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新技术论文2
汽车安全新技术的论文 da da

汽车安全装备的新技术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Active Safety)和被动安全性( Passive Safety) , 相应的技术措施也就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及被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性也称为“一次安全性", 是指汽车能主动预防或难于发生事故的性能。
被动安全性也称为“二次安全性”, 是指汽车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一旦出现事故时, 汽车本身具有能对付事故、保护乘员及行人不伤亡或减少伤亡,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性能。
主动安全性包括能让驾驶员避免事故的所有事物,例如车辆的操纵和制动能力,信息系统以及人、机正确位置的控制。
这实际上牵涉到底盘设计的很多方面,例如四轮驱动, 四轮转向、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侧滑系统( ASR)及主动悬架等, 也牵涉到有关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例如测距防撞、定位导航技术等。
被动安全性包括所有能减少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的事物.例如安全气袋、能抗弯吸收冲击的方向柱等。
一、主动安全性的新技术1)检测路面及环境状况系统使用传感器或摄像机检测路面状态(干燥、潮湿或冰雪, 有无障碍物等) ; 检测周围车辆及障碍物的距离,车辆的相对速度; 检测周围行人及交通状况, 夜间则用红外线监视系统在显示屏上指示行人状况。
这些检测不断地给驾驶员提供信息或者危险状态警告等。
2)打瞌睡警告及唤醒系统使用安装在驾驶员前仪表板处的小型摄像机及夜间使用红外线扫描装置, 监视驾驶员的脸部表情变化,通过微机处理, 判别驾驶员是否打瞌睡。
当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处于危险状态时,即发出警告响声,同时还会由空调系统中自动散发出具有提神效果的香气。
3)高适应性定速巡航系统定速巡航功能启动后,该系统能根据前方车辆速度及后方车辆的距离, 自动减速或加速.该系统比传统的增加了路面状态感知系统,并用性能更高的微机控制刹车系统及调节发动机的供油量。
4) 紧急制动先期警告系统一般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脚由加速踏板移到制动踏板时约需0 .8s.这一系统可以监视驾驶员紧急制动的先期动作, 当加速踏板弹回的加速度达到一定值时, 制动灯即亮起, 警告后边车辆驾驶员, 使后车驾驶员多0 。
汽车安全驾驶技术论文(2)

汽车安全驾驶技术论文(2)汽车安全驾驶技术论文篇二汽车安全驾驶全解析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逐年增长,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因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失去生命已成为主要的一大杀手,安全驾驶平安出行,必须从深层次去分析,理解认识。
本文就行车安全的各种注意事项,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涉及到安全驾驶的各个方面。
当然,安全驾驶不仅是要牢记各种注意事项和各种常识,而应该将这些内容贯穿到自己的行车过程中,时时给自己予警醒,用这些安全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安全驾驶注意事项全面解析Abstrac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number of motor vehicl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Thus,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which have become the major killer of life. Therefore, we must mak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precautions for safe driving ar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volving each aspect of safe driving. Only remembering the precautions and common sense is not enough, what more important is to employ them in one’s own driving.Key words: safe driving; precaution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6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汽车作为大众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由此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论文(2)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论文(2)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论文篇二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的组成与应用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人们不仅重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外型、舒适性、操控性、通过性等使用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也越加重视。
故各大汽车厂商在汽车设计、制遣时,对汽车被动安全装置愈来愈重视。
但汽车使用者、汽车维修人自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不多,在使用中,有可能因不甚了解而出现不应有的后果。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的种类、特点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汽车,被动安全,装置被动安全装置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尽量减小人身损伤的安全装置,包括对乘客和行人的保护。
被动安全装置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它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
在享受汽车带给我们快捷、便利、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我们也遭遇了汽车带给我们的恶果: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尤其人身伤害切肤之痛。
为防止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减轻交通事故发生后对人员的人身伤害,汽车已装备了多种安全装置。
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安全装置,设计目的是提高汽车的可控性,尽可能不使汽车失控而发生事故。
