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保健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1.2 观察指标1.2.1 体重1.2.2 血清总胆固醇1.2.3 血清甘油三酯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人体试食试验1.3.1 血清总胆固醇1.3.2 血清甘油三酯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保健食品研发选题思路和配方依据及功能评价

保健食品基本特性
保健食品研发报告
保健食品研发报告是主要体现产品研发 思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健功能与配方 筛选的原料功效、配伍与用量有效及安全 性依据;剂型选择的合理性,工艺优化及 中试生产的可行性;本产品的特点与优势 ;以及预期效果等四个部分。
③正确表示配方用量: 原、辅料用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单位的
量作为配方量,如:以制成1000粒、1000袋、 1000瓶或1000ml、1000g等所用原辅料的量计 算配方量,不得以百分比表示。并标明制剂单 位的重量。
配方用量根据每日服用量算出配方中各原 料(如原药材)的每日用量,判断各种原料是 否在安全有效范围内。
②规范原、辅料名称:
原、辅料名称应使用规范的标准名称,原料还应注 明不同的炮制规格(如生、盐制、蜜制、煅等),如“ 何首乌”应注明是“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
申报单位是自行提取的配方原料,可用原药材的名 称表示,如“人参”、“茯苓”、“山楂”。
使用以提取物为原料的,名称应以“XXX提取物”表 示,如“人参提取物”,提取物达到一定含量如“大豆 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40%可称为“大豆异黄酮 ”, ≤20%称为“大豆提取物”,提取物应提供品种( 如红景天需提供品种鉴定报告)、来源、质量标准(提 取物列入企标附录B)、制备工艺和生产厂家资质证明 等相关资料。
人体功能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 二、伦理学
• 伦理学审查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 1、在程序上,人体功能学试验项目存在着顺序问题 ,其核心是保证受试对象的食用安全。人体试食试验 还必须得到检验单位伦理学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方能进 行,送审资料必须有审查委员的签字。
第2章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

• (七)安全性评估意见的内容、格式及结论应当符 合《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检测机构及所承接的检测项目
12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名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管理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第七十七条 依法应当注册的保健食品,注册时 应当提交保健食品的研发报告、产品配方、生产 工艺、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标签、说明书等 材料及样品,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组织技术审评, 对符合安全和功能声称要求的,准予注册;
14
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单位保健食品注册检验 机构及检验项目
号 检验机构 名称
注册检验项目范围
011
国
家食品
安全风
险评估
中心
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动物试验(1、增强免疫力功能 2、 辅助降血脂功能3、辅助降血糖功能4、抗氧化功能5、辅助改善记忆 功能6、促进排铅功能7、清咽功能8、辅助降血压功能9、改善睡眠 功能10、促进泌乳功能11、缓解体力疲劳功能12、提高缺氧耐受力 功能13、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4、减肥功能15、改善生长发 育功能16、增加骨密度功能17、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18、对化学性 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19、调节肠道菌群功能20、促进消化功能21、 通便功能22、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功效成分或标志性 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复核检验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1996年7月18日卫监发[1996]38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和检验方法。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适用于评价食品的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进行食品保健作用评价的基本要求2.1对受试物的要求2.1.1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等有关资料。
2.1.2受试物必须是规格化的产品,即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标准。
2.1.3提供受试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受试物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物质。
2.2对实验动物的要求2.2.1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
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2 动物的性别不限,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选择。
动物的数量的要求为小鼠每组至少10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至少8只(单一性别)。
动物的年龄可根据具体试验需要而定。
2.2.3 动物应达到二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2.3 给受试物的剂量及时间2.3.1 各种试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
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
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推荐摄入量的5-10倍左右。
2.3.2 给受试物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试验而定,原则上至少1个月。
3.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3.1 免疫调节作用3.1.1 试验项目3.1.1.1.1 脏器/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3.1.1.1.2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3.1.1.1.3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3.1.1.1.4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3.1.1.1.5 N细胞活性测定3.1.1.2 人体试食试验3.1.1.2.1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1.1.2.2 体液免疫功能试验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gG、IgA、IgM3.1.1.2.3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吞噬与杀菌试验3.1.1.2.4 N细胞活性测定3.1.2 试验原则要求选择一组能够全面反映免疫系统各方面功能的试验,其中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三个方面至少各选择1种试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进行人体试食试验。
保健食品的原理功能和评价

