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在药理和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的环境,通过多种化合物致使病原菌
的残留问题等,为避免这些不利的影响,植物精
死亡,从而使有益菌大量生长繁殖。④植物精油
油在生产上使用愈加广泛。植物精油是通过压
中含有的酚类物质,可以使机体内部的自由基消
榨、萃取等方式,从植物的叶子、花、果实等中提
除,从而提高抗氧化能力 [3]。⑤植物精油可使血
plement ation on performance,egg quality and bone char⁃
acteris ticsin laying hens[J].Animals of Animal Science,
2016,16(4):1115-1125 .
[7]Shahat A A,Ibrahim A Y,Hendawy S F et al. Chemical
以此来替代一些抗生素。通过这些植物精油的
较高时,在蛋鸡饲粮中添加 24mg/kg 的混合植物
添加来刺激蛋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增强免疫
力,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性,提高产蛋率,延长产
[8]
蛋期 。其中,根据韩旭等人的研究表明,植物精
油的添加会直接影响到胃肠道,牛至油可通过增
加小肽转运载体和葡萄糖转运载体的 mRNA 表
家禽的采食与生长,调节免疫功能,且还有广泛
物质具有抗菌特性,可提高血清中的抗体含量,
[1]
的药理作用 ,可帮助机体抵抗各种病毒、病菌的
提高家禽的免疫功能 [4]。由此可见,植物精油的
攻击。研究显示,植物精油可以促进多种消化酶
作用机理可提高家禽的多种指标,并对家禽生产
的分泌,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通过促进
油添加在蛋鸡饲粮中,不仅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

植物精油防治根结线虫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植物精油防治根结线虫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敌产生直接 的杀 伤作用 ,对非靶标生物 比较安全 。 此外, 有些植物性杀虫剂 ( 如烟草和鱼藤的加工品 )
还可刺激作物的生长 。
学农 药方法对防治根结线虫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还是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x 1 , /  ̄
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非常大 。生物农药是绿色防控中
最近北方根结线虫发 ̄t E L B 较猖獗。
植物性杀虫剂优 势明显
植物性杀虫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 在植
物与自然界的长期演化 过程 中,自然 界对植物 中的
根结线虫主要为害根部 ,导致被害部分膨大形 成根瘤或根结。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要经历卯 、幼虫和成 虫三个
时期。根结线虫有驱水『 生 和趋化性 ,其生活史长短 与气温关系密切。 有研究发现 0— 5 ℃的低温能 杀死 南方根结线虫幼虫 ,但不能杀死卯,根 结线 虫在土
最重 要的是大 多数植物 性杀 虫剂对哺乳 动物
8 8 I 农 资 与 市 场 . 农 药 版 . 2 0 1 7 / o 6
新品
隧豳 瞄 m ar k e t
键的 一 个技术描施 ,不但杀虫 , 还 可以 杀 、 消毒 , 增 加值物的 免疫能 , 作用是非常多的,化 农约往 足把病或虫杀死 。 _ f = I I i 拗精浦防治根结线虫饥理
统 ,有利于克服 害虫抗药性,主要具有抑制生长发 育、拒 食、忌避 、呼吸和不育等作用方式,不对天
根结 线虫的防治方法
根结线虫造成的病害被 人们称为植物癌症 。许
多国家都专门成立线虫研究部门来研究怎样防治根 结线虫。对于线虫防治方法很多,有农 业措施 、化
学防} 台、微生物防治 、植物源物质防治。传统的化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植物精油,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挥发性和浓郁香味的脂溶性天然化合物。

