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
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处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相比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这种主动的态度使他们更容易克服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自主学习还促使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能力将在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受益,并且能够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此外,学生自主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掌握学习进度。
这些自我管理和组织的技能不仅在学业上有益,也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1.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学校可以提供图书馆、自习室等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并且鼓励和支持他们的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并且能够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以追求自身的学习发展。
3.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程。
同时,学生也应该勇于提出问题,主动寻求解答。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
4.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学生应当意识到自主学习是他们自己的责任,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学习的责任感。
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的特点一、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以个体为学习的主体,独立地通过阅读、观察、分析、实践、质疑、创造等手段,实现学习目标的行为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
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人格。
在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段落并完整地阐述理由。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或词,自学以后组词或造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路径。
等等。
当我们用问题导向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也就大幅度提高了。
2、自为性自为性是自立性的体现和展开,包含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
自我探索,是基于好奇心而引发的,是学生对环境、事件、事物等进行自我求知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学习过程。
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从好奇到稳定的兴趣再到积极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我选择,是学生在探索中对信息的注意,外界的信息只有经过学生主体的选择才能被纳入认知领域。
一般来说,人们很难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产生兴趣。
但是,兴趣是可以被诱导被启发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有采用最有效的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自我选择更有价值。
自我建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的形成和建立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信息和新知识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对象,学生在学习这一对象时,要以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为前提,进行思维加工,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模式,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上一次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就是下一次学习的开始。
因此,在某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要建构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让这一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和发展。
自我创造,是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指导实践并且满足自身需求的实践理念和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3、自律性自律性是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约束或规范,表现为学生自觉地学习。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自主学习的优势
提升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
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深度学习
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 度加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 容。
自我调节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 调节能力,如时间管理、注意力集 中等,这些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 率。
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能够激发个人的 创新思维,推动个人在工 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创 新。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持续学习
应对未来挑战
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个人持续学习的 习惯,使个人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和 热情。
自主学习能够使个人更好地应对未来 挑战和变化,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 态。
自我驱动
自主学习依赖于个人的自我驱动,能 够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推动个人不 断进步。
独立性
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完 成学习任务,不依赖外部因素,如教师、家长等。
自我评估
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估能力,能够 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 计划。
02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个人能力
01
02
03
知识获取
自主学习能够使个人主动 获取新知识,不断充实自 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个人 素质。
解决方案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在线课程、 教育软件等,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 进行学习。
06
自主学习案例分享
个人学习经验分享
总结词
个人学习经验分享是自主学习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享个人学习经历和心得,可以激发他人自主学习的兴 趣和动力。
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的概念学习旁人只能做个监督,更多时候都是要靠自主,那么自主学习的概念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主学习的概念一、自主学习的含义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
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
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也转出了原来处于压抑状态时的那种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判断的智慧。
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姜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
什么是自主学习如何培养

什么是自主学习如何培养自主学习是当今社会对创新和实践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自主学习,欢迎阅读。
什么是自主学习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自主学习概念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21世纪的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自主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对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务在现代学习社会,施教者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和主渠道,教师和校长是最主要的施教者。
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愿学、乐学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逃学的问题。
什么是自主学习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
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
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预习。
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
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
A. 小组讨论课堂上,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
自主学习总结8篇

自主学习总结8篇第1篇示例:自主学习是指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依赖他人或外部指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一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要想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学习目标,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然后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明确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最后制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进度表,帮助我们检验学习进度。
要想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格。
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二是培养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三是注意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现代社会,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多样,我们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课程、讲座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
在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筛选和整理信息,提炼和归纳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框架。
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讨论会、学习社区等活动,与他人分享学习经验,相互学习和交流,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要想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计划(10篇)

