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型义齿基托材料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 学时36 学分2一、课程定位《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不仅包括口腔医学内容,还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后续课程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预防医学》。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口腔材料的组成、性能、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2.了解口腔材料的定义、类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使用技能。
2.学会口腔常用材料的选择技能。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及教学设计五、师资要求以一个教学班为例,需要教师1-2 人。
承担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应具有“双师” 素质,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校内教师)、兼(临床一线教师)教师比例约为l:2。
实验教师要求有 3 年以上的口腔临床经验,具有协助专业教师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常规课程资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影像图库各一套。
其中,教学大纲在教务处指导下由教研室不定期修订;每位主讲教师需有自制的教案、课件、题库。
2.纸质专业图书、电子书籍、期刊、数字图书馆等,由学校图书馆系统性提供,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图书馆的购进书目,有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权。
3.精品课程网站:需有本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参阅借鉴同类院校及本科院校的课程网站。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精)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制取全口印模、灌注模型(3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全口印模的方法和要求【实验内容】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橡皮碗、调拌刀、全口托盘、石膏打磨机(2台)、弯剪刀消耗材料:藻酸盐印模材、锻石膏、铅笔、红膏、抗膨胀液。
【方法和步骤】1.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1)选择合适托盘,要求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唇颊舌系带出应呈切迹,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2)将红膏放在60~70度热水中软化,取适量软化的红膏放置在托盘上用手指轻压其表面,形成牙槽嵴形状的凹形,将托盘放进口内就位,同时作肌功能整塑,完成后取出托盘,检查初印模是否清楚、完整。
若不符合要求,可将红膏再次软化,重新制取印模。
(3)红膏硬固后,将其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约0.5mm,调少量、较稀的藻酸盐印模材,放入初印模内,再次取模,完成终印模。
印模要求:①取模时,使组织受压均匀;②印模边缘应圆钝,有一定的厚度(2~3mm),要充分让开系带;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③必须采取功能性印模;④取模过程,应保证托盘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避免移动。
2.灌注石膏模型要求: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mm;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后缘应在磨牙后垫前缘起不少于10mm。
实验二全口义齿的制作(二)蜡基托、牙合堤的制作、颌位关系的确定(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蜡堤制作要求和方法2.掌握颌位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加深对无牙颌颌位基础理论的理解【实验内容】1.在无牙颌工作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及牙合堤2.在仿生头颅模型上确定颌位关系【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哈氏牙合架、钢尺、酒精灯、雕刻刀、蜡勺、牙合平面规、弯剪刀消耗材料:分离剂、蜡片、火柴、铅笔、抗膨胀液。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 学时 36 学分 2一、课程定位《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不仅包括口腔医学内容,还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后续课程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预防医学》。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口腔材料的组成、性能、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2.了解口腔材料的定义、类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使用技能。
2.学会口腔常用材料的选择技能。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五、师资要求以一个教学班为例,需要教师1-2人。
承担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校内教师)、兼(临床一线教师)教师比例约为l:2。
实验教师要求有3年以上的口腔临床经验,具有协助专业教师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常规课程资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影像图库各一套。
其中,教学大纲在教务处指导下由教研室不定期修订;每位主讲教师需有自制的教案、课件、题库。
2.纸质专业图书、电子书籍、期刊、数字图书馆等,由学校图书馆系统性提供,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图书馆的购进书目,有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权。
3.精品课程网站:需有本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参阅借鉴同类院校及本科院校的课程网站。
口腔材料学名解大题

