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整理)保健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1.2 观察指标1.2.1 体重1.2.2 血清总胆固醇1.2.3 血清甘油三酯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人体试食试验1.3.1 血清总胆固醇1.3.2 血清甘油三酯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复方消平茶辅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复方消平茶辅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白兰;李洋【摘要】目的:研究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平茶的辅助降血脂作用。
方法选用高脂饲料喂饲的大鼠,分别以500,1000,2000 mg · kg -1剂量的复方消平茶连续灌胃30 d ,根据卫生部《食品药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对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复方消平茶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并且对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结论复方消平茶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494-496)【关键词】丹参;复方消平茶;降血脂【作者】白兰;李洋【作者单位】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医院,西安710018;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医院,西安 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1],是中药中常见的心血管用药之一。
我们研究了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平茶对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并且探讨其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 TDZ5-WS离心机(赛特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HYQ-2121A涡旋混匀器(南京畅翔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HH-2恒温水浴锅(上海启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Olympusa 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D101083,D101073和OSR6287);复方消平茶(规格3.0 g/袋,批号20101003,三原华州医药生物工程生产基地。
大豆磷脂辅助降血脂功能的评价

材 料与 方法
1 材 料
1 1 大豆磷 脂 为棕褐 色 油状 液体 ( 度 为 ≥9 %) 由 . 纯 8 , 广州佰健生物 工程公 司提 供。受试 物设低 、中 、高 3个剂 量组 ,分别用 04 .、24 ,大 豆磷 脂 以 2 .、08 .g %蔗糖脂 肪 酸
与离脂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O 0 ) P< .5 。
表 3 大豆磷脂 对 大 鼠血 清 1 G的 影 响 ( o, 珊nl /
L =l) ,n 0
结
1 大豆磷脂对大 鼠体重 的影响
果
实验开始 时各组大 鼠体重
作者单位 :浙江 贝 因关科 工 贸股 份有 限公 司 ,浙 江
杭 州 3 00 1 Or 7 *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 ) P O
2 方法
按照卫生部 《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程序和检验 方
法》要求进行 …。取大 鼠 5 ,以普通饲料喂饲 5 后 ,称 0只 d
重 ,取尾血 ,测血清总 胆 固醇 ( C 、甘油 三酯 ( c 、高 T) T) 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 )的基础值 ,然 后根据 T Ⅲ LC ℃水 平
2 大豆磷脂对 大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血清 T C、
喂饲 受试物前后大 鼠
和 H Lc含量如表 2 D厂 ~表 4 所示 。实验前各组
酯稀释成 1r ,按 1r / 大 鼠体重灌 胃。同时设高脂模 型 On l On L
组和普通饲料组 ,用 2 %蔗 糖脂 肪酸酯 溶液 以相 同剂量 灌
胃。
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差 异 ;实验末 高脂模 型组 与普通 饲料组 相 比,1 、 1 C和 ℃明显升高 ( P<00 ) .5 ,Ⅲ) LC含量前后变化 不 明显 ,说明高脂血症 模型建 立成功 ;实验末 样品各 剂量 组与模 型对 照组相 比,代 和 T c均 明显 下 降 ( P<0 o ) .5 , H c含量虽然 随各 剂量组 有逐渐 升高 的趋 势 ,但较 高脂 D 模型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且从 三大 血脂 指标 在实验 前后 的 变化量来看 ,具 有一定 的剂量 效应关 系 ,提示 大豆磷脂 具 有辅助降血脂功 能。
营养师考试技能简答题(全)

1、如何指导健康成人的日常饮食?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膳食宝塔:谷物食物,每人每日应摄入300~500g ;蔬菜和水果,每人每日应摄入400g~500g蔬菜和100g~2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人每日应摄入125g~200g;奶类和豆类食物,每人每日应摄入奶类100g,豆类50g;油脂类每人每日不超过25g。
2、如何指导一般健康成人对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答题要点:1、确定自己的食物需要宝塔建议的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要根据个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低能量、中等能量、高能量作为参考摄入量,谷类300g-500g,蔬菜类400g-500g,水果100g-200g,畜禽肉类50g-75g,蛋类25g-50g,鱼虾均为50g,豆类及豆制品均为50g,奶类及奶制品100g,油25g。
2.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3.合理分配三餐食量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5.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1)、关于肥胖者的营养咨询:案例:某公务员,男、53岁、身高1.70米、体重86kg,无其他疾病,寻求营养咨询。
1、营养诊断:根据以下提示,做出诊断。
(判断标准:体质指数BMI小于18. 5为慢性营养不良;18. 5—25为正常;大于25为超重或肥胖)。
诊断为:2、给咨询者提出饮食调整原则建议。
3、确定能量(kcal)和三大营养素需要量(g)4、编制食谱答:营养咨询(1)1、BMI=86kg/1.72m=29.8__属于肥胖2、能量平衡膳食和有氧运动:a.从轻体力劳动来,膳食能量供给量为(20-25)(kcal/kg)b.主要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纯能量的食物摄入,而相应的膳食纤维供给增加,鼓励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粮,少用酒、糖、肉、油、糕点等高能量摄入c.不要漏餐d.轻度肥胖者,以每月减0.5-1kg为宜;重度肥胖者,以每周减0.5-1kg为宜。
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上网征求意见)食药监保化函[2011]322号
![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上网征求意见)食药监保化函[2011]3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5757721bb7360b4c2e3f64a3.png)
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功能评价方法,提高判断标准,规范功能声称,严格准入门槛,现对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提出以下方案:一、功能设置原则(一)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群众保健需求、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
