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精品课件湘教版必修3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件 (共28张PPT)

鲁尔区概况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地质储量
是2190亿吨,占全 国总储量的3/4,其 中具有经济开发价 值的约220亿吨,占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全国的90%。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2) 开采条件好
——埋藏浅或露天
地下 煤田 露天 煤田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岩层
-------压缩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 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4.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活动
(1)危害人类环境的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煤 引起的。目前,欧洲、北美洲及东亚地区都是 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试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 的关系。
瑞典 俄罗斯
鲁尔区并没
有铁矿,为什么
钢铁工业发达?
洛林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 的“十字路口”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 洋相通,水运便利;有 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莱 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 航运最繁忙的地段,这 里运输量的一半是铁矿。
莱茵河全长1320千米,流经鲁尔区,有运 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层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2) 开采条件好
(3) 煤种全、煤质好
——优质硬煤 田,煤炭所含的灰 分和硫分都低,发 热量高。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为主——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
主要工业城市
埃森
多特蒙德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范文文稿

工业联系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方式(投入——产出)(现代物流业)(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具体表现(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厂);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华为手机零部件厂——华为手机组装厂)类型:贸易(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销往世界、进口化妆品和汽车)国内贸易(新疆葡萄卖到浙江、台湾的香蕉卖到上海)网上购物(、京东商城……)手机支付、滴滴打车等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
● 原因:① 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② 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 ● 企业类型:①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可以相距较远②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厂可分散各地 ● 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三大工业区位因素集聚共同使用公共设施有利于开展协作节约运输成本土地地价的区域差异土地的供给状况运输市场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
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特别提醒】同样是汽车生产企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布局的形式也不相同,如福特公司在全球分散布局,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汽车工业多以集聚方式布局,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和技术创新,获取规模效益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对比原因优点缺点具体内容针对上节课教案讲授读“浙江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案例图”,完成1~2题。
1.上图体现的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C.信息联系D.科技联系2.“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最有利于()A.寻求最佳区位B.集中处理污染物C.产生规模效应D.节约能源A 、C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3)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煤炭的能源地位会下降?
图 1:
图 1: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 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中, 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表 2:
年份 煤
铁矿石
1800年 4
2
1900年 2
1.8
1985年 0.75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你体会到了工业发展与矿产 资源的联系了吗?这符合什 么原则 ——因地制宜
思考:
鲁尔区铁矿资 源丰富吗?主要 来自哪里?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 典、俄罗斯等国的 铁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河 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 就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德国的象征:勃兰登堡门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自主探究: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用区位分析法分析鲁 尔区繁荣的原因。
知识点导航
• • • • • • • • •
●自学检测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位置 莱茵河 从本区西部穿过。 德国西部,________ 2.区位优势 煤炭 资源。 (1)丰富的_____ (2)便利的水陆交通。 3.工业结构 以重工业为主,核心工业部门有采煤、 机械制造 钢铁 、化学、___________ ______ 等。 • 4.工业城市 杜伊斯堡 • 埃森、多特蒙德、____________ 等。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 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想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离铁矿区 较近
充沛的水 源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 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 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 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 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 运出提供了条件
便捷的水 陆交通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 1~2 题。
1.和图示地区相比,山西省明显匮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C.劳动力资源 B.铁矿石 D.煤炭资源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科普中的地理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 2 190 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 220 亿吨,占全国 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 矿丰富, 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 3/5, 煤炭所含的灰分(为 3%~18%)和硫分(为 0.5%~1.5%)都低,发热量高。
90% 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 220 亿吨, 占全国储量的________ 。 丰
基础 条件。 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发展的______
3.主要工业部门和主要工业城市 19 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煤炭开采和钢铁生
钢铁 化学 和________ 制造 产, 并逐渐发展成为采煤、 __________ 、 ________ 埃森 、多特蒙德、 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区内的______ 杜伊斯堡 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____________
4.钢铁工业
铁 就煤型”工业,即依靠 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属于“移_____
当地丰富的煤炭和进口的铁矿发展起来的。铁矿来源,一
