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地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2010届高三地理联考试题最新分类汇编: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0年联考题题组一(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l~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答案 1.C 2.A 3.B(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答案 4.A 5.B 6.C7.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试着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4分)(2) 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试着对比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
(6分)答案(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士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2分)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自然灾害考题完全攻略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自然灾害考题完全攻略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①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②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③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多样。
滑坡泥石流多发;④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规律反常,导致我国多旱涝灾害;⑤海岸线长,多台风、风暴潮。
灾情严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①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地质灾害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②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③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内涝加重;④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⑤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
我国东部成为自然灾害重灾区①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地势低平,有大面积内涝区;②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较多;③北部有旱灾虫灾寒潮等灾害;④东部地区灾害种类多,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受灾应从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历史、防灾系统(预知、准备、生活、农业)等分析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西欧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①位于板块内陆,以平原地形为主;②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防治措施通用:①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对已发生地区(海域)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引发…的动向(及时制定技术方案),为预报…提供信息;③加强对…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④加强…预报,提前发布消息或警报,相关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⑤向国民进行预防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意识;⑥及时有计划地转移和安置民众(水文、地质);蝗灾防治:参考通用。
分析角度(生物灾害通用):①生物防治。
推进专业化防治,力争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③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
树木病虫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破坏。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复习系列气象灾害及其防御ppt

老水利工作者的感慨: 50年代 骑着毛驴踏勘灾情 60年代 乘吉普车星夜兼程查看水情 70年代 通过手摇电话急促的铃声通 报水情 80年代 借助飞机航拍照片了解水势 90年代 用“飞机-卫星-地面”遥感 图象传输系统,使人们超越了时间和空 间,指挥若定。
台风 形 成 热带气旋强烈发 展 夏、秋之交 东南沿海
资料5:1998 年夏,我国 长江流域发 生特大洪水, 造成的经济 损失高2000 以元。
资料7:2001 年6月,建水 68年开始,非 洲发生了持续 地区普降大 十多年的干旱 雨造成陈官 全非洲严重缺 镇数十间民 粮的灾民1.5 房备毁,上 亿,已死于饥 百亩良田被 饿的人数高达 200万。我国每 毁。
台风和寒潮影响面 积比较
¨· Ì çº Íº ®³ ±Ó °Ï ìÃ æ» ý± Ƚ ÏÍ ¼
Ì· ¨ ç ®³ º ±
对台风,利用卫星和雷达监视其 强度、方向和速度,及时发布台风预报 警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对寒潮,我 们目前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缺少有效的 防御措施,只有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 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准备, 以减少损失。
《2010高考自然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09《气象灾害 及其防御》
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项目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区 死亡人 经济损 死亡人 经济损失 数 失 员 121.3 61% 世界 万 40% 57% 中国 1-2万 500-600 亿
什么是气象灾害呢?
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 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危 冻范寒 害 害围潮 : 等的: 强 现剧由 烈 象烈强 降 。降冷 温 温空 造 ,气 成 并迅 冻 伴速 害 大入 。 风侵 、造 雨成 雪大 、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防御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防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灾害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时不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困扰和损失。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我们会学习到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应对可能面临的危险,还能增强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大暴雨或持续性降水,使得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因素,比如短时间内的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等。
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被侵占等。
洪涝灾害的危害巨大。
它会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影响交通和通信;还可能引发疫病的传播,威胁人们的健康。
那如何防御洪涝灾害呢?首先,我们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雨情和水情。
对于河流流域,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比如修建水库、加固堤坝等,提高防洪能力。
在城市中,要完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
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二)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灾害。
造成干旱的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
在气候方面,某些地区常年降水稀少,容易发生干旱。
而人类不合理的用水、过度开垦等行为也会加剧干旱的程度。
干旱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会使农作物减产,造成粮食短缺;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还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破坏生态平衡。
防御干旱灾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修建水利工程,进行跨区域调水;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等。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台风形成于广阔的热带洋面,那里温度高、水汽充足。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就容易形成台风。
台风的破坏力极强。
狂风能吹倒建筑物、折断树木;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风暴潮则会冲毁海堤,淹没沿海地区。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地理试题答案汇总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题答案1.答案:(1).C (2)B (3)狂风;暴雨;风暴潮。
2.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3.【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分)。