有助于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指标的变化1征求意见稿评价指标的变化1.1原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现有助于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现指标比原指标多了一个指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添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原因2.1 综述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
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
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核心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或胆固醇构成。
甘油三酯主要构成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核心,胆固醇酯主要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核心。
血清总胆固醇(TC)是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
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2.2修改原因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
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
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
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4.23
•【文号】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
•【施行日期】2012.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加强保健食品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准入门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修订了抗氧化等9个功能的评价方法,已经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自2012年5月1日起,对受理的申报注册保健食品的相关产品检验申请,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新发布的9个功能评价方法开展产品功能评价试验等各项工作。
附件:1.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2.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
3.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4.缓解视疲劳功能评价方法
5.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评价方法
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7.促进排铅功能评价方法
8.减肥功能评价方法
9.清咽功能评价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 年版)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 年版)Th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the functionalityof health food products have evolved with time, and the2023 edition introduces several important changes and updates. 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mention that these methods help in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quality of health food products.其中有几个主要的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
生化指标方法是用于定量分析产品中特定成分含量的一种方法。
例如,通过测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来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
Secondly,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health food products on human body functions. This method involves conducting experiments on subjects to measure various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such a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mmune response, etc. These indicators provide insightsinto the impact of the product on different aspects ofhuman health.临床试验是另一种常见的功能评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1.2 观察指标1.2.1 体重1.2.2 血清总胆固醇1.2.3 血清甘油三酯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人体试食试验1.3.1 血清总胆固醇1.3.2 血清甘油三酯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无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指标判定标准:有效:TC 降低>10%;TG 降低>15%;HDL-C 上升>0.104mmol/L。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3 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判定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ssisting BloodLipids Reduction Function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按照受试物作用机制的不同,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分成二种情况:1.混合型高酯血症动物模型2.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人体试食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分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判定:1.辅助降低血脂功能2.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3.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1 动物实验检验方法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1.1.1 原理用含有胆固醇、蔗糖、猪油、胆酸钠的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1.1.2 仪器及试剂解剖器械、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胆固醇、胆酸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
1.1.3 动物选择及饲料1.1.3.1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200±20g,首选SD大鼠,每组8-12只。
1.1.3.2 模型饲料在维持饲料中添加20.0%蔗糖、15%猪油、1.2%胆固醇、0.2%胆酸钠,适量的酪蛋白、磷酸氢钙、石粉等。
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钙:磷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1.1.4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为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 天。
1.1.5 实验步骤1.1.5.1适应期:于屏障系统下大鼠喂饲维持饲料观察5-7天。
1.1.5.2造模期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大鼠给予维持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给予模型饲料作为模型对照组。
每周称量体重1次。
模型对照组给予模型饲料1-2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不禁食采血(眼内眦或尾部),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
根据TC水平将模型对照组随机分成4组,分组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TC、TG、LDL-C 、HDL-C差异均无显著性。
1.1.5.3受试样品给予分组后,三个剂量组每天经-口给予受试样品,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时给予同体积的相应溶剂,空白对照组继续给予维持饲料,模型对照组及三个剂量组继续给予模型饲料,并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结束时不禁食采血,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
1.1.6 观察指标:TC、TG、LDL-C 、HDL-C。
1.1.7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 值,36F 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 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动物实验结果判定: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
(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1.1.8 注意事项1.1.8.1 在建立动物模型中,可因动物品系、饲养管理而影响模型的建立。
1.1.8.2 保证维持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必要时需进行检测,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钙:磷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1.1.8.3 模型饲料喂养期间,模型组血中胆固醇水平比较稳定,甘油三酯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故模型饲料给予时间不能超过8周。
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1.2.1 原理用含有胆固醇、猪油、胆酸钠的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高胆固醇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胆固醇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1.2.2 仪器及试剂解剖器械、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胆固醇、胆酸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
1.2.3 动物选择及饲料1.2.3.1 大鼠模型: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200±20g,首选SD 种大鼠,每组8-12只。
金黄地鼠模型:健康成年雄性金黄地鼠,适应期结束时,体重100±10g,每组8-12只。
1.2.3.2 模型饲料大鼠模型:在维持饲料中添加1.2%胆固醇、0.2%胆酸钠、3-5%猪油,适量的酪蛋白、磷酸氢钙、石粉等。
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饲料的其它质量指标均要达到维持饲料的国家标准。
金黄地鼠模型:在维持饲料中添加0.2%胆固醇,其余同大鼠模型。
1.2.4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为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2.5 实验步骤1.2.5.1适应期:于屏障系统下动物喂饲维持饲料观察5-7天。
1.2.5.2造模期: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动物给予维持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给予模型饲料作为模型对照组。
每周称量体重1次。
模型对照组给予模型饲料1-2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禁食采血(眼内眦或尾部),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C、TG、LDL-C 、HDL-C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