植物精油具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等,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制药、香料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对植物精油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作用;抑菌机理;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xtract of plant essentialoilAbstract:Plant essential oil,is extracted from fragrant plant volatile and aroma fat-sol uble naturalcompounds, plant essential oil has a variety of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 nts, such as terpenoids,aromatic compounds,aliphatic compounds,nitrogen compounds and so on.It also has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yeast and mould,hav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food, medicine, sp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lant essential oil in food.Keywords:Plant essential oil; Bacteriostatic effect;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目录1引言 (1)2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物质 (1)2.1萜类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芳香中药精油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芳香中药精油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 应用,小儿中药直肠给药的研发和应用也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例如,通过 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加符合生理需求的中药直肠给药剂型;通 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和吸收等。
五、结论
总的来说,小儿中药直肠给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治疗方式。尽管目前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需要,小儿中药直肠给药将会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和 应用,为小儿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
1、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 利用外源基因对机体进行干预治 疗的新技术
2、蛋白表达:蛋白表达技术是 指在细胞内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蛋 白质的技术
结论
中药口腔黏膜给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 新的突破。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口腔黏膜给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发掘新的给药 途径和制剂技术,以提高中药口腔黏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为临床治疗 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用药选择。
在临床应用方面,小儿中药直肠给药的治疗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肠道感染、 便秘、腹泻、肝胆疾病等。同时,对于一些不宜口服给药的小儿患者,如呕吐、 昏迷等,直肠给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三、小儿中药直肠给药的机制研 究
小儿中药直肠给药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成分,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胃肠道的消化酶破坏;二是通过刺激直肠黏膜,增加 肠蠕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直肠给药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给药途径的研究不够全面,需要开拓更多的给药途径; 3、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桉叶油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桉叶油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桉叶油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桉叶油是一种从桉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医学中,桉叶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呼吸道感染,消炎,止痛以及皮肤病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对桉叶油的研究日趋深入,其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首先,桉叶油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

桉叶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桉树叶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油。

许多研究表明,桉叶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将桉叶油应用于中草药制剂中,可以起到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例如,桉叶油可以用于制备含有桉树叶挥发油的涂剂或口服制剂,通过直接接触或口服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并促进患者康复。

其次,桉叶油在消炎和止痛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桉叶油中的1,8-桉叶油成分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因此,在中草药制剂中加入桉叶油,可以起到抗炎和镇痛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和创伤等疾病。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将桉叶油应用于中草药贴膏中,能够通过贴敷的方式,将药物直接送达到病灶处,发挥消炎和止痛的效果,提高药物的局部疗效。

此外,桉叶油在皮肤病治疗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桉叶油具有杀菌和抗真菌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皮肤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

因此,将桉叶油应用于中草药制剂中,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疖、湿疹和皮肤感染等。

例如,将桉叶油与其他草药合用于制备药膏或制剂,可以通过药物的局部作用,减轻皮肤病变的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促进病变的愈合。

总之,桉叶油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显示出了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桉叶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止痛和抗真菌等多种作用,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消炎、止痛和皮肤病的治疗。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桉叶油的研究,并基于其药理特性,开发更多针对性的中草药制剂,以提高桉叶油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中提取、具有强烈气味的蒸馏物,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止痛和抗氧化等功能。

植物精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治疗效果等同于许多合成化合物,但与合成化合物相比,植物精油有低毒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对于发展天然药物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每种植物精油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植物精油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单萜类和酚类。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与它们的芳香度和化学结构有关。

不同类型的植物精油可以抑制不同种类的细菌,且精油的抑菌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精油的化学成分、浓度和菌株的敏感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并发现植物精油可以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进行介绍。

1. 茶树精油茶树精油是由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叶子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烯酚类和单萜烯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茶树精油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抑制作用最强。

2. 薰衣草精油3. 丝柏精油丝柏精油是由丝柏(Juniperus communis)树叶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丝柏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

4. 肉桂精油总之,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产生抑制作用。

然而,要想将植物精油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探索其机制、确定最佳用量和寻找有效的载体等方面的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期待植物精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浅谈植物精油的作用

浅谈植物精油的作用

浅谈植物精油的作用摘要:植物精油的用途十分广泛,日用品、保健、医药行业、害虫防治、动物饲养、食品行业等等都涉及到精油的使用,因其具有着色、抗菌消炎、防腐、抗氧化、抗肿瘤、对害虫有引诱、触杀、忌避和拒食作用。

关键词:植物精油、保健、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杀虫作用、动物营养、食品保鲜植物精油在植物学上称精油(essential oil)或香精油(ethereal oil),商业上称芳香油(aromatic oil),化学和医药学上称挥发油(volatile oil),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体内分子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定气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物质。

人们对精油的认识源于远古时代,芳香植物被用于献佛拜神、清洁身心、雕刻、建筑观赏、埋葬死者,并用来治疗疾病。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具有抑菌、杀虫、抗氧化等活性,在医药、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防腐保鲜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因植物精油具有来源于天然、对人体相对安全、与环境友好、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开发植物精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