(二)功能定位应为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针对特定人群,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三)功能声称应被科学界所公认,具有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功能名称应科学、准确、易懂。
(四)功能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应科学、公认、可行。
(五)功能调整和管理应根据科学发展、社会需求和监管实际,按照相关程序,实施动态管理。
二、功能调整原则(一)符合保健食品功能设置的原则。
(二)对现有功能进行调整,坚持平稳过渡,逐步推进,暂不增加新功能。
(三)合并相近功能,规范功能名称,使其更符合保健食品功能特性,更具针对性。
(四)根据科学发展,完善评价方法,适当提高判断标准,强化人体试食试验和科学文献依据。
(五)取消或调整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声称科学性不强、易与疾病治疗相混淆和易误导消费者的功能;取消缺乏客观指标评价、缺乏社会需求的功能。
(六)根据功能定位和评价方法,调整适宜人群范围。
三、具体调整方案根据上述功能设置和调整的原则,现有27项功能取消5项,涉及胃肠道功能的4项合并为1项、涉及改善面部皮肤代谢功能的2项合并为1项,予以保留,最后确定为18项功能。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建议保留的功能:(一)增强免疫力保留理由:1.功能名称修改为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免疫功能评价试验采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性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试验、小鼠碳廓清、NK细胞活性的等项免疫检测指标,与当前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相一致,涵盖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机制,所选择的模型和指标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有关功效评价中的可行性也得到普遍认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抗氧化等九个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抗氧化等九个保健食品
功能评价方法
2012年05月10日发布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严格保健食品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准入门槛,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修订发布了抗氧化、缓解视疲劳、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排铅、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清咽九个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新发布的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提高了判断标准,完善了动物试验模型,细化了人体试食试验受试人群要求,优化了试验方法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自2012年5月1日起,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对申请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应当执行新修订的功能评价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将陆续修订发布其他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自2009年2月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从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高度,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提高工作。
先后组织召开了专家、企业研讨会,邀请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部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参加,就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及相关指标、判断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反复论证。
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开展了功能评价方法验证提高工作,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审核,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修订发布了抗氧化等九个功能评价方法。
卵磷脂辅助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研究

692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6月第14卷第3期。
PracticalPreventiveMedicine,Jun.2007,Voll4,No.30.602和一0.698,P均<0.001);与体重指数也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一0.642和一0.671,P均<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三组中r分别为0.701、0.675和0.618,P均<0.001),而与TNF—a以及脂联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
表1健康对照组、静止期组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的一般资料表2健康对照组、静止期组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的TP心一n、瘦素、脂联素的水平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l,***P<0.001;与静止期组比较,AAp<0.01。
3讨论肺结核病是由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单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生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失衡有关。
最近研究发现,诸多炎症因子或前炎症因子参与了结核病的发病过程。
瘦素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含有167个氨基酸残基。
人类的肥胖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3亚带(7q31.1)E31,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含1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N端含有21个氨基酸的分泌信号肽。
血循环中的瘦素为146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分子量为16KDL4J。
而脂联素也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最早由Scherer学者发现,又称为Acrp30(30KD脂肪补体相关蛋白)、AdipoQ及GBP28(28凝胶结合蛋白)‘5|。
人类脂联素是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N端为一个28个氨基酸的非保守系列和22个甘氨酸(Gly—x—Y)或Gly—x一脯氨酸(Pro)的非同源性胶原蛋白区,C端为球状区,三个自由的结构与TNF—a很相似怕J。
目前研究发现,瘦素和脂联素均在大量炎症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Prabha等"1检测了20例合并HI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以及20例健康人血清瘦素水平,发现合并HI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体重指数均低于健康人。
保健食品的原理功能和评价

有助于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指标的变化1征求意见稿评价指标的变化1.1原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现有助于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现指标比原指标多了一个指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添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原因2.1 综述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