洛林 铁矿区进口,二是通 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 ________ 瑞典 、__________ 俄罗斯 等邻近国家获得。 过水上交通从________
高中地理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 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 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据此完成第1~2题。 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世界性煤炭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C.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市场 劳动力
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市场广阔 ③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市场广阔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续表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一 二 三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长江三角洲工 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1,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区,其劳动力素质较 高;而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有上海港等港口,海运发达。第(2)题,结合材料,借鉴鲁尔 区整治的经验回答即可。第(3)题,城市B为苏州,依据表1分析可知,GDP增长迅速, 且GDP中以第二产业为主,说明工业发展迅速;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额大幅增加; 邻近上海等大城市,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答案:(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3)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额增加,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交通便利。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5.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 与信息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 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读鲁尔区各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共40张PPT)

资料1:2002年,我国启动了“西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
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 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
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 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 120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 煤4000万一5000万吨。长江三角洲 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 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 西省将可能失去2500万吨的市场。
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到 2005年,滇黔两省向广东输送500万 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 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 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 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 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问题探究1:分析传统工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
英国中部
世德界国鲁工尔区 业区分布
美国东北部
我国东北部
德 国 矿 产 和 工 业 分 布
在阿巴拉契亚山区 有丰富的煤矿
五大湖西部有大量 的铁矿
辽中南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区位因素
德 国 矿 产 和 工 业 分 布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 占全国的90%。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 典、俄罗斯等国的 铁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河 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 就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对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冲击(新兴企业多以中小
型为主,产品更新换代快,对原料、燃料依赖性小而对环境质量要求 高,鲁尔区对此不具有吸引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公开课课件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移铁就煤
边缘地带
莱茵河沿岸 沿海
产业转移
煤气罐博物馆
钢铁工业遗址旅游
分析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的 区位条件
面临的 问题 振兴的 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空城(鬼城):随城市化的推进出现新的内涵
不规范 示意
矿产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
政策扶持
例如: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
离铁矿区近(人教版)
分析工业老城衰落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原因(问题)
煤炭、钢铁市场萎缩 产业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应对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调整工业布局 政策扶持……
XXX中学
XX
空城(鬼城):地理学名词
是指矿产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
学 习 目 标
根据资料能分析某区域能源资源或矿 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某区域在能源 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煤炭,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 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充足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标要求:能结合某区域的实际,探讨该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III模块的核心内容,而此节的教学内容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之一。
本节课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设计的知识较广,与该模块内部、其他模块甚至其他学段的知识有较多的联系。
1.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史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相联系的。
所以本节的教学是立足于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于提升。
2.鲁尔区是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分析鲁尔区的煤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时,要使学生明确该区域煤炭资源的特征。
这就与必修I中自然资源一节的知识有联系。
3.在必修II模块中,学生一节学习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本节的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传统工业区的典型案例,也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
4.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及高效发展阶段,二本节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繁荣、衰退和新发展,正是对区域发展阶段的一个印证。
这样就与此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紧密相连。
5.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必然涉及人地关系,所以本节的教学可以看做是对必修II最后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大洲的回顾,又可以与选修模块《环境保护》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采用案列教学法进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和衰落”的教学,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的结构、交通状况的分析,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兴起的重要作用。
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圆形。
