 有主要关系. 在低浓度下,土荆芥油还可以抑制致病性皮肤真菌的生长而对皮肤无刺激性. 此外,斯里兰卡香茅油、荜拔油、鸭嘴花油和菖蒲油对蛔虫也有一定的驱虫力.姜黄油对蚯蚓和绦虫有良好的驱虫力. 6 3 条筋叶油、乳香油、莎草油和栀子花油对蚯蚓和绦虫的驱虫效果甚至比公认为十分见效的驱虫剂哌嗪柠檬酸盐还好. 绿黄汁阿魏油、厚皮木苹果油、藿香蓟油和一种绣球防风属植物L eu cass tel l i ge ra 的精油的驱虫效果也超过了哌嗪柠檬酸盐. 罗勒油具有杀灭家蝇、丽蝇尤其是蚊子成虫和幼虫的效力. 万分之一的白菖蒲油可抑制棉红蝽卵的孵化. 香芹酚、柠檬醛、香茅醇、丁香酚、香叶醇、金合欢醇可阻止埃及伊蚊卵的孵化. 1966 年,B o wers 等人从香脂冷杉( A bies bals a m i a ) 精油中分离得椴松酸甲酯( met hyl to do mat suate ,C16 H26 O3 ) ,这是一种倍半萜烯衍生物,它能使椿象等昆虫的幼虫反复蜕皮,不形成成虫,以1 μg 即呈现活性. 这种阻止昆虫变态的物质被命名为保幼酮(juv2 abi o n e) ,人们可用它干扰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7 . 通常可以用作驱虫剂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体验到,芳香或辛辣味植物或其根茎燃烧所产生的烟具有驱虫作用.直至今天,很多农村还有闷烧牡荆、艾蒿、辣蓼等植物驱除蚊、蚋等昆虫的习惯. 在古罗马,人们普遍使用樟脑、柏树、波斯树脂、石榴皮、羽扇豆及肉桂作抗蚊剂. 15 世纪后,人们又发现大麻及某些植物提取物如大蒜油、橄榄油、椒样薄荷油、生番茄汁都是有效的抗蚊剂. 目前,已知的对蚊虫具有驱避作用的天然物质有: 佛手柑油、桦木焦油、薰衣草油、百里香油、椰子油、薄荷油、除虫菊、豆蔻油、香茅油、丁香油、肉桂油、桉叶油、橙花油及樟脑等8 .通过精油对储粮害虫的毒性研究表明,在万分之一的剂量下,冷榨红橘油在48 h 内对杂拟谷盗成虫的熏杀效果达100 %. 在10 万分之5 剂量下,蒸馏红橘油、小叶留兰香油、小叶臭樟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杀效果分别为100 % 、98 %和93 . 3 %. 桉叶油、蒸镏红橘油、松节油对玉米象、杂拟谷盗的毒力(L D50 ) 测定表明,桉叶油毒力最强,蒸馏红橘油次之,松节油毒力较低. 进一步研究表明,桉叶油的杀虫主效成分为桉叶油素和β2蒎烯,蒸馏红橘油的杀虫主效成分为1 ,82对二烯和对伞花烃,而松节油的杀虫主效成分为β2蒎烯和α2蒎烯9 . 以上研究对精油应用于防治储粮害虫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精油的萜类成分中,还有一些物质对昆虫具有引诱作用. 植物鲜花散发出来的芳香物质(主要为萜类及其衍生物) 招引蜂、蝶等昆虫前来采蜜授粉,是自然界中一种最普遍的现象,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效益. B owers 曾指出,西伯利亚冷杉( E n gloss abees) 针叶的挥发性成分可刺激美洲雄性蟑螂明显的性兴奋,其有效成分据认为是α2及β2檀香醇、乙酸龙脑酯和其它倍半萜烯类化合物. Satashi Tehra 等曾报道菊、一年蓬和中华泽兰的挥发物对某些昆虫也具有性引诱力. 研究表明,柠檬醛、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对蚕蛾有引诱作用; 葛缕酮、芳樟醇、茴香脑、茴香醛对黑凤蝶的幼虫有引诱作用;α2松油烯、柠檬烯、β2石竹烯对象鼻虫的幼虫有引诱作用;顺式及反式马鞭草烯酮、葛缕酮、3 2甲叉诺卜酮、乙酸马鞭草酯及丙酸马鞭草酯对蜚蠊、蟑螂有引诱作用;香茅醇对螨虫有引诱作用,等等[ 10 ] . 经过试验人们还认识到,用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往往能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这些物质对昆虫的引诱作用,为人们趋利避害,防除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又提供了一条无污染的有效途径.精油成分对植物的活性3在自然界,大部分植物能生长在一起,相互之间并不干扰. 但也有些植物在一起会出现相克的现象. 例如,高一枝黄花草( S o l i d a go al t issi m a) 蔓延的地方,不容其它植物的生长,这种现象就叫植生相克. 据观察,在胡桃树下杂草很难生长起来,其原因被认为是胡桃醌(jugl o ne ,52羟基21 ,42萘醌) 对其它植物的抑制作用. 胡桃醌是主要存在于胡桃的未成熟的假果皮中的物质. 