自主学习计划(10篇)自主学习计划(精选10篇)自主学习计划篇1让它们多记重要的题型结构,概念,公式,多看书,多做作业,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其他时间中,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各科的学习质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一、培养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曾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即“自主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步与成长的重要因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工作到忘我,时间过得飞快而愉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
因此,如果能让孩子从爱好出发,如让喜欢解数学题的孩子多做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喜欢写作的孩子在学习之余积极投稿。
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主动去体味这种感觉了。
又如将一些公式、知识等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他们觉得熟悉、有亲切感;避免浮躁,引导他们透过知识之皮毛看到其真正的内涵,当他们真正去思考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当心里有了成就感,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赞赏。
另外,不要太注重学习成绩,只要他努力了,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要责怪,不妨和蔼的对他说:“老师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现。
”他们的自我成长就是在这样的鼓励和期望中完成的。
培养兴趣就是要在参与中培养,在成功中提高。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投其所好,鼓励其每一次的成功和与众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幵学初和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有什么不同. 在定量研究中,作者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幵学初和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有什么不同。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高低分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差异。
定性研究以访谈,对学生英语课堂和课后作业的观察,以及学生英语学习日记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挑选出的12名跟踪对象一个学期的观察,收集的数据反应了高低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同状态,以及遇到了不同的学习困难。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emerged from 1960s. Henri Holec was one of these western scholars who advocated autonomous learning. Holec (1981),in his book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regarded autonomous learning as "an ability in charge of one's learning", in which includes setting goals , self-monitoring、self-evaluation and so on. He believed people who wer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autonomous learning, could set up his own learning goals、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materials、learning methods and evaluate for his learning.Dickinson (1995) put forward that autonomous learning was not only an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but also an attitude. He explained theattitude i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decisions for one's own learning; the ability referred to decisions and reflections for learning process.He listed basic features of autonomous learner; can understand teaching purposes and teaching methods; can set up one's own learning goals; can choose appropriate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monitor one's own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evaluate one's own learning.As time rolled by,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new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autonomous learning, namely,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Littlewood (1999) could be taken for example, he advocated that autonomous learning is the abilities and desires belonged to learner for making choices independently. That is to say,the ability in autonomous learning meant particularly learner himself possess the knowledge of making choices for studying and skillsfor accomplishing the choosing;desires meant motivations and confidence needed necessarily in making choices.He pointed out main factor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desirability, self-management, learning process, teacher help, peers' help, learning materials.Benson (2005) enriched Holec's defini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he summarized the abilities in autonomous learning into five aspects: Firstly, learner's studying depends on his own; Secondly, possessing a set of skills for guiding self-study; Thirdly,having a born ability which is restrained by monotone and repeated teaching methods; Fourthly, taking responsible for studying forwardly; Fifthly, having the right of making decisions for direction of studying.Each questionnaire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cerns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namely, name, major, score of PRETO-A). The second part is a 37-item questionnaire. The compon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learning motivation (4 items),the opinions about how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can be enhanced (33 items)-Students were asked to respond to each item on a 5-point likert scale, ranging from“absolute disagreement (1)" to "absolute agreement (5).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研究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学习监察!评价和反馈以及学习调控!修正和控制的能力与过程的统一活动,即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评价!自我调控"(1)自我识别"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已有知识!能力!智力!动机!兴趣!目标!性格和环境等的识别,以达到把学习系统素质与学习环境有机协调,形成统一!有序!动态的学习准备"大学生经常在这些方面解剖自己,分析和鉴别自己,就能为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打下基础"(2)自我选择"指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个人特长与爱好以及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主攻专业!任务和目标"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有所选择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这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现代人才的必经之路"(3)自我培养"指大学生依据自我选择,积极主动地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特长的需求进行自我教育,包括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健全自己的体质和心理状态,自觉地利用各种机会充实发展自我"(4)自我评价"指大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和学习结束时,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效果!学习态度等进行切合实际的检查,肯定优点和进步,弥补缺点和失误,把学习固定在先前设定的学习目标上,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经验和教训"(5)自我调控"指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学习的内外条件进行把握和调控"包括对学习场所!学习时间!学习材料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内在因素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把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整合为一,高效有度的开展学习"由此构想,将自主学习评价划分为三个分量表,即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1)学习动机分量表: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程度,其四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2)学习设置分量表:主要考察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安排!规划学习的合理性和主动性,其六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3)自我调控分量表:主要考察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结束后,在对学习进行调节!控制和检查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高低"其五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内在动机激发下,在学习活动前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计划,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时间进行监控和调节,并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的过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相关性研究自主学习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的成人教育。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外众多的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自主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
Henri Holec 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1981)中首次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并将其定义为“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负起责任的能力”。
他认为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三个关键因素:1)学习目标设定,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设定、学习计划的制定;2)独立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以及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的选择;3)学习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