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试题解析,2019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一个正确选项的端号填入括号内.)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接受、整合、传递信息功能的是()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结缔组织2.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排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②→④→①→③→⑤3.以下关于人体结构的方位术语描述中。
错误的是()A.近腔者为外,反之为内B.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C.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D.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4.如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人腺体内毛细血管的是()A.唾液腺B.肾上腺C.肝脏D.汗腺6.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造成该病的重要原因是人体内某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该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索C.胰岛素D.性激素7.如图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8.下列属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特点的是()①出现第二性征②身高体重迅速增长③体温升高④情绪不稳定、好兴奋、易激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周末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米饭、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
从膳食均衡角度思考,应适当增加的食物是()A.牛肉B.羊肉C.鸡肉D.青菜10.下列使用药物的方法正确的是()A.如果症状较重,即可加大用药量B.使用药物前必须阅读药品说明书C.非处方药无需凭处方即可购买,可以随意服用D.家庭药箱中的内服药和外用药最好放在一起,以便于使用11.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的类群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2.制作面包用的酵母菌和橘皮上长的青霉都属于()A.细菌B.真菌C.病毒D.原生动物13.下列对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由多细胞组成B.细菌主要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C.细菌可以生产抗生素D.细菌可以生产疫苗14.如图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乙B.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C.图中③表示的生理作用中,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D.在自然界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答案】C【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图中,①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甲消费者、乙生产者。
【详解】A.食物链表述了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于生产者,止于消费者。
所以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乙,A正确。
B.甲是动物,乙是植物,它们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植物特有的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正确。
C.图中③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中③表示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C错误。
D.碳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在自然界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特点、碳循环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铁锅而不用其它材质的锅,是为了预防()A.脚气病B.贫血病C.佝偻病D.肢端肥大症【答案】B【解析】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易得神经炎、脚气病,A错误;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
上海市闸北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三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闸北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三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B.农药使害虫产生了不同抗药性的变异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长期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
【详解】A.由分析可知,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正确。
B.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错误。
C.由分析可知,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
2.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B.蜜蜂采蜜C.小鸟喂鱼D.大山雀喝牛奶【答案】D【解析】ABC、蜘蛛结网、蜜蜂采蜜、小鸟喂鱼,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 不正确;D、山雀偷吃牛奶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D【学科网考点定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名师点睛】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D.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气球会鼓起来。
上海市崇明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崇明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A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考查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B.图甲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①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种子的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图乙是花的结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丙是果实的结构①果皮、②种子;图丁是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A、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①叶和③根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胚芽和③胚根发育而来的,故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丙中的①果皮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故C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儒艮之所以被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如同人类哺乳时的情形。
由此可知,美人鱼属于下列脊椎动物类群中的()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美人鱼”的学名儒艮,虽然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但母体给幼体喂奶,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A.温度B.湿度C.光照D.土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题目中提出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水分以外,其他条件如光照、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水分是不同的,水分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而涉及水分有关的选项即为湿度。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生物数量的多样性③生物遗传的多样性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上海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

年中考生物试卷上海市2019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一个正确选项的端号填入括号内.)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接受、整合、传递信息功能的是()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DA.神经组织)2.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排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B.①→②→③→C.⑤→①→③→D.②→④→①→③→⑤④→⑤③→⑤④→②3.以下关于人体结构的方位术语描述中。
错误的是()A.近腔者为外,反之为内B.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C.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D.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4.如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人腺体内毛细血管的是()A.唾液腺B.肾上腺C.肝脏D.汗腺6.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造成该病的重要原因是人体内某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该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索C.胰岛素D.性激素).如图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7.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8.下列属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特点的是()①出现第二性征②身高体重迅速增长③体温升高④情绪不稳定、好兴奋、易激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周末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米饭、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
从膳食均衡角度思考,应适当增加的食物是()A.牛肉B.羊肉C.鸡肉D.青菜10.下列使用药物的方法正确的是()A.如果症状较重,即可加大用药量B.使用药物前必须阅读药品说明书C.非处方药无需凭处方即可购买,可以随意服用D.家庭药箱中的内服药和外用药最好放在一起,以便于使用11.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的类群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2.制作面包用的酵母菌和橘皮上长的青霉都属于()A.细菌B.真菌C.病毒D.原生动物13.下列对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由多细胞组成.细菌主要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B.C.细菌可以生产抗生素D.细菌可以生产疫苗14.如图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2019中考生物真题(带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空气B. 阳光C. 温度D. 水【答案】B【解析】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海水把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生活着需要光较少的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
紫菜、海带等海生植物的生活需要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均生活在浅海区域,故选:B。
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进行呼吸【答案】C【解析】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理解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 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A. 变亮B. 变暗C. 无变化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解: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将10×的物镜换成45×的物镜,即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这时,由于高倍镜的视野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
故选:B。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含解析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l号与2号、l号与3号B.l号与2号、l号与4号C.1号与3号、1号与4号D.2号与3号、3号与4号【答案】D【解析】【详解】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号与3号的实验变量有两个,水分与温度,所以不能作为对照实验。
2.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①脑②脊髓③脑神经④神经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①脑和②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③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在选项门、纲、科、种中,门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同门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考点:生物的分类。
4.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补充大棚CO2B.补充大棚O2C.降低大棚温度D.降低大棚湿度【答案】A【解析】【分析】室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