其作用是防止事故的发生。
如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制动辅助系统(BA)、主动大灯等;另一类是被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减轻被伤害的程度(主要是针对车内人员)。
如安全带、安全气囊、防侧撞杆等。
一、汽车上被动安全装置的分类目前,在汽车上运用的被动安全装置大致有以下方面:1、高强度高刚度的安全车身。
主要是指乘员舱(或驾驶舱),其强度、刚度在整个车身中最大,它像一个坚韧的笼子把车内人员罩在其中。
给驾驶员、乘客提供一个安全、封闭的空间。
2、安全玻璃。
有夹胶玻璃和钢化玻璃两种。
前者主要用于前、后风挡,即使风挡玻璃爆裂,也不会脱落伤害乘客和路人,同时,也可避免强烈撞击时车内人员被抛出车外。
汽车安全性新技术论文

汽车安全技术尤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湖北十堰 442002)摘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主要从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改善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Security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Youmin(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Hubei, Shiyan 442002)Abstract: The safety of car driv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xpress how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driving.Key words: automobile、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绝对数量的急剧增长,车祸也不断增加。
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
毋庸置疑,先进的汽车安全设施是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由ABS电脑、液压装置、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液压管路及电器配线等组成。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范文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范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安全技术是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
一、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在发生事故时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车身结构汽车车身是汽车的主要搭载结构,车身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时车内人员的安全。
现代汽车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材料制造车身,使车身结构更加坚固,提高了车辆的抗冲击能力,从而保护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中最常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
安全气囊系统由感应装置和气囊组成,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感应装置会迅速检测到碰撞的信号并触发气囊的充气装置,使气囊迅速充气并在碰撞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较大的缓冲力,减少他们的伤害。
3. 安全带系统安全带是现代汽车中最基本的被动安全装置。
驾驶员和乘客在乘坐汽车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能够防止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由于碰撞撞飞,保障人员的安全。
现代车辆大多装备了三点式安全带,即腰部和肩部都有固定点,并且有拉紧装置,能够更好地保护人员。
4. 防爆胎技术防爆胎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
现代汽车的防爆胎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在遭受外力撞击时不易破裂,能够维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爆胎导致车辆失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制动系统刹车系统也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汽车的刹车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制动技术,如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刹车更加灵敏,有效减缓车辆速度,提高了驾驶员的控制能力,降低了事故的风险。
二、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在驾驶过程中能够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主动安全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预防事故的发生。
汽车安全技术论文(2)

汽车安全技术论文(2)汽车安全技术论文篇二汽车安全新技术探讨摘要:当前,汽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每年,由于汽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改进汽车的功能,增强汽车的安全运行条件,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介绍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分别描述其两种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这对于汽车的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75.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提高,汽车技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汽车技术主要是围绕着安全、舒适、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着更新换代。
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汽车发展的历史也是汽车安全技术不断提高的历史。
汽车安全应从整体上来考虑,不仅要在事故发生时减少人员的伤亡,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1防抱死制动系统1.1含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英文翻译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