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其它某些灌木和草本植物也很难生长起来,研究表明,一方面是由于樟树枝叶的荫蔽作用导致其下层植物得不到必要的阳光,同时也可能是由于樟树枝叶能不断散发出芳樟醇等物质而导致其它植物生长受到抑制11 .脱落酸(abscisic acid ,C15 H20 O4 ) ,是含于豌豆及其它高等植物中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 该物质具有抑制植物生长、诱发休眠期、形成离层等作用,对植物的发育有很强的阻碍效果. 人栽培的橡胶草,在成片生长时中部植株的生长情况总是比较差,经研究,影响其自身生长的物质是反式肉桂酸( t r a n s2cinnamic acid) . 农业生产中作物连作往往会造成问题,作物的某些代谢物和分解物,对同种作物的生长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也被认为是一种植物间的植生相克现象.我国种植薄荷的农民都知道,薄荷一般只种一年就要轮换,万不得已时,连作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否则将严重影响薄荷油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量. 研究表明,这种影响薄荷自身生长的物质可能是残存于薄荷地下茎中的薄荷脑. 在种植旱稻的地区人们注意到,旱稻连作则产量逐年减少,其原因据认为是存在于旱稻根中的对羟基肉桂酸( p2hydro xycinnamic acid) 影响的结果.人们在进行单萜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研究时还了解到,马鞭草烯酮、胡椒酮氧化物具有很强的阻碍植物发芽的效果. 从罗汉松属植物的叶、树皮、种子中提取的多种降二萜类内酯化合物对植物的细胞有毒性,同时还具有杀灭苍蝇和抗癌作用12 .关于植物精油及萜类化合物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生物活性,属于中医药学和毒物学研究的范畴,这方面的报道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对此进行介绍.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植物精油都有某方面或某种程度的生物活性,这首先与精油中所含的萜类化合物有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精油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性能将会更全面地揭示出来.参考文献:1 J A COB SON M ,B E ROZA M , Y AMAMO TO R T. Isolatio n and f d entificatio n of t h e sex at t r act ant of t h e Amer2ican cockrican cockroach〔J 〕. S cience ,1963 ,139 :48249 .2 J A COB SON M ,B E ROZA M . American cockroach sex at t r actan〔t J 〕. S cience ,1965 ,147 :7482749 .3 B E R T SC H W , H SU F , Z L A T K L S A. Heart cut t ing t echnique in high resolutio n gas chro m atograp h y applied tosu lf ur co m po unds in cigaret t e smo k e〔J 〕. Analytical Chemist r y ,1976 ,48 :9282931 .4 NOBUJ I NA KA TAN I. Functio n al co n stit u ent s of s pices〔J 〕. (日) 香料,1988 ,157 ,41246 .5 T O H RU NA KASU GI. Antif u n gal subst ances f r o m plant s〔J 〕. (日) 香料,1990 ,168 :1012107 .6 MASAM I SHI GEMA TSU . U se of t er p enes〔J 〕. (日) 香料,1996 ,190 ,1032106 .7 TO YOMAS A I SHI T O Y A. Fro m several o d o r influences o n human kind〔J 〕. (日) 香料,1999 ,202 :27231 .8 HARU M I CHI S AWADA. Review : Functio n s of s pices〔J 〕. (日) 香料,1999 ,203 :972106 .9 HA Y A SHI T