名词解释:1. 自由基: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光、热、射线的影响下,分裂成为两个含不成对带独电子的活泼基团。
2. 缩聚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中,除形成聚合物外,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的反应,称缩聚反应。
3. 流电性:是指在口腔环境中异钟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
4.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5.固化深度:光线透过复合树脂或牙体时强度逐渐减弱,故深层树脂往往聚合不完全,当超过一定深度后,单体的聚合程度极小,树脂的强度非常低,这一临界深度就称为固化深度。
6.粘结:两个同种或异种的固体物质,通过介于两者表面的第三种物质作用而产生牢固结合的现象7.烧结全瓷材料:指制备口腔全瓷修复体的一种瓷料,以往习惯将这种瓷料称为烤瓷或烤瓷材料(porcelain materials),近年来因瓷料的性能不断提高,目前一般又称为全瓷修复材料,按加工工艺不同又分为烧结陶瓷、热压陶瓷、粉浆涂塑陶瓷、种植陶瓷及陶瓷制品。
这种瓷料实际上是烧结陶瓷中的一种,为了避免与烤瓷材料和其他的全瓷材料在称谓上不产生混淆,故将本节所述的瓷料称为烧结全瓷材料。
8.混水率(W/P):是水的体积除以半水硫酸钙粉末重量所得的分数。
9. 义齿基托树脂:当牙列缺损或缺失后,需要制作假牙(义齿),代替缺失的牙齿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
一般全口义齿是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基托将人工牙连在一起,并将人工牙所承受的咀嚼力均匀地传递给牙槽嵴。
制作义齿基托的主要材料便是义齿基托树脂。
10.单体(monomer):由于能够形成结构单元所组成的化合物称做单体,也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11.粘接力:粘接剂与被粘物表面之间通过界面相互吸引并产生连续作用的力。
12.疲劳:是指材料在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损伤乃至断裂的过程。
13.中熔合金包埋材料:又称石膏类包埋材料,适用于铸造熔化温度在1000℃以下的中熔合金,如贵金属金合金、银合金、非贵金属铜基合金等。
义齿的制作流程

义齿的制作流程
义齿的制作流程如下:
1. 印模及灌模:制作义齿首先要做的就是义齿的模型要求印模必须完
整清晰。
一般印模使用弹性印模材料,然后用普通石膏灌注成模型。
如果铸造固定桥和金属烤瓷桥,那么就需要采用双层硅橡胶印模法取
全牙牙印进行印模,用硬石膏灌模。
2. 蜡型的完成:固定蜡基托在工作模型上,义齿蜡型试戴后,如使用
的所暂基托,应将其与工作模型密贴,适当加蜡,保持义齿基托厚薄
尽量均匀一致,边缘厚度在2.5-3mm缓冲区加厚,伸展到移行沟内。
牙龈外形的形成:用雕刀在人工牙面呈45度角由一侧牙间隙顺着人工
牙颈部导另一侧牙间隙,雕刻出牙龈缘的外形。
磨光面外形的形成:
蜡模上相当于牙龈的位置,形成牙根的长度和突度,在后牙颊舌腭面
形成凹面,适应舌的活动。
义齿蜡型的擦光:将牙上多余的蜡刮除干
净在形成蜡型时,切忌碰动牙的位置,而影响下,上颌牙的咬合关系。
3. 装盒:装盒是义齿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
盒子,将义齿蜡型插入相应的位置,确保蜡型与盒子密贴。
4. 开盒除蜡:将装有义齿蜡型的盒子放入开盒器中,加热使蜡型软化
并从盒中脱落。
5. 填塞塑胶:将塑胶材料填入空腔中,确保义齿的各部分都得到充分
的填充。
6. 热处理后再上牙合架检查咬合:热处理是义齿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通过加热使填充的塑胶材料固化。
固化后,将义齿安装到牙合架上,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确。
口腔修复体制作:基础知识

这是《口腔修复体制作:基础知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口腔修复体制作:基础知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口腔修复体制作:基础知识》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第一节 《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相关
知识
第二节 《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同法》相关
知识
第三节 《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相关知识
第四节有关义齿加工 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五、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六、法律责任
第四节无牙颌的解剖 生理
一、牙的组成 二、牙的分类 三、牙的功能 四、牙位记录 五、牙体解剖应用名词与表面解剖标志
一、恒牙的外形 二、乳牙的外形 三、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列 三、颌位
一、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第一节口腔医 学美学基础知
识
第二节口腔美 学修复
一、口腔医学美学概念 二、口腔修复美学研究内容 三、色彩与口腔美学 四、口腔美学的医、技、患沟通
一、分离剂 二、清洁材料
第一节铸造相关设备 的性能、应用
第二节瓷加工相关设 备的性能、应用
第三节树脂加工相关 设备的性能、应用
第四节模型扫描仪的 性能、应用
第五节数字化 加工设备的性
能、应用
第六节其他辅 助设备性能
一、琼脂溶化器 二、真空搅拌机 三、箱型电阻炉 四、可摘义齿的美学修复 三、全口义齿美学修复 四、种植义齿的仿生美学修复艺术
第一节固定修复的知 识
口腔材料学(全)第三节蜡型材料