它能在汽车制动时,对汽车制动力的大小自动进行调节,让车轮在这一时刻不会由于制动太大或太小而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侧滑、丧失转向能力和跑偏等一些非稳定状态因素,并能够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以获得良好的制动性能、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
1.2ABS的作用ABS的作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的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滑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因此制动距离大大缩短。
(2)增加制动时的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轮子上的制动力是不一样的,ABS可以自动分配制动力防止车轮被完全抱死,从而提高了汽车在制动时的稳定性。
(3)减轻轮胎的磨损。
事实上车轮完全抱死会造成轮胎表面磨损不均匀,使轮胎损耗增加。
经过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造价。
汽车上运用的新技术论文2000字(2)

汽车上运用的新技术论文2000字(2)汽车上运用的技术2000字论文篇三:《试析汽车运用的技术发展趋势》摘要:应用汽车运用技术,可以确保汽车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更安全,并且使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也不断提高。
因此,汽车运用技术对于汽车运用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影响,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汽车运用技术逐渐完善并成熟。
所以,对于汽车运用技术的分析,需要以汽车安全技术为出发点,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与被动安全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进而全面的分析汽车运用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运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在工业与汽车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被广泛应用,并且汽车安全事故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因此,汽车安全技术逐渐引起了大多数人的重视与关注。
汽车运用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与解决,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技术。
所以,对汽车运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汽车运用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通常情况下,汽车运用技术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
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分析在对常见的引发汽车安全事故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运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行驶中打瞌睡或者精力不集中警报系统因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在不断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所以使得驾驶的时间不断增加。
在长时间的驾驶中,驾驶人员非常容易出现疲劳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这种事故在全部车辆事故中的比例高达一半之多。
行驶中打瞌睡或者精力不集中警报系统可以对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能够对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发出警示,进而有效的避免由于驾驶人员疲劳驾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这种系统主要是利用在仪表板处所安装的小型摄像机与夜间的红外扫描装置来对驾驶人员的脸部表情进行监视。
利用计算机对驾驶人员的状态进行判断,一旦出现打瞌睡或者是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应及时发出警报。
2、视觉增强系统为了确保在雨雾天气中,驾驶人员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受,已经研发了视觉增强的系统。
浅谈汽车安全性能新技术论文

汽车安全性能新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而汽车作为人类的代步工具也随着随着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汽车已经不能人类、环境、能源的需求。
特别是现在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在我们身边,同时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使得汽车对人们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新能源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应运而生。
究竟这些新技术是什么,又能给汽车带来什么?本文是就当下的一些保障汽车安全的新技术作的概述。
这些新技术体从汽车本身的结构、发动机、刹车系统、车载电子系统、安全应用等诸多方面。
电子点火装置(ESA)尾气再循环系统(EGR)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 轮胎压力监控系统(TMPS)电子点火装置(ESA)。
它由微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机构等几部分构成。
直接喷射发动机(FSI)。
传统汽油发动机在进气阀前喷射燃油,而气缸内喷射发动机则对着气缸盖内侧直接喷射时。
后者以比传统高出20倍喷射压力往压缩空气中喷射燃油将其化成细小的微粒,并在活塞顶部的凹处集中这些微粒进行点火,以较少的燃油实现高效的燃烧。
无级变速器(CVT)。
无级变速器是可根据行驶状态进行无级变速的自动变速器。
由于实现了无级化,变速平稳、传动损失少,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停止怠速系统。
安装直喷式发动机的汽车实现了停止怠速功能。
停止怠速系统不仅缩短了发动机启动时间,还可以在车辆停止时关闭发动机,并在车辆启动前感应到离合器和换档杆的操作,自动启动发动机。
尾气再循环系统(EGR)。
EGR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适量的废气引入气缸内参加燃烧,从而降低气缸内的最高温度,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量。