E RUA KI. Bio2active subst ances in 90’s〔J 〕. Fragrance Jo ur nal (J a pan) ,1990 ,18 (2) :37243 .10 M I SHRA D N , U P AD H Y A YN P S. Efficacy of so m e plant volatiles fo r t h e co n t r ol of b lack2mold of o n io ncaused by Asp er g illus niger van Tiegh during sto rage〔J 〕. Natl Acad S ci L e t t( Ind ia) ,1998 ,11 (11) :3452347 .11 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精油成分对植物的影响〔C〕.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 5472548 .1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452913 .SU N Ling2feng( Instit ut e of Chemist ry and Biological Science ,J i angxi No r m al U niversit y ,Nanchang 330027 ,China)Abstract : In t h is paper ,t h e im po r tant effect o n t h e o r ganisms’li fe act ivities of plant essential oil as well as t h e terpenoids in it is described. It also int r o d uces t h e researching p r o g ress of t h e plant essential oil in antiboisis , d isinfecti o n , m ot h killing , a nt h elmintic acti o n ,insect killing ,ovicidal ac2 ti o n and it s effect o n t h e plant s’growt h.K ey w ords :essential oil ;terpenoid ; b i oactive(上接第151 页)Ab In i t i o Method Study on t he Isomeriz at ion of 32Nitro222pyri doneL I Y o n g2ho n g1 , L IU Xian2liang2( 1 . Instit ut e of Chemist r y and Biological Science ,J iangxi No r mal U niversit y ,Nanchang 330027 ,China ;2 . Perio dical O ff ice of Jo ur2 nal ,J iangxi No r m al U niversit y ,Nanchang 330027 ,China)Abstract :A b init i o calculati o n s wit h R H FΠ6231 G and M P2Π6231 G have been applied to st u dy t h e iso merizati o n of 32nit ro222p yrido ne . The result s o btained show t hat t his iso merizati o n p r oceeds to it sel f iso mer via a fo ur2center cyclic t ransiti o n state ( TS1) in t he gas2p hase ,and vis six2center cy2 clic t r ansiti o n state ( TS2) in water .The act ivati o n energy of t h e ro u te ( 2) t h ro u gh a six2center cyclic t ransit i o n state TS2 is l owest ( 83 . 225 0 ( R HFΠ6231 G) and 57 . 135 5 ( M P2Π6231 G) kJ ·m ol - 1 ) .K ey w ords :32nit ro222p y rido n e ;iso m erizati o n react i o n ;ab initi o calculati o n ;t ransiti o n state。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性化合物混合物,常用于药物和香料。