采用诱导启发探索学习的方式进行“鲁尔区新发展”的教学,理解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学习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一节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账务区域发展条件。
可能部分学生读图、分析地图、探究能力较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尔区兴趣的主要区位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考查对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发 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1)莱茵河 鲁尔河 法国 (2)采煤 钢铁 化学 机械制造 (3)瑞典 俄罗斯 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 利;消费市场广阔;水资源丰富等
知识点二 激趣诱思
鲁尔区的新发展
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绿装,塌陷的矿井变成 碧波荡漾的湖泊。目前,区内共有绿地面积约 75000公顷,平均每个居民130平方米,大小公园 3000多个,整个矿区绿荫环抱,一派田园风光。 企业人员感觉“在公园里上班”。
主导 因素
煤炭资源
铁矿资源
消费市场
原因
早期冶炼单 位钢铁消耗 的煤炭较多
冶金技术改进 ;冶炼钢铁所 需焦煤大幅度
下降
巨型矿石运输船 出现,海运成本
大幅度降低
区位 靠近煤炭产
特点
地
靠近大铁矿
靠近沿海的消费 市场
中国的鞍钢、 中国的宝钢、日
举例 德国鲁尔区 武钢、包钢和 本的福山、意大
攀钢
利的塔兰托
2.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质的人才
知识拓展 钢铁工业应布局在煤炭或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 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早期的钢铁工业多布局在 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冶金技术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钢铁 工业逐渐趋向沿海的消费市场布局。钢铁工业 区位选择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 早期
20世纪初期 “二战”以后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面对困境,鲁尔区开始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措施
改造传 统产业
扶持新 兴产业
做法
对煤炭、钢铁等传 统产业实行集_中__化___
、合_理__化___的改造 利用优势大力引进 和发展新__兴__工__业__及
服务业
效果 相关企业数量大幅 度下__降__,生产规模
知识精析 1.鲁尔区繁荣的条件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下 ,自古就是东、西欧
位置 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 往来的必经之地,也
河之间
是北欧通往中欧、南
欧的捷径
交通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
路、公路密布
区内和区外联系
因素 煤 炭
资铁 源矿
水 源
广阔 的市
场
特点
工业分布指工业的空间位置,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工业布局除了具有工业空间分布的静态含义外,还 包括该工业部门与影响该部门事物的空间联系,具 有“动态”的含义。合理的布局,能使生产收到最大 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是 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而不能视为相同。 如鲁尔区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仅仅指工业部门位置 的调整,更主要的是通过分析影响某工业部门的因 素,怎样使该部门的位置分布更加合理,以取得最 大效益,这才是“布局”的目的。
扩__大__
经济结构趋向 多__元__化__
思考 3.鲁尔区为何将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 的港口? 【思考·提示】 鲁尔区没有铁矿石,将钢铁企 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可以利用廉价、便利的 水运获取进口的铁矿石,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知识点一 激趣诱思
知能层级突破 煤炭与鲁尔区的兴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经济结 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你知道鲁尔区 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吗?
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 持续发展精品课件湘教版必
修3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 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1.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2.鲁尔区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理解: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鲁尔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应用: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 来源,养成读图析图的好习惯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 响形成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思维方法
储量大,品种多,煤 质好,埋藏较深
本区贫乏,但离法国 洛林铁矿较近
莱茵河、鲁尔河、利 珀河水量充沛,提供
了丰富的水源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 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 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 尔区煤炭工业、钢铁 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 的基础,充沛的水源 与煤炭资源结合,促 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
鲁尔区人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本区迎来了可持续发展 的春天?
知识精析
鲁尔区的治理措施及具体操作
措施
具体操作
企业集中化 合并钢铁、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
、合理化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结 构的多元化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布局新企业首先考虑安排在核心地区
调整工业布 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
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 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其衰落原因如 下图所示:
方法突破 (1)图解鲁尔区煤炭埋藏条件
(2)鲁尔区工业部门联系图
(3)传统工业衰落及其原因分析
知识拓展
东北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丰富的 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煤炭、铁 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加上这些企业的耗水量大, 目前辽中南地区面临资源相对不足与环境污染严 重等问题。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产业结构、生产与组织形式进行调整,促 进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布局的合理性,同时要进行 污染的治理及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网。
学以致用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河流),B________(河流),C工业区 与________(国家)相邻。
(2)鲁尔区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 区。
(3)目前,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铁矿石主要从 ________、________等邻近国家获得。除离铁矿 区近外,该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 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煤炭工业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 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 煤炭产量也逐渐减少。
(2)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3)生产结构单一(衰落的内在原因)
局
况实行关、停、并、转。例如,钢铁
企业日益西移
措施 消除污染、
美化环境 拓展交通、 完善交通网
络
大力发展科 技
具体操作
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 树造林等
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 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区内任一 地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建立了上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为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