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案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案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案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案例)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临沂一中赵西伟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内容涉及影响种群数量的几个参数,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佳素材。在教学

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妙用现实实例,将各个数量特征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并在现实中分析应用,从而渗透德育教育。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

教学难点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数量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

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标志重捕法c.取样原则和取样方法?

d.样方边缘个体如何计

数?

图中黑色为计数个体。

那么在最后的数据处理

上,还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是下表是在一块狗尾

草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

10个小组各调查一个样

方结果,请分析数据,帮

他们计算出种群密度。

所以在计算平均值时应舍

弃悬殊数据,从而减少误

差。

最后,我们来总结样方法

适用的调查对象。

植物(丛生或蔓生的单子

多,结果

越接近真

实值。

随机取

样,不掺

入主观因

素。

五点取样

法、等距

取样法

习惯取

左、上两

边及其夹

角。

计算处理

数据。

炼学生

的发散

思维,

多种方

案的比

较和评

价能

力。

掌握数

据处理

方法。

与数学

学科相

结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