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逃避酒驾检查“妙招” 其实都是浮云

合集下载

2024年醉驾整治应致力于总结长效治理经验

2024年醉驾整治应致力于总结长效治理经验

2024年醉驾整治应致力于总结长效治理经验2024年醉驾整治工作的总结与长效治理经验(____字)2024年,为了有效打击酒驾行为,我国全面加强了醉驾整治工作。

在长期的斗争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对于今后的长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是醉驾整治的重要基础。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酒驾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加强酒后驾驶的防范教育,增强市民自觉拒绝酒驾的意识。

其次,加强监测手段是醉驾整治的关键。

引入先进的酒精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加强执法力度。

同时,建立酒驾黑名单制度,对于多次违法的醉驾者进行严厉处罚,并加强监管力度,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等技术手段,提高醉驾违法行为的查处率和打击效果。

第三,加强执法力量是醉驾整治的保障。

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加强执法监管,建立执法考核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平、公正、严肃。

第四,加大惩治力度是醉驾整治的重要举措。

醉驾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要坚决将其纳入惩治的范畴,严格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同时,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确保案件能够及时、妥善地办理,形成对酒驾的强有力威慑。

第五,加强酒驾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是长效治理的保证。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加强酒驾整治工作的监督与考评,确保工作的实效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经验的总结,我们对于今后的长效治理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广大公民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加强酒后驾驶的防范教育,增强市民自觉拒绝酒驾的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引进更先进的酒精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查处率和打击效果。

三是持续加强执法力量。

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

加强执法监管,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平、公正、严肃。

四是加大惩治力度。

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

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

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酒精测试仪是用来检测人体内酒精含量的一种仪器,通常用于交通警察在路边对司机进行酒精测试。

对于一些酒后驾驶的人来说,逃避酒精测试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手段。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侥幸而犯下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

一种常见的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是口腔内含酒精成分的物质。

有些人会在接受酒精测试前,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口香糖、口喷剂等产品进行口腔清洁,以此来掩盖自己酒精含量过高的事实。

然而,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不仅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是对交通法规的严重挑战。

另一种常见的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是饮用大量水或者其他液体。

有些人认为,通过大量饮水可以dilute(稀释)体内的酒精含量,从而降低通过酒精测试。

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使酒精在体内更快地被吸收,导致酒精含量更高,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人会选择通过吸入大量氧气来加速酒精的代谢,以期望在酒精测试时达到合格标准。

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有限的,无法通过吸入氧气来快速清除体内的酒精。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酒精测试仪逃避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更为极端和危险的行为,比如使用药物或者其他化学物质来干扰酒精测试仪的准确性。

这些做法不仅违法,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总的来说,逃避酒精测试仪并不是解决酒后驾驶问题的正确方式。

相反,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后驾驶的行为。

只有做到远离酒精,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交通安全法规,珍爱生命,拒绝酒驾。

酒驾的防范措施与技巧

酒驾的防范措施与技巧

酒驾的防范措施与技巧酒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更对公共安全和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遏制酒驾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防范酒驾行为,以期提升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一,教育宣传。

通过加强酒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酒驾危害的认识和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政府、交通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酒驾危害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酒驾知识,宣传酒驾事故的恶劣后果,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性。

第二,执法力度加大。

为了有效打击酒驾行为,执法力度是至关重要的。

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酒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如增加酒驾抽查频次、提高酒驾查处率等。

同时,对于酒驾行为,应该严肃处理,依法从严惩处,让酒驾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三,建立酒驾防范体系。

酒驾防范体系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从制度上遏制和防范酒驾行为。

在法律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的酒驾刑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酒驾行为的违法性质和相应的罚则。

在技术方面,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酒驾测试仪、无人驾驶技术等,来对酒驾行为进行预防和监测。

在管理措施方面,可以加强酒驾行为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局面。

第四,加强酒驾风险认知。

酒驾行为一旦发生,不仅涉及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为了加强酒驾风险认知,人们应该充分了解酒后驾驶会降低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只有真正认识到酒驾的风险,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酒后驾驶。