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和性能不受过多影响,必须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控制废气再循环量。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有许多类型,现在常见的是四通道ABS和三通道ABS系统。
这些类型的防抱死系统的传感器通过检测车轮的转速以调整制动液压来防止车轮抱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安全新技术论文2汽车照明安全节能新技术[摘要] 汽车照明系统对汽车安全起到了主动预防作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汽车外部照明和内饰照明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出现了很多汽车照明安全节能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包括疝气灯、LED灯、光纤照明、智能车灯,还有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和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等先进的前照灯安全技术。
[关键词] 汽车照明;安全;节能引言近年来,汽车的各种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安全性。
汽车的安全性是由汽车安全系统来保证的。
汽车安全系统是一个整体概念,照明、制动、避震器、保险带和安全气囊等多个子系统都属于这个整体,并在运行中相互配合。
其中照明系统对行车安全能起到关键的主动预防作用。
汽车照明主要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清晰度,而驾驶视野的清晰度对行车安全有直接影响,据统计,道路表面状况、交通环境以及车流情况等信息80%以上通过视觉获取。
这些信息的获取若在白天很容易,但在夜晚或恶劣气候条件下将十分困难。
汽车夜间行驶发生事故的概率是白天的2~3倍,因此照明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夜间的行车安全。
所以汽车设计要充分考虑汽车照明系统的安全性,为车辆行驶提供必要的保证。
现在已经是汽车照明安全的新时代。
汽车外部照明对汽车安全性的保证如此的至关重要,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要照明系统发挥作用,现在人在车内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车内的昏暗照明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的需求。
所以解决照明系统的节约用电、降低制造和维修的成本以及绿色环保等问题都是现在各个汽车生产商努力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汽车照明系统在进入安全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节能的新时代。
1 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展现状汽车照明系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很多技术已经很成熟并且应用于很多汽车上,下面来介绍各个汽车照明安全节能的新技术。
1.1 疝气灯传统的汽车车灯采用的是卤钨光源,能给汽车提供的照明亮度是非常有限的,从而也影响了汽车的安全行驶,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传统的卤素汽车车灯寿命短,而且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汞元素,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现今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汽车车灯来替代传统的卤素灯。
飞利浦照明在2021年6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汽车用绿色无汞氙气前照灯[1],自此以疝气作为光源的疝气灯在汽车照明领域中不断发展并且到现在已经得到大量应用。
疝气灯简称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灯,它的最大魅力就是它的安全性。
这主要是因为HID 灯带来的多重光束会比卤素灯更远更宽、强度更大,近光设置更有效。
在黑夜里,特别是车辆行驶在郊区,氙气大灯能大幅提高车前方的照明,照亮路边的标志和歧路,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同样瓦数的HID的亮度大约是卤素灯的2~3 倍,射程也更远更宽,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在能量的使用方面,一般车辆上卤素大灯每小时需要耗电60W左右,而一些HID氙气大灯在安定器的稳定运作下,平均只需要35W,大大低于通常的卤素灯。
HID可明显减轻车辆电力系统的负担,达到了节能的要求。
氙气灯是利用电流刺激气体发光,基本上不会产生过高温,所以只要其中氙气没用完就可以正常的发光,不易损坏。
据一项研究显示,就算品质再高的卤素灯泡,寿命最多也就是400 h,而一般的HID,寿命最少也有3 000 h,在正常用车情况下,HID可以用上5~6 a。
HID不易损坏而且寿命长,满足了对汽车照明节能的要求。
2021年,在美国和欧洲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前雾灯,也是无汞疝气灯的一种,它采用24W 的光源,不仅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只有2个零件,采用普通的PC聚碳酸酯材料,生产工艺难度降低,合格率提高,而且灯具材料成本低,安装简便,总成本大大降低。
最为重要的,这款灯具产品的重量非常轻,比我们常见的产品要轻200 q。
该产品的寿命是其他产品的3倍,对那些夜间开车时总是喜欢开前雾灯来辅助提高亮度的驾驶员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2]。
无汞疝气灯是指用锌等无害物质来替代汞,使其更加环保[3]。
无汞灯的最大好处是氙气充气气压提高到比含汞灯大1倍,并将启动电流增大到3.2 A,使灯的启动速度达到了快速的要求[4],从而节约了能源。
可以看出,疝气灯既能提供高亮度保证安全,同时也是非常节能的产品,是目前和未来汽车照明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车灯。
当然,疝气灯的应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由于疝气灯对灯具的设计精度要求相对比较高,不能自行改装,如果达不到配光要求会造成光污染,这就要求增大市场上疝气灯原配车的数量,与此同时带来的成本问题就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LED灯LED 是一种利用电子发光原理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它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变光,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耗电少、体积小等特点,被称为21 世纪的“汽车绿色照明光源”[5]。
从制造工艺上讲,生产LED 光源所使用的材料不含重金属,与其他光源相比发光效率可以提高20%以上。
LED 的寿命很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10 万h,并且LED 属于实心封装的固体光源,其抗振动性也是其他光源无法比拟的,从这些优势来看,LED 无疑是节能环保的首选,正是由于这一点,LED灯在汽车内饰照明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奥迪A8 可选装的带环境照明的照明套件就是这种应用的典型的例子[6]。