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
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核心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或胆固醇构成。
甘油三酯主要构成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核心,胆固醇酯主要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核心。
血清总胆固醇(TC)是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
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2.2修改原因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1.2 观察指标1.2.1 体重1.2.2 血清总胆固醇1.2.3 血清甘油三酯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人体试食试验1.3.1 血清总胆固醇1.3.2 血清甘油三酯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无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指标判定标准:有效:TC 降低>10%;TG 降低>15%;HDL-C 上升>0.104mmol/L。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3 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ssisting BloodLipids Reduction Function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按照受试物作用机制的不同,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分成二种情况:1.混合型高酯血症动物模型2.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人体试食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分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判定:1.辅助降低血脂功能2.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3.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1 动物实验检验方法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1.1.1 原理用含有胆固醇、蔗糖、猪油、胆酸钠的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1.1.2 仪器及试剂解剖器械、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胆固醇、胆酸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
1.1.3 动物选择及饲料1.1.3.1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200±20g,首选SD大鼠,每组8-12只。
1.1.3.2 模型饲料在维持饲料中添加20.0%蔗糖、15%猪油、1.2%胆固醇、0.2%胆酸钠,适量的酪蛋白、磷酸氢钙、石粉等。
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钙:磷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1.1.4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为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 天。
1.1.5 实验步骤1.1.5.1适应期:于屏障系统下大鼠喂饲维持饲料观察5-7天。
1.1.5.2造模期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大鼠给予维持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给予模型饲料作为模型对照组。
每周称量体重1次。
模型对照组给予模型饲料1-2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不禁食采血(眼内眦或尾部),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
根据TC水平将模型对照组随机分成4组,分组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TC、TG、LDL-C 、HDL-C差异均无显著性。
1.1.5.3受试样品给予分组后,三个剂量组每天经-口给予受试样品,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时给予同体积的相应溶剂,空白对照组继续给予维持饲料,模型对照组及三个剂量组继续给予模型饲料,并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结束时不禁食采血,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
1.1.6 观察指标:TC、TG、LDL-C 、HDL-C。
1.1.7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 值,36F 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 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动物实验结果判定: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1.1.8 注意事项1.1.8.1 在建立动物模型中,可因动物品系、饲养管理而影响模型的建立。
1.1.8.2 保证维持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必要时需进行检测,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钙:磷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1.1.8.3 模型饲料喂养期间,模型组血中胆固醇水平比较稳定,甘油三酯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故模型饲料给予时间不能超过8周。
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1.2.1 原理用含有胆固醇、猪油、胆酸钠的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高胆固醇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胆固醇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1.2.2 仪器及试剂解剖器械、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胆固醇、胆酸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
1.2.3 动物选择及饲料1.2.3.1 大鼠模型: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200±20g,首选SD 种大鼠,每组8-12只。
金黄地鼠模型:健康成年雄性金黄地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100±10g,每组8-12只。
1.2.3.2 模型饲料大鼠模型:在维持饲料中添加1.2%胆固醇、0.2%胆酸钠、3-5%猪油,适量的酪蛋白、磷酸氢钙、石粉等。
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其它质量指标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金黄地鼠模型:在维持饲料中添加0.2%胆固醇,其余同大鼠模型。
1.2.4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为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2.5 实验步骤1.2.5.1适应期:于屏障系统下动物喂饲维持饲料观察5-7天。
1.2.5.2造模期: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动物给予维持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给予模型饲料作为模型对照组。
每周称量体重1次。
模型对照组给予模型饲料1-2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禁食采血(眼内眦或尾部),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