第五,倡导代驾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为了避免酒驾行为发生,人们可以选择代驾或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代驾服务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预约代驾服务,可以在酒后及时安全地回到家中。

而公共交通工具是一个便捷、安全、环保的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来代替私家车,避免酒后驾驶的风险。

如何避免酒驾自查自纠问题

如何避免酒驾自查自纠问题

如何避免酒驾自查自纠问题一、了解酒驾的危害首先,我们需要认清酒驾行为的危害性。

酒驾是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据统计,酒驾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后驾车容易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酒驾行为的危害性,牢固树立拒绝酒驾的意识。

二、合理规划行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驾车出行。

为了避免因饮酒而酒驾,我们应该提前合理规划自己的行程,避免在需要驾车的时候饮酒。

可以选择在有酒驾风险的场合提前安排代驾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自己驾车醉酒。

对于需要开车的情况,应该尽量避免饮酒,保持清醒状态驾驶车辆。

三、遵守交通法规作为车辆驾驶者,我们应该时刻遵守交通法规,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

遵守交通法规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在驾驶过程中,应该礼让其他道路使用者,遵守交通信号,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确保自己处于最佳的驾驶状态。

四、自查自纠自查自纠是避免酒驾的有效途径。

通过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酒驾风险,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避免酒驾的发生。

在此,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自查自纠方法:1、设立醒目标志在驾驶座椅上或者车内合适位置,设立一个醒目的标志或者提示牌,用以提醒自己不要饮酒后驾车。

这个标志可以是一句警示语、一幅图片或者一个简单的标识,通过设立这个标志,我们可以在饮酒前提醒自己不要酒后驾车。

2、制定禁酒规定我们可以在家庭或者单位内制定禁酒规定,明确规定饮酒后不得驾车,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家人、朋友和同事共同遵守禁酒规定,相互监督,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3、设立自查自纠机制可以建立定期自查自纠机制,定期对自己进行饮酒后驾车的风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饮酒情况、驾驶行为等信息,分析检查自己酒驾的潜在风险,制定改进措施,防止酒驾的发生。

五、心态调整最后,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酒驾经验分享

酒驾经验分享

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 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 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 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 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 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查处酒驾的过程
(二)查缉酒驾的注意事项:
4、措施要规范,处置要果断。遇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滋事,发 生暴力抗拒执法等意外情况,必须迅速控制现场局面,果断将 嫌疑人带离并立即上报,必要时应通知其他警种予以支援,应 当尽量避免现场群众围观。同时,要充分使用执法记录仪、摄 像机等法定装备,对查缉过程全程取证,在将嫌疑人带离前, 应进行简单搜身,特别要注意腰间、衣兜等隐蔽部位,然后安 排其坐在警车后排,并由2名警察坐在两侧、按查缉战术控制住 两肩和上身,必要时,应果断使用约束带进行控制。
7、血液检验结果认定为醉酒后驾驶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 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要求,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 措施,及时开展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同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当事 人要求通知的人员。无法通知或者当事人拒绝的,可以不予通 知,但应当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
查处酒驾的过程
(二)查缉酒驾的注意事项:
查处酒驾的过程
(二)查缉酒驾的注意事项:
3、方法要科学,动作要适度。初步确认为醉酒驾驶后,要保 持优势警力确保将嫌疑人与随车人现场。控制和带离嫌疑人时, 动作幅度不宜过大,特别要避免拉扯动作,以防被别有用心的 人借机滋事,起哄围攻,甚至抢夺嫌疑人等意外情况,应当尽 量避免现场群众围观,给嫌疑人及其他人员滋事创造条件。
关于查处酒后驾驶的经验分享 滨湖中队
目 录
一.酒驾现象已成为道路安全严重的隐患 二.查处酒驾的过程

醉酒驾驶逃避检查如何处理

醉酒驾驶逃避检查如何处理

醉酒驾驶逃避检查如何处理逃避警方检查将从重处罚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按照意见,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地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