由于LED灯的节能性非常好,其还应用于城轨车辆的照明系统中[7]。
LED 作为汽车照明光源不仅兼具环保性,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可靠性。
例如2021年在奥迪研发的一种远光灯便能让驾驶者在夜间行车时,不会因为灯光过亮而使迎面而来的车辆司机暂时爆盲。
通过改变灯光的分步,使这种技术得以实现: 一套电子系统不停地对任何正在接近的车辆的距离进行测试,以确保在不刺激到对面车辆驾驶者的同时,对前方道路进行最理想的照明,比如,当在城市中行驶时,内饰灯光会更亮一些;而在乡村道路上行驶时,灯光则会自动变暗,以免影响车外的视野[8]。
实现这种功用的车灯就是用LED 灯制造的。
LED的安全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在真人实车试验中,同一个人在时速80 km的情况下开始刹车,观看LED 灯会比白炽灯反应速度快,提前4~5 m实现全车制动。
这种突出的快速反应能力应用在尾灯中,可以极大地提高驾驶者的安全[8]。
由于LED的成本问题,前些年这种灯只局限在像锐志、皇冠、凯迪拉克、速腾、荣威等中高档轿车上,但发展到现在,很多中低档车也应用LED灯。
2021年,汽车制造商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上率先采用并欣然接受LED灯作为尾灯、刹车灯和白天行车灯[9]。
由此,LED灯的安全性和节能性是显而易见的。
LED灯发展的越来越快,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大挑战就是LED的自热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以解决,不但会是照明达到更好的效果,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提高LED照射广度,同时降低外界环境对其影响,相信这些方面是当今和未来LED研究的重点,如果解决将大大促进LED的发展。
1.3 光纤照明光纤技术具有光电分离、降低能耗和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等优点,目前也应用在汽车照明系统中。
在传统的汽车照明系统中,光都是通过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直接得到的,光与电是分不开的。
但电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很多场合都希望光与电分开,排除各种隐患,确保照明的安全性。
而光纤照明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点,使光源与照明装置成功分离,如此一来不仅便于汽车电器产品的模块化研究,同时也易于产品的更换和维修[10]。
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前照灯和前雾灯上。
光纤照明的这种光电分离的优势联合其柔性传输,使其不仅应用于汽车前照灯和前雾灯上,还可以运用到汽车内外饰上,为汽车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的室内外照明,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新颖性。
例如阅读灯的多点照明、迎宾踏板的背景亮化、仪表盘的轮廓勾勒、车身内部装饰等[10]。
1.4 智能车灯汽车的智能化促进了汽车车灯的智能化,为了确保汽车照明的安全性,2021年奥迪就在努力创造一种能够自行思考并提前做出反映的智能车灯[6]。
飞利浦的有些汽车安装了疝气灯的车主呼叫系统,也是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这种系统能使疝气灯发挥更大的安全优势[1]。
2021年,奥迪研究了主动式旋转头灯,使前灯光束形状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也已经出现了一种智能化前照灯系统――动态转弯灯,它的特点是在不同的转弯半径下, 该前照灯能够在水平±150°之内摆动, 这使得转弯时近光灯照亮区域几乎扩大了1倍,以帮助驾车者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弯道路况。
当转弯半径为 190 m时,普通前照灯可以照亮前方弯道30 m左右处, 而动态转弯灯可以将照亮弯道区域再延长25 m左右。
在激活远光灯功能时, 动态转弯灯同样发挥作用[11]。
1.5 白天行车灯白天行车灯简称DRL,是为白天行驶安全而照明的,这种灯明显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数与伤亡率。
在欧洲许多国家尤其是北欧的国家,DRL 是强制要求执行的,加拿大及美国也要求执行[12]。
1.6 前照灯技术汽车照明系统中前照灯系统对汽车安全的影响最大,下面谈几种先进的汽车前照灯技术。
1.6.1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夜晚行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漆黑的夜晚,路上的视线死角远比白天多。
特别是在没有路灯又有许多弯道的路上,驾驶者的视线被限制在大灯光束照射的直线范围内,对于弯路中突然出现的人或物,多半也只能听天由命。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夜晚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白天的 1~1.5 倍,20%以上的致命交通事故发生在午夜至清晨六点,但这个时段的车流量仅占全天的2.4%。
这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了黑夜为驾驶员带来的危险,行人同样因汽车照明的欠缺而处于险境之中[13]。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照明的安全性,一种自动转向前照灯应运而生。
汽车自动转向前照灯又叫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
它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横摆角速度和车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
在路面无弱灯或多弯道的路况中,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在对面来车时提前提醒驾驶。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操作检测系统,它是用来实现前照灯照明方向自动调整所必须的。
早在2021年,这项技术已有专利[14]。
1.6.2汽车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在夜晚行车时,路况变化、装载量的变化、制动和加速控制等情况都会引起车身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进而使近光灯的光束倾角发生变化,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迎面来车的驾驶员视距丧失或者产生强烈眩目感,产生安全隐患。
汽车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项技术。
该系统工作时,会根据车辆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HID前照灯的投射俯仰角度,确保其投射高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又不会对迎面车辆的驾驶员造成眩目,有效地保障了行车的安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