1.精油与保健芳香植物的花朵或茎叶含有芳香油,这些芳香油易挥发出沁香、香气宜人、而且还有灭菌、解毒、提神、健脑等多种功能。

用植物提炼出来的芳香油支撑各种化妆品不仅香气逼人,而且具有强体减负的作用,使皮肤增加营养、增强弹性,更加健康和增加光泽。

精油除了怡人的香气外,它的真正魔力在于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平衡身心并使身体、心理和精神达到和谐状态,这对于处在竞争激烈等过程最后通过排汗、排尿和呼气排掉多余的精油。

精油加入面部、身体、头发和皮肤用全天然化妆品中通过在身体不同部位施用这些化妆品将产生不同功效。

面部皮肤较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更敏感于是就要求使用鳄梨油(Avocado011)、杏仁(APrieotKernel011)或霍霍巴油(Jojobao)等含富营养的油脂作基础油其中鳄梨油是从干燥果实压榨得到,含矿物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卵磷脂等.适合干性和敏感性肌肤使用。

(完整版)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完整版)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源农药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源农药以其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低毒低残留、来源广、成本低等多种优点,成为近年来农药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进展植物源农药,就是直接利用或提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或利用其次生代谢物质制成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选择性高、有害物质一般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又易和其他农药相混配等优点, 倍受全世界农药研究及应用部门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之一.1.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萜烯类、酮类和番茄枝内酯类,此外还有木脂类,如乙醚酰透骨草素;甾体类,如牛膝甾酮;羟酸酯类,如除虫菊酯等。

1。

1 生物碱类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 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薜碱、木防己碱、苦豆子碱等.该类化合物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拒食和忌避及抑制生长发育等。

1。

2 萜烯类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源农药中含量较多、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化合物,其中精油的大部分组成为萜烯类化合物.目前从植物源农药中发现的萜烯类主要有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单萜类主要有柏科植物砂地柏叶精油中的有效杀虫成分松油烯— 4 —醇,它对害虫的主要作用方式为熏杀作用。

倍半萜类有马桑科植物马桑中所含的羟基马桑毒素 B;卫矛科植物中含有较多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主要有各种β-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型多醇酯;苦皮藤根皮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有近 20 个α—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拒食、胃毒、内吸作用和影响试虫的产卵、孵化等生殖行为消灭害虫。