意见还认定了醉驾从重处理的八种情形,醉酒驾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将从重处理。

1 如何检验、认定醉酒驾驶?被查现场喝酒抵赖仍需查酒驾关于采取何种方法检验犯罪嫌疑人醉酒驾驶的问题。

根据规定,交通民警在检查中发现机动车驾驶人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应立即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对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送交检验。

《意见》规定,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依据。

《意见》对逃避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的行为作了特殊规定。

一是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已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却在抽取血样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二是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据。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应当认定为醉酒。

2 醉驾行为如何界定?小区内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意见》对“醉酒”的认定沿用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关于“醉酒后驾车”的规定,即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

关于“道路”、“机动车”的认定,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校园、住宅小区等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若相关单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亦属于“道路”范围,在这些地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

3 对醉驾有哪些从重处罚情节?逃避警方检查将从重处罚《意见》从醉酒驾驶的后果、醉酒驾驶行为的危险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方面,规定了八种从重处罚的情形。

酒驾成因及预防对策

酒驾成因及预防对策

由“6。

30”南京醉别克连撞9人致5死惨案浅谈夏季酒后驾驶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最近,一起起因醉酒驾驶造成的惨剧引起全国震动。

据报载,“ 6月30日晚8时多,南京岔路口地区发生惨烈车祸,一辆牌号苏ATH900的别克君越轿车扎进人群,连撞9人,其中5人死亡。

经查,肇事车车主系醉酒驾车,酿成惨祸.”据权威机关统计:每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37%的事故是因酒后驾车所致。

近年来,不少鲜活的实例无不证明:酒后驾车不仅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简单的十个字,包含了人们对驾驶员殷切的希望和忠告,以及对酒后驾车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害的行为的血泪控诉.酒后、醉酒驾驶,是一种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历年来,虽经交管部门多次治理,但仍呈现出治而难禁之势,成为目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大“顽症”。

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在全运会即将召开的关键时刻,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秩序的稳定,为全运会的胜利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我们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其列为日常工作中的整治重点,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严格治理,从根本上减少、消除此类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酒后驾车的危害:酒后驾车事故比率高16倍不论酒量大小,只要饮用了含有酒精的酒水,包括白酒、啤酒或果酒等,血液中含有酒精成分均为饮酒。

饮酒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相关资料显示:据统计,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几率高达27%.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

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75秒。

饮酒后一是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二是反应时间要增大二至三倍.所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禁止酒后开车,并把酒后驾车按严重交通行为违法论处。

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作者:俞春俊潘卫江来源:《汽车与安全》2019年第02期摘要:2011年5月“醉驾入刑”新规施行以来,全国因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醉驾”“酒驾”处罚程度的加重,少数酒后驾车的驾驶人为躲避处罚拒绝下车接受检测,不配合交警检查,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交警采取了破窗执法的方式,此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争议,给交警执法带来了困境。

本文分析产生破窗执法的原因、背景,并介绍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酒驾查处;执法方式;法律法规1破窗执法的背景和现状酒后驾驶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一度成为社会热议问题。

自从2011年5月“醉驾入刑”以来,在全国机动车年均递增约1400万辆、驾驶人年均递增约2200万人、公路里程年均递增约11.4万公里的形势下,全国涉酒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较“醉驾入刑”前同比分别下降53.6%和55.5%。

这些成绩的取得非常不易,由于酒驾具有时效上的特殊性,交警查处酒驾时经常遇到驾驶人不配合甚至闯关等现象,由于相关配套制度还未完善,查酒驾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极端事件,交警破窗执法即是其中之一。

案例1:2013年1月27日晚,某地交警突击检查酒驾,一名司机看到交警后,立刻把车门锁死,无论交警怎么劝说都不肯下车接受检查。

最后,交警砸破车窗对其进行酒精测试,证实该名男子属于饮酒后驾驶。

该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称好,也有人表示质疑。

对此,当地交警解释,酒驾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能让一片薄玻璃阻挡了对违法犯罪的查处。