植物精油具有广谱抑菌和消毒作用,是天然药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包括抑菌机制、抑菌活性评价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抑菌机制植物精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其抑菌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 破坏细胞膜结构植物精油中的化合物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菌和真菌死亡。

研究表明,薄荷油中的主要成分薄荷醇可以与细菌膜中的脂质结合,破坏菌膜结构,致使胞内物质外泄而死亡。

2. 干扰细胞代谢植物精油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例如,丁香油中的丁香酚可以干扰微生物的ATP合成,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3. 抑制基因表达植物精油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例如,茶树油中的主要成分茶树醇可以抑制细菌的R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其死亡。

二、抑菌活性评价方法评价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是其应用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抑菌活性评价方法包括:1. 纸片漂浮法纸片漂浮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抑菌活性评价方法。

将植物精油滴在含有菌液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形成的抑菌圆周直径来评价其抗菌能力。

2. 瓶盖扩散法3. 微量稀释法微量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试方法。

通过串联稀释植物精油和菌液,观察最低抑菌浓度来评价其抗菌能力。

三、应用领域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家居清洁等。

其中,食品领域是植物精油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许多植物精油具有广谱抑菌和保鲜作用,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保鲜。

在医药领域,植物精油被广泛用于传统草药中。

例如,白薇油和马齿苋油被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呼吸道感染。

茶树油、丁香油和薄荷油等也被用于制备口腔护理产品和消毒剂。

在化妆品领域,植物精油被广泛应用于面霜、洗发水和香水等产品中。

例如,薰衣草油、橙花油和玫瑰油等被用于制备香水和面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 蜀 华 等 研 [19] 究 了 花 椒 和 高 良 姜 挥 发 油 对 16 株 皮 肤 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高良姜挥发油对 16 株皮肤癣 菌 最 小 抑 菌 浓 度 (MIC)为 0.78~6.25 μL/mL,最 低 杀 菌 浓 度 (MFC)为 3.13~50 μL/mL。 叶舟等[20] 研究表明,杉木心材精 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伤寒沙门氏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抑制 作用。 李严巍等 研 [21] 究了紫苏油、黑种草籽油、佩兰油、荷叶 油的抑菌活性, 表明佩兰油和几种油的混合物对于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黏质沙雷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菌有 较强的抑制和杀死作用,是较好的天然杀菌剂。 孙伟等 以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以百里香、迷迭香、丁 香等单一精油及百里香复方精油参照抗菌素药物敏感试验 试管稀释法, 对多种精油的抑菌效价和杀菌效价进行了研 究, 结果表明百里香和丁香油等单一精油对阴性菌和阳性 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均强 。 吴翠萍等 对 [23] 石荠苧精油进行 了抑菌活性研究,试验表明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 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有抑菌活性 。 高甜惠等[24] 研究表明, 云南拟单性木兰叶部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 一定的抑制能力。 叶舟 对 [25] 大叶桉叶精油进行了研究,抑菌 试验表明精油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 制作用。 He 等 研 [26] 究了丁香精油主要成分丁子香酚对白色 念珠菌的生物膜、细胞形态建成等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观 察 ,显 示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的 纤 维 状 生 长 有 抑 制 作 用 ,同 时 发 现 该成分对人类红血球显示很低的溶血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 离体条件下丁子香酚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潜在的活 性,同时对细胞毒性低,因此对于与生物膜相关的念珠菌感 染疾病的治疗应用具有潜在的价值。
植 物 精 油 ,在 植 物 学 上 称 精 油 (essential oil)或 香 精 油 (ethereal oil),商业上称芳香油 (aromatic oil),化学和医药学 上称挥发油(volatile oil),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是植 物体内分子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定气味的挥发 性油状液体物质[1]。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具有抑菌、杀虫、抗 氧化等活性 ,在 医 药 [2]、农 药 、饲料 添 加 剂 、食 品 防 腐 保 鲜等 方面有广泛应 用 。 [3-9] 因 植物 精 油 具 有 来 源 于 天 然 、对人 体 相对安全、与环境友好、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开发植物精 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5-10] 1 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lant Essential Oil LIU Hong-bo,et al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Biotechnology, Zhe 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311300,China) Abstract:The plant essential oil was come from nature, it had activities of bacteriostasis, disinsection and antioxidation etc. and was widely used. The author outlin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lant essential oil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3 aspects of plant protection, medicine health and food preserv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plant essential oil. Key words:plant essential oi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rogress
莫小路等 研 [11] 究了南方药用植物香茅 、广藿香、大叶桉
收 稿 日 期 :2008-10-21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07R40G2100016)。 作 者 简 介 :刘 洪 波 (1978—),女 ,助 理 工 程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生物农药学。
和蛇床精油对串珠镰刀病菌、 玉米弯孢霉菌等 6 种植物病 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桉、广藿香和香茅精油对 串珠镰刀病菌等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 活性的作用 ,其中 ,香 茅 精 油在 浓 度 3.3 μL/mL 时 能 完 全 抑 制大部分供试真菌的生长 。 王开金等 测 [12] 定 了 加 拿 大 一 枝 黄花精油对水稻纹枯病等 6 种农业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精油对水稻纹枯病和黄瓜立枯病的抑制作用最 强,对番茄灰霉病显示出中等抑制作用,但对番茄早疫病、 菜豆炭疽病和葡萄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很弱。 张知侠 测 [13] 试 了 短 毛 独 活 精 油 对 玉米 大 斑 病 菌 等 12 种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的 杀菌活性, 结果表明精油对测试的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 抑菌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最强,其次是油菜 菌核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而对玉米大斑病菌、稻瘟病菌的 抑制率相对较低。 王桂清等 测 [14] 试了细辛精 油对 拟 盘 多 毛 孢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 对 菌 丝 生 长 和 孢 子 萌 发 的 EC50 分 别 为
[5] Zhang A L,Ma Q,Gao J M,et al.Studies on bioactivitie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its analogues [J].Chin Tradit Herb
Drugs,2001,32:173-176.
[6] 刘军海 ,裘爱泳.绿 原 酸 及 其 提 取 纯 化 和 应 用 前 景 [J].粮
对 肉 仔 鸡 生 产 性 能 的 影 响 [J]. 河 北 畜 牧 兽 医 ,2003,19
(3):13.