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有大戟科大戟属、巴豆属及瑞香科植物中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另外还有闹羊花中主要杀虫有效成分闹羊花素—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油浓度下 , 肺癌细胞在 37 ∋ 温箱培养 48 h , 抑制 等发现从当归中提取的丁烯酜内酯具有
4
L ) 中 提 取 的 精 油 对 谷 蠹 ( P hyzop ertha dom inica F )、 米象 ( Sitophilus oryza L ) 、 赤拟谷盗 ( T ribolium castaneu m H erbst) 等 3种仓虫的触杀、 熏蒸及种群抑 制作用, 结果表明谷蠹成虫对姜黄叶油的触杀作用 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 LD50为 36 71
中国野生植物资 源
第 27 卷
似乎是负责创面收缩和加速上皮形成来促进伤口的 愈合。 Okoli 等发现 A sp ilin af ricana( 一种菊科 ) 的叶 子的浸提和蒸馏物具备止血、 抑制伤口被细菌感染 和加速伤口愈合的能力。分别用 ME ( M ethano l ex tract) 甲 醇浸 提物 ( 100 t io n) 己烷蒸馏 物 ( 100 t io n) 甲醇蒸馏物 ( 100 25 53) s 、 MF 为 ( 42 67 组为 ( 89 33 9 39) s。
Advances of P lant E ssential O ils R esearch on Phar m acology and Insecticide
Shao H a i, Gong Gangm ing ( 1 College o f Food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Shangha i F isher ie s Un iv ersity, Shanghai 200090 , Ch in a ; 2 Schoo l of P erfum e and A rom a T echno lo gy , Shanghai Institute of T echno lo gy, Shangha i 200235 , Chin a) Abstract T he plant essentia l o ils is the secondary m etabolism of p lant The constitu ents are very com p lex, w hich can be used in m any fields In th e pharm aceutical areas , these can e li m in ate the pains and the inflamm at ion, dec line the hyperyension, resist the bacteria and the cancer , enhance the i mm un ity and so on T hese are w id ely used as in sect icide , w hose advantages are high bio lo g ica l act iv ity, low tox ic ity and no negat iv e effects on env ironm ent T hey are all- rig ht stuff of b io log ica l pesticide K ey w ord s p lant essen tial oils ; b iolog ical activ ity ; applica tio n and research 植物精油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 , 分子量 较小, 可随水蒸气蒸出 , 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 物质 , 存在于 植物的全株或 存在于植物的 根、 茎、 叶、 花和果实等器官中。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 大致可分为萜 烯类、 芳香族、 脂肪族和含氮含硫 4大类化合物。 早在几千年前, 香料植物就已经被用于食品的 调香赋味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又不断研 究植物精油的新用途。本文主要论述植物精油在医 药领域和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2
抑制鼠恶性 肿瘤 的作 用。实 验鼠 为 F344 雄 性鼠 ( 230~ 260 g), 皮下植入 5 ( 10 鼠恶性胶质瘤。在 第 4 至第 8 天, 丁烯 酜内酯以 300 m g / ( kg d) 皮下 注射。第 14 天肿瘤体积为 ( 46 6
3
g /m g; 在熏蒸
实验中, 米象 成虫 则较 为 敏感 , 其 LC50 为 11 ~ 36 m g /L; 在 5 2 m g / c m 的剂量下, 对赤拟谷盗的产卵 及卵发育抑制率达 72% ~ 80 % ; 用浓度为 40 5 m g / g 的拌药饲料可以完全抑制以上 3 种害虫后代的发 生。 张海燕
[ 3] [ 2]
醇 ( > 200 m g /L ) 、 1 , 8 - 桉 叶素 ( > 1 900 m g /L ); M FC90 分别为氟康唑 ( > 64 mg /L ) 、 依曲康唑 ( > 4 m g /L )、 松油烯 - 4- 醇 ( > 400 m g /L ) 、 1 , 8- 桉叶素 ( > 1 900 m g /L ) 。 Brehm - S techer 等报道甜没药萜醇和橙花叔 醇能够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破裂 而提高细胞的通透性。抗生素中添加没药萜醇和橙 花叔醇后 , 可以提高抗生素的效用。使用圆盘扩散 测定法, 通过测定抑菌圈的直径 ( mm ) 判断抑菌能 力。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霉 素 ( 15 g) 加甜没 药萜醇 ( 1 mM ) 和橙花叔醇 ( 1 mM ) 的直径 分别为 27 5 和 29 5 , 对照 组的 直 径为 24 ; 庆 大霉 素 ( 10 g) 加甜没药萜醇 ( 1 mM ) 和橙花叔醇 ( 1 mM ) 的直 径分别为 25和 25 5 , 对照组的直径为 18 5 ; 万古霉 素 ( 30 g ) 加甜 没药 萜醇 ( 1 mM ) 和 橙花 叔 醇 ( 1
[ 8] [ 7]
g /mL ) 、 HF ( H exane frac g /m L )、 MF ( M ethano l frac g /mL ) 测试实验小鼠的伤口 8 95) s 、 H F 为 ( 64 00 2 40) s( P < 0 05), 而对照
凝血时间。 ME 为 ( 55 67
[ 1]
收稿日期 : 2008- 01- 05 作者简介 : 邵 海 ( 1984- ), 男 , 硕士 , 主 要从事 生物技 术方 面的研究。
黄蔓水提物的初步分析揭示了存在黄酮和三萜类化 合物 , 而月桂的提取液显示有生物碱类和单萜。黄 酮类、 三萜类化合物 , 主要是由于它们抗菌性能以及 ! 5 !
菌、 抗肿瘤 、 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 在害虫 防治领 域 , 植 物精油 具有对 害虫生 物活性 高 , 又 不易产 生抗药性 , 且对人畜毒性很小 , 不 污染环境等优点 , 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农药原料 。 关键词 植物精油 ; 生物活性 ; 应 用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9690( 2008) 05- 0005- 05 中图分类号 : S482 3+ 9
[ 10] [ 9]