3)温度: 室温高,面团期形成时即短;室温低,面团形成时 间就很长. 在夏天,为了延缓面团期形成时间及面团期持续 时间,可将调和物放入低温的冰箱中; 在冬天,可将调和物用温水浴来加快面团期的形 成,但不可在火焰上加热,因单体的液体或蒸气 具有可燃性。
4.填塞填塞操作应在面团期内完成。调和物经加 压纳入型盒内,务必使其充满整个型腔。 5.热处理热处理是将填塞好的树脂加热处理,使其 中的单体聚合
地蜡 二十九酸与二十四醇。 熔点范围68~72℃。 韧性 光泽度高
蜂蜡 在铸造蜡中的作用是质软,易弯曲,韧性、 可塑性、雕刻性好,有光泽等优点
棕榈蜡 熔点范围在84~86℃ 光泽强,硬度高,脆性大。 在石蜡中加入2%~3%的棕榈蜡,可使石 蜡的熔点从40℃提高到63℃ 提高强度: 达玛树脂——抗裂、抗脆、光滑性。 精密铸造蜡——达玛树脂30%.
二应用铸造蜡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金属铸造修复流动变形小于1热胀率在2030时不超过0306精确度高强度好保证蜡模在取出时不变嵌体蜡铸造金属支架蜡铸造金属支架基托固位体等冬用蜡深红色软化点3840夏用蜡粉红色软化点4649一组成二应用四其他蜡型材料一eva塑料蜡eva塑料蜡是含有35eva塑料的基托蜡或嵌体蜡
第三节蜡型材料
一、概念 在口腔临床制作修复体过程中使用的蜡称 蜡型材料,用于制作修复体的蜡型、蜡 基托、蜡颌堤、蜡支架以及暂时固定等。 蜡型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所制作修复体的 质量,因此临床对蜡型材料要求较高。
(一)分类 1.按蜡的性态分类 (1)动物蜡:蜂蜡、虫蜡、川蜡、鲸蜡等。 (2)植物蜡:棕榈蜡、栌蜡、椰子蜡等。 (3)矿物蜡:石蜡、地蜡等。 (4)合成蜡:塑料蜡等
(4)面团期:又称可塑期。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 合,已无多余牙托水存在,粘着感消失,呈可塑面 团状,可随意塑成任何形状。此期为填塞型盒最 适宜时期。 (5)橡胶期:调和物表面牙托水挥发成痂,内部则还 在变化,呈较硬而有弹性的橡胶状。 (6)坚硬期:调和物继续变化,牙托水进一步挥发,形 成坚硬脆性体。其中的牙托水并未聚合,牙托粉 的颗粒间仅依靠吸附力结合在一起。
蜡型义齿基托材料课件

另一患者因外伤导致牙齿缺失,同样采用蜡型义 齿基托材料进行修复,修复效果稳定,患者满意 。
修复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修复效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包括修复体的稳定性、舒适度、美观 度以及患者的使用体验等。
评价结果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蜡型义齿基托材料的修复效果稳定,患者使用体验 良好,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蜡型义齿基托材料在成分、性能和应用方面不断得到改 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
02
蜡型义齿基托材料的性能要求
物理性能
01
02
03
热稳定性
基托材料应能在加工过程 中承受蜡的热熔和冷却固 化,保持形状稳定。
可塑性
基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 塑性,易于根据牙齿形状 进行塑形。
国内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GB)发布的相关标准
如GB/T 13810-2002《口腔科用蜡型材料》、GB/T 22045-2008《口腔科用蜡型材料试验方法》等 ,对蜡型义齿基托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卫生部发布的相关规范
如《口腔科用蜡型材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对蜡型义齿基托材料的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进行 了详细的规定。
加工成型
注塑
将熔炼好的材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定型形成 基托的形状。
打磨
对基托表面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和不平整的地方 ,使基托表面光滑。
抛光
对基托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基托的光泽度和 美观度。
表面处理
涂层
在基托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提高基托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喷涂
在基托表面喷涂一层颜色,使基托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