第1期
刘洪波等: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13
120.44 mg/L 和 110.66 mg/L,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 Romagnoli 等 研 [15] 究了印度菊科野生孔雀草聚生花精油
32-36.
[9] 黄绍重.绿原酸的提取及应用[J].应用化工,2006,35(6):
469.
[10] Wu H Z,Luo J,Yin Y X,et al.Effects of chlorogenic acid,an
active compound activating calrineurin,purified from Flos
参考文献: [1] 褚耀诚 ,许 剑 琴 ,刘 凤 华 ,等.中 草 药 对 蛋 鸡 生 产 性 能 的 影
响 [J].中 兽 医 医 药 杂 志 ,2005(4):7. [2] 戴必胜 ,苏 成 柏 ,蒋 林 ,等.中 草 药 添 加 剂 和 芦 荟 多 糖 对 肉
仔鸡血清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 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 , 2007,35(16):4860-4862. [3] 张月 昔 ,刘 乐 光.中 草 药 饲 料 添 加 剂 应 用 及 机 理 研 究 概 述 [J].山 东 家 禽 ,2002(10):41. [4] 王 慧 真 ,张 永 英.中 药 复 方 对 817 肉 仔 鸡 生 长 性 能 的 影 响 [J].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07,35(24):7494.
摘要:植物精油来源于天然,具有抑菌、杀虫、抗氧化等活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笔者从植物保护、医药卫生、食品保存 3
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植物精油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精油;抗菌活码 :A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1672-5190(2009)01-0012-03
Lonicerae on macrophage[J].Acta Pharmacol Sin,2004,25:
1685-1689.
[11] 刘 成 梅 ,游 海.天 然 产 物 有 效 成 分 分 离 与 应 用 [M].北 京 :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社 ,2003:181.
[12] 佟建明,高徽徽,萨仁娜,等.植物黄酮 MP6 的抗菌活性及
El-Shazly 等 研 [27] 究了唇形科植物 Teucrium leucocladum
Boiss 精油的抑菌活性, 试验表明精油对铜绿假单孢菌、 白色 念珠菌等呈现显著的抑菌活性。Preuss 等[28]研究了离体条件下 牛至等几种精油及甘油单月桂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炭疽 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氏杆菌、幽门螺杆菌和土分支杆菌的 抑菌活性,表明除炭疽杆菌外,牛至精油对所有测试菌都有杀 菌活性; 甘油单月桂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土分支杆菌有 杀菌活性,尤其对幽门螺杆菌极强,但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氏 杆菌没有活性。 结合长时间的安全使用记录,牛至精油及甘油 单月桂酸酯单独或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或许在细菌感染的预防 和治疗方面, 尤其是对难以治疗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 菌有益。 Inouye 等[29]研究了牛至、紫苏、茶树、 熏衣草、丁香和 天竺葵 6 种植物精油在密闭条件下对须癣毛癣菌的熏蒸抑菌 活性。 牛至、紫苏、茶树、熏衣草精油在熏蒸 3 h 后就能杀死菌 丝,而丁香和天竺葵精油需经过一个晚上才显示活性。 研究表 明,6 种精油能促使菌丝分解, 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形态观察发 现在给定剂量下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是伴随着细胞膜微小突 起引起细胞壁的裂解,精油的活性在 24 h 后逐渐加强,然后随 着精油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但是在菌丝中精油成分含量却在 15 h 左右达到最高, 这意味着精油成分在菌丝中累积到 15 h 左右时引起细胞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3 在食品保存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