等用 MTT 法测定云南拟单性木兰挥
第 5期

海 , 等 : 植物精油在药理和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发油对肺癌细胞的抑制活 性。在 100 率为 63 2 %。 T sa i
[ 11]
g /m L 的挥
T ripna longa
[ 6] [ 5] [ 4]
mM ) 的直径分别为 19 和 22 , 对照组的直径为 18 。 张旭 等用中药制剂丁 香罗勒乳膏对 部分异 位性皮炎患者进行局部治疗。临床研究表明丁香罗 勒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药 , 疗效接近糖皮质 激素制剂哈西奈德乳膏, 但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有良 好的止痒效果。丁香罗勒乳 膏的有效成分 是丁香 油, 其中含丁香酚、 乙酰丁香酚和 - 丁香烯等, 通 过影响环氧化酶代谢和脂氧化酶代谢 , 抑制花生四 烯酸代谢 ;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使肥大细胞膜的稳 定性增强 , 从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 ; 抑制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等生长, 从而产生抗炎抗过敏 效果。 关于植物精油及其成分的抗菌活性 , 人们曾对 70 多种精油成分的化学结构与抗真菌活性的关系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有如下规律 : ( 1) 萜醛的 接受电子能力越强 , 抗真菌的活性越高; ( 2) 、 不饱和脂 肪醛比 、 - 饱 和酮 的抗真 菌活性 高; ( 3) 、 - 饱和醛与相应的醇相比, 抗真菌的活性较 低; ( 4)一元醇比二元醇、 三元醇的抗真菌 活性高; ( 5)苯酚、 愈创木酚、 苯甲醛、 苯甲 醇等在苯环上引 入烷基后 , 则抗真菌活性增强 1 2 抗肿瘤和病毒 高甜惠
第 27 卷第 5 期 2008 年 10 月
中国野生植物 资源 ChineseW ild P lant R esources
V o l 27 N o 5 O ct 2008
植物精油在药理和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邵 海 , 龚钢明
1 2
( 1 上海水产大学 食品学院 , 上海 200090; 2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香料 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上海 200235) 摘 要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的 次生代谢物质 , 化学组成较为复杂 。 在医药 方面 , 植物精油在 去痛 、 降压 、 消 炎、 抗
M aruya m a 等报 道香茅精 油可以抑 制皮肤炎 症。通过向小鼠表皮注射 ( 1 ∀ 3) - D - 葡聚糖 诱导皮肤炎症, 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 并用 M PO (髓 过氧化物酶 , 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标记酶 ) 的活性来 评估。 0 5 L ( 10 m g /L ) 的凝胶多糖盐溶液注射入 小鼠表皮 , 立即向 # 组小鼠表皮注射 5 L 香茅精 油 , ∃ 组小鼠表皮注射 10 L 香茅精油 , %组小鼠表 皮注射泼尼松龙 ( 抗炎药物 ) 2 m g, &组为对照组。 6 小时后测 M PO 活性, # 组为 31 % , ∃ 组为 17 %, % 组为 8% , &组为 100 %。 Shigeru 等研究了芸香草、 麝香草、 香茅草及薰 衣草等 10种植物的精油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反应的 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芸香草精油有 强烈的抑制活 性 , 在 37 ∋ 下培养 24 h , IC50为 0 00625 % , 其次为 香 茅 精 油 和 薄 荷 精 油, IC50 分 别 为 0 013 % 和 0 016 %。 M cIn tosh 等研究了冷杉精油对于瘤胃微生物 中的产氨菌和厌氧真菌的抑制作用。瘤胃球菌、 斯 蒂克兰德梭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菌对 冷杉精油最敏 感 , 在 39∋ 下 孵 化 24 h, IC50 分 别 为 0 00338 %, 0 0036 % 和 0 00425 %。 M ondello 等报道了茶树 ( 澳洲的千白层属植 物 ) 精油中的松油烯 - 4- 醇和 1 , 8- 桉叶素具有较 强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用于治疗的抗白色念珠菌 的药物一般是氟康唑和依曲康唑。在 35 ∋ 下孵育 48 h , 最小半数杀真菌浓度 ( M FC 50) 分别是氟康唑 ( > 64 m g /L ) 、 依曲康唑 ( > 4 m g /L ) 、 松油烯 - 4!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