(2)A地:风暴潮(分);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4.【答案】(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5.答案:(十七)本题(10分)(1).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分值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②③④⑤1分⑥1分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印度洋(1分)、亚欧(1分)、美洲(1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2008年高考题答案1.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2.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
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

2010届高考地理重要热点扬州市新华中学丛元高整理1、7月22日,我国境内发生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这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考点】1、日、地、月的相对位置。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2、材料一: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BIO-BIO),位于智利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东北89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
材料三: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考点】地震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以及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3、据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9日电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政府获悉:29日14时左右,由于突发性洪水,在水电站4号、5号隧道施工的100多名工人被困,目前暂未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9日电从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了解到,26日至今,距哈密市98公里的沁城乡已连续3天遭受融雪性洪水的侵扰,急转而下的洪水淹没了约500亩农田、多处渠道,一处防洪坝被毁。
【考点】1、本次新疆洪灾的成因2、内流河的水源补给、水文特征4、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
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考点】西南旱灾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5、新华网乌兰巴托3月4日电(记者石永春)据蒙古国官方4日表示,今冬大雪寒潮天气引起的数十年来罕见雪灾已造成蒙古国300万头牲畜死亡。
气象灾害及其避防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如“气象灾害是如何形成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等;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分析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御策略。
2.播放气象灾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象灾害的严重性,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兴趣;
3.提出问题:“你们对气象灾害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思考气象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为讲授新知识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气象灾害的类型,如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
2.讲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如自然因素(气候、地质等)和人为因素(城市化、环境破坏等);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气象灾害事件,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台风“威马逊”等,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自然灾害与防治(带详细解析).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年上海卷地理)(十七)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49.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袁。
50.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
51.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十七)本题(10分)49.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分值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②③④⑤ 1分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⑥ 1分50.印度洋(1分)、亚欧(1分)、美洲(1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51.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10年海南卷地理)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 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答案】25.答案要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10年海南卷地理)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气象灾害 及其防御》
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项目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区 死亡人 经济损 死亡人 经济损失 数 失 员 121.3 61% 世界 万 40% 57% 中国 1-2万 500-600 亿
什么是气象灾害呢?
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 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危 冻范寒 害 害围潮 : 等的: 强 现剧由 烈 象烈强 降 。降冷 温 温空 造 ,气 成 并迅 冻 伴速 害 大入 。 风侵 、造 雨成 雪大 、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 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 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 的热带气旋。
100km
危害: 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 施等。
台风和寒潮影响面 积比较
¨· Ì çº Íº ®³ ±Ó °Ï ìÃ æ» ý± Ƚ ÏÍ ¼
Ì· ¨ ç ®³ º ±
对台风,利用卫星和雷达监视其 强度、方向和速度,及时发布台风预报 警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对寒潮,我 们目前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缺少有效的 防御措施,只有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 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准备, 以减少损失。
资料6:自19
年受旱农田约 2085万公顷。
什么原因可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干旱: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空气干燥。土地缺水的一种现 象。
危害: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 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提高防洪力, 营造防护林
2、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旱兼治。
3加强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提高预 报的准确率。
资料4:台风每年在我国登陆平均8个,台风深入内陆可
造成华北等地的暴雨,暴雨山洪还会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光铁 道部门每年用于整治险阻工程费用多达10亿元。 Nhomakorabea 种类多
气 象 灾 害 的 特 点
范围广
频率高 灾情重 持续时间长 群发性 连锁反应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
采取防寒措施
工程措施:水 利建设 非工程措施: 土地管理等
长期:水利建 设植树造林 短期:发展耐 旱作物 应急:节水
联系家乡实际,了解当地经常发生的气 象灾害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资料1:我国从1950-1980年的38年间,每年都出现旱
涝和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 水灾5.8次,登陆的热带气旋6.9个。
资料2: 同一种灾害常连年连季出现出现,如1951年-
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 14次。 资料3: 1972年4月15-22日从辽宁到广东共16个省、 自治区先后出现冰雹、大风、雷雨等灾害。
老水利工作者的感慨: 50年代 骑着毛驴踏勘灾情 60年代 乘吉普车星夜兼程查看水情 70年代 通过手摇电话急促的铃声通 报水情 80年代 借助飞机航拍照片了解水势 90年代 用“飞机-卫星-地面”遥感 图象传输系统,使人们超越了时间和空 间,指挥若定。
台风 形 成 热带气旋强烈发 展 夏、秋之交 东南沿海
寒潮 强冷空气入侵 冬、春秋也有 多数省区
洪涝 连续暴雨或短 时暴雨 夏秋为主 东部、南部
干旱 长时间无雨或 异常少雨 春冬多发 华北、西北
多发季 节 影响地 区 危 害
破坏农业、交通、 强烈降温造成冻 通讯、公共设施 害
气象卫星的监测和预报
冲毁农田和公 共设施
粮食减产、人 畜缺水
防
御
雷达监视减轻灾情
资料5:1998 年夏,我国 长江流域发 生特大洪水, 造成的经济 损失高2000 以元。
资料7:2001 年6月,建水 68年开始,非 洲发生了持续 地区普降大 十多年的干旱 雨造成陈官 全非洲严重缺 镇数十间民 粮的灾民1.5 房备毁,上 亿,已死于饥 百亩良田被 饿的人数高达 200万。我国每 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