案例2:2014年7月,在一段时长2分43秒的视频中,某地交警用石头砸破一辆白色轿车车窗玻璃,打开车门执法。

短短几天时间,视频点击量近40万,很多网友质疑交警暴力执法。

对此,当地交警部门回应称,在查酒驾过程中,该司机拒绝下车接受检查,影响执行公务,并且撞开警车两次逃跑,构成了危险驾驶,为了周围群众的安全,交警部门砸玻璃逼其下车,属于正当执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安全重在自律勿信逃避酒驾检查“妙招”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抵制酒驾专项行动。

然而,酒驾者逃避检查的办法不断翻新,甚至有所谓“36计秘籍”在网上盛传,“备瓶矿泉水,见了查酒驾,你就拼命饮……”诸如此类逃避酒驾检查的招数是否有效?近日有市民向交通管理部门专业人士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这些“妙招”均无效,因此提醒司机朋友,交通安全重在自律,“秘籍”都不可信,遵纪守法,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才是硬道理。

招数一,遇查酒驾猛灌水。

在众多“秘籍”中,被网友们广泛推崇的一条便是喝完少量的酒后,赶紧用清水漱口,就可以逃避酒驾检查。

为了辨别真假,市民王某喝下了一口330毫升、酒精度数在4.7以上的某品牌啤酒。

喝完后立即进行呼气酒精测试,测试值为152.3,远远超过“醉驾”标准。

等过三分钟后再测试,数值降为78.4。

喝完了一瓶矿泉水后再测,数值降为25.6,均在“酒驾”标准之上。

【点评】喝酒后用清水漱口,只能稍微降低口腔内的酒精浓度,但还在酒驾范围内。

而警方查酒驾时,一旦检测出酒精度,便会进行多次检测。

招数二,吹瓶酒潇洒离车去。

一条被称作“最牛酒后驾车逃避方法”的微博被网友们疯转。

该微博称,遇到民警查酒驾,司机下车后立即喝完一瓶红星二锅头,然后说:“你也看到了我是下车后才喝的酒,不是酒后驾车,车子我停在这里,喝了酒我走路回去总可以吧。

”说完扬长而去。

【点评】警方在进行现场执法时,会采取视频监控、照相摄像等多种辅助方式锁定驾驶人员,再采取多种形式调查其是否有酒驾行为;同时,在各个路口处安排民警,负责对掉头车辆进行检查。

针对弃车逃跑的,警方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勤务的当事人,
采取罚款、治安拘留等处罚。

招数三,吃“千杯不倒”解酒。

不少商家也抓住了一小部分驾驶人的心理,推出了解酒特效药,如“千杯不倒”。

他们称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养肝护肝,还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酒醉症状。

【点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所谓的“特效药”。

一般所说的解酒药大都是具有减少酒精对肝脏损害的保健功能,并不能分解酒精。

招数四,自测过后再上路。

各类酒精测试仪在网上卖疯了,价格从9.8元到上万元不等。

商家称,酒后先用酒精测试仪自己检测一下,不超标就可以开车。

【点评】普通市民购买的测试仪器未必准确,交巡警使用的呼气酒精测试仪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灵敏度非常高。

并且,认定醉驾酒精测试仪只是提供初步判断依据,要是判断为“醉驾”,还要抽血检测血液酒精含量。

招数五,酒驾后找人顶包。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酒驾人发现有交巡警检查,立即和车上没喝酒的人调换座位;二是酒驾人逃离现场后,找没喝酒的朋友自首。

【点评】按相关规定,查处酒驾的位置大都在路况、照明、视线良好且有交通或治安监控设备处,利于固定证据。

监控设备可以清晰拍录车辆运动轨迹、驾驶室状况及证人证言。

交管部门也可通过多方证据进行互相印证,不会给顶包者以可乘之机,甚至顶包者可能因为包庇、作伪证承担刑事责任。

(交管大队机动中队)
严厉整治酒驾毒